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市金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印度快报曾报到:一对不属于同一种姓的年轻恋人,由于相爱,竟被家人吊死自家的屋顶上。这一事件反映了今天印度人A .宗教情结异常浓厚B.礼教束缚严重C .种姓观念根深蒂固D.排外意识强烈2 .某网站计划拍卖一批声称是公元3世纪罗马贵族的墓葬中所出土的文物,包括:刻有楔形文字的泥版、写有象形文字的纸草、拉丁文书写的圣经、阿拉伯文撰写的古兰经。根据历史知识判断其中属于鹰品的文物应是A泥 版B纸草C圣经D.古兰经3 .雅典的陶片放逐法规定,每年召开特别的公民大会,投票决定将那些严

2、重威胁民主政治的人流放海外。据此,下列行为中可能使公民遭到流放的是A .不 按 时 参 加 公 民 大会B.为赢得个人政治声望资助贫穷公民C.不同意授予外邦人公民权D.拒绝参加城邦举行的戏剧表演4 .早在公元前18世纪某国王就宣布“从今往后,任何一个受害者都可以走到我所立的这座公正之主石碑前,亲自读碑上内容,或者听别人念其中的条款,让我的石碑使他看清他所面临的纠纷。认清他所应当得到的权利,从而获得安慰。”此国王是A . 梭伦B . 汉穆拉比C.恺撒D.穆罕默德5 .恩格斯曾说某宗教“是被压迫者的运动,它最初是奴隶、穷人和无产者被罗马征服或驱散的人们的宗教”。该宗教产生于古代哪一区域6 .中世纪

3、西欧城市自治斗争要夺取的权力主要是立法权 行政权 司法权 监察权A. B. C. D.7 .这是一位军人出身的皇帝,在他统治期间这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从旧 有的贵族集团手中夺走权力核心,建立独裁统治。他统治下的帝国拥有辽阔的疆域,他 和他的继任者们不断开疆拓土,形成了古代史上断不可忽视的大帝国。这位皇帝是A.汉穆拉比B.图坦卡蒙C.伯里克利D.屋大维8 .米辰峰主编的古代世界史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据统计,当时希腊共有 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 小。这些袖珍国家的规模还不如中国的一个中等乡镇。”这段材料能够说明

4、希腊城邦的特点是A .独立自治B.小国寡民C.封闭保守D.彼此隔绝9 .“光荣属于罗马”代表了西方人对古罗马无法释怀的感念。罗马为世人留下的“光荣”遗 产是A. 民主政治 B.法治精神C.军事征服D.哲学思想10 .古代东方文明在政治上都出现过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这一政治形态在下图中数字所示地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B.C.D.11 .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有价值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二重证据更有利于还原

5、历史真原因结果12 .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所示,左表中应填入使用铁器、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农民起义频颦各国竟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A.B. C. D.13 .某同学对公元310世纪中国历史朝代更替进行整理,图中空白处应填的是三国 西晋一东晋一d隋 唐春秋五代北朝辽夏金A. 战国 B. 十国 C. 南朝 D. 北宋 南宋14 .公元前221年,秦朝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治大一统。换种历史时间表述,此事发生在A公元前3世纪刖期B.公元前3世纪后期C公元前2世纪刖期D.公元前2世纪后期15.在卜列遗址中,扃口能存在稻谷遗存的是A.临潼姜寨B.上海感泽C.偃16.

6、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昨阶 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可见当时(东郡的政治制度是C.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县制D.郡国并行制17.下令说汉语、穿汉服、用汉姓、尊孔教、以孝治国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是A .忽 必 烈B孝文18.帝C.松赞十布太极中国古代选拔官员以儒家学说为取舍标准始于A .秦 朝BD.皇西19.汉C唐D.明朝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自由的时代,“宽容”隋“自20.由”主要指A.白家争鸣B.商业繁荣的兴起D.七国纷争据汉书地理志载:公元前2世纪末,西汉政府先后设置酒泉郡、

7、张掖郡、C.武威郡士师二里头D.安阳殷墟和敦煌郡。观察下图,以上四郡的设置使西汉加强了对哪一地区的控制A. A地B. BC. CD. D地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引诱。但两种手段的相似之处是A.历史背景B.最终目的C.指导思想D.实施效果22 . “(汉武帝初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满露积于外,致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一一史记平淮书。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由于A .推行郡国并行B.实施汉承秦制C .实行休养生息D.颁布推恩令23 .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

8、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B.确立三省六部制C.建立法律体系D.实行科举制24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能以地理位置直观反映三国鼎立形势是25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评论秦朝灭亡时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有效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一一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一评论中“孟子的一个正确思想”应该是指A.人本性善,要实行“仁义”B.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D.加强集

9、权,防止C.民贵君轻,要实行“仁政”人民反抗26 .下图为西周早期青铜文物、文物内铭文拓片,铭文记载了周王将毕地的土地“方五十里”赏赐给召的史实。这一文物A.是研究我国甲骨文的直接证据B.反映了土地私有制度已经形成C.是研究西周冶金技艺的原始资料D.说明周王实现了对全国的直接管理27 .下图所示是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的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印章的泥 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B.出现了造纸业C.实行了郡县制度D.用泥制陶事实28 .冯天瑜曾指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

10、鸣的私学文化”,即从政治角度讲,有为百姓而“鸣”,有为统治者而“鸣”。诸子百家中为百姓而“鸣”的民本思潮和为统治者而“鸣”的专制主义分别是A.墨家、儒家B.法家、道家C.儒家、法家D.道家、儒家29 .为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唐朝采取了A、沿途设旅馆、修驿站B 、派玄奘到印度学习,促进中印文化交流C、加强同欧洲使团的往来、拓展西部边疆,设置安西和北庭都护府30 .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董仲舒批评秦王朝“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而唐太宗则评论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A.董仲舒去秦不远,他的评

11、论应该更接近于历史事实B.唐太宗着眼国家统一的历史大趋势,评论更为准确C.两人没有认识历史规律,对秦始皇的评价均不准确D.出发点和标准不同,对同一历史事物的评价就不同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 .古代文明下列文明成就从左至右依次为:、,请将其与诞生地匹配(填字母)(5分)32 .第五大发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因时而异,几经嬉变,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阅读以下选官用人三字歌,回答问题。(15分)( 1)根据所学知识,将上述图示填写完整。( 5 分)(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4 分)( 3)西方学者称科举制度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6 分)33 . 中

12、国之形成(20 分)故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二君营其室。摘自夏曾佑中国古代史问题:( 1)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4 分)2)作者对秦始皇、汉武帝持何种态度?其主要依据是什么?(3 分)(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在孔子、秦始皇、汉武帝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谈谈你对他的评价?(150 200 字左右,13 分)金山中学2017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60 分)I 10 CDBBC BDBBDII 20 DDCBB ABBAC21 30 BCBDC CCCDD二非选择题(40 分)31.DCEBA (每个1分)32( 15 分)隋(每题1 分,共 5 分)1) 1. 西周 2. 血缘 3. 军功 4. 推举 5.2)古代选官制度呈现了从重血缘向重才能(2 分)由世袭到考试选拔的变化趋势(2 分) 。有利于网罗人才,扩大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3)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新举措。2 分) 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体现公平、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2 分)中国的公正;中国的科举制度为近代西方国家所借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