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教学知识练习含答案_第1页
六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教学知识练习含答案_第2页
六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教学知识练习含答案_第3页
六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教学知识练习含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教学知识练习含答案班级:_ 姓名:_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丁香结中,作者从形状、_、香味三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丁香花,并由此展开联想。“结”在文中指的是_。 2.狼牙山五壮士和开国大典都描写了盛大的场面,课文在描写这些场面时,都运用了_的方法。 3.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 4.“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句中“昏沉的夜”暗喻_。二、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桥中的老支书和他的儿子都有一种_、_的优秀品质;穷人中的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都有一颗

2、_的美好心灵。2.在柏林中的老妇人重复数“一、二、三”表示_,这是对_的强烈控诉。3. “少小离家老大回,_。”是_代_的_中的诗句,其中写诗人回乡后与故乡人亲切问答情景的诗句是: “_,_。”再写两句他的其他诗句:_,_。4.童年是_(国)作家_的小说。故事中的主人公是_,他的外祖父是一个_的人,外祖母是一个_的人。三、 回顾课文,完成练习。1匆匆是现代杰出的散文家_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_”二字,无论是写燕子、_、_,还是写_,都与“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感叹融为一体,细腻地刻画了_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_之情。2那个星期天一文,“我”无声的哭泣惊醒了_,她于

3、是惊惶地抱着自己疼爱的孩子_,与“我”一起感受那失落而荒凉的心绪,让“我”获得些许_。四、 按课文内容完成练习。1.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还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这句话表达的观点是_,读这句话时,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_,针对这些现象,请你设计一条保护环境或者节约能源的宣传标语:_。2.“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素不知道”的意思是_,通过这句话,你感受到了“我”_的内心世界。3.渔家的小屋,“温暖而舒适”,这样的环境描写对刻画桑娜这个人物的作用是_。4.我们学过的课文题目中,以人物命题的有_等,以事物命题的有

4、_等,以事件命题的有_等,还有一些题目非常吸引人,如:_等。5.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了接受任务(_)引上绝路(_)跳下悬崖。五、 课堂内外知识回放。1.等闲识得东风面,_。(春日朱熹)2._,视死忽如归。(白马篇曹植)3.儿曲黄河万里沙,_。(浪淘沙刘禹锡)4.“月亮”在古诗词中无处不在,如宿建德江中“_,_。”写出了月夜中诗人的寂寞惆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的“_,_。”写出了鹊惊鸣蝉的月夜之景。5.本学期,我欣赏了_谱写的月光曲;学习了宋代的_笔下书戴嵩画牛的有趣故事;了解了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_;还认识了被誉为“民族魂”的著名文学家_,我能写出他的一句名言:_

5、。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_,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_,_。”2京剧趣谈通过介绍京剧中_和_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和独特魅力,表达了作者对于京剧的_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_。3月光曲讲述了_国著名音乐家_因同情穷鞋匠兄妹俩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_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故事。七、 课文内容回顾。1.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为了说明北京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引用的一句俗语是“_,_”。本文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其中“腊八”“_”“_”和“_”这四天的情景描写得比较详细。2.腊八粥一文的作者是_,全文围绕八儿一家熬腊八粥的经过(依次是盼粥_吃粥),展示了一幅_的图景。3.迢迢牵牛星一诗中用神态描写来

6、表现织女思念牛郎的悲切的句子是“_,_”;描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于景中寄寓离愁的句子是“_,_”。4.寒食一诗中运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的句子是“_,_”。八、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两小儿辩日选自_,讲述了孔子东游路遇两小儿在争论,一儿认为_,一儿认为_,就连孔子也无法裁决,体现了两小儿_和孔子_的精神。2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_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_”二字,刻画了_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_。九、 根据积累、背诵的内容填空。1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_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_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_,月光照耀下的_

7、的大海。2明月别枝惊鹊,_。_,听取蛙声一片。这首词的感情基调是_。3七律·长征一诗写红军过_、越_、抢_,杀出重围,翻过_进入陕北。4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_,_。这是_中的句子,用“_”比喻知音难觅。5这一学期,我们认识了_的老支书,_的鲁迅。我们读过高尔基的_,还读过小英雄雨来,里面生动的故事情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情节让我们记住了雨来是个_的小英雄。十、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翻译成现代汉语。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_2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除了开头描写“悼念鲁迅”之外,还写了_、_、 _、_、_五件事,说明了鲁迅先生是一个_的人。3少年闰土写了闰

8、土在乡下的_ 、_、_、_四件事,是他和他平时的小伙伴不知道的。4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认识了_、_、_的农村少年闰土,_、_的鲁迅先生。我还知道了_和_成为知音的故事以及热爱音乐、同情穷苦人民的音乐家_创作月光曲的故事。十一、 背诵积累。1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中,“_,_”突出了诗人离乡之久,回乡之晚,抒发了自己久而愈深、老而弥笃的思乡之情;“_;_”虽写了诗人的老迈衰颓,却从儿童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我还会默写贺知章的咏柳:_,_。_,_。2桥的篇末写一个老太太来这里祭奠“她丈夫和儿子。”“丈夫”在文中指_,“儿子”在文中指_。课文最后才交代这两个人的关系,这种_的写法达到了震撼人心

9、的效果。十二、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学弈中写其中一个人学习时专心致志的句子是:_。表现另一个人学习时三心二意的句子是:_(填原文)2.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既是课文的题目,也是课文的主要观点,课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_,不断_,不断_,钦而不舍地_,就能在现实生活中_。3.穷则变,_。周易4.苟利于民,_;苟周于事,_。淮南子十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整理线索,理清故事内容。1.桥从_开始展开叙述,讲述了党支部书记让_先撤离,让_后撤离,最后自己英勇献身的故事。2.穷人中,桑娜担心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_,另一件是_。最后这两件事都有了圆满的结果。2展开想象,感受人物形象。1.桥中,当

10、木桥轰然倒塌时,老汉似乎要喊什么。他会喊:“_。”故事的结尾揭示老汉父子俩的关系,突出了党支部书记_的精神,这样写的好处是_。2.穷人的最后,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会说:“_。”这表明渔夫也和桑娜一样,具有_的品质。十四、 填空题。1腊八粥课文主要写了_和_两部分内容,_这一部分写得详细,_这一部分写得简略。 2“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这两句诗点明了诗人描写的季节是_,描写的地点是_。 诗人透过“飞”字,重点抓住_、_两种景物来凸显季节特征。3把古诗补充完整。日暮汉宫传蜡烛,_。中庭地白树栖鸦,_。终日不成章,_。河汉清且浅,_。4长歌行中珍惜时间的名句是 _,_ 。我积累的有关珍

11、惜时间的名句是_ ,_ 。十五、 先回想课文内容,再完成下面的填空。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物分五行,书分五经,乐分五音。其中,五彩指的是_。2.同样的月夜,在不同文人的笔下蕴含着不同的情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_,清风半夜鸣蝉”恬静自然,表达出词人的心情;宿建德江的“野旷天低树,_”韵味悠长,表达了诗人_的心情。3.“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_,手捏一柄叉,_,那猹却_,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句话刻画了少年闰土_的形象。4.通过一学期以来的学习,我欣赏了_的草原,认识了_的桑娜夫妇,桥中_的老党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5.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

12、高妙。十六、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你的同学李明经常以自己还小为借口不好好学习, 你会用长歌行中的“_,_”来劝他。2腊八粥一文的作者是_,课文主要写了八儿_和_两部分的内容。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寒食一诗中的“_,_”两句就表明了这一点。4传说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能会面。迢迢牵牛星一诗中描写织女思念牛郎的诗句是:_,_。5八月十五,中秋之夜,身处异乡的人思念家乡,不禁吟诵起唐代诗人王建的两句诗:_,_?十七、 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丁香结一文从_、_、_等方面写丁香的,作者由丁香结引发对人生的思考:_。2.穷人一文是_国作家_写的一篇小说,作品主要描写了_和他的妻子_ ,_

13、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3.伯牙鼓琴写的是_ 擅长弹琴,_会听,_死了以后,_终身不复鼓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_”,用“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4.狼牙山五壮士全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接受任务_跳下悬崖”这五个部分的内容。答案1、颜色 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点面结合 巍巍乎若太山 汤汤乎若流水 当时黑暗的社会2、先人后己 舍己救人 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他人 失去了三个儿子 战争罪恶 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 贺知章 回乡偶书二首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苏联 高尔基 阿廖沙 粗野自私 慈祥善

14、良3、朱自清 匆匆 杨柳 桃花 太阳 时间流逝 无奈和惋惜 母亲 道歉 安慰4、人类要保护自然资源,不能随意破坏 河水被污染、大量使用农药、无节制地开采矿产 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 从来就不知道 对少年闰土的羡慕和钦佩 不仅体现桑娜的勤劳持家,也暗指人情的温暖和桑娜的善良 少年闰土 竹节人 开国大典 在牛肚子里旅行 痛击敌人 顶峰歼敌5、万紫千红总是春 捐躯赴同难 浪淘风簸自天涯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 贝多芬 苏轼 王羲之 鲁迅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6、伯牙鼓琴 善哉乎鼓琴 巍巍乎若太山 马鞭 亮相 喜爱之情 强烈自豪感 德 贝多芬 盲姑娘对音乐的热

15、爱7、腊七腊八 冻死寒鸦 除夕 正月初一 正月十五 沈从文 想粥 猜粥 看粥 淳朴、和睦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8、列子·汤问 太阳在早晨离人近 太阳在中午离人近 善于观察,喜欢探索 实事求是 朱自清 匆匆 时间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9、恬静 仿佛 景象 波涛汹涌 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喜悦 乌蒙山 金沙江 大渡河 岷山 终身不复鼓琴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鼓琴 高山流水 舍己为人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童年 机智勇敢10、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

16、终生不再弹琴。 深受爱戴 谈水浒传 笑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忧国忧民,深受爱戴,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健康 机智勇敢 见多识广 爱憎分明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钟子期 伯牙 贝多芬11、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老汉 小伙子 意外式结局12、惟弈秋之为听。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观察 发问 解决问题 追根求源 发现真理 变则通,通则久 不必法古 不必循旧13、山洪暴发 群众 党员 丈夫能否平安归来 自己抱回了邻居家的孩子,丈夫是否同意 儿子,对不起,是我害了你 大公无私 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突出了人物高大的形象 哦,原来你已经把他们抱回来了啊!还是你想得周到 善良纯朴14、等粥 喝粥 等粥 喝粥 春天 京城 落花 柳絮 轻烟散入五侯家 冷露无声湿桂花 泣涕零如雨 相去复几许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15、青、黄、赤、白、黑 明月别枝惊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