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_第1页
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_第2页
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_第3页
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_第4页
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赣南师范学院2015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存档编号 赣 南 师 范 学 院 学 士 学 位 论 文 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教学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届 别 2015届 专 业 小学教育(语文与社会)学 号 111207012 姓 名 刘璐 指导教师 曾素林 完成日期 2015年5月10日 - 17 -作者声明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赣南师范学院所有。特

2、此声明。作者专业:小学教育(语文与社会)作者学号:111207012作者签名:年 月 日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刘璐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transformation strategies of Chines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fficultiesLiu Lu2015年5月10日摘 要目前,小学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对语文学科的教学也越来越重视。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

3、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这种理念在教育教学中体现为关爱每一位学生,不忽视任何一名学生。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那些在学习上有困难且成绩不太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他们缺乏学习积极性、完成作业较为被动、学习成绩较落后,因此被称为“学困生”。学困生在每个学校均普遍存在,并且占有一定的比例。学困生的大量存在,不仅制约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转化学困生,使其尽快脱困乐学,既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也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论文以小学语文学困生为例,从学困生产生的内外部原因,多角度论述小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对策。本文认为,学困生的成因可以分为内部原因

4、和外部原因两部分,学困生的转化对策主要从教师、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自身等几个角度展开。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循循善诱,就一定能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词: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化对策AbstractAt present, the school education presents the good development situational; the Chinese subject teach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Chinese course standard" clearly

5、put forward: "Chinese course must be geared to the needs of all students, make students obtain the basic Chinese accomplishment", "to every student's development" is the concep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idea embodied in the education teaching love each student, don't

6、 ignore any a student. However, in actual teaching, the teacher will often ignore those who have difficulty in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 is not too good students, their basic knowledge is relatively weak, they lack of learning motivation, finish the homework more passive, learning achievement is rela

7、tively backward, therefore is called "poor student". Poor student in every school are widespread, and has a certain proportion. Poor student abound, not only restrict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chool teaching quality, and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ake poor st

8、udents as soon as possible to erase willing, is not only the enormity of the task before the teacher, and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poor student, for example, this paper from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for poor student, discusses the transformat

9、ion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poor student countermeasures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As long as we persevere, coaxing, will be able to do a good job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or student realiz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Keywords: The elementary school language; Poor student; Cause

10、 analysis; Conversion of countermeasures目 录摘要-1-关键词-1-Abstract-1-Keywords-1-绪论-1-(一)选题背景-1-(二)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1-(三)研究方法-1-(四)文献综述-2-(五)学困生概念的界定-3-一、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调查-3-(一)内部原因-4-(二)外部原因-5- 二、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对策-7-(一)创设有效学习的内部条件-7-(二)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9-结语-13-参考文献-14-附录-15-附录一:学困生基本情况调查问卷-15-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16-致谢-17-绪 论(一) 选题背景“一

11、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是教师都应具备的品质,但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每个学校、每个年级、每个班级都存在一定比例的学困生,所谓“学困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致使学生接受知识过程中在认知、理解和应用课程内容方面存在偏差,不能及时消化、吸收课程内容,造成学校困难或障碍的人。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对课堂缺乏积极性、学习态度不端正、独立完成作业有一定困难。教育界对学困生的成因研究及其转化对策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学困生研究仍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学困生仍然是当今教育研究的热门课题。积极有效

12、转化学困生,既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内在需求。(二)研究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1.研究的学术价值(1)提升教育水平,实现教育公平通过对学困生的教育和引导,促进学困生与其他学生一道健康发展;(2)落实新课标相关要求,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之间的融合学生只有培养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树立对语文学习的信心,才能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3)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正确评价学生,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积极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促进学困生全面发展。2.研究的现实意义(1)摆脱语文课堂学习的困境,树立语文

13、学习的自信心教师重视学困生,通过对学困生进行有效转化,使学困生摆脱语文课堂学习的困境,树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树立积极心理,培养健康人格,逐步提高语文素养,从而实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2)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对学困生进行转化的过程中,教师用欣赏的眼光和鼓励性的评价对待学生,积极转化学困生,对他们充满爱心和耐心,不断寻求有效的方法,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素质。 (三)研究方法本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运用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探讨了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对策。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第一,文献法。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积累了较为

14、丰富的研究资料。第二,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为了更好的掌握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对部分小学生及教师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第三,观察法。在实习过程中,对语文课堂上学困生的学习状态和精神状态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回忆当时的课堂情景,为论文写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四)文献综述学困生在国内外均普遍存在,关于学困生,国内外有很多相关研究,尤其是在探讨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方面很多学者都做出了相关研究和分析。以下是对较有代表性的学者在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方面予以的概括与归纳1.国外的相关文献研究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提出掌握学习理论,强调统一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转化方法,在实际的教学工作

15、中,我们既要重视全班的全面发展,也要重视对个别学困生的辅导转化,他的统一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的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杰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认知领域M. 罗黎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212-130;此外,他还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学说,将人的认知分为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级别,这是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来排列的,这对于笔者在探讨学困生转化对策教师方面提出的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第六篇中谈到了如何转化后进生,在加强智育,扩大阅读,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

16、育质量等方面都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要求,但是对学困生的成因介绍较少。2.国内的相关文献研究台湾学习障碍理论专家刘弘白在学习能力的障碍中说到“天下没有不是的孩子”。他认为,要教育好孩子,一定要先开好“三窍”。不但开孩子的窍,更重要的是开家长和老师的窍。他认为:智商和学习能力是两回事,学习的好坏与学习能力有直接关系,与智商只有间接关系。要想孩子学习成绩提高,更重要的是测查孩子的学习能力,根据其能力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训练,补足或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但他忽视了学校和社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笔者在“三窍”之外增加了学校和社会两窍。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系统地阐述美、英、法、德、俄、日等国学者关于差生研究的

17、基本理论,引述大量的案例分析,为广大教师和家长读者思考差生问题提供了翔实的信息和必要的思路。内容从差生的界定及其成因、差生的心理、学业不良的诊断与治疗、学习失能的诊断与治疗、差生的教学论分析、差生的性格学分析、差生的预防教育、我国学者关于学业不良若干问题的研究、更好地理解差生九个方面来阐述,是一部对差生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方法论的总和钟启泉.差生心理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156-168。国内外学者对学困生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对转化学困生都提出了较有理论水平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对策。例如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中强调统一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转化对策,苏霍姆林斯基加强学习方法指导的

18、转化对策。但他们的研究没有充分考虑家庭和社会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家庭和社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结合相关学者的理论研究,本文在学校、课堂、学生自身的基础上增加了家庭和社会转化学困生的对策,并且通过一些简单的课堂案例进一步说明课题,使其更加有说服力。(五)学困生概念的界定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目前关于学困生的界定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界定认为,学困生是指在感觉器官、智力发展存在严重障碍以致不能正常完成学业的学生,例如自闭症儿童、先天脑损伤儿童等,这类学困生的转化比较困难;第二种界定认为,学困生是指在感觉器官、智力发展较正常的前提下,由于教育背景、学习方法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对学习

19、大态度和积极性等多种因素所导致学习状况不良或落后的学生,这类学困生是暂时的,是可以通过学校、社会、家庭及学生自身的努力转化的。本论文的学困生研究是以第二种为对象进行研究的。一、 小学语文学困生成因调查为了更好的客观掌握小学语文学困生的学习情况,笔者设计了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针对教师的访谈提纲,问卷调查从智力因素、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内部因素和学科原因、教学原因、家庭原因、学校原因等外部因素等进行设计,其中,第一至第三题为智力因素,第四至第六题为学习兴趣,第七至第八题为学习方法,第九至第十题为学科原因,第十一至第十三题为教学原因,第十四至第十七题为家庭原因,第十八至第二十题为学校原因,第二十一至

20、第二十五题为社会原因。由于调查对象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因此问卷的设计较为简单易懂,本次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是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成绩较落后的学生,总共发放问卷566份,收回540份,有效问卷425份。以下是对此次问卷调查的数据说明。该数据是学生每一模块选择否定性选项占其他选项的百分比,通过分析数据可得,学困生的成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以学习兴趣低下和教学方法原因为主。以此作为依据,分析了学困生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转化学困生的对策。见表一所示:表一 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表(一) 内部原因1.智力因素第一至第三题为智力因素题,在对造成学习较落后的问卷调查中,选择智力因素的占比13%

21、,虽然这个数据相对于87.2%的学习兴趣和77.1%的教学原因而言,占比很低,但这个数据充分表明了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也是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一个方面,见表一所示。下面谈谈智力因素对学习效果的具体影响。有些学生在智力上存在问题,他们的记忆有缺陷,识记、背诵效果差,记忆不准确,反应较迟钝,注意力不稳定,当多个生字放在一起记忆时,往往将这些生字的拼音相混淆。比如,在教读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er an en in un ang eng ing ong”的时候,教师反复指导认读,并分别搭配声母进行拼读,在全班同学基本都掌握了的情况下,尤其是语文成绩较差的学生都能正确

22、认读了,这些记忆欠缺的学困生仍会将“iu-ui,ei-ie”相混淆;再比如,在教学完一组新的生字时,让全班同学反复朗读并抄写生字及其拼音,教师特意在学困生旁加以监督和指导,检查效果时发现当其他学困生都能很好的认读生字的时候,这些记忆欠缺的学困生仍不能完整的认读。记忆缺陷所造成的学习困难不仅体现在需要记忆的知识方面,也体现在需要理解的知识上。这些智力上存在问题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低,思想不活跃,思维较欠缺,对知识的认知局限于狭隘的感知范围里,理解上困难较多,不能很好的把握要领,知识应用效果差,知识间的融会贯通能力不足,因此,智力因素也是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一个原因。2.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兴

23、趣低下是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最主要原因,所占百分比为87.2%,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位居第一。由此可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对于转化学困生意义重大。学困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语文的学习缺乏兴趣,求知欲不强,学习的主动性差,接受知识较被动,不是自己想学,而是迫于学校和家长的压力不得不学。他们在课堂上对老师的提问显得冷漠,不积极参与语文课堂的学习中,敷衍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比如在教学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这些学生会觉得课文枯燥无味,对班集体的朗诵、听写也毫无兴趣,更别说主动理解邱少云的伟大革命精神了。他们不是不会,而是心底里对学习语文有一种抵触情绪

24、。语文学困生可能只是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可能在数学、外语等其他学科上。由于语文成绩较差,考试屡考屡败,因此这些学生的内心深处一般都较自卑,自卑心理严重,对学好语文缺乏信心,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对学习语文越来越没有兴趣。3.学习方法不当没有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又一重要原因,所占百分比为67.3%,仅低于学习兴趣和教学原因。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小学生年龄较小,学习的自主性较差,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学习方法。他们学习机械、呆板,学习总是死记硬背,不知道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重要性,也不善于比较、总结,不能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体系,加上理解不深,只停留

25、在认识层面,从而影响了对语文知识的整体把握。这些学困生大都依赖心理较强,在课堂上随便听听,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能抄则抄,不愿意独立自主完成作业,把对语文的学习寄托在老师和同学的身上。(二)外部原因1.学科原因语文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因为其学习范围广,设计面大,因此也是造成小学生觉得学习困难的一个原因,所占比例为45.8%。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基础性和人文性等特点,语言表达较为灵活,表达方式也多种多样,小学语文主要是拼音、识字、简单的写作教学,字母的发音较为难记,相同的字母可以组成不同的拼音,比如用“a、p、o”三个字母组拼音,可以组成“po”、“ao”、“pao”;同一个拼音可以写成不

26、同的汉字,比如“po”,可以写成“破”、“婆”、“坡”、“泼”、“颇”、“迫”等多个音调不同的汉字;同一个汉字往往又有不同的拼音,即多音字,比如“和”,有拼音“he”、“huo”、“hu”等。对于刚刚接触语文的学生而言,这些繁杂多变的拼音汉字给他们的学习造成了一定困扰,在认知能力发展一定的程度上不能很好的适应情况多种多样的汉语拼音。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决定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日常生活的言语交流都离不开语文,它与实际社会生活关系密切,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正确把握这些特点,那么就有可能造成学生学习困难。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应改变以考试为指向的单调、机械的知识技能训练方式,必须将学习置于广阔的文

27、化背景中,让学生自觉感受语言文化的魅力,使学习过程成为塑造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语文是一门侧重语言表达的学科,它与生活息息相关。遣词造句难度的加大、写作的繁琐、阅读文章的枯燥以及口语交际的灵活都是学生不喜欢语文的原因,教师要加以正确引导,表现在教学中则是既不能忽视语言文字的积累,也不能忽视听、说、读、写的结合张健鹏,胡足青.孩子的问题在哪里M.学苑出版社,2003-3:120-122。2. 教学原因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课堂,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重要的作用,教学原因是学困生认为造成他们学习成绩较差的重要影响因素,占比77.1%,仅低于学习兴趣位居第二。在教学过程中

28、,教师要时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态度,有针对性的解决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虽然现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本教育,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师与学生课堂互动较少。比如在日常教学课文时,教师一般采取的是教师朗读学生听的方式,不注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比较少让学生范读,因为在教师看来这是浪费时间的教学方式。现在的教学基本都是灌输式的教学,都是为了完成任务的进度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他们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雷雳.学习不良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15-16。其次,不同的学生,他们的

29、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是不同的,有些教师容易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重视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重视将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最后,作业设计不合理也会导致学困生学习困难。有的教师布置作业忽视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作业不仅多而且难,这对于学优生而言或许可以巩固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能力,但对于成绩较落后的学生而言,不仅起不到查缺补漏的作用,反而会挫伤他们的自信心,作业有效率极低,久而久之,这些学生惧怕做作业,提起做作业就愁眉苦脸、无从下笔,以至于最后养成直接抄别人作业的坏习惯。3.家庭原因认为家庭原因是造成学习成绩较差的因素的比例为64.2%,这说明,在学生心中,家庭环境对他

30、们学习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不仅要关心孩子的生活,也要关心孩子的学习,为孩子学习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教师。孩子在整个成长过程中都深受其父母言行举止的影响,家庭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些父母只顾着挣钱,认为只要经济上满足了孩子就是对孩子最好的,他们整日都为生计奔波,忽略了对孩子精神上的关爱,忽略了孩子的在校表现及学习成绩,甚至有很多学生是留守儿童,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看,他们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作业,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这些学生和其他学习环境较好的学生相比,学习和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王卓群.成功体验在厌学型学困生转化中的作用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

31、009:12-13,形成恶性循环。4.学校原因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中,学校原因所占比例为54.9%,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学校也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一味追求成绩和升学率,重视智育忽视了德育、体育、美育等,例如有的学校虽然课表上安排有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但实际上这些课程几乎都是被用来上语文课、数学课。学生一整天基本都是语文、数学课,在校生活枯燥单一,更加讨厌学习。学校没有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的氛围,只是单一的课堂教学活动,缺乏相应的语文角、语文朗读比赛、语文趣味性知识比赛(成语接龙、听写大赛)等校园活动,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5.社会原因造成学困

32、生学习困难的影响因素中,社会原因所占比例为33.4%,社会原因的比例虽然较家庭原因、学校原因低,但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净化社会环境,提倡学习型社会对促进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小学生价值观尚处于塑造时期,他们不能辨认网络上东西的好坏,智能机、游戏机、网吧的泛滥让很多学生沉溺其中不能自拔,他们一天到晚都想着上网、玩游戏,学习兴趣日益低下,最后导致学生厌学、弃学。二、 小学语文学困生转化对策(一)创设有效学习的内部条件1.尊重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加强智力的训练小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的特征。教师要适应和遵循小学生发展的这些基本规律和特征,在课堂教学中要注

33、重教学的顺序,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如果能以游戏的形式加强对学习的巩固一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完声母“b”时,可以在下一课堂以小游戏的方式代替传统的随堂练习的方式来巩固教学内容,只要是玩游戏,小学生一般都能积极踊跃参与,这与他们的年龄发展特点相符合,我们可以采用“开火车”的游戏形式让每个学生按座次顺序拼出一个“b”开头的汉字。另外,我们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例如听写大赛,字词接龙,抢答赛、简单的逻辑推理题等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锻炼他们的思维敏捷性和反应速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智力。2了解学生,发现闪光点,

34、树立学习自信心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培养人和种花草是一样的,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针对不同花木情况予以施肥、浇水和培养,这叫因材施教,同样,教育也是如此。”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134-145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对学困生进行有效转化,充分认识和了解学生是及其重要的。只有充分认识和了解学生,才能掌握其特长和不足,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转化。比如,有的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字写的很工整,这个时候,老师就要发现闪光点,可以在课堂上表扬他,把他写的字贴在教室里作为学习的榜样;有的同学写作能力强,可以写出语言流畅,感情真实的作文,这个时候,老师可以把优秀作文张贴在学习角

35、,让学困生感受到老师同学的重视,感受到自身在班级的价值。表扬的力量远远胜过批评,批评惩罚是无效的捶打,表扬鼓励才能暖人心田。给予学困生适当的成功体验,能让他们重新拾得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并且敢于去尝试去面对更多的学习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悲观自暴自弃的想法。此外,对待学困生要拥有耐心和爱心,要站在学困生的角度替他们着想,教学时要有不厌其烦的态度和孜孜不倦的精神。比如,在教写汉字时,要一笔一画认真的教,不能因为学困生掌握的更慢就失去耐心,放任自流。老师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扬长避短,渐渐培养学困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改变平时否定和责备的态度,用真诚的关爱和期待的眼神打开学生的心扉,帮助他们找到自己

36、的闪光点和价值。在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重视之后,他们便不再自暴自弃,不再觉得自己是个差生,慢慢树立对学习的信心。3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陶行知先生曾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会学。”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134-145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也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有些学困生上课能认真听讲,课后也能努力完成作业,这些学生在学习上肯下功夫,但由于没有正确的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善于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不善于总结反思学习过程中的错误与不足,以至于学习成绩总是提不上去。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让他们掌

37、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其中包括不时在课堂上穿插如何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听课应掌握的技巧以及让他们明白做好这些对提高成绩的重要;告诉学生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如何总结错题,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如何记忆知识,如何对知识进行比较归纳。比如,在教学修辞手法时,个别学困生总是把“好像”、“仿佛”等表示猜测的句子当作比喻句,分不清这些表猜测的词语与比喻句之间的关系,只要看到这些词语,就马上断定是比喻句。针对这种学习困惑,教师可列举两个句子进行分析比较,“她的脸红得好像苹果”,“她好像生气了”,前面一个句子将“脸”比作“苹果”,这里“脸”是比体,“苹果”是喻体,将某物比作另一物,因此第一个句子是比喻句;

38、第二个句子的“好像”表示一种推断,一种猜测,并没有将一物比作另一物,在句子中找不到比体和喻体,因此第二个句子不是比喻句。这个时候用总结归纳的方法学习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否为比喻句,关键是看这个句子有没有将一物比作另一物,有没有比体和喻体,而不是单纯地以有没有出现比喻词为参考。如此分析比较之后,这些学困生在学习修辞手法时就不会显得那么吃力了。重视对学困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有助于学困生走出学习的困境,增强自信心,使学困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有助于他们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1.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打好

39、基础,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学好拼音及汉字的正确用法对于整个阶段及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拼音汉字的学习确实有点繁杂,这是由拼音汉字的特点决定的,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基本规律,善于分类整合,一样可以学好语文,用好语文。比如在教学声母韵母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很好的识别声母韵母,不能很好的掌握每个字母的发音,这时,教师可以采用形象的表格形式帮助学生将声母韵母分开识记,并且每个字母都辅之以汉字的发音,具体做法见图一。再比如,在教学多音字的时候,除了反复说明一个多音字有多种拼音的同时还要重点对不同拼音的使用方法加以解释,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多音字“和”,当使用“hé”音时,表示“连同”的意思

40、,组词“我和你”;当使用“hè”音时,表示“和谐跟着唱”的意思,组词“曲高和寡”;当使用“huó”音时,表示“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的意思,组词“和面”;当使用“huò”音时,表示“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的意思,组词“和药”;当使用“hú”音时,表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的意思,组词“和了”,见表二。图一 声母韵母表表二 多音字分类教学 以“和”为例 2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1)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贯彻落实生本教育的理念,教师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满堂灌的讲课方式忽视了与学生的课堂互动,

41、不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不利于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40分钟的课堂让他们如坐针毡,他们好动且容易开小差,如果教师能时不时地与他们进行互动,比如让他们小组比赛朗读课文,在黑板上比赛听写汉字,让他们参与教学,那么将会有效改善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的情况。在课堂的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尤其重视学困生这一群体,学困生本就缺乏自信心,在课堂上不愿主动发言,因此教师可设置些较容易的问题鼓励学困生回答,提问时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简单的问题要多让学困生作答,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再是被忽视的角落,自己于班级也是有价值的。小学生大都比较积极好动,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主体的课堂活跃了课堂气

42、氛,不仅能让学困生踊跃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能逐渐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2)注重教学导语的设计英国教育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教学语言要有撩人心智的、激人思维的功效。”赵仁祥.小学语文学困生作业减负的实践与反思J.新课程学习,2012:07-14根据小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上课的前5-20分钟是一堂课的黄金时间,这个时间段是学生注意力最为集中的时段,若教师能充分利用这个时间段,巧设导语,用富有情感、富于启迪、诙谐动听的语言设计导语,在上课伊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3、帮助学生更好进入课文的学习覃霞峰.语文学困生的个案研究D.学位论文,2007:15-16。例如,在教学四年级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一文中,可设计如下语言导入课文,“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先生发现了爬山虎的脚,法国作家法布尔观察了蟋蟀的住宅,那么今天我们书中的主人公又观察发现了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那么一幅世界地图到底引出了什么样的发现呢?让我们开始走进课文,跟随着作者的步伐去发现世界地图隐藏的玄机吧!”这简短有意义的导语,不仅回顾了旧知,对以前所学课文进行简要复习,而且概括性的导出了即将要学习的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带有探索性提问性的导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

44、文的欲望,促使他们顺利进入整篇课文的学习当中。(3)精心设计作业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不同的作业。学困生和其他学生不一样,学困生的基础知识较薄弱,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着重考虑学困生,分层设计,既要让他们轻松完成作业,不会在作业面前一筹莫展,又要有助于他们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高。在基础知识掌握牢靠的情况下,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循循善诱,让学困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让他们真正喜欢做作业。比如,在教学一年级课文口耳目一文中,学习了生字“兔、耳、羊、鸟、火、竹”,针对学困生可先布置较基础简单的抄写生字、拼音的作业,在学困生掌握了每一个生字及其拼音之后,可设计生字与拼

45、音的连线题,将生字与拼音进行组合,在学会生字的基础上,试着组词并通过说句加以运用,检验学困生学习效果。此外,设计作业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不拘泥于单一的书面作业。可将书面作业与口头作业、表演作业相结合,比如延伸课文内容,在课堂上比赛讲故事,看谁把课文内容续写的更好,讲的更动听,这种方式既提升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间接提高了写作水平,让学生学以致用,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可以将课堂作业与课外作业相结合;可以采取个人作业、小组作业和班级作业相结合的形式,培养学困生团结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通过一种非直接作业的方式巩固学生学习成果,比如字词接龙、听写大赛、朗读比赛等。

46、总之,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既要着重考虑学困生作业的实效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分层设计作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也要采取多种手段,通过多种形式的作业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3. 家庭方面家庭的配合支持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条件。家庭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很重要的。有些家长整日为生计奔波,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放学在家很少辅导孩子的作业。他们认为把孩子放在学校,孩子的成长就全是学校老师的事了,出了问题唯老师是问,尤其是学困生的家长,他们对孩子有心而无力,他们最多的想法就是“自己的孩子自己清楚,成绩差学习态度又不端正,我们是管不好他了,只有完全拜托学校老师了!”。面对家长

47、这种撒手不管的情况,老师除了在学校对这些学困生特别照顾外,还要努力获得家庭的配合,通过家校联系本、家长会、家访、打电话发短信等多种形式密切联系家长,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让他们及时得知孩子的在校表现及取得的点滴进步,让家长树立对孩子的信心,家校合力转化学困生。4.学校方面 素质教育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不仅要重视学生智育的发展,也要重视学生德育、体育、美育的发展,课表上安排的体育、美术、音乐、手工等课程要认真落实,杜绝语、数、外占课的现象。要想让学生真真正正地喜欢上校园生活,那么学校就要成为充满乐趣、充满笑语的地方。学校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比如校运会、羽毛球赛

48、、踢毽子比赛,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感受到校园生活的色彩斑斓,也可让他们树立团结意识、培养集体精神,改变学生脑中所固有的学校是个无味枯燥读死书的地方的观念。只有让学生热爱学校,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热爱学习。5.社会方面社会是个大集体,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人,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学生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遍布大街的网吧、游戏厅让学生染上网瘾,厌恶学习的同时也在侵蚀着学生幼小的心灵。在学校周围应禁止开设网吧、游戏厅、动漫城等娱乐场所,让学生尽量远离这些地方,同时,大力倡导学习型社会,营造要学习、爱学习、乐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可开设学习日、读书日等活动。结 语教育是充满感情的

49、事业,如果缺少了爱,就不会有教育。小学生有其固有的特点,好动、容易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等都是小学生阶段发展的特征,学困生的这些特征表现则更加明显。 在分析学困生成因的时候,不仅要从学生内部找原因,更要从学生外部找原因,从学校、教师、家庭和社会找原因,反思我们平常的教育方式方法、教育态度、教育行为、教育观念和教育习惯,只有将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共同分析,才能真正实现对学困生的转化乔继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方法N.科学教育,2007:10-11。当然,转化学困生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过程,学困生的成因正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学困生的转化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

50、,学困生故态复萌,时而向好,时而向坏,反反复复,这是正常现象。面对如此艰巨的工作,需要教师有满腔的热情,需要教师有十足的耐心和爱心,需要教师有滴水穿石的韧劲,抓反复,反复抓,结合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遵循教育规律,多方面多角度地转化学困生,因势利导,不放过任何机会,不放过每一个学生。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加强对家庭和社会两方面的研究,尤其是要重视家庭因素对学习的重要作用,让家庭提高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营造积极尚学的家庭氛围,支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和孩子共同进步刘京海.成功教育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6:34-57。实现对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只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

51、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参考文献1 陈智.浅谈如何让小学语文学困生重树信心J.小作家选刊,2013(10):11-13 2 刘京海.成功教育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6:34-573 雷雳.学习不良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1):15-164 林勇强.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5):10-11 5 林琳仙.当前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8:13-146 刘青.课程教育研究J.新教师教学,2014(12):23-257 彭剑飞.小学新课程教法新探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1:115-1378 乔继泽.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是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方法N.科学教育,2007:10-119 瞿祥举.语文学困生的成因剖析J.考试周刊,2010(30):14-1710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134-14511 覃霞峰.语文学困生的个案研究D.学位论文,2007:15-1612 王卓群.成功体验在厌学型学困生转化中的作用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12-1313 王群雅.浅谈学困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J.语文学刊,2010(3):09-1214 徐志梅.小学语文学困生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