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_第1页
高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_第2页
高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_第3页
高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_第4页
高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公文范文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本文导航1、首页2、高一语文下学 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3、高一语文下学 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34、高一语文下学 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5、高一语文下学 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56、高一语文下学 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67、高一语文下学 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7高中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分析编辑推荐为了帮助学生们了解高 中学习信息,中国()分享了高中高一 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供您参 考!一、基础巩固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 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凶:精选公文范文收成不好,荒年B

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胜:尽c.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憾:遗 憾,不满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谨: 郑重解析:谨”是 认真从事”的意思。答案:D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 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河东凶亦然填然鼓之,兵刃 既接B.涂有饿季而不知发是何异于 刺人而杀之c.邻国之民不加少数口之家可 以无饥矣D.然后解而送之于官寡人之于 国也解析:c项 之",均为结构助词, 相当于的“。A项然”,代词,这样; 助词,形容词词尾。B项而",连 词,表示转折关系:连词,表示递进关 精选公文范文2 精选公文范文系。D项于",介词,给:介词,对 于。答案:c3 .下

3、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涂有饿季而不知发c.谨庠序之教D.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解析:A项,颁“同斑";酸,涂, 同途";欧,无“同勿”。答案:c本文导航1、首页2、高一 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3、高一 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34、高一 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5、高一 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56、高一 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67、高一 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7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 几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然而不王者B.树之以桑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涂有饿孽而不知发解析:A、B、c三项都是名词

4、作动 词;D项,发,动词,开仓救济,无活用 现象。答案:D5 .下列各句与无乃尔是过与"句式 相同的一项是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非我也,岁也D.树之以桑解析:A、D两项均为状语后置句;c 项为判断句;B项与先乃尔是过与"句式 相同,均为宾语前置句。答案:B6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何也?译 文 :5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译 文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 兵也。”译 文 :答案: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少,我的 百姓没有更多,这是为什么呢?只是没有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 跑啊。精选公

5、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 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又有什么不同 呢?本文导航1、首页2、高一语文下学 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3、高一语文下学 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34、高一语文下学 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5、高一语文下学 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56、高一语文下学 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67、高一语文下学 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7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孟子见梁惠王。王曰: 叟,不远 千里而来,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 主!何必曰利?亦有仁义 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 以利吾家? 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 君者,必千

6、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 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 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擅。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 者也。王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 精选公文范文7 精选公文范文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 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 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 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 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 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 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 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 使斯民饥而死也?”梁惠王曰:魏国,天下莫强焉,叟 之所知也。及寡人之

7、身,东败于齐,长 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 人耻之,愿为死者一洗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 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 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 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 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 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 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9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注梁惠王:即魏惠王,曾迁都 大梁,所以魏国又称梁国。梃:木棒。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A.不夺不U詹:满足8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修:治c.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挞:打击

8、D.王往而征之征:讨伐解析:修”意为学习”。答案:B本文导航1、首页2、高 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3、高 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34、高 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5、高 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56、高 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67、高 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其无后乎其皆出于此精选公文范文8 精选公文范文 乎8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失其所 与,不知c.为其像人而用之也为国者无 使为积威之所劫哉D.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具以沛 公言报项王解析:A项其",都是语气副词, 表示推测语气,大概。B项与&quo

9、t;,连 词,和、同;动词,结交、依附。c项为”, 介词,因为:介词,被。D项以", 连词,来:介词,把。答案:A9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 接体现孟子仁政思想的一组是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以刃与政,有以异乎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省刑罚, 薄税敛仁者无敌愿为死者一洗 之A.B.c.D.精选公文范文15解析:是间接体现;是仲尼的话; 是梁惠王的话。答案:c本文导航1、首页2、高一 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3、高一 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34、高一 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5、高一 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56、高一 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67、高一

10、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710 .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 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一个国家如果上上下 下互相争夺利益,那就危险了,并通过 利害分析,进一步劝诫梁惠王只要讲仁 义就可以了,不必谈利益。B.孟子询问梁惠王用刀子杀死人和 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是要借此提 醒梁惠王施行仁政,不要使老百姓活活 地饥饿至死。c.梁惠王想洗雪魏国的耻辱,向孟子 询问对策,孟子建议梁惠王对百姓施行 仁政,并明确指出他让百姓生活在苦难 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 中,必难以抵挡入侵之敌。D.孟子面对梁惠王的利国的急切心 态,先表明自己施行仁义的观点,然后 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施行仁义的意义,

11、最后指出施行仁义的具体措施。解析:c项,让百姓生活在苦难中, 必难以抵挡入侵之敌”说法错误,原文是 假设秦、楚君王的行为,而非梁惠王自 身行为。答案:c11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代汉语。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 其君者也。译 文 :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译 文 :答案:没有讲求仁义却遗弃自己父 母的,也没有讲求仁义却轻慢自己君王 的。作为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 却不免做出类似于驱赶野兽去吃人的事 情来,那他们作为百姓父母官又在哪里 呢?孟子谒见梁惠王。惠王说:老先生, 您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有利于我的 国家吗?”本文

12、导航1、首页2、高一语文 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3、高一语文 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34、高一语文 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5、高一语文 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56、高一语文 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67、高一语文 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7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一定要 说到利呢?只要有仁义就可以了。大王说 '怎样有利于我的国家?大夫说怎样 有利于我的封邑? 士人和平民说怎样 有利于我自身?'上上下下互相争夺利 益,那国家就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 的国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 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 家,杀掉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 兵车的大夫

13、。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 拥有千辆兵车,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 里拥有百辆兵车,不算是不多了。但如 果把义放在后头而把利放在前头,那他 们不争夺是不会满足的。没有讲求仁义 却遗弃自己父母的,也没有讲求仁义却 轻慢自己君王的。大王只要讲仁义就可 以了,何必谈利呢?”梁惠王说:我很乐意听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说:用木棒打死人和用刀 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说:没 有什么不同。”孟子又问: 用刀子杀死 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 王回答:没有什么不同。”孟子于是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房里有健壮的 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躺着饿 死的人。这无异于驱赶兽类去吃人啊!野 兽自相残食,人

14、尚且厌恶这种行为;作为 老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治,却不免做 出类似于驱赶野兽去吃人的事情来,那 他们作为百姓父母官又在哪里呢 ?孔子 说:开始用俑殉葬的人,大概没有后嗣 了吧!这不过是因为俑太像活人而用来 陪葬罢了。又怎么可以使老百姓饥饿至 死呢?”梁惠王说:我们魏国,以前天下没 有哪个国家比它更强大的了,这是老先 生您所知道的。等到传到我手中,东边 被齐国打败,我的长子也牺牲在这里;西 边又割给秦国七百里地,南边又被楚国 欺侮。对此我深感耻辱,想要为死难者 尽洗此恨,要怎么办才好呢?”19精选公文范文 精选公文范文孟子回答道:百里见方的小国也能 够取得天下。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 少用刑罚

15、,减轻赋税,深耕细作、勤除 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 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 兄,在外敬重尊长,可以让他们拿起木 棍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 国的军队了。他们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 使百姓不能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受冻 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他们使自 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大王前去讨 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所以说,有 仁德的人天下无敌。”三、表达交流12 .用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 刺耳的呐喊”作全句的开头和转述的主 体,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 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原意。孟子,性格锐利、强悍。在现实生 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 中国知识

16、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 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 精选公文范文27的木栅栏。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本文导航1、首页2、高一语文下学 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23、高一语文下学 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34、高一语文下学 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45、高一语文下学 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56、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67、高一语文下学 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7参考答案:是性格锐利、强悍的孟 子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时爆 发的,它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 原始的木栅栏。13 .寡人之于国也中有 数罟不入 涔池”的话,史记中也有 网开一面' 的说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滥采滥 伐,与自然和谐相处,已经成为世界各 国的共识。请针对这一共识拟写一条公 益广告语。要求主题鲜明,形式工整, 20字以内。答:参考答案:保护耕地,刻不容缓。/ 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兴山水园林 城,建生态宜居市。/眼中有绿色,心中 才快乐。14 .某外国文化代表团来华访问,请你为外国友人写一段介绍孟子的文字, 精选公文范文内容要涉及孟子所处的时代,孟子的思想主张及意义,孟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