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6年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段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5-16年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段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5-16年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段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5-16年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段考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5-16年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段考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中段考试题八年级 历史学科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1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材料表明林则徐( )支持正常贸易反对鸦片走私反对开放口岸维护民族利益A B C D2鸦片战争轰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不断向西方学习,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的历史事件

2、是()。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42008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这标志着中俄长达4300千米的边界线全部确认。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曾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领土约()。A100多万平方千米 B120多万平方千米 C180D150多万平方千米51894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清政府忙于庆祝活动。18941895年,清军在战争中惨败。针对此事,有人在北京城门上写了一副对联:“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三军败绩”指的是中国在哪次战争中失败?()。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

3、国联军侵华战争6“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悼念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魏源7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的是()。A俄国 B英法联军 C美国 D日本8七七事变是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城外卢沟桥演习、无理挑衅引起的。允许包括日本在内的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的不平等条约()A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是第一次让中国开放了通商口岸的条约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中国民族危机空前

4、严重 9某个条约签订了之后,有人写到:“这中国,哪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该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观点的是()。A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B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C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0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这主要是指洋务运动()。A创办新式学堂 B建立现代海军 C传播西方思想D兴办近代企业 11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中国近代

5、海军最早创建于()。A洋务运动时期 B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12日落紫禁城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了起来,几个读书人高呼“变亦变,不变亦变”。这段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13社会的进步,总是源于思想的进步。魏源与严复站在时代前沿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分别对下列哪些事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A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C戊戌变法、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辛亥革命14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 B华兴会C同盟

6、会 D维新派 15“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文中称赞的是()。A毛泽东 B康有为 C陈独秀 D孙中山 16孙中山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 民权 民主 民生A B C D17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开启思想解放闸门”的运动。下列与这场运动无直接关系的是()。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B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C新文化巨匠鲁迅 D警世洪钟天演论18陈独秀所:“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为此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大力()。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愚昧 D宣传马克思主义 19下列

7、不属于孙中山革命活动的是( )A提出三民主义。 B创办黄埔。C领导北伐战争。 D成立中国同盟会。20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C清华大学 D黄埔军校 21西方把科举制度称为古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为一千多年的中国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但是在近代,许多有识之士猛烈抨击科举制度,呼吁废除科举制度,原因在于( )A科举制度是封建统治的象征B科举制度并不能真正的培养人才C科举制度在用人制度上存在弊端 D科举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22.1909年,大公报载文宣传一种时髦的文化娱乐方式:“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的风土人情,

8、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的一样。”该文化娱乐方式是( )A听京剧 B看电影 C赏花灯 D看皮影戏23.清末明初,人们的服饰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巨大的改进B传统的服饰不便于劳动和生活C中山装和女士高领服装的出现 D时代的变迁和西方文化的冲击 24.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他所说的第一个“天安门”是指( )A五四爱国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破 D开国大典25翻开谢觉哉日记,1921年6月29日有这样一行字:“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00000之招”。这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

9、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大事”是指( )A重庆谈判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一大2619世纪末,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的理解正确的是()。A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27揭开中国电影事业序幕的事件是( )A上海徐园放映西洋影戏 B我国开始拍摄有声电影C拍摄无声电影定军山 D电影节出现一批优秀的作品和演员28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维新思想百日维新 三民主义五四运动 “民主”“科学”新文化

10、运动马克思主义中共建立A B C D29“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这首歌所传颂的军校创建于( ) 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洋务运动时期30北伐战争是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下列标语最能体现北伐战争性质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打到列强,驱除军阀 D众志成城,共赴国难31新文化运动期间,新青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思想发动了全面攻击这些杂志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A批判继承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完全否定 D客观公正32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在白色恐怖的血雨腥风之中,经

11、历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洗礼,如今已经成为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军旗升起的地方”及其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 辛亥革命爆发 B上海 中共一大召开C广州 黄埔军校建立 D南昌 八一南昌起义33“山歌越唱越开怀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革命路径”是指( )A占领中心城市 B实施战略决战C和平夺取政权 D农村包围城市34中共历史上有许多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其中被称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是(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35如果你是导游,要设计一条“重走长征路”的旅游线路,最合适的是( )A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C瑞金-遵义-

12、吴起镇-会宁 D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二、非选择题3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材料三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等。请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4分)(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这两个

13、条约的相似之处。(4分。不得照抄材料,答出两点即可)(3)材料三这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37、福州船政局是著名的近代企业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福州船政局的创办是“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一次尝试,这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哪一场运动的实践?(2分)(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请你结合图1O示意图中呈现的信息,推导出船政学堂办学的特点是什么?(2分)(3)船政学堂培养了邓世昌、严复、詹天佑等一批中国近代杰出人才。如果请你撰写一位船政英才的小传,你会选择以上三位中的哪一位?请从历史角度写出选择理由。(4分)38、中国进入19世纪中期以后,在本国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下,逐渐病入膏肓。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少仁人志士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一场场“救治行动”。【救治之路】(1)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说它们各指什么运动。自我疗伤:      (2分)温药慢治:      (2分)猛药重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