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李义 小 学刘国丰1 燕 子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有关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通过朗读、观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会用”偶尔、活泼”造句,理解课文的内容,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教学重难点:掌握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魅力,学习描写春天的方法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歌曲欣赏小燕子,说说听这首歌的感受。 2、我们要学的课文是怎样来写燕子的呢?今天就一起来学1、燕子。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字词的读音。 指名读,学生齐读2、掌握生字的写法:请学生做小老师说说这些字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生交流
2、,并在书上逐个进行描红。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要求不添字,不漏字,不错读,不破词破句。(1)学生读课文。(2)学生对照要求进行评价。4、交流: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那些方面?三、学习课文第一段:1、根据插图和生活中对燕子的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燕子的外形。2、自由读课文,想想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3、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描写的?结合交流板书:羽毛乌黑发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 4、指导朗读(1)自由朗读。(3)指名试读、齐读。5、指导背诵。(1)学生说该怎样背?(2)看板书练习背诵。6、说说这一段的意思。四、指导写字。五:作业。1、抄写词语三遍。2、朗读课文。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燕子有一身()的羽
3、毛,一对()的翅膀,还有一个()的尾巴。第二课时一、复习:、读课文第一段。、说说从第一段中知道了什么?、交流填空。二、学习课文第二段:、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把表示事物的词语画出来,圈出具体描述的词语。、学生交流。3、结合理解“赶集”、“像赶集似的聚拢来”?4、有感情朗读第二段。()学生自由读,想想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读,评议。5、指导背诵。()请学生说说怎样来背。()学生试背()齐背三、学习课文第三段:、学生自读课文,从这段知道了什么?、交流。、再读课文燕子飞行给你留下的影象是什么?你从那些地方体会到的?、学生交流。、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快?为什么能体会到?(“斜”字不但写出了燕子飞
4、行轻快,而且写出了飞行动作的优美。)(”唧”是叫声,只短短的一声一从这飞到了那,速度真快。)看VCD燕子飞行加深印象。、朗读有关句子。、说说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飞行的轻?为什么能体会到?(偶而、沾、小圆圈)理解:小圆圈作者为什么说是小圆圈呢?相机理解“偶尔”并用“偶尔”造句。看VCD燕子飞行加深印象。、朗读有关句子。、感情朗读课文第三段。、指导背诵。四、学习课文第四段。、指名读第四段。、学生质疑。、理解词句:”五线谱”、”音符”、。4、理解句子。五、总结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燕子什么地方可爱?春天美在哪里?六、作业:、造句:偶尔活泼、背诵课文。2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通过对诗歌内容的
5、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2、继续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1、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2、揭题解题,简介作者: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学习一首写春天的诗咏柳。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诗人贺知章你们知道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3、出示春柳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柳树的美。4、过
6、渡:柳树真美啊,连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1、生自由朗读。2、检查朗读情况 3、检查自学情况: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4、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懂的地方。5、看来大家通过预习,都能自己理解词语跟句子的意思。学到这里,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树高、绿;枝多;叶细)7 、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三、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
7、容,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梳理疑问,重点问题再交流朗读)3、交流朗读:(主要运用VCD帮学生理解,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及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三个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的美及柳树的美)(1)、出示第一句诗,体会用“碧玉”来比喻柳树新长出的嫩叶,写出了柳树颜色翠绿、生机勃勃的特点,让人感觉柳树的颜色很美;(2)、出示第二句诗,体会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条”,写出了柳条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觉得它的样子很美。(3)、出示第四句诗,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4、指导朗读,齐读全诗。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1、学生闭
8、目想象意境。后先让学生交流想到的画面,再指名描绘意境。2、吟诵本诗:现在,你们面对的就是美丽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3、学生吟诗,背诗,互相评价。五、选读诗歌,拓展思维丰富美。大家吟诗的时候多投入啊,可见这一首诗写得多好啊!想不想多读一些这样的好诗呢?六、自主作业,迁移能力延伸美。学了这首诗后,你回去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可找一些描写春天的诗来朗诵;可画一幅春天的画,可以咏柳为题写一篇作文。第二课时一、读春:积累词句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春天的词语、句子、古诗或者其他文章。二、咏春:享受春天1、出示春日:胜日寻芳
9、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示春日)2、今天咱们要学的就是这一首诗。谁知道题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3、诗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万不能忘记!(指名板书“南宋朱熹”)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朱熹酷爱读书,才学渊博,他的文化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4、请大家自由地大声地读一读朱熹写的春日。5、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 6、说说古诗的意思。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涣然一新的感觉。诗人悠闲自得,感受着春风的清新和温暖:春风吹拂,百花盛开,到处万紫千红,洋溢着春的气息。
10、三、拓展:1、背诵这首诗。2、课下收集关于描写春天的古诗。3、观 潮教学目标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教师进行充满感情的介绍:
11、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让学生让黑板板书)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预习情况。读准多音字:闷(mèn)雷 薄(bó)雾 风号(háo)浪吼(hu)涨(zhng)起 颤
12、(chàn)动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横贯 山崩地裂 人声鼎沸 漫天卷地指名读课文,正音。 同桌互读,评定等级。(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2理清文脉。(1)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2)同桌交流。(3)说说各段的段意。三、理清叙述顺序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附:板书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时间顺序)第二课时一、引入谈话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1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 风平浪静)指导朗读。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3小组合作学习。(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 句独特的感悟。注意品读结合:
14、(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板书:远 近)(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潮虽远,但气势已现。(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加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
15、化,气势由小到大。)(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指导学生朗读。(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四、总结1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2(放录像)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
16、)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4作业。(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2)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4鸟的天堂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
17、学目标: 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对作者巴金作简单介绍,既是一种文学修养的熏陶,也是从语文的内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1)读正确;(2)读通顺。 思考: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你对“
18、鸟的天堂”的认识。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读的是个别学生,检查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字词的学法似乎有些凌乱,但有实效。)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简化分段,强调清晰分段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19、2质疑: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作答,教师重点指导。质疑是一种重要能力,既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能力,又激发学生边读边思。)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机动)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
20、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领悟作者观察、描写之巧妙。) (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这是一项语言表达练习,同时也是理解的深化。) 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 思考: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宽泛的问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心理空间,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 (2
21、)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比较,教师应有限度的认可这些答案,并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在置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以称为教学民主,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
22、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 1 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 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选做题) 5爬山虎的脚教学目标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教具准备1实物展示台。2学生准备水彩笔。3爬山虎实物。教学课时:2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出示实物,引入:认识这种植物吗?对,它叫爬山虎。你们知道它什么特点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看来你真是个会观察的孩子。叶圣陶爷爷不仅喜欢观察,而且会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笔下的爬山虎的脚。齐读课题。看看作者是怎么观察的,又是怎么写的,自由读课文。
23、二、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三、反馈读书情况。1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2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可以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点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四、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读了叶圣陶爷爷的文章,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感受?叶爷爷为什么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具体?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引入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感受了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今天老师带同学们更加仔细地去观赏一种植物爬山虎。读课题。一、请同学们看实物。1你看到了什么?2有什么特点?3你能用
24、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5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哪句?6自己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山虎的样子吗?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学生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组读,让学生充分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认真观察)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二、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
25、面进行观察:a、脚的样子; b、脚的形状; c、颜色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2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3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4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教师巡视,拿一张好的评价)5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想尽快知道答案吗?那就请你们赶快学习第四自然段吧。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三、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老师巡视)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b、找出爬的动作词;c、自己演示爬的过程(怎样爬)1
26、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充分表扬)2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3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看大屏幕演示,学生可根据演示说出怎么爬。4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真是会读书的孩子,懂得运用联系
27、上下文的方法。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四、学习第五自然段。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第一自然段)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男、女分开读)五、发散思维。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些什么?2你要向叶圣陶爷爷学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葡萄、冬瓜、牵牛花)说说你它们的特点,好吗?(学生说)6 蜜 蜂学习目标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
28、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20年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也可制成电脑课件,生字的部首和部分笔画可以闪烁)。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第一课时交流资料,激趣导入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9、同桌互读,纠正错误。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a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b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细读感悟,经历探究学习第一自然段。a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听。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c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可板书“试验”两字)学习第二自然段。a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b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c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30、。d议一议。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e.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f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课堂练习学习生字。a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b书写后,教师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学生写的字。抄写词语。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听写上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精读课文,探究结果激励学生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a自由朗读第三、
31、四、五自然段。b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能读给大家听听吗?c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再读再思,深入理解。a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b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c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d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赏读片断,表达感情教师引导。小蜜蜂
32、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学生自读体会。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再思导疑,再激兴趣诱导生疑: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学生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教师引读。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教师再引。a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b学到这儿,同学们也许
33、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指导写字出示要写的生字:测、括、确、误、途、超,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学生组词书写书,用实物投影展示,评议优点或不足。拓展活动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奥秘的资料,设计一张手抄报。 7玩出名堂 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
34、创造意识。4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3词语卡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在游戏和在玩中会到了哪些乐趣。2、同学们在自己的玩中体会到了乐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学们想知道是谁玩出了什么名堂吗?请听故事玩出了名堂。(教师生动地讲故事)二、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学生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进行。)会认的字:阅、固、调、皇、俄、拜会写的字:堂、镜、闲、待、
35、阅、腿、随、调、简、拜、访、具1、其中“调”“待”是多音字,在课文中分别读tiao、dai;还可以读diao。(调动)dai(等待)。2、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与“常”、“镜”与“境”、“访”与“坊”;3、注意“拜”起笔是撇不是横,右边是四横不是三横,“具”的里面是三横,不要少写一横。4、比较“闲”与“阅”、“闭”,“腿”与“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他们分清楚。5、同学们在玩中的发现能够谈谈吗?从玩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职业是什么?)2、他玩的是什么?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四、作业:生字组词第二课时一、在充分朗读
36、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内容。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五个自然段)2、哪几自然段讲了列文虎克玩并且出了名堂?3、“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玩出了哪些名堂?”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三、四自然段)4、分组讨论从哪几个方面写列文虎克是怎样玩出了名堂的?从三个方面:(1)一边看门,一边磨镜片,玩放大镜;(2)玩放大镜,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发明了显微镜;(3)接下去写的是在玩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了微生物。5、课文中对小人国、居民、玩具三个词语加了引号,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这是对微观世界和微生物的拟人说法和对显微镜的形象表述(借代),加上引号,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还使这些词语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术语的枯燥
37、,增强了所要表达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6引导学生简单归纳中心内容。7、拓展练习二、小练笔有了前面所受到的启发和收获,让学生写一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要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写出自己在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但要注意这是小练笔,不能拔高要求。8找骆驼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走失、忿忿、不紧不慢"等词语的意思。2、朗读课文,读出老人不紧不慢、自信和商人急切、生气的语气。3、从老人指点商人找骆驼这件事中,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学重点1、弄清老人为什么能帮助商人找回骆驼。2、理解"忿忿、不紧不慢"等词,体会老人与商人当时的
38、心情及性格特点。教学难点了解为什么骆驼左脚脚印浅就能判断左脚有点跛;看树叶的牙齿印,怎么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设疑导入。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提出学习要求。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
39、讲了一件什么事?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三、研究问题,合作探究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师生讨论交流)A、商人开始为什么着急?引读第一自然段1-2句(找了好多地方没找到)B、"走失"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丢失"?为什么?随机区别"走失"和"丢失"的意思。()老人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这些详细的情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小组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迪解决问题。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重
40、点段阅读指导。认真阅读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解决下列问题:()读一读,议一议: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情况的?()填一填,说一说:(出示)因为老人看见_,所以知道_;因为老人又看见_,所以知道_ ;因为老人还看见_,所以知道_ ;理解"跛": "跛"是什么样子的?做做动作。想想跛脚能使力吗?那这只骆驼走路时身体的重心会在哪只脚上?所以老人看见骆驼的脚印左深右浅,得出它的左脚有点跛!(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随机板书)()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启发学生思考理解
41、,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分析骆驼留下的种种迹象,并且通过这些迹象来确定骆驼的特点。)(随机板书)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从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方面来说,可从老人乐于助人方面来说,也可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方面来谈。)教师小结。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详细情况,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谓是观察与思考的典范。四、再读课文,创新表演、朗读课文,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和语气等,给文中的人物语言补充恰当的提示语。2、随机
42、理解部分词语意思:A、"忿忿":说说自己或别人什么时候会是"忿忿"的?"忿忿"时说话会怎样?商人忿忿的说了些什么话?你能读好它吗?B、"哄"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商人认为是老人哄他,把骆驼藏起来了?C、指名读老人的话,请学生给"不紧不慢"换个意思相近的词:不快不慢,老人为什么说话"不快不慢"?指导有感情朗读。3、指导有感情朗读,再分角色读。4、小组合作讨论补充提示语,并练习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注意人物语言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如"是的""不错&qu
43、ot;"对极了"等,积累运用语言。5、各小组根据补充的提示语进行创新表演汇报。6、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及不足。五、拓展运用,练习说写任选其中一项练习说一说,写一写。商人找到骆驼后,心情怎样,心中会怎么想,对老人会说些什么?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经历、亲身体验?如果有,试着举例说一说;如果没有,请你以后去亲身体验一下吧!9 太阳是大家的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正确读写”红彤彤、晚霞、睡构”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各国儿童的团结友爱,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第1课时 一、揭题导入1、同学们,
44、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关于太阳的诗。2、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诗歌1、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流利。2、检查读课文情况。3、我来提醒:学生提醒生字的读音。”彤”字本音第二声,在式词组中变成第一声。4、检查读诗情况。5、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三、朗读感悟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朗读,并想一想自己喜欢的原因。2、小组交流。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小组同学听,相互评价。3、全班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说喜欢的原因。重点感悟:课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太阳当作孩子、小树和鲜花的朋友,显得亲切、易懂。诗歌中把孩子、小树和鲜花并列,是因为它(他)们都有蓬勃的生命力。这样写显得新奇、有诗意。4、想象说话:
45、我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几句话第2课时一、再读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感受诗意。太阳是大家的,世界是大家的。2、学生交流读课文后的感想。3、有感情地朗读。二、练习背诵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三、拓展交流学生搜集其他国家小朋友生活情况、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资料,进行介绍。四、指导写字。学生自己观察书写。教师进行提示。五、积累语言10 一面五星红旗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假日、防止、壮胆、无影无踪、荒无人烟、小镇、处境、交易、鼻子、犹豫、反应、摔倒、费用”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我”对国旗的尊
46、重和热爱,也体会到面包店老板对”我”的敬重和理解。第1课时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1、播放天安让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2004年奥动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录像。2、师:看完了这个短片,你们对五星红旗有了怎样的认识?学生各抒已见。3、在一位身处异地的中国留学生的心中,五星红旗又是怎样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揭题:一面五星红旗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画出生字生词,读准字音。2、小组合作交流,互相认读生字,轮流读课文。三、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1、小组合作,再读课文,讨论交流:课文围绕什么来写的?(五星红旗)2、汇报交流,列出标题手举五星红旗
47、、脖系五星红旗、拒换五星红旗、花拥五星红旗。四、品读课文,读中感悟1、在这些写到”五星红旗”的句子中,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些?选择你最为感动的地方读一读。2、汇报交流,深入理解,引导学生在读中提出问题,并相互解决问题。(1)手举五星红旗部分:作者去河漂流,带的东西本应越少越好,为什么要手举五星红旗?(2)脖系五星红旗部分:为了防止丢失,也为了行动方便,我把国旗从旗杆上抽下来,系在脖子上。(3)拒换五星红旗部分:在怎样的情况下,面包店的老板提出用面包换五星红旗?”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这时,”我可能”会想些什么?”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忽
48、然,我摔倒在地上,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4)花拥五星红旗部分:小组讨论:画出面包店老板态度的句子,想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模拟采访,深入理解。记者:面包店老板,你为什么要帮助一个你素不相识的中国留学生呢?面包店老板:记者:这位中国留学生,你想对面包店老板说些什么呢?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播放歌曲五星红旗,学生用自己的话谈谈对课文两个人物的看法,引导他们体会国旗在人们心目中的意义。第2课时一、复习字词1、用生字卡片指名认读。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教师指导,学生练读。(第三自然段表现了”我”的困难处境,要读得低沉一些;第十自然段写”我”
49、拒绝老板的要求,要读得稍快,读出坚决的语气。)2、学生展示读。3、评议。三、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字形复杂的字,如”窄”“漆”“鼻”“摔”,”窄”了可以联系”作”“昨”书写;”漆”字的右下部分不能写成”水”;”鼻”字是上中下结构,上中部分的”自”和”田”都要写得略扁;”摔”字右边中间部分是”幺”,不要写成蛟丝旁。四、展示台1、学生阅读课后资料袋。2、学生将搜集有关于国旗的故事和资料,或者是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生活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3、进行班级交流。11 卖木雕的少年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
50、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第1课时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2、学生进行交流。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3、朗读提示: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默读课
51、文,了解叙述顺序。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3、全班交流。理清课文的顺序: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四、学习生字重点指导:”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第2课时一、复习生字词1、各种形式朗读词语。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二、个性阅读,突出重点1、学生分小组学习自己最喜欢的部分。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1)有感情地朗读。(2)说说从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爱?2、全班交流3、想象:找出描
52、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想当时他是怎样想的?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把人物的对话语气读好。四、夸夸那个黑人少年五、学生积累运用四字词语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并运用。六、板书设计12* 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学习目标:1、培养默读能力。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人民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对其他国家人民的帮助。教学过程:一、阅读资料,提示课题1、学生阅读课后资料袋。激发学生的兴趣。2、出示课题:中国国际求援队,真棒!(指导学生用骄傲的语气读出来。)3、师:你们想知道这篇通讯是怎样报道中国派出救援队帮助救灾的事吗?就请继续阅读课文吧!二、整体感知1、师指名学生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2、在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船员劳务派遣与船舶保险代理服务协议
- 小红书店铺品牌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合同
- 影视作品化妆造型团队合作协议
- 生态河道护岸格宾网箱定制施工与后期保养协议
- 抖音网红公益活动合作框架协议
- 矿产资源勘探技术环保监测与治理承包合同
- 抖音政务新媒体内容审核与安全监管合同
- 中泰农业技术引进与农产品研发合作协议
- 互联网房产使用权租赁协议
- 分集护理制度
- 艾灸疗法课件
- T-CASME 1514-2024 市域智慧共享中药房建设指南
- 《全球各大邮轮公司》课件
- 【MOOC】创新与创业管理-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3月天津高考英语第一次高考真题(原卷版)
- 2024年度高端医疗服务合同for海外医疗咨询与安排
- 池塘河道治理方案
- 华为HCIA-Transmission-H31-311v2试题及答案
- 活动板房制作安装施工合同
- 登高车高空作业施工方案
- 2024年合肥市网约配送员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