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摸底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摸底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摸底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摸底专项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内容填空摸底专项练习题含答案班级:_ 姓名:_一、 回顾所学知识并填空。1你的同桌小明最近迷上了“网游”,你想劝他趁年少抓紧时间学习,免得将来后悔。你可以用岳飞的名句“_,_,空悲切”来劝他。2中国的诗词博大精深。诗词能叙事,林杰说:“家家乞巧望秋月,_。”诗词能绘景,王之涣说:“白日依山尽,_。”诗词能抒情,林升说:“暖风熏得游人醉,_。”诗词能言志,陆游说:“_,家祭无忘告乃翁。”3落花生一课告诉我们:人要做_,不要做_,而对别人_的人。二、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将相和一文中“将”指_,“相”指_,“和”是_之意。课文以_两国的矛盾为背景,记叙了_、_、_三个故事,写出

2、了将相之间由_到_的过程。2.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_跑得最快。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_。科学家认为_的传播速度是最快的。3.有了_这个斗争方式,敌人毒辣透顶的“扫荡”被粉碎了。冀中平原上的人民不但_,还有力地打击了_,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_。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及时当勉励,_。  2.死去元知万事空,_。 3.落花生一文的作者是_,他的笔名是“_”。作者在这篇课文中运用了_的写法,给我们讲了做人的道理:人要做_,不要做_。4. _,其道大光。_,一泻汪洋。5. _,直把杭州作汴州。四、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句话是_说的,出自_一书

3、。意思是说_。2默而识之,_,_。3宋代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谓_、_、_。4冰心奶奶指导儿童读书的方法,只有九个字,就是_、_、_。5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 ?_。五、 积累与运用。1按原文填空。(1)白鹭是一首_的诗。 白鹭节选(2)王师北定中原日,_ 示儿(3)_,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4)问渠那得清如许?_ 观书有感2同学不努力学习,你想劝他珍惜时间,趁年少努力学习,以免将来后悔。你想用的格言警句或诗句是_。3读书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我会不自觉地想到孔子说的(_)的读书名言。有时候也会想起_说的(_)的读书名言,来勉励自己。4这学期,同学们学习了民间故事

4、,你也一定读了很多其他的民间故事,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名称是 _,主人公是(_),他(她)深深打动你的原因是:_六、 积累与运用。1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著名诗人_。杂兴是对不同景物抒发_的即兴诗。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这首诗是第31首,写农家夏日_,是一幅_图。这首诗描述了_的劳动生活,从侧面反映了_。语言平淡自然,富有生活气息。2祖父的园子是我国著名女作家_的作品,原名_。本文选自她的自传体长篇小说_。课文以第_人称讲述了_和_在园子里的生活。3月是故乡明通过讲季羡林_在家乡玩耍所见的美景,离乡后所见之月逊色于_之月,借_来寄托离乡后对家乡的_。七、 填空。1.示儿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的

5、后两句是_,_。2.将相和讲的是_和_的故事。3.猎人海力布中_给了海力布宝石。这块宝石的好处是_;缺点是_。4.“_,由奢入俭难。”是_朝的_说的。5.“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这句诗是_朝诗人_所作。八、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少年中国说(节选)这篇课文的首句“_”点明了中国少年的责任。2.将相和主要写了三件事:_、_、_。3.一花一鸟总关情。“我”与小珍珠鸟之间的情,那是源于_。4.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故事之一,故事中_和_代表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人,_代表专横残暴的人。5.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认识了舍己救人的猎人_,顾大局、识大体的_,我还学过一些告诉人们要珍惜时间的名

6、句:_(请写出其中一句)。九、 课文内容填空。1诗人的家国情怀令人感动。陆游临终前交代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_。”林升面对朝廷的腐败发出质问:“山外青山楼外楼,_?”龚自珍这样表达对祖国未来的期待:“_,不拘一格降人才。”今天,我们要牢记梁启超先生在_(课题)中的嘱托:“故今日之责任,_ ,_。作者赞美少年中国:红日初升,_。河出伏流,_。2圆明园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最终化为灰烬,难怪作者感慨道;“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_。3牛郎织女是我国四大名间故事之一,牛郎和织女在每年的_节相会。课外我还背诵过相关的诗句:“_,_。”我还知道四大民间故事中的_。4我

7、们这学期读了很多有趣的民间故事,在我们和别人分享时可以进行创造性地复述:_ 、 _、_。十、 根据学过的知识完成各题。1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_?_。2_ , _。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_,题目是_,“姑苏”是_的别称。3红日初升,_。河出伏流,_。潜龙腾渊,_。_,百兽震惶。4将相和一课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描述了“_”、“渑池之会”、“_”三个故事。十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将相和一文讲了三个小故事:_、_、_。2.爱国诗篇示儿中最能体现诗人渴望收复中原的诗句是:_。3.勤俭节约是一种美德,二国时期的诸葛亮曾说:“夫君子之行,_,_。”唐代的魏

8、征说:“居安思危,_。”我们的“一粥一饭_;半丝半缕,_”。4.关于读书,论语告诉我们:_,_,是知也。宋代的朱熹先生告诉我们读书有三到:谓_、_、_。清代的曾国藩说:盖士人读书,第一_,第二_,第三_。5.驿外断桥边,_。已是黄昏独自愁,_。无意苦争春,_。零落成泥碾作尘,_。(卜算子咏梅陆游)十二、 精彩回放。1.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识了_的诸葛亮,_的武松,_的小嘎子,_的严监生,_的刘伯承。 2.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读稚子弄冰中的“_,_ ”,我体会到了小孩子玩冰的快乐;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_,_”,我感受到了诗人初闻收复蓟北时悲喜交加的心情。十三、 根据课文内容和自

9、己的积累填空。1诗言志。虞世南在蝉中借“_,非是藉秋风”一句表达自己高洁的志向;林升在题临安邸中向南宋统治者发出了“_,”的愤慨质问;张继借“_,江枫渔火对愁眠”表达远离故土的孤独之感;而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则描绘出_的景象,抒发对山林美景的喜爱之情。2阅读点亮人生。冰心奶奶在某年的儿童节这样寄语儿童:“读书好_,_”;朱熹通过“问渠那得清如许? _”告诉我们,只有开卷阅读,不断汲取新知,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王明同学在学习上总是不懂装懂,我特别想用本学期古人谈读书一课中的“_”来劝说他。3一花一鸟总关情,四时万物皆成趣。瞧,白鹭“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

10、青色的脚,增之一分_,减之一分”言语中透着作者_之情;再看秋天的黄昏,_的大雁,_更是叫人感动。这是通过_描写来展示秋天黄昏独特的韵味。十四、 填空。1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_。2陆游的很多诗都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思想,如“遗民泪尽胡尘里,_”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山河的愿望;而“王师北定中原日,_”写出了诗人即使到了生命的尽头也不忘收复祖国山河的爱国情怀。3毛泽东主席深明大义,一切以国家为重,儿子毛岸英在_战争中牺牲,不能回国安葬。这正体现出“_,_。” 4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人们常把_岁的时光称为“豆蔻年华”。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七十岁为“_之

11、年”。十五、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白鹭这篇课文描写了_、_、_三幅白鹭在不同场景中展现的美丽图画。2.落花生通过小时候和家人_、收花生、尝花生、_,知道了花生_ 的精神,并明白了_的人。3.信赖,往往创造出_。4._,非是藉秋风。十六、 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珍珠鸟先写朋友送了一对珍珠鸟,作者为它们做了两件事:一是_,二是_。其中,详写了_的过程。2.落花生按_的顺序,围绕花生写了_、_、_、_四件事,其中着重写了_,说明了人要做_,不要做_的道理。3.桂花雨以“_”为线索,主要写了故乡童年时代_和_的场景,表达了作者_之情。4.古诗蝉中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的诗句是:“_,_。”十七

1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_,可是_。”这句话选自课文_,课文写了一家人_、_和_的事,其中主要写_。2将相和中的“将”指_,“相”指_,“和”的意思是_。 本文记叙了3个小故事,它们分别是_、_、_。3牛郎织女是一篇_,通过课文,你认识到牛郎是一个_的人,王母娘娘是一个_的人,织女是一个_的人。像牛郎织女这样的故事还有_。4“山外青山楼外楼,_”这两句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5给你启迪最大的一句名言是:_。这句名言给你的启迪是:_。答案1、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穿尽红丝几万条 黄河入海流 直把杭州作汴州 王师北定中原日 有用的人 只讲体面 没有好处2、廉颇 蔺相如 和好

13、秦赵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不和 和 鸵鸟 猎豹 光 地道战 坚持了生产 敌人 惊人的奇迹3、岁月不待人 但悲不见九州同 许地山 落华生 借物喻人 有用的人 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红日初升 河出伏流 暖风熏得游人醉4、孔子 论语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心到 眼到 口到 读书好 好读书 读好书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5、精巧 家祭无忘告乃翁。 姑苏城外寒山寺 为有源头活水来。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陆游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猎人海力布 海力布 他热心帮助别人,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救乡亲

14、们的品质。6、范成大 不同感受 繁忙的景象 田园耕织 农家 农民的辛苦 萧红 张乃莹 呼兰河传 一 祖父 “我” 小时候 家乡 月亮 思念7、宋 陆游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蔺相如 廉颇 老龙王 只要嘴里含着这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小动物说的话 如果告诉别人动物说的话,就会变成石头 由俭入奢易 宋 司马光 清 龚自珍8、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信赖 牛郎 织女 王母娘娘 海力布 蔺相如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9、家祭无忘告乃翁 西湖歌舞几时休 我劝天公重抖擞 少年中国说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 其道大光 一泻汪洋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

15、的损失 七夕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孟姜女哭长城 可以换一种人称复述,以主人公的口吻,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可以对故事情节“添油加醋”,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节,让故事更加生动,形象 可以改变情节的顺序,先讲结局,再讲起因、经过10、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 枫桥夜泊 苏州 其道大光 一泻汪洋 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11、完璧归赵 渑池会面 负荆请罪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戒奢以俭 当思来之不易 恒念物力维艰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心到 眼到 口到 要有志 要有识 要有恒 寂寞开无主 更著风和雨 一任群芳

16、妒 只有香如故12、神机妙算 豪放勇敢 争强好胜 爱财如命 意志坚强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13、居高声自远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月落乌啼霜满天 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的情景。 多读书 读好书 为有源头活水来。 则嫌长 则嫌短 对白鹭的赞美和喜爱 成群结队 在高空中比翼而飞 动态描写14、不可同世而立 南望王师又一年 家祭无忘告乃翁 抗美援朝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女子十三四 古稀15、水田独钓图 清晨望哨图 黄昏低飞图 种花生 议花生 默默无闻 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美好的境界 居高声自远16、为它们安排了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