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敬畏自然》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敬畏自然》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敬畏自然》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敬畏自然》教学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敬畏自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识记、理解生字词;品味富有哲理的语句,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2. 读课文、抓关键句、理思路、明主旨、质疑引申;自主、合作、探究。3. 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教学重难点】理解作者所说的 “敬畏自然 ”的内涵;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课时安排】 二课时【教学流程】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品味语言,合作探究 质疑思辨,拓展研究第一课时一、赏图片,谈看法,导入新课1. 问题:大自然神奇无比,人类也卓有成就。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2. 自由谈。3. 让我们一起走进敬畏自然一课,与文章、与作者对话,倾听作者睿智的谈论。二、整体感知,自主探究1

2、.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蓬蒿(h o)深邃 (su ì)狼藉 (j í)混淆 (xi áo)相形见绌 (ch ù)2. 再读课文,探究题旨:怎样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探究导航:( 1)“敬畏”的含义是什么?明确: 敬重、畏惧( 2)“敬重自然”意味着应该怎样对待自然?明确: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自然界的奥妙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的生成,包括人类的生成,实在太神奇了,承认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的智慧、人类的创造是无法与大自然相比的。(3) 为什么要“畏惧自然”?明确: 现代人的“畏惧自然”与原始

3、人对大自然的畏惧是不同的。可以从“爱护自然”一语中探得它的含义。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大自然的处罚是无情的,是令人畏惧的。(4) “畏惧自然”是不是意味着无所作为?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然?明确: 不是这样。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大自然的关系,不应该与它对立起来,自然界不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类应该与大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中,要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三、理清思路,总结结构方法:提取概括 归纳整理 分出层次点拨:提取或概括出能表现作者观点的关键语句。人类宣称 “征服自然 ”,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智慧

4、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在是兄弟关系。人类理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 文章思路:概括指出 具体阐述 得出结论文章结构: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具体分析如下:引论:段(总说)人类宣称“征服自然 ”实在是自不量力的妄想。历史:在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关系: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智慧:人类的智慧之于自然的智慧,犹如一滴水之于大海。本论: (分说)着重比较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1阐明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人类的智慧在大自然面前,并不值得骄傲。(

5、 )原因:航天技术空间狭小; 人类的认识史也是一部不断纠错的历史; 矿坑也可能成为人类自掘的陷阱;在太空人看来,人类的智慧算不得什么。大自然的智慧则是无与伦比的。()原因:大自然创造了宇宙的一切,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人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 大自然能运用美的规律创造宇宙的一切。2进一步阐述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 )人类的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3 从论智慧进而论述宇宙生命。 ( )宇宙是有生命的, 宇宙间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 因此,人类和大自然中的其他事物实在是兄弟关系。结论:最后一段(总结)人类理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小结:文章从否定“征服自然”

6、的口号开头,比较人类与大自然的智慧是一层,指出人类的智慧也就是大自然的智慧是进了一层, 从论智慧到论宇宙生命, 又进了一层。 层层递进,最后水到渠成,得出“敬畏自然”的结论。第二课时一、语言品味,合作探究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内容是议论性的,语言既有哲理性又讲究形象性,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 语言品味即找出这些具有思辨之美与文学之美的语句, 同学之间交流看法,理解并赏析。例:“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理解赏析: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人类所面临的危机。类开采煤炭、石油、 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构

7、,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掉入陷阱,就是危机。人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赏析:融比喻、反问于一炉,语气强烈,表明观点,也引起读者的共鸣。“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理解赏析:将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兄弟。”理解赏析: 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宇宙的一切,都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它们与我们人类是兄弟,是平等的生命。“宇宙到处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理解赏析: 作者用拟人手法,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

8、恒的生命, 即使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隐藏着生命”,也有“生命的萌芽。诸如山崩之前是寂然无声的,山体在不断破坏,石头里有“生命的呐喊”,却暂无声息,那就是一种“沉默的声音”。二、质疑思辨,拓展研究1质疑解惑。例:( 1)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明确:“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 所以敬畏自然, 就是敬畏智慧, 敬畏生命, 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2) 我们应有怎样的生态意

9、识?明确: 生命是平等的;只有尊重自然,人类才有所作为;具有科学理性精神与人文关怀。2质疑思辨: 充满思辨的智慧是世间最美的花朵。你敢就本文的一些观点提出疑义吗?例:(1)作者有没有否定人类历史上取得的骄傲成绩?( 2)作者认为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有何依据?三、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请以“敬畏自然”为主题拟几句标语,表明自己的观点。( 2)写一则倡议书,向同学发出保护家园的呼吁。四、板书设计引论:“征服自然”自不量力1比较智慧本论:阐述关系层层递进23论述生命结论:敬畏自然,爱护自然【资料宝藏】1. 地球上不能只关注和发展一个物种苍蝇、蚊子、老鼠要不要保护?这些动物很多,不

10、用保护,而且应该控制,但也不能灭绝。如果灭绝了,那么吃这些动物的鱼类、鸟类、兽类也无法生存,当然也会影响自然生态和人类自己。把生物分成益与害,这只是对人而言,或者说是对狭隘的人而言。即使从这个出发, 也很难说清每一种生物的益害。医学科学家用猴子的肾脏培育出小儿麻痹疫苗,使亿万儿童避免了夭折或终身疾病之苦;袁隆平科研小组1970 年在海南岛发现了几株雄性不育野生稻,实现了水稻杂交的历史性突破,被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第五大发明;再如,犰是除人类外唯一能感染麻风病的动物,秃鹫嗜食腐肉却能不受致命的肉毒梭菌的侵袭,这些都为防治某些疾病带来了希望。动植物、微生物给人类在衣、食、住、行、医药和科学进步等方面

11、提供的用途是十分广泛的。但人类对它们的认识仅仅是“沧海一粟”,我们不能仅看它们的害,而看不到它们的益,或者说此处有害,彼处有益;废之有害,用之有益;今天有害,明天有益;对人有害,对大自然有益。任何片面的、短视的行为,都是不符合生态规律的。2. 只有尊重自然,人类才有所作为四川都江堰,完全是按着自然的山势和河势,用“鱼嘴”把奔腾不息的岷江劈为两半,西边一半江水通过闸门向外江流去,从宜宾汇入长江;东边一半江水通过人工开凿的“宝瓶口”,限量流入内江,灌溉着几万亩成都平原。无需任何外来的能源,涝有外江自动分洪,旱有内江自流灌溉,两千多年以来,形成了一个“天府之国”的人工生态系统,2001 年 3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珠江三角洲的 “桑基鱼塘” ,也是一种有五百多年历史的人工生态系统 水体和陆地交互作用的成功典型。 塘泥肥桑, 桑茂蚕壮, 蚕壮丝多 这种物质和能量顺利传递的生态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