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之我见 10-08-18 10:48:00 作者:李志谦 编辑:studa090420摘要:知识、智慧、情感三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在现实生活中和表达这些生活的文章中,总是既有“情”又有“理”,“情”和“理”的关系是对立而又统一的。语文教学要以情感教育取得信任,启发觉悟,感染学生,这样才会打开学生的心扉,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过程;情感气息;出情入理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
2、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和社会需求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情感教育应是教学的根本。教师应运用情感教育的方法,把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这种相互的思想交流和心灵活动融为一体,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内驱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而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应注意抓好以下几方面的环节。 一、教学的情感过程不可忽视 从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看。学生在校学习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运用)的过程;一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智能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它的心理过程产生着情感和智慧。因此
3、,知识、智慧、情感三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例如,现实生活中和表达这些生活的文章中,总是既有“情”又有“理”,“情”和“理”的关系不仅是对立的,而且是统一的。不可能设想,在人的思想和感情之间可以划上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给他指出哪句话、哪个行动是纯粹的思想表现,不带半点感情;而另外一些言语和行动,则是单纯的感情流露,不包含丝毫理智。同样道理,任何一篇文章,都是表情达意的,不可能把字、词、句、篇和语、修、逻、文同“表情达意”割裂开来。所以叶圣陶先生说:“思想决不是无所依傍的,思想依傍语言。思想有它的质料,就是语言的材料,就是语汇。思想有它的形式,就是语言的规律,就是语法。”叶老又说:“果能引导学生细读
4、本文,获得透彻之理解,则学生非徒理解而已,其思想感情必受深切之影响。语文教学之思想政治之效果,宜于此求之。” 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只重视前一心理过程,即认识过程,而忽视后一心理过程,即情感、性格过程,往往只把后者作为前者的辅助手段,并没有把后者也当作教学的主要目标来看待,这个问题急需解决。 二、教学过程要创设情感氛围 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处在“我要学”的状态下愉悦地学习。而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他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的表达。因此,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教师就抓住本教材的情感个性,巧设导语,引带入境。导语的
5、设计要从情感出发,以情感作为敲门砖,以情激情,才能叩击心灵。那充满感情的语调、表情、心境,以及结合课文所做的提示性的语言、动作,会创设一种学习情境,会激活学生思维,会让学生产生期待。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时,他们就会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进课文,走近作者。比如我在教故乡一课就设置了这样一个导语: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我们都深爱自己的故乡,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写故乡、思故乡。赞美故乡风土人情的有之抒发对故乡离情别绪的有之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激动和欣喜的有之鲁迅也是凡人,他一九一九年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感受又是如何呢,我们来跟随故乡中的“我”的足迹一起去感同身受一下吧这样就激起学生带着情感去体会“
6、我”回故乡的喜乐悲愁了。 10-08-18 10:48:00 作者:李志谦 编辑:studa090420三、语文教学要读出情感气息 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试想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吗?文章的多种风格,就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或激
7、越或悲伤。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的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比如沁园春 雪上阕要读的豪情万丈、下阕要读的居高临下、最后三句要读的意气轩昂才能体现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最后一次讲演中以低沉的喉音平静的叙述李公朴的遇难,随之音量逐渐加大、音速逐渐加快。情感也逐渐由激动愤怒咆哮自豪,这样闻一多先生当时爱憎分明的感情、闪光的泪花、悲愤的神情、有力的手势就如在眼前了。同样只有抱着掏
8、心掏肺的心态、带着恳切无比的语气朗读才能体会得到出师表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良苦要使学生在读时读得真、悟的深,语文教师在课前还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做,那就是广采博览,深刻透彻的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并把这一信息传达给学生。 四、语文教学要追求出情入理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深刻阐明情感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因此在学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激发时要顺势引人课文深层次的学习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主思维的动力,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此时教学的重点落到学生对作品意境如何理解和让学生如何介入并创新思辨的层面上。教师
9、或以解词析句为手段,或以剖析结构为依据,或以时空范围为线索都要披文入情,出情入理。抓住情感与情理的联系,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丰富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从深刻领会作品创造的艺术意境,完成由情入理,寻文悟道的思维迁移。从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比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忧”“乐”情;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悲”“恨”情;黄鹤楼中崔灏的思乡情;我的老师魏巍的师生情;战争小插曲中作者的手足情等等,都是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中表现出来的“文感”“象感”“意感”“情感”来领悟起深刻的哲理。这样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愉悦中
10、提高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反思“免于情感教学”之现状 从教学现状看。不重视“情感陶冶”的老师不在少数。他们在讲授课文的时候比较重视作品的字、词、句、篇的分析,重视知识的传授,往往把一些用得好的词或重要的知识拎出来板书,反复强调;可是对“情感陶冶”则力度不够,未能充分阐发文章所表达的情和意。因此,这种教学往往显示不出语言文学的精致佳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里的“仙”与“龙”就仿佛文章中的“情”和“意”。丢掉了“仙”与“龙”,就不能有“名”与“灵”。有的老师,虽然比较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但偏重于“讲道理”,有的甚至于仍习惯于以“教训别人”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习
11、惯于冷冰冰地说教,对学生不付出感情,没有爱意。这种做法不符合语文教育重在“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规律。 以热爱取得信任,启发觉悟,感染学生,这样才会打开学生的心扉,达到教与学的目的。 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情感的力量来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使我们的每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课堂上的讲与解、吟诗作篇等活动都像高明的琴师一样,要在每个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出悦耳、动人的乐章,这才具备语文教师之魅力。 10-08-18 10:48:00 作者:李志谦 &
12、#160;编辑:studa090420三、语文教学要读出情感气息 加里宁曾经说过:“没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样能捕捉住一切细微的事情。”试想教师面带笑容、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那悦耳动听的嗓音、抑扬顿挫的语调、绘声绘色的话语、逼真传神的动作,能不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情感,能不产生销魂摄魄的效果吗?文章的多种风格,就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沉缓;或激越或悲伤。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作者创作时的全部激情重新释放出来。恰到好处的声量、充沛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的闯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
13、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比如沁园春 雪上阕要读的豪情万丈、下阕要读的居高临下、最后三句要读的意气轩昂才能体现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最后一次讲演中以低沉的喉音平静的叙述李公朴的遇难,随之音量逐渐加大、音速逐渐加快。情感也逐渐由激动愤怒咆哮自豪,这样闻一多先生当时爱憎分明的感情、闪光的泪花、悲愤的神情、有力的手势就如在眼前了。同样只有抱着掏心掏肺的心态、带着恳切无比的语气朗读才能体会得到出师表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良苦要使学生在读时读得真、悟的深,语文教师在课前还有一件重要事情要做,那就是广采博览,深刻透彻的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写作背景,
14、并把这一信息传达给学生。 四、语文教学要追求出情入理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深刻阐明情感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因此在学生的情感得到一定的激发时要顺势引人课文深层次的学习中。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主思维的动力,提高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此时教学的重点落到学生对作品意境如何理解和让学生如何介入并创新思辨的层面上。教师或以解词析句为手段,或以剖析结构为依据,或以时空范围为线索都要披文入情,出情入理。抓住情感与情理的联系,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丰富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体验。从深刻领会作品创造的艺术意境,完成由情入理,寻文悟道的思维迁移。从
15、而激起一种热烈的积极的审美愿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比如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忧”“乐”情;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悲”“恨”情;黄鹤楼中崔灏的思乡情;我的老师魏巍的师生情;战争小插曲中作者的手足情等等,都是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中表现出来的“文感”“象感”“意感”“情感”来领悟起深刻的哲理。这样不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愉悦中提高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反思“免于情感教学”之现状 从教学现状看。不重视“情感陶冶”的老师不在少数。他们在讲授课文的时候比较重视作品的字、词、句、篇的分析,重视知识的传授,往往把一些用得好的词或重要的知识拎出来板书,反复强调;可是对“情感陶冶”则力度不够,未能充分阐发文章所表达的情和意。因此,这种教学往往显示不出语言文学的精致佳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里的“仙”与“龙”就仿佛文章中的“情”和“意”。丢掉了“仙”与“龙”,就不能有“名”与“灵”。有的老师,虽然比较重视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但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月亮姐姐快下来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音乐人音版五线谱六年级上册-人音版(五线谱)
- 3.3 液晶与显示器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物理沪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沪教版2019
- 1.6.不同的季节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二年级上册教科版
- 课题1 空气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人教版2012
- 7《太阳与生活》(教案)一年级下册科学冀人版
- 2025年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我国的经济发展(第1期)原卷版
- 2025年2月内科学模考试题与答案
- 初中数学考试试卷期末(2篇)
- 2025年全国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含答案)
- 葡萄酒红酒知识培训
- T/CSMT-YB 006-2023精密数字温度计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
- DB31/ 653-2012通信基站空调能效限定值
- 组建乐团协议书
- 兼职人员聘用协议书
- GB/T 45595-2025离心式制冷剂压缩机
- GB/T 45569-2025压水堆核电厂反应堆冷却剂系统设备和管道保温层设计准则
- 202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册机电工程
- 金矿居间合同协议书
- 酒店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7单元 条形统计图 教案
- 珠宝店员工保密协议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