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_第1页
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_第2页
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_第3页
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_第4页
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第三章 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第一节第一节 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相对数相对数第二节第二节 分类资料的统计推断分类资料的统计推断 -率的抽样误差和假设检验率的抽样误差和假设检验 统计资料的变量分类:?第一节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第一节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对于无序分类资料,编制频数分布表的办法就是直接对于无序分类资料,编制频数分布表的办法就是直接统计出每一个类别的频数,以及计算的频率、累计频数和统计出每一个类别的频数,以及计算的频率、累计频数和累计频率,然后将它们列在一个表格中。累计频率,然后将它们列在一个表格中。一、分类资料的频数分布表一、分类资料的频

2、数分布表表表3-1 160名大学生性别的频数分布表名大学生性别的频数分布表性别性别 例数例数 频率(频率(%) 累计频数累计频数 累计频率(累计频率(%) 男男 25 15.68 25 15.68 女女 125 84.37 160 100.00 合计合计 160 100.00 - - 甲、乙两地发生麻疹流行,甲地患儿100人,乙地患儿50人,何地较为严重? 若甲地易感儿童667人,而乙地易感儿童250人。举例说明举例说明甲地麻疹发病率为: 乙地麻疹发病率为:常用的相对数常用的相对数? ?100/667100%=15%50/250100%=20%二、常用相对数二、常用相对数 是两个有关联的数值或

3、指标之比。是两个有关联的数值或指标之比。相对数概念相对数概念常用的相对数常用的相对数(一)(一)率:率: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二)(二)构成比:构成比: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说明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三)(三)相对比:相对比:说明一个指标是另一个指标的几倍或百分之几。说明一个指标是另一个指标的几倍或百分之几。K单位总数可能发生该现象的观察单位数实际发生某现象的观察率 K 为比例基数,如100%、1000等。比例基数的选择主要依习惯而定或使计算结果能保留12位整数。 (rate)定义:定义:率又称频率指标。是指在一定观察时间内,某

4、现象率又称频率指标。是指在一定观察时间内,某现象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某现象的总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现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某现象的总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一)率(一)率例:某学者对肿瘤诊断的新指标细胞内例:某学者对肿瘤诊断的新指标细胞内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表达表达情况进行研究,资料如下表,试计算端粒酶在不同肺癌情况进行研究,资料如下表,试计算端粒酶在不同肺癌病理组织中活性表达的阳性率。病理组织中活性表达的阳性率。表表3-2 端粒酶端粒酶在肺癌病理组织中的活性表达在肺癌病理组织中的活性表达肺癌组织分类肺癌组织分类例数例数阳性例数阳性例数腺腺 癌癌8472鳞鳞

5、癌癌8268腺癌腺癌中中端粒酶端粒酶表达的阳性率表达的阳性率=72/84=72/84100% = 85.7%100% = 85.7%鳞癌鳞癌中中端粒酶端粒酶表达的阳性率表达的阳性率=68/82=68/82100% = 82.9%100% = 82.9%例题:例题:医学中常用的率指标:医学中常用的率指标:出生统计指标:出生统计指标: 死亡统计指标:死亡统计指标: 疾病统计指标:疾病统计指标:医院质量管理指标:医院质量管理指标: 婴儿死亡率、出婴儿死亡率、出生率常用。生率常用。出生统计指标:出生统计指标: 同年平均人口数同年平均人口数=1/2=1/2(上年底人口数(上年底人口数+ +本年底人口数)

6、本年底人口数) 出生率出生率= =某年出生人数某年出生人数/ /同年平均人口数同年平均人口数10001000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率出生率- -死亡率死亡率 表示某地某年每千人口中自然增减人数。表示某地某年每千人口中自然增减人数。计划生育率计划生育率= =符合计划生育要求的活产数符合计划生育要求的活产数/ /同期活产同期活产数数100%100%k同年平均人口数某年死亡总人数死亡率k同年平均人口数某年因某病死亡人数疾病别死亡率某病死亡率)(k数同年同年龄组平均人口某年某年龄组死亡人数年龄别死亡率某年龄组死亡率)(死亡统计指标:死亡统计指标: 新生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同年同年28

7、天以内死亡数天以内死亡数/同年活产总数同年活产总数10001000疾病统计指标:疾病统计指标:k同时期平均人口数某时期内某病新病例数发病率k同时期平均人口数病例数观察期间患某病的新旧患病率 表示一定时期内,在可能发生某病表示一定时期内,在可能发生某病的一定人群中新发生某病的强度。的一定人群中新发生某病的强度。 又又称为称为“现患率现患率”,指某时点上受检人数中现指某时点上受检人数中现患某种疾病的频率(包括新旧病人),患病率分为患某种疾病的频率(包括新旧病人),患病率分为“时点患病率时点患病率”和和“期间患病率期间患病率”。 接受治疗病人数治愈病人数治愈率100接受治疗病人数治疗有效病人数有效率

8、100年病人数随访满年存活的病人数随访年生存率100nnn 表示受治病人中表示受治病人中治愈的频率。治愈的频率。 表示受治病人表示受治病人中治疗有效的频率。中治疗有效的频率。 指病人能活到某一时点的概率(向前推测)。指病人能活到某一时点的概率(向前推测)。 随访随访n年存活的病人数占随访满年存活的病人数占随访满n年病人年病人数的比例。数的比例。生存率:生存率:同时期某病患病人数数观察期间因某病死亡人某病病死率100病死率:病死率:某疾病的死亡人数与该病的患病人数之比。某疾病的死亡人数与该病的患病人数之比。k受检人数感染某病原体人数感染率医院质量管理指标:医院质量管理指标: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入

9、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 =两者诊断符合人数两者诊断符合人数/ /出院病人数出院病人数100%100%病床使用率病床使用率= =病人实际占用床日数病人实际占用床日数/ /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100% 病床使用率是反映每天使用床位与实有床位的比率,即病床使用率是反映每天使用床位与实有床位的比率,即实际占用的总床日数与实际开放的总床日数之比。三甲医院实际占用的总床日数与实际开放的总床日数之比。三甲医院床位使用率多在床位使用率多在93%-100%93%-100%,部分病区甚至高达,部分病区甚至高达130%-140%130%-140%,护士压力非常大。护士压力非常大。 有文件提出:病床

10、使用率以有文件提出:病床使用率以93%93%为好,过多则床位过分为好,过多则床位过分利用,过少则空闲床位多。利用,过少则空闲床位多。 床位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张床位的病人出床位周转次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张床位的病人出院人数,其数值的大小与收治病人的病种和病情密切相院人数,其数值的大小与收治病人的病种和病情密切相关。收治慢性病人和病情重的科室病床周转次数较慢。关。收治慢性病人和病情重的科室病床周转次数较慢。病床周转次数病床周转次数= =报告期出院人数报告期出院人数/ /平均开放病床数平均开放病床数 床位周转次数床位周转次数、病床使用率病床使用率和和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三个三个指

11、标,是医院工作效率与管理状况的晴雨表。医院管理部指标,是医院工作效率与管理状况的晴雨表。医院管理部门往往以这门往往以这“三个指标三个指标”制定标准值作为奖惩各临床专科制定标准值作为奖惩各临床专科工作情况的理论依据。工作情况的理论依据。 发病率发病率患病率患病率治愈率治愈率有效率有效率下面各率中那个率最能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威胁程度下面各率中那个率最能反映疾病对人群的威胁程度?死亡率死亡率感染率感染率生存率生存率n年生存率年生存率病死率病死率实际运用中遇到的特殊情况实际运用中遇到的特殊情况l分母难以确定:分母难以确定: 例:某病的年发病率例:某病的年发病率 分母为一年中的人口数,实际中很难分母为一年

12、中的人口数,实际中很难确定,有时可用年平均人口数代替。确定,有时可用年平均人口数代替。l分子难以确定:分子难以确定: 例:慢性疾病或肿瘤的发病率例:慢性疾病或肿瘤的发病率 往往以医院的确诊人数作为发病人数。往往以医院的确诊人数作为发病人数。(constituent ratio) 定义:定义:构成比又称构成指标,表示事物内部某构成比又称构成指标,表示事物内部某一部分的观察数与事物内部各部分的观察单位一部分的观察数与事物内部各部分的观察单位数总和之比,常以百分数表示。用以说明事物数总和之比,常以百分数表示。用以说明事物内部各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内部各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100事物内部某一部分

13、的观察单位数构成比事物内部各部分的观察单位数总和 构成比常用百分数表示,故又称百分构成构成比常用百分数表示,故又称百分构成比简称比简称“百分比百分比”。(二)构成比(二)构成比构成比的两个特点:构成比的两个特点:1)1)各部分构成比的合计等于各部分构成比的合计等于100%100%或或1 12)2)事物内部某部分的构成比发生变化,其他部分的事物内部某部分的构成比发生变化,其他部分的构成比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构成比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图图9-1 某医院某某医院某2年门诊病人构成情况年门诊病人构成情况用图表示:用图表示: 表表3-3 3-3 某医院某医院20002000年与年与20022002年各科病床情况

14、年各科病床情况 科别科别 2000 2000年年 2002 2002年年 病床数病床数 构成比构成比 病床数病床数 构成比构成比 内科内科 200 50.0 300 60.0 外科外科 100 25.0 100 20.0 儿科儿科 100 25.0 100 20.0 合计合计 400 100.0 500 100.0 用表表示百分比:用表表示百分比: 某研究者于某研究者于20002000年对某校的初中生进年对某校的初中生进行了近视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见下表,行了近视患病情况的调查,结果见下表,试计算各年级初中生近视患病率及患病者试计算各年级初中生近视患病率及患病者中各年级的构成比。中各年级的构成

15、比。 例题:例题:课堂练习:课堂练习:年级年级检查人数检查人数患病人数患病人数患病率(患病率(%)构成比(构成比(%)一年级一年级44267二年级二年级42868三年级三年级40574合合 计计1275209 表表3-3 2000年某初中近视的患病率及构成比年某初中近视的患病率及构成比课堂练习:课堂练习:年级年级检查人数检查人数患病人数患病人数患病率(患病率(%)构成比(构成比(%)一年级一年级4426715.16 32.06二年级二年级4286815.8932.53三年级三年级4057418.2735.41合合 计计127520916.39 100.00 表表3-4 2000年某初中近视的患

16、病率及构成比年某初中近视的患病率及构成比结果:结果: 比与率是临床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相对数指标比与率是临床医学研究中最常用的相对数指标, , 构成比构成比是构成指标是构成指标, , 表示事物或现象内部各构成部分的比重表示事物或现象内部各构成部分的比重; ; 率是率是频率指标频率指标, , 是指在某种现象或事件在一定条件下是指在某种现象或事件在一定条件下, , 其实际发其实际发生数与可能发生此现象或事件总数的比例。实际工作中很多生数与可能发生此现象或事件总数的比例。实际工作中很多人常把构成比当成率进行比较人常把构成比当成率进行比较, , 造成对疾病的发生做出错误造成对疾病的发生做出错误估计。估计

17、。 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 , 是因为不能正确理解比与率的区是因为不能正确理解比与率的区别所致。别所致。 一般来说一般来说, , 率的分子源于分母率的分子源于分母, , 但分子、分母具有不同但分子、分母具有不同的事件属性的事件属性, , 构成比虽然分子也源于分母构成比虽然分子也源于分母, , 但分子、分母具但分子、分母具有相同的事件属性。有相同的事件属性。 1.1.关于关于“构成比构成比”和和“率率”构成比和率易混淆的几个概念:构成比和率易混淆的几个概念: 发病率与患病率相混淆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把握住观察、发病率与患病率相混淆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把握住观察、统计的时间统计的时间, ,

18、 发病率是指观察期内发病率是指观察期内( (年、季、月等年、季、月等) )新发生某新发生某病的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病的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 强调在观察期内的新发病强调在观察期内的新发病例数例数, , 而患病率则指观察时点的某病的现患病例数与该时点而患病率则指观察时点的某病的现患病例数与该时点人口数之比人口数之比, , 强调的是该观察时点上某病的现患强调的是该观察时点上某病的现患( (新、旧病例新、旧病例) )情况情况。分析两者的关系。分析两者的关系, , 一般来说一般来说, , 发病率增加发病率增加, , 其相应的其相应的患病率也增加患病率也增加, , 疾病持续的时间对发病率无影

19、响疾病持续的时间对发病率无影响, , 但对患病但对患病率却有影响。率却有影响。发病率是指平均每发病率是指平均每1000 1000 人口中新发生的病例数人口中新发生的病例数, , 其计算公式为其计算公式为: : 某病发病率某病发病率= = 某年某年( (期期) )内所发生的新病例数内所发生的新病例数除以同年除以同年( (期期) )平均人口数乘平均人口数乘 1000 1000。2.2.关于关于“发病率发病率”与与”患病率患病率” 这是这是 2 2 个不同含义的指标个不同含义的指标, , 在进行人群研究时在进行人群研究时, , 它们的它们的分子可能相同分子可能相同, , 但分母不同。但分母不同。死亡

20、率的分母是同期人口数死亡率的分母是同期人口数, , 是观察人群中某病的死亡频率是观察人群中某病的死亡频率, , 反映了观察人口因某病的死反映了观察人口因某病的死亡水平亡水平, , 是是一个人口学指标一个人口学指标, , 一般以一般以 10 10 万分率表示万分率表示; ; 而病而病死率的分母是患某病的患者总数死率的分母是患某病的患者总数, , 是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是某病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亡的频率, , 反映了某病的死亡危险性反映了某病的死亡危险性, , 一般以百分率表示。一般以百分率表示。某病病死率高某病病死率高, , 并不能说明就有高的某病死亡率并不能说明就有高的某病死亡率, , 对

21、某一医对某一医院来说院来说, , 只能计算病死率只能计算病死率, , 而不能计算死亡率。而不能计算死亡率。 实际工作中常有人将某病住院病死率误为某病死亡率。实际工作中常有人将某病住院病死率误为某病死亡率。3.3.关于关于“死亡率死亡率”与与“病死率病死率” 在临床医学研究中在临床医学研究中, , 对漏诊率与误诊率的研究分析是不断对漏诊率与误诊率的研究分析是不断地提高诊疗水平、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一个有效方法。但在当地提高诊疗水平、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一个有效方法。但在当前医学期刊中前医学期刊中, , 两者的错用率却非常高。以甲病为例两者的错用率却非常高。以甲病为例, , 误诊是误诊是将甲病诊断为非

22、甲病或将非甲病诊断为甲病将甲病诊断为非甲病或将非甲病诊断为甲病, , 而漏诊是仅将甲而漏诊是仅将甲病没有诊断为甲病。病没有诊断为甲病。 误诊率是在临床诊断中对某种疾病在一定的观察期间对一误诊率是在临床诊断中对某种疾病在一定的观察期间对一定数量的诊断例数发生错误诊断的频数定数量的诊断例数发生错误诊断的频数, , 误诊率误诊率= =误诊例数误诊例数/ /全全部诊断例数部诊断例数100%100%;而漏诊率是表示在临床诊断中对某一种疾;而漏诊率是表示在临床诊断中对某一种疾病在一定观察期内对一定数量的诊断例数发生遗漏诊断的频度病在一定观察期内对一定数量的诊断例数发生遗漏诊断的频度, , 漏诊率漏诊率=

23、= 漏诊例数漏诊例数/(/(正确诊断数正确诊断数+ + 遗漏诊断数遗漏诊断数) )100%100%。4.4.关于关于“漏诊率漏诊率”与与“误诊率误诊率” 定义:定义:相对比是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一个相对比是两个有关指标之比,说明一个指标是另一个指标的几倍或百分之几。指标是另一个指标的几倍或百分之几。(ratio) 两个指标可以是性质相同的,两个指标可以是性质相同的,( (如两病区病床数之比如两病区病床数之比) );也可以是性质不同的(如小鼠肝重与体重之比);两个指标也可以是性质不同的(如小鼠肝重与体重之比);两个指标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可以是绝对数,也可以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24、 甲指标相对比(或 100)乙指标(三)相对比(三)相对比例: 某地2003-2005年不同性别新生儿数见下表,试计算该地不同年份新生儿性别比。 例题:例题:甲 指 标相 对 比 ( 或100 )乙 指 标表表 3-5 例: 某地2003-2005年不同性别新生儿数见下表,试计算该地不同年份新生儿性别比。 例题:例题:表表 3-5 我国我国2012年人口普查男性人口数为年人口普查男性人口数为519433369人,女性人口数为人,女性人口数为488741919人,求人人,求人口数的男女性比例。口数的男女性比例。063. 1488741919519433369 某地区人口数为某地区人口数为2400

25、2400人,该地区所有医疗部门人,该地区所有医疗部门病床床位数为病床床位数为760760张,试求该地区人均占有病床数?张,试求该地区人均占有病床数?结果:人均占有病床数结果:人均占有病床数=760/2400=0.317=760/2400=0.317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某市某市19771979年肺癌死亡率,城区为年肺癌死亡率,城区为19.39/10万,郊区万,郊区为为9.99/10万,求城区与郊区的肺癌死亡比。万,求城区与郊区的肺癌死亡比。结果:城区肺癌死亡率为郊区的结果:城区肺癌死亡率为郊区的194.1194.1或或1.941.94倍倍1.1.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宜过少计算相对数时,分母不宜

26、过少 又如:某医生用组织埋藏法治疗了又如:某医生用组织埋藏法治疗了2 2例视网膜炎患者,例视网膜炎患者,1 1例有效,例有效,即报道有效率为即报道有效率为50%50%。这显然是不可靠的,不能正确反映事实真相。这显然是不可靠的,不能正确反映事实真相。如 : 用 某 药 治 疗 某 病 患 者 ,如 : 用 某 药 治 疗 某 病 患 者 , 5 例 中 有例 中 有 3 例 治 愈 , 计 算 治 愈 率 为例 治 愈 , 计 算 治 愈 率 为3/5100%=60.0%,如果有,如果有4例治愈,则其治愈率为例治愈,则其治愈率为80%。显然,这个结果。显然,这个结果是不稳定的。是不稳定的。 在分

27、母例数很少的情况下,个别的偶然因素会导致结果的变化,只有分在分母例数很少的情况下,个别的偶然因素会导致结果的变化,只有分母例数较大时,计算的相对数才比较稳定。在例数较少时,通常直接用绝对母例数较大时,计算的相对数才比较稳定。在例数较少时,通常直接用绝对数表示。如果要用相对数表示,则需列出其总体率的置信区间。数表示。如果要用相对数表示,则需列出其总体率的置信区间。三、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三、应用相对数时的注意事项2.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表表3-5 20003-5 2000年某初中近视的患病率及构成比年某初中近视的患病率及构成比年级年级检查人数检查人数患病人数患病人数患病率(患病率(%)构成

28、比(构成比(%)一年级一年级4426715.16 32.06二年级二年级4286815.8932.53三年级三年级4057418.2735.41合合 计计127520916.39 100.00 表表3-6 某医院各科的病死率某医院各科的病死率 科别科别 患者数患者数 死亡数死亡数 病死率(病死率(%) 外外 科科 1500 180 12.0 内内 科科 500 20 4.0 传染科传染科 400 24 6.0 合计合计 2400 224 7.3 平均率平均率=224/2400100%=9.3%(12.0+4.0+6.0)/ 3100%=7.3% 例题例题计算计算该表该表的平的平均率均率3.平均

29、率的计算 观察单位不等的几个率的平均率,不能简观察单位不等的几个率的平均率,不能简单的相加后求平均值而得到,应该把所有实际单的相加后求平均值而得到,应该把所有实际发生某现象的观察数相加后,除以可能发生该发生某现象的观察数相加后,除以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所有观察单位总数。现象的所有观察单位总数。3321333222111pppPnaPnaPnaP K可能发生数合计数实际发生数合计数或称平均率总率)(4.4.对率和构成比进行比较时应注意可比性对率和构成比进行比较时应注意可比性 除了研究因素外,其余的影响因素应尽可能除了研究因素外,其余的影响因素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相同或相近。 例如比较两地区慢性支气管

30、炎的患病率,例如比较两地区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应主要考虑什么因素?应主要考虑什么因素? 因慢性支气管炎好发于老年人,所以年龄可因慢性支气管炎好发于老年人,所以年龄可能为主要的混杂因素。能为主要的混杂因素。5.5.要注意绝对数与相对数的结合应用要注意绝对数与相对数的结合应用 两者结合,互相补充,能较好的说明事物发两者结合,互相补充,能较好的说明事物发生的性质、特征与规律。生的性质、特征与规律。 如只注意率或比的变化,而忽视绝对数的使用,就如只注意率或比的变化,而忽视绝对数的使用,就会使其结论失真。因为相对数将绝对数抽象化了,掩盖会使其结论失真。因为相对数将绝对数抽象化了,掩盖了绝对数的具体差别

31、,所以判断不出实际水平的高低。了绝对数的具体差别,所以判断不出实际水平的高低。 尤其是动态指标分析时,发展速度或增长速度是事尤其是动态指标分析时,发展速度或增长速度是事物的相对水平,绝对指标是事物的实际水平,有时高速度物的相对水平,绝对指标是事物的实际水平,有时高速度可掩盖低水平(当分母数值很小时),反之,有时低速度可掩盖低水平(当分母数值很小时),反之,有时低速度也会掩盖高水平(当分母数值较大时)。也会掩盖高水平(当分母数值较大时)。四、率的标准化法四、率的标准化法 在进行两个内部构成不同的总体率进行比较在进行两个内部构成不同的总体率进行比较时,先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校正,然后再对校正时,先采

32、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校正,然后再对校正后的标准化率进行比较的方法称为率的后的标准化率进行比较的方法称为率的“标准化标准化法法”。 概念:概念:先看两个例题先看两个例题: 例例1:表表 3-7 表表3-8 3-8 某市甲乙两院各科出院和治愈人数(某市甲乙两院各科出院和治愈人数(20072007年)年)科室科室甲甲 院院乙乙 院院出院人数出院人数治愈人数治愈人数治愈率治愈率(%)出院人数出院人数治愈人数治愈人数治愈率治愈率(%)内内 科科68721130.712186931.65妇妇 科科45639887.2848641284.77小儿科小儿科23921991.6325222890.48外外 科科20

33、519895.5969866795.56合合 计计1587102664.651654137683.19 表内结果与上表相同,各科治愈率相差不大表内结果与上表相同,各科治愈率相差不大 ,但,但总率甲院低于乙院。总率甲院低于乙院。 例例2:原因?原因?与科室出院人数的构成不同有关!与科室出院人数的构成不同有关! 在通过以上两表结果可以看出,在通过以上两表结果可以看出,第一表:第一表:两两社区各年龄组患病率差不多,但总的结果甲社区社区各年龄组患病率差不多,但总的结果甲社区要比乙社区高。要比乙社区高。第二表:第二表:两个医院的治愈率显示两个医院的治愈率显示各科室治愈率相近但总治愈率差别较大,其原因各科

34、室治愈率相近但总治愈率差别较大,其原因主要分别与年龄或科室的构成不同有关。主要分别与年龄或科室的构成不同有关。 要做到客观比较,就需对率进行“标准化法”处理!老年人易患高血压、内科病治愈率本身就低。老年人易患高血压、内科病治愈率本身就低。率“标准化法”的定义: 率的标准化法就是选用所谓率的标准化法就是选用所谓标准人口标准人口或或人口构成人口构成作为作为参照,消除因人口年龄、性别等因素构成不同对合计率的参照,消除因人口年龄、性别等因素构成不同对合计率的影响,以增强可比性的方法。影响,以增强可比性的方法。(standardization method)意义:意义: 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率时,

35、如果两个总体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率时,如果两个总体的内部构成有所差别,就不能直接拿两个总体率来做比的内部构成有所差别,就不能直接拿两个总体率来做比较和下结论。较和下结论。 也可以说:率的标准化法就是在进行两个内部构成不同的总率也可以说:率的标准化法就是在进行两个内部构成不同的总率比较时,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校正,然后计算校正后的标准化率,再比较时,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校正,然后计算校正后的标准化率,再进行比较的方法。进行比较的方法。 “标准化法标准化法”不但可以用于率的标准化,也可以用于不但可以用于率的标准化,也可以用于均数的标准化。比如两个医院的平均住院天数,要考虑两均数的标准化。比如两个

36、医院的平均住院天数,要考虑两个科室病人的构成不同对平均住院天数的影响。个科室病人的构成不同对平均住院天数的影响。 采用统一标准调整后的率为标准化率,简称为标化采用统一标准调整后的率为标准化率,简称为标化率(率(standardized ratestandardized rate)或调整率()或调整率(adjusted rateadjusted rate)常用常用 表示。表示。p率的标准化的基本思想率的标准化的基本思想: 采用统一的采用统一的“标准人口构成标准人口构成”,以,以消除人口构成不同对各组总率的影响,消除人口构成不同对各组总率的影响,使算得的标准化率具有使算得的标准化率具有可比性可比性

37、。 如不进行两个率的比较,就不需要对率如不进行两个率的比较,就不需要对率进行标准化!进行标准化!v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内部构成相对稳定的较大人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内部构成相对稳定的较大人群作为标准;群作为标准;v将所比较的两组资料内部各相应小组的观察单位数将所比较的两组资料内部各相应小组的观察单位数相加,作为共同的标准;相加,作为共同的标准;v从所比较的两组中任选一组的内部构成作为标准。从所比较的两组中任选一组的内部构成作为标准。 计算标准化率时,首先计算标准化率时,首先要选定一个比较的要选定一个比较的“标准标准”。 如对年龄构成进行标化时,可选用全国、如对年龄构成进行标化时,可选用全国、全省

38、等大范围人口构成资料作标准。全省等大范围人口构成资料作标准。 原则上,选定的标准人口应有代表性、较稳定,原则上,选定的标准人口应有代表性、较稳定,容易获得,便于比较。容易获得,便于比较。 将两个比较组合并作为将两个比较组合并作为“标准标准”较多用!较多用!资料齐全时,首选直接法!资料齐全时,首选直接法!直接法直接法 当当已知已知“被标化组被标化组”的年龄别死亡率或年的年龄别死亡率或年龄别人口构成比时采用。龄别人口构成比时采用。 间接法间接法 当当未知未知“被标化组被标化组”的年龄别死亡率,只有的年龄别死亡率,只有年龄别人口数和死亡总数时使用。年龄别人口数和死亡总数时使用。要求掌握要求掌握要求理

39、解要求理解“间接标准化法间接标准化法”必须有必须有“标准组标准组”的年龄别死亡率!的年龄别死亡率! 根据获得的资料和选定的标根据获得的资料和选定的标准不同,标准化法可分为准不同,标准化法可分为“直接直接法法”和和“间接法间接法”。适用情况:适用情况:已知被标化组各年龄组的实际率Pi,用标准人口数或标准人口构成进行计算。iiiiipCpNpNp或其中其中 为第为第i 组标准人口数,组标准人口数, 为标准组总人数,为标准组总人数, 为第为第i 组的实际率,组的实际率, 为第为第i i组标准人口构成。组标准人口构成。 iNipiCiN直接法计算公式:直接法计算公式:直接法直接法表表3-9 3-9 某

40、市甲乙两院各科出院和治愈人数(某市甲乙两院各科出院和治愈人数(20072007年)年)科室科室甲甲 院院乙乙 院院出院人数出院人数治愈人数治愈人数治愈率治愈率(%)出院人数出院人数治愈人数治愈人数治愈率治愈率(%)内内 科科68721130.712186931.65妇妇 科科45639887.2848641284.77小儿科小儿科23921991.6325222890.48外外 科科20519895.5969866795.56合合 计计1587102664.651654137683.19表内结果显示:甲院治愈率低于乙院表内结果显示:甲院治愈率低于乙院: 例题例题2:将相互比较的人群合并作为共同

41、的标准!将相互比较的人群合并作为共同的标准! 将相互比较的人群合并作为比较标准:将相互比较的人群合并作为比较标准: 甲院标准化治愈率甲院标准化治愈率p p=2413.19/3241=74.46%=2413.19/3241=74.46%乙院标准化治愈率乙院标准化治愈率p p=2392.13/3241=73.81%=2392.13/3241=73.81%选择甲院为标准人群:选择甲院为标准人群:科室科室甲甲 院院乙乙 院院出院人数出院人数治愈人数治愈人数治愈率治愈率(%)出院人数出院人数原治愈率原治愈率(%)预期治愈人数预期治愈人数内内 科科68721130.7121831.65217.44妇妇 科

42、科45639887.2848684.77386.55小儿科小儿科23921991.6325290.48216.25外外 科科20519895.5969895.56195.90合合 计计1587102664.65165483.191016.14表表3-10 3-10 选择甲院为标准人群对乙院进行标准化选择甲院为标准人群对乙院进行标准化乙院标准化率:乙院标准化率:p p=1016.14/1587=64.03%=1016.14/1587=64.03% 原治愈率:原治愈率:83.19,是乙院高于甲院治愈率!,是乙院高于甲院治愈率!选择乙院为标准人群:科室科室甲甲 院院乙乙 院院出院人出院人数数治愈人治

43、愈人数数治愈率治愈率(%)预期治预期治愈人数愈人数出院人出院人数数治愈人治愈人数数治愈率治愈率(%)内内 科科68721130.7166.952186931.65妇妇 科科45639887.28424.1848641284.77小儿科小儿科23921991.63230.9125222890.48外外 科科20519895.59667.2269866795.56合合 计计1587102664.651389.251654137683.19表表3-11 3-11 选择乙院为标准人群对甲院进行标准化选择乙院为标准人群对甲院进行标准化不同标准选择结果对比不同标准选择结果对比标准选择标准选择甲医院甲医院乙

44、医院乙医院两医院合并两医院合并74.46%73.81%甲医院为标准甲医院为标准64.65%64.03%乙医院为标准乙医院为标准83.99%83.19%三者结果一致,都是甲医院高于乙医院!三者结果一致,都是甲医院高于乙医院!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20022002年某医院治疗某病两种疗法的治年某医院治疗某病两种疗法的治愈率比较,如表所示:愈率比较,如表所示: 表表 3-12课堂练习答案:课堂练习答案: 20022002年某医院治疗某病两种疗年某医院治疗某病两种疗法的治愈率比较,如表法的治愈率比较,如表4 4所示:所示: 分析:分析:上述差别的主要源于内部构成的影响。西医疗法组的普通型病人上述差别的

45、主要源于内部构成的影响。西医疗法组的普通型病人多,中西医疗法组的重症病人较多,而重型病人较普通型难以治愈,因此,多,中西医疗法组的重症病人较多,而重型病人较普通型难以治愈,因此,这是由于两组的病型构成不同导致一种表象。这是由于两组的病型构成不同导致一种表象。 需要采用统计学需要采用统计学“率的标准化法率的标准化法”来消除内部构成的影响。来消除内部构成的影响。表表 3-13 西医疗法组标化后的治愈率为:西医疗法组标化后的治愈率为:88/200 = 44%88/200 = 44%中西医疗法组标化后的治愈率为:中西医疗法组标化后的治愈率为:98/200=49%98/200=49%采用比较两组的各层次

46、例数合计作为标准构成,计算标准化率:采用比较两组的各层次例数合计作为标准构成,计算标准化率:结果:中西医疗法组的治愈率高于西医组!结果:中西医疗法组的治愈率高于西医组!表表 3-14 适用情况:适用情况:当不知道被标化组的年龄别死亡当不知道被标化组的年龄别死亡率,只有年龄别人口数和死亡总数。率,只有年龄别人口数和死亡总数。iiPNrPP 式中 为标准组的总死亡率; 为标准组中i 年龄组的死亡率; 为被标化组中第 i 年龄组的人口数,r 为实际死亡数。 iNipP “间接标准化法间接标准化法”必必须有标准组的年龄别死须有标准组的年龄别死亡率亡率 。ip公式为:公式为:间接法间接法间接法计算公式的

47、意义:间接法计算公式的意义:iiPNrPP被标化组的被标化组的预期死亡数预期死亡数被标化组的被标化组的实际死亡数实际死亡数SMR为:标准化死亡比为:标准化死亡比被标化实际死亡数被标化实际死亡数/预期死亡数预期死亡数=SMR(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io)例题:某地观察了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各年龄组的肺癌死亡情况表例题:某地观察了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各年龄组的肺癌死亡情况表11-1511-15,观察期内吸烟者中有观察期内吸烟者中有432432人死于肺癌,不吸烟者中有人死于肺癌,不吸烟者中有210210人死于肺癌,试人死于肺癌,试计算吸烟者与不吸烟者的标准化死亡率。计算吸烟者与

48、不吸烟者的标准化死亡率。 该数据没有被标化组的年龄别死亡率,只有年龄别人口数(观察该数据没有被标化组的年龄别死亡率,只有年龄别人口数(观察人年数)和死亡总数(人年数)和死亡总数( 吸烟组:吸烟组:432人;不吸烟组:人;不吸烟组:210人人 ),同时),同时也知道各年龄组全国的肺癌标准死亡率,故适合用间接法计算。也知道各年龄组全国的肺癌标准死亡率,故适合用间接法计算。49705 0.000704=3.50; 189370 0.000704=13.33表表 3-15 首先计算:标准化死亡比(首先计算:标准化死亡比(SMR) 公式意义是:公式意义是:若两者的比值大于若两者的比值大于1 1,说明被标化组的,说明被标化组的死亡数高于标准组,若两者的比值小于死亡数高于标准组,若两者的比值小于1 1,说明被标化组,说明被标化组的死亡数低于标准组。的死亡数低于标准组。SMR=被标化实际死亡数被标化实际死亡数/预期死亡数预期死亡数吸烟者的肺癌标准化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