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综合与实践(绿色出行)》研讨课教案_6_第1页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综合与实践(绿色出行)》研讨课教案_6_第2页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综合与实践(绿色出行)》研讨课教案_6_第3页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综合与实践(绿色出行)》研讨课教案_6_第4页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综合与实践(绿色出行)》研讨课教案_6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绿色出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105-106页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计算和研究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时间速 度路程的关系以及总量和份数之间的关系等。2、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会研究和分析的过程,掌握调查研究的 能力,通过猜想验证、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评价交流等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辨别、综合、概括、理解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猜想、创新、迁移、独立思考以及团 队合作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体验本节课知识在现实生活中 的意义。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绿色出行对于环保的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到绿色出行对于环境保护的意

2、义。 教学难点:学会调查研究和分析出行方式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教学过程:一、感知导入 师:今天,我们不学习新的数学内容,我们来做调查研究,每个人争 当调查研究的小高手。我们一起先来看看一段小视频。 (2016年12月22日我自己录制的小视频)师:看完这段视频,对于也生活在这样环境下的我们,大家有什么想 法吗?(预设:空气被污染了,雾霾比较严重,对大家身心不利。 ) 师:那同学们知道雾霾是怎样造成的吗? 师:那同学们你能为此做些什么呢?(预设:家里少烧煤,少乘坐私家车,多坐公交车。 ) 师:好的,同学们,你们都很棒,都有保护环境的意识,都是城市的 小主人,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关于

3、“绿色出行 ”方面的问题。(板 书:绿色出行)出示文字材料1和主题图:据统计,2011年末全国民用轿车保有量4962万量,同比增长23.2%, 其中私人轿车4322万辆,同比增长25.5%。北京市公共交通出行比 例由2010年的40%上升到2011年的42%,2011年小汽车出行比例 为33%,为近年来首次下降。北京市民的 “绿色出行 ”意识不断增强。 (设计意图:绿色出行,首先让那个我想到了最近很火的 “雾霾 ”,我 将本节课与此联系起来通过我自己2016年12月22日录制的一段小 视频来让孩子们心灵有一个触动, 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绿色出行 的重要性。最后,通过一组数据群,像同学们诠释

4、本节课的主题,重 点突出“绿色出行 ”与数学的联系,回归到数学的本质上来。 )二、体验探究 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步行和乘坐公交车上下学啊, 你们真环保啊, 我们来根据文字材料1和2,算一算北京的一辆汽车一年要排放多少 二氧化碳。1、 每辆车平均每千米排放160g二氧化碳。 一辆汽车一年排放二氧化 碳多少千克?合多少吨?全国2011年末之前购买的私人轿车在2012年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碳?学生提问:一辆汽车平均每年行驶多少千米呢?师:通过调查,老师告诉大家,北京的一辆汽车平均每年行驶15000km。 你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吗?算一算,然后把你的答案和大家分享。(160X15000=2400000g=

5、2.4t 49620000X2.4=119088000t师:看到了吗?这么多二氧化碳排放了出来,我们每人都吸入了大量的汽车尾气。再多些,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都会受到威胁。同学们从今天起一定要坚持绿色出行”。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有哪些?二氧化碳作为呼吸中枢兴奋剂为生理所需,但二氧化碳的浓 度超过一定范围后,可对人体产生危害。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达3%寸,人体呼吸加深;长时间吸入浓度达到4%勺二氧化碳时,会 出现头晕、头疼、耳鸣、眼花等神经症状,同时血压升高;空气中 二氧化碳浓度达到8%10时,会导致呼吸困难、脉搏加快、全身无 力、肌肉由抽搐转至痉挛、神志由兴奋转向抑制;二氧化碳含量达30%寸,可

6、能会出现死亡。小明的爸爸每天开车上下班,从单位到家往返的平均速度为20千米/时,单程用时45分钟。妈妈上班乘地铁单程用时30分钟,地铁的平 均速度为30千米/时。小明每天步行上下学,单程用时15分钟,平均步行速度为50米/分根据文字材料1,要求学生们通过讨论,分析一起完成。(1)小明的爸爸从家到单位有多远?如果全年按245个工作日计算,一年上下班行驶多少千米?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师:仔细思考,谁来说说你已知哪些信息了?预设:我知道了每辆车平均每千米排放160g二氧化碳和小明的爸爸每天开车上下班,从单位到家往返的平均速度为20千米/时,单程用 时45分钟。师:谁来解答呢?预设:45分钟=0.75

7、时20X(千米)15245X15=364(千米)3645X16O=5832OOg=0吨32(2)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发现什么?预设1:我觉得小明的出行方式最环保,最健康。预设2:小明的妈妈乘坐地铁是公共交通所以小明的妈妈也有较强的“绿色出行”意识。预设3:小明的爸爸如果也能乘坐地铁,就更快也更环保了。预设4:小明的爸爸可能上班的线路上没有地铁,所以他只能开车。 师:同学们得到这么多信息,你们可真棒,老师看出来了,你们都鼓 励小明和妈妈的出行方式,对爸爸的出行方式有一些质疑,确实通过 计算,爸爸的汽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很多,所以我们一起来建议小明爸 爸“绿色出行”。老师做了一份倡议条幅,提倡 “绿色

8、出行”,来我们每 组的成员在上面签上名字,以此来让大家重视。(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内容让学生体验研究、 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 生们通过小明一家的几个问题主要是锻炼学生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 们研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计算不是最重要的,重要是让学生体 会绿色出行的一种环保出行方式。 )出示:英国雾霾资料伦敦当年雾霾死了多少人?1952年伦敦大雾引发的灾难,当时有1.2万人死亡。而1952年英国 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现在大致相当。1952年12月的伦敦大雾持续了5天。当时能见度只有几米,找到路 的唯一办法是沿着马路护栏和房屋行走。人们根本看不清交通状况, 过马路必须靠听觉。造成污

9、染的最直接原因是发电站和普通家庭使用 的煤炭以及汽车尾气。1952年伦敦大雾引发的直接死亡人数达到4000至6000人,其中主要是儿童和患有呼吸疾病的人群。这是一场 全国性灾难。如果按照中国的人口规模换算,相当于8万人死亡。大 雾带来的严重影响还加剧了人们已有的病情,并非所有死亡人数都立即进行了登记。估计最终的死亡人数为1.2万人,换算成中国的人口 规模,则将近25万人。目前咱们国内的雾霾还没出现让人大规模致死的情况, 但不代表这种 情况不会出现,如果再不加治理环境,有可能同样的悲剧会在我们身 边上演。三、实践应用 师:我们来看第四个问题3、调查本班同学及家长的交通出行方式,计算绿色出行所占的

10、百分 比。你有什么好的建议?预设1设计一张调查表,小组成员相互调查,统计。预设2:将每一位同学们记家长的出行方式都进行统计,这样的数据 更真实,可靠。预设2:也可以采用扇形统计图的形式来统计。找到部分和总体之间 的关系。师:大家可真棒,能将之前学过的知识与本节课相联系起来。下面大 家开始设计和调查自己的调查表吧,并计算绿色出行的百分比。爸爸妈妈学生公共汽车私家车自行车(电动车)步行百分比(%)师:谁能来给同学们说说你们组的研究报告?预设1:我把学生及家长的出行方式做成了调查表,出行方式有步行、 私家车、自行车、 电动车等几方面, 其中绿色的出行方式有步行、 自 行车、 公共交通共占78.8%,

11、其中乘坐公共交通的人比较多。预设2:其中爸爸乘坐私家车的人比较多,所以我建议爸爸们应该步行,能步行的就步行,还锻炼身体呢。预设3:乘坐公共汽车的人数比较多,说明大家绿色出行的意识有所提高。预设4:我爸爸妈妈都开车,我想回家劝劝他们最好步行回家。师:大家都很棒, 在班长的组织下,有条不紊的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等 工作,而且大家的建议也都很不不错, 同学们都能够知道保护环境的 重要性。下面大家看一看下面一段文字,就是介绍绿色出行的。 绿色出行是指采取相对环保的出行方式,即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 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如乘坐公共汽车、地铁 等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等。通过碳减排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促进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师:相信通过这段文字大家对绿色出行有了更深的理解。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一个应用的过程,让学生经历调查, 分析,计算的过程,形成一种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本节课是一节活 动课,不需要有大量的算数练习,重点是让大家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这也是学生们体验数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也对学生们进行了德育 教育,体验到了绿色出行的重要性。四、课堂总结 师:谈谈你这一节课的收获? 预设:增强环保的意识,做城市的小主人,绿色出行。设计意图:本节课重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