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致命性心律失常无脉性心律失常无脉性心律失常n室性心动过速(VT)单形性 多形性 尖端扭转n心室颤动(VF)n无脉性电活动(PEA)n心跳停搏(Asystole)有脉性心律失常有脉性心律失常n心动过缓n心动过速n宽波型n窄波型可电击心律?可电击心律?可电击心律?可电击心律?呼叫帮助/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给予氧气给予氧气 连接监护仪连接监护仪/除颤仪除颤仪开始CPRVT/VF心搏停止/PEACPR2分钟 建立静脉/骨内通道CPR2分钟 建立静脉/骨内通道 每3-5分钟给予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考虑建立高级气道,ETCO2CPR2分钟 治疗可逆性病因CPR2分钟每3-5分钟给予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考虑建立高级气
2、道,ETCO2CPR2分钟胺碘酮胺碘酮 治疗可逆性病因 如果没有ROSC的体征请转到10或11 如果ROSC,请转到“心脏停博后治疗”部分可电击心律?返回方框5或7是否电击否否否否是是电击电击123456789101112心脏停搏流程图可逆性病因低血容量缺氧酸中毒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体温过低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毒素血栓(肺/冠脉)恢复自主循环(ROSC)l脉搏和血压lETCO突然持续升高, 40mmHgl监测到自主动脉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恶性室性心律失常n定义:定义: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即致命性心律失常,包括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即致命性心律失常,包括 频率在频率在230 bpm以上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以
3、上的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率逐渐加速的室速,有发展成室扑或心室率逐渐加速的室速,有发展成室扑或(和和)心室颤动的趋势心室颤动的趋势 室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出现休克或左心衰竭室速伴血液动力学紊乱,出现休克或左心衰竭 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伴晕厥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伴晕厥 特发性心室扑动或特发性心室扑动或(和和)心室颤动。心室颤动。恶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恶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原则进 一 步 评 价 和 治 疗房 颤进 一 步 评 价 和 治 疗窄 QRS心 动 过 速进 一 步 评 价 和 治 疗室 上 速心 功 能 好电 转 复普 鲁 卡 因 胺 、 胺 碘 酮心 功 能 不 好电 转
4、 复胺 碘 酮诊 断 不 清进 一 步 评 价 和 治 疗室 速鉴 别 诊 断宽 QRS心 动 过 速单 形 或 多 形 室 速稳 定准 备 电 转 复不 稳 定血 流 动 力 学 评 价恶性心律失常的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病人的评价:病人的评价: 病人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有无严重的病人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有无严重的症状和体征,这些症状和体征是否由心律失常症状和体征,这些症状和体征是否由心律失常所致所致若病人血流动力学情况不稳定:若病人血流动力学情况不稳定: 不稳定的证据:快速心率是症状和体征不稳定的证据:快速心率是症状和体征的原因,一般心率超过的原因,一般心率超过
5、150150次次/ /分。分。 不要过份强调心律失常的诊断,应立即不要过份强调心律失常的诊断,应立即准备电转复准备电转复恶性心律失常的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若病人情况稳定:若病人情况稳定: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一般有以下四种情况 房颤房颤/房扑房扑 窄窄QRS心动过速心动过速 稳定的宽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单形或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单形或多形)应根据病史,常规心电图,食管心电图进应根据病史,常规心电图,食管心电图进行鉴别诊断行鉴别诊断恶性心律失常的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房颤房颤/ /房扑房扑 评价:病人临床是否稳定,心
6、功能是评价:病人临床是否稳定,心功能是否受损,有无否受损,有无WPWWPW,持续是否,持续是否4848小时小时 治疗:按房颤治疗:按房颤/ /房扑的处理程序治疗,房扑的处理程序治疗,包括立即治疗不稳定病人,控制室率,转包括立即治疗不稳定病人,控制室率,转复,抗凝复,抗凝恶性心律失常的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窄窄QRS心动过速:心动过速: 尽量明确诊断:方法包括尽量明确诊断:方法包括12导心电导心电图,临床资料,刺激迷走操作,腺苷图,临床资料,刺激迷走操作,腺苷 可能的类型:包括异位性房速,多可能的类型:包括异位性房速,多源性房速,室上速源性房速,室上速 按室上性心律失
7、常治疗按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宽QRS心动过速:心动过速:首先需要明确诊断:病史、首先需要明确诊断:病史、12导联心电图、食导联心电图、食管心电图管心电图若肯定为室速,按室速处理。肯定为室上速并若肯定为室速,按室速处理。肯定为室上速并差传,按室上速处理差传,按室上速处理在无法明确诊断时可考虑电转复,或经验性使在无法明确诊断时可考虑电转复,或经验性使用普鲁卡因胺、胺碘酮,有心功能损害时除电用普鲁卡因胺、胺碘酮,有心功能损害时除电转复外,只可使用胺碘酮转复外,只可使用胺碘酮不应使用索他洛尔、普罗帕酮、氟卡
8、胺(仅可不应使用索他洛尔、普罗帕酮、氟卡胺(仅可用于室上速)用于室上速)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胺碘酮利多卡因正常心功能胺碘酮利多卡因同步电转复EF单形室速注意;可能需直接电转复心功能不好:胺碘酮利多卡因电转复-阻滞剂利多卡因胺碘酮普鲁卡因胺正常QT病因治疗镁剂起搏异丙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长QT纠正电解质多形室速评价有无QT延长稳定室速恶性心律失常的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室速: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室速: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应用的药物为静脉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应用的药物为静脉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胺碘酮和胺碘酮和-阻滞剂阻滞剂利多卡因终止室
9、速相对疗效不好利多卡因终止室速相对疗效不好有心功能不好的病人首先考虑胺碘酮有心功能不好的病人首先考虑胺碘酮可以使用电转复可以使用电转复恶性心律失常的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多形性室速:多形性室速:一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蜕变为室颤一般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可蜕变为室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按室颤处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应按室颤处理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应鉴别有无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应鉴别有无QT延长延长伴伴QT延长的扭转性室速延长的扭转性室速 停止使用可致停止使用可致QT延长的药物延长的药物 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电解质紊乱 静脉注射镁剂(未确定类)静脉注射镁剂(未确定类) 临时起搏临时起
10、搏 (未确定类)(未确定类) 异丙肾上腺素(未确定类)异丙肾上腺素(未确定类) 利多卡因(未确定利多卡因(未确定类)恶性心律失常的恶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急诊处理程序和原则多形性室速:多形性室速:不伴不伴QT延长的多形性室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 病因治疗病因治疗 缺血者可使用缺血者可使用-阻滞剂,利多卡因阻滞剂,利多卡因 其他情况可用胺碘酮、利多卡因、普鲁卡因其他情况可用胺碘酮、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索它洛尔、胺、索它洛尔、-阻滞剂、苯妥英钠阻滞剂、苯妥英钠再次除颤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 利多卡因镁剂(低镁)、普鲁卡因胺考虑应用碱性药物再次除颤(1次)肾上腺素1mgiv,35分重复或加压素4
11、0IU iv,1次次级ABCD(进一步评价和治疗)3次除颤后仍为持续或复发室速/室颤初级ABCD(基础CPR和除颤)静脉胺碘酮的疗效静脉胺碘酮的疗效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反复发作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反复发作VTVT和和/ /或或VFVF患者患者5656例,冠心病、陈旧心肌梗死例,冠心病、陈旧心肌梗死4242例、例、心肌病心肌病1313例、先心病例、先心病1 1例。左室射血分数例。左室射血分数38.038.08.7%8.7%(232348%48%) 杨艳敏,朱俊,宋有城等.中国起搏与电生理杂志. 2001,15:15静脉胺碘酮的疗效静脉胺碘酮的疗效结果:结果:第一个第一个24小时用药剂量小时用药剂量静
12、静脉脉用用量量1 15 58 86 6. .5 53 31 16 6. .8 8(7 70 00 02 29 99 90 0)口口服服用用量量7 71 13 32 20 08 8(6 60 00 01 12 20 00 0)总总量量2 22 20 05 53 36 68 8. .4 4(1 14 41 10 03 38 81 10 0) 静静脉脉用用药药时时间间4 4. .5 5 2 2. .6 6( (1 11 11 1) )天天静脉胺碘酮的疗效静脉胺碘酮的疗效疗效:疗效:静脉胺碘酮的疗效静脉胺碘酮的疗效 用用药药前前后后心心电电图图各各参参数数变变化化表表 类类别别 心心率率 (次次/ /
13、分分) P PR R间间期期 (m ms s) Q QR RS S间间期期 (m ms s) Q QT Tc c间间期期 (m ms s) 用用药药前前 7 75 5. .8 82 27 7. .3 3# # 1 16 63 34 48 8 1 10 09 94 49 9 4 42 21 11 12 28 8 用用药药后后 6 68 8. .9 92 26 6. .7 7* * 1 16 64 45 51 1 1 10 07 74 44 4 4 42 26 61 13 37 7 # #为为窦窦性性心心律律时时的的心心率率 * *为为用用药药后后心心率率与与药药前前比比较较有有显显著著性性差差异
14、异 静脉胺碘酮的疗效静脉胺碘酮的疗效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症症状状 例例数数 窦窦性性心心动动过过缓缓 3 3 房房室室传传导导阻阻滞滞 2 2 静静脉脉炎炎 1 12 2 病病 例例n 病例:男,病例:男,40岁,体重岁,体重100kg。n因突然胸痛诊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曾行溶栓治疗未成因突然胸痛诊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曾行溶栓治疗未成功。功。n症状发作症状发作3天后突然心悸,随即意识丧失,心电图监测示天后突然心悸,随即意识丧失,心电图监测示持续单形室速,频率持续单形室速,频率220次次/分,立即电转复成功。随即给分,立即电转复成功。随即给利多卡因负荷加静滴,仍有反复发作,需反复电转复。利多卡因
15、负荷加静滴,仍有反复发作,需反复电转复。n3小时后改用胺碘酮,小时后改用胺碘酮,3mg/kg静注后以静注后以1.5mg/分维持,分维持,情况未见好转,但坚持用药,曾试行减少静脉维持量但因情况未见好转,但坚持用药,曾试行减少静脉维持量但因室速反复发作而恢复室速反复发作而恢复1.5mg/分,并反复推注胺碘酮共分,并反复推注胺碘酮共9mg/kg。n第一天共电转复达五十余次,胺碘酮用量共第一天共电转复达五十余次,胺碘酮用量共2880mg。病病 例例n第二天开始口服胺碘酮第二天开始口服胺碘酮0.2 tid。n鉴于仍有发作,从第二天开始同时加用利多卡因鉴于仍有发作,从第二天开始同时加用利多卡因1mg/分。
16、并于第三天加口服美托洛尔分。并于第三天加口服美托洛尔12.5mg tid。n静脉胺碘酮于开始使用第四天开始减量,但仍需静脉胺碘酮于开始使用第四天开始减量,但仍需1mg/分。静脉胺碘酮共用分。静脉胺碘酮共用20天,其中有天,其中有10 天与利多卡因同天与利多卡因同用。用。n口服胺碘酮口服胺碘酮0.2 tid共用了共用了10天后逐渐减量。美托洛尔天后逐渐减量。美托洛尔逐渐加量至逐渐加量至50mg bid。以后室速发作有所减少,频率。以后室速发作有所减少,频率逐渐减慢至逐渐减慢至140次次/分,患者仅感心悸,不伴有意识丧分,患者仅感心悸,不伴有意识丧失。失。n室速在发作后室速在发作后20天完全控制,
17、期间共电转复达天完全控制,期间共电转复达700次。次。n以后口服胺碘酮以后口服胺碘酮0.3/日,美托洛尔日,美托洛尔50mg bid。n患者于发病后患者于发病后3个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单支个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示前降支单支病变,起始部完全阻塞,室壁瘤形成。接受室壁瘤切病变,起始部完全阻塞,室壁瘤形成。接受室壁瘤切除术后服药至今,无室速发作。除术后服药至今,无室速发作。关于急诊治疗的目标关于急诊治疗的目标n两个治疗的目标:两个治疗的目标: 终止发作终止发作 预防发作预防发作n要用积极的终止发作来换取预防发作的机会,要用积极的终止发作来换取预防发作的机会,不能让发作时间延长造成血流动力学的
18、恶化不能让发作时间延长造成血流动力学的恶化n终止发作可以用药物,但更有效的方法是用电终止发作可以用药物,但更有效的方法是用电转复,少数病例可用快速心室刺激转复,少数病例可用快速心室刺激关于急诊治疗的目标关于急诊治疗的目标n在急性期预防发作目前基本是靠药物。急诊应用在急性期预防发作目前基本是靠药物。急诊应用的抗心律失常药,有终止发作的可能,但更多的的抗心律失常药,有终止发作的可能,但更多的意义是建立预防意义是建立预防n药物发挥预防作用有一定的时间,特别是胺碘酮,药物发挥预防作用有一定的时间,特别是胺碘酮,可能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几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必须
19、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终止发作,等待预防作必须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终止发作,等待预防作用的出现用的出现n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病因的治疗,注意纠正诱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病因的治疗,注意纠正诱发因素,要尽可能纠正其他内环境的紊乱发因素,要尽可能纠正其他内环境的紊乱关于终止发作关于终止发作n根据目前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凡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根据目前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凡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律失常一律应该使用电复律,无效者可用药物改善电治律失常一律应该使用电复律,无效者可用药物改善电治疗的效果。可以应用胺碘酮、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和疗的效果。可以应用胺碘酮、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和镁剂镁剂n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考虑
20、先使用药物。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考虑先使用药物。 文献报告的各种药物终止室速的疗效不一,与观察文献报告的各种药物终止室速的疗效不一,与观察对象、用药方法、剂量不同有很大关系对象、用药方法、剂量不同有很大关系 不能保证哪一种药物能肯定有效,不能把希望完全不能保证哪一种药物能肯定有效,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药物终止发作上寄托在药物终止发作上 可以试用一种药物,如果无效,尽快使用电复律可以试用一种药物,如果无效,尽快使用电复律n反复试用多种药物有以下缺点:反复试用多种药物有以下缺点: 药物的治疗作用并不一定协同药物的治疗作用并不一定协同 不良作用可能协同,尤其是对心功能和传导系统的不良作用可能协同,尤其
21、是对心功能和传导系统的抑制抑制 室速持续时间延长造成血流动力学的恶化室速持续时间延长造成血流动力学的恶化关于终止发作关于终止发作n关于反复电转复是否可造成心肌损害,尽管心肌酶高,但关于反复电转复是否可造成心肌损害,尽管心肌酶高,但肌钙蛋白一般并不升高肌钙蛋白一般并不升高n现在的观点认为,所谓心肌酶的升高,实际是胸大肌等骨现在的观点认为,所谓心肌酶的升高,实际是胸大肌等骨骼肌的损伤骼肌的损伤n在需要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心肌损伤的问题在需要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心肌损伤的问题n为了减少电转复对皮肤的损害,对需要多次反复转复者可为了减少电转复对皮肤的损害,对需要多次反复转复者可使用粘贴式电极使用粘贴式电极
22、n如果是室率不太快的单形室速频繁发作(特别是经过抗心如果是室率不太快的单形室速频繁发作(特别是经过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室率减慢的室速),也可放置心室临时起搏律失常药治疗室率减慢的室速),也可放置心室临时起搏电极,在发作时行频率递增刺激终止。电极,在发作时行频率递增刺激终止。急诊药物的选择急诊药物的选择利多卡因利多卡因 n传统以利多卡因为首选:传统以利多卡因为首选: 医生十分熟悉医生十分熟悉 应用方法比较简单应用方法比较简单n近年来对利多卡因的疗效提出了质疑:近年来对利多卡因的疗效提出了质疑: 认为在终止心动过速方面疗效相对不好认为在终止心动过速方面疗效相对不好 而短期大量应用出现副作用的可能性很大
23、而短期大量应用出现副作用的可能性很大 汇萃分析更有增加急性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汇萃分析更有增加急性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的报道的报道n目前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利多卡因仍然是可目前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利多卡因仍然是可以选择的药物,只是它的地位有所下降以选择的药物,只是它的地位有所下降急诊药物的选择急诊药物的选择胺碘酮胺碘酮胺碘酮能够有效地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胺碘酮能够有效地控制恶性心律失常的发作发作胺碘酮减少心律失常死亡和总死亡率胺碘酮减少心律失常死亡和总死亡率 可以减少心衰病人的死亡率可以减少心衰病人的死亡率静脉胺碘酮可用于急诊室性心律失常的静脉胺碘酮可用于急诊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特别是伴有心肌缺
24、血和心功能不治疗,特别是伴有心肌缺血和心功能不全者。全者。急诊药物的选择急诊药物的选择胺碘酮胺碘酮应用适应症应用适应症主要是用于反复发作的持续室速主要是用于反复发作的持续室速/室颤。室颤。 胺碘酮终止持续室速发作的效果文献报告胺碘酮终止持续室速发作的效果文献报告结果不一,总的来说不太好结果不一,总的来说不太好 主要疗效体现在增强电复律的效果和预防主要疗效体现在增强电复律的效果和预防发作上发作上电除颤无效的情况下使用胺碘酮增强除颤效果电除颤无效的情况下使用胺碘酮增强除颤效果的做法(的做法(300mg,一次静注),一次静注)口服明确有效但因维持量过小而复发者,静脉口服明确有效但因维持量过小而复发者
25、,静脉胺碘酮可用于急性再负荷胺碘酮可用于急性再负荷 急诊药物的选择急诊药物的选择胺碘酮胺碘酮应用适应症应用适应症胺碘酮不宜用于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胺碘酮不宜用于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早,短阵室速。特发性室速一般也不宜首选胺短阵室速。特发性室速一般也不宜首选胺碘酮。碘酮。不论那种心律失常,如果有心功能不全,不论那种心律失常,如果有心功能不全,胺碘酮可以作为首选的药物治疗。胺碘酮可以作为首选的药物治疗。急诊药物的选择急诊药物的选择胺碘酮胺碘酮静脉胺碘酮的用法静脉胺碘酮的用法静脉胺碘酮一定要采取负荷量加维持量的方法静脉胺碘酮一定要采取负荷量加维持量的方法静脉负荷量静脉负荷量35mg/kg,稀释后,
26、稀释后10分钟内静注。如果需分钟内静注。如果需要,要,1530分钟后或以后需要时可重复分钟后或以后需要时可重复1.53mg/kg静脉维持量应在负荷量之后立即开始,开始剂量静脉维持量应在负荷量之后立即开始,开始剂量1.01.5mg/分。以后根据病情减量。具体要根据病情决定分。以后根据病情减量。具体要根据病情决定静脉维持最好不超过静脉维持最好不超过45天。但少数顽固室速病例可能天。但少数顽固室速病例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需要更长的时间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已控制的室速又复发的情况,可以再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已控制的室速又复发的情况,可以再给一剂负荷量后将维持量增加给一剂负荷量后将维持量增加急诊药物的选择急诊药物
27、的选择胺碘酮胺碘酮静脉胺碘酮的剂量静脉胺碘酮的剂量文献报告静脉胺碘酮的剂量不一,一般认为每日文献报告静脉胺碘酮的剂量不一,一般认为每日总量总量1200mg是比较合适的剂量是比较合适的剂量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已经突破了这一限制,第一天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已经突破了这一限制,第一天的平均剂量达到的平均剂量达到1586mg。最大剂量不超过。最大剂量不超过2000mg此种用法仍很安全,没有增加心动过缓,低血压此种用法仍很安全,没有增加心动过缓,低血压或或QT延长等副作用延长等副作用只要病情需要,在严密观察下可以使用大剂量静只要病情需要,在严密观察下可以使用大剂量静脉胺碘酮。脉胺碘酮。 急诊药物的选择急诊药物的
28、选择胺碘酮胺碘酮关于顽固室速关于顽固室速/室颤的治疗室颤的治疗 注意寻找并纠正病因及诱因注意寻找并纠正病因及诱因应确定是否用足了剂量。如果无明确的副作用,应确定是否用足了剂量。如果无明确的副作用,应该坚持使用下去,只有达到了一定的量后才能应该坚持使用下去,只有达到了一定的量后才能有效。有效。考虑联合用药,考虑联合用药, 联合使用利多卡因,美西律等。联合使用利多卡因,美西律等。 与与-阻滞剂联合: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我阻滞剂联合: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我们观察了与静脉艾司洛尔联合应用,取得一定疗们观察了与静脉艾司洛尔联合应用,取得一定疗效效急诊药物的选择急诊药物的选择胺碘酮胺碘酮口服与静脉胺碘酮的
29、关系口服与静脉胺碘酮的关系胺碘酮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其口服制剂需相当长的时胺碘酮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其口服制剂需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稳态浓度。间才能达到稳态浓度。文献建议在静脉胺碘酮用至文献建议在静脉胺碘酮用至45天时开始口服,采用天时开始口服,采用较大的口服负荷量。但可能要延长静脉用药时间,或较大的口服负荷量。但可能要延长静脉用药时间,或者在口服和静脉间产生一个空隙,造成室速复发。者在口服和静脉间产生一个空隙,造成室速复发。目前没有公认的静脉与口服交接的方法,没有有关的目前没有公认的静脉与口服交接的方法,没有有关的临床试验资料临床试验资料我们观察了同时静脉和口服的方法,在静脉应用看到我们观察了同
30、时静脉和口服的方法,在静脉应用看到疗效苗头时立即口服,可以采取常规口服负荷量,以疗效苗头时立即口服,可以采取常规口服负荷量,以后酌情减量。这种方法取得了疗效且没有产生明显的后酌情减量。这种方法取得了疗效且没有产生明显的副作用。副作用。 急诊药物的选择急诊药物的选择胺碘酮胺碘酮静脉应用胺碘酮的注意事项静脉应用胺碘酮的注意事项不同病人用量、反应均不同,没有一个固定的公不同病人用量、反应均不同,没有一个固定的公式可循,要因人而异式可循,要因人而异静脉胺碘酮早期主要是静脉胺碘酮早期主要是、类作用,类作用,类类作用不明显,短时间内使用不会造成作用不明显,短时间内使用不会造成QT延长,延长,窦缓等现象窦缓
31、等现象静脉用药时间过长,也会出现口服给药的效应,静脉用药时间过长,也会出现口服给药的效应,出现这些效应的时间不同病人相差很多出现这些效应的时间不同病人相差很多急诊药物的选择急诊药物的选择胺碘酮胺碘酮静脉应用胺碘酮的注意事项静脉应用胺碘酮的注意事项要在严密的临床和心电图监护下应用要在严密的临床和心电图监护下应用剂量要准确,尽量用输液泵剂量要准确,尽量用输液泵胺碘酮溶液为酸性,最好不用葡萄糖溶液而用生理盐水胺碘酮溶液为酸性,最好不用葡萄糖溶液而用生理盐水配置配置注意避免静脉炎,最好用中心静脉给药注意避免静脉炎,最好用中心静脉给药负荷量静注的速度不能过快,否则极易造成低血压,在负荷量静注的速度不能过
32、快,否则极易造成低血压,在10分钟以上完成,也可在分钟以上完成,也可在30分钟内快速静滴分钟内快速静滴每日记录静脉、口服、当日总药量和总累计剂量。静脉每日记录静脉、口服、当日总药量和总累计剂量。静脉用药期间每日至少做一次心电图,记录心率、用药期间每日至少做一次心电图,记录心率、PR、QRS、QT、QTc等参数等参数胺碘酮用药记录表胺碘酮用药记录表日期日期静脉剂量静脉剂量口服剂量口服剂量日总量日总量累计量累计量心率心率QTc备注备注10.1215002001700170076380VT10次次10.13900600150032007240010.147206001320452066400急诊药物
33、的选择急诊药物的选择胺碘酮胺碘酮心律失常复发后的再负荷心律失常复发后的再负荷n胺碘酮在减量或口服维持治疗期间,可能因为剂量过小而胺碘酮在减量或口服维持治疗期间,可能因为剂量过小而造成室速复发造成室速复发n因为胺碘酮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单纯改变维持量是不能奏因为胺碘酮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单纯改变维持量是不能奏效的,应该进行再负荷效的,应该进行再负荷n室速的复发一般需要静脉再负荷,其用药方法与开始用药室速的复发一般需要静脉再负荷,其用药方法与开始用药并无太大差异,但一般用量较起始负荷小并无太大差异,但一般用量较起始负荷小n根据我们的经验,大约是起始负荷量的根据我们的经验,大约是起始负荷量的60%,但不
34、能事先,但不能事先根据起始负荷量计算,还应根据情况因人而异根据起始负荷量计算,还应根据情况因人而异n再负荷后改为新的维持量,一般要大于原来的维持量再负荷后改为新的维持量,一般要大于原来的维持量恶性心律失常长期治疗的经验恶性心律失常长期治疗的经验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博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早博n基础心脏病的治疗是首要的任务基础心脏病的治疗是首要的任务n注意寻找有无造成早搏的诱因注意寻找有无造成早搏的诱因 n心肌缺血,交感神经和儿茶酚胺系统的过度兴奋,心肌缺血,交感神经和儿茶酚胺系统的过度兴奋,肾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电解质紊乱等使猝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激活,电解质紊乱等使猝死的危险增加。死的
35、危险增加。 -受体阻滞剂和转换酶抑制剂都受体阻滞剂和转换酶抑制剂都已证实有疗效已证实有疗效n一般不要使用一般不要使用I类抗心律失常药,如果早博很多,类抗心律失常药,如果早博很多,或有多形复杂室早,可以使用或有多形复杂室早,可以使用III类药物类药物 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n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室速很可能是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非持续室速很可能是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先兆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先兆n应该认真评价预后并积极寻找可能存在的诱因应该认真评价预后并积极寻找可能存在的诱因n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是评价预后的方法之一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是评价预后的方法之一 有器质
36、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电生理检查进行诱发试验电生理检查进行诱发试验n可以诱发持续室速:可以诱发持续室速: 安装安装ICD(MADIT适应症)适应症) 无条件安装者按持续性室速进行药物治疗无条件安装者按持续性室速进行药物治疗n未诱发持续室速:未诱发持续室速: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有器质性心脏病的非持续性室速药物治疗:药物治疗:n治疗器质性心脏病治疗器质性心脏病n纠正如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等纠正如心力衰竭、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等诱因诱因n应用应用-阻滞剂有助于改善症状和预后阻滞剂有助于改善症状和预后n对于上述治疗措施效果不佳且室速发
37、作频繁,对于上述治疗措施效果不佳且室速发作频繁,症状明显者可以按持续性室速用抗心律失常药,症状明显者可以按持续性室速用抗心律失常药,预防或减少发作预防或减少发作 ICDICD在一级预防中的应用在一级预防中的应用n冠心病、既往心梗、左室功能不全。电生理试验中诱冠心病、既往心梗、左室功能不全。电生理试验中诱发持续发持续VT,不能被不能被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所终止(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所终止(I,证据,证据级别级别A)n心肌梗死后心肌梗死后1个月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个月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3个月左室射个月左室射血分数小于等于血分数小于等于30% (IIa,证据级别,证据级别 B)n推测由室颤造成的心脏骤停
38、,由于其他医疗原因不能推测由室颤造成的心脏骤停,由于其他医疗原因不能行电生理检查行电生理检查 (IIb.证据级别证据级别 C)n有危及生命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家族史或遗传史的有危及生命的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家族史或遗传史的高危患者,如高危患者,如QT延长综合征或肥厚性心肌病。延长综合征或肥厚性心肌病。(IIb,证据级别证据级别B) n冠心病、既往冠心病、既往MI 、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在电生理试验、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在电生理试验中诱发出持续室颤或室速(中诱发出持续室颤或室速(IIb,证据级别,证据级别B)ICDICD在一级预防中的应用在一级预防中的应用(摘自(摘自20022002年年ACC/AHA/NASPEACC/AHA/NASPE指南)指南)n存在心功能不全,电生理试验诱发室性心律失常存在心功能不全,电生理试验诱发室性心律失常的反复晕厥患者,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反复晕厥患者,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IIb,证,证据级别据级别C)n不可解释的晕厥或有不可解释的猝死家族史,伴不可解释的晕厥或有不可解释的猝死家族史,伴有典型或不典型的有典型或不典型的RBBB和和ST抬高抬高 (Brugada syndrome) (IIb,证据级别,证据级别C)n晚期器质性心脏病晚期器质性心脏病 的晕厥患者,创伤或无创检查的晕厥患者,创伤或无创检查不能确定原因不能确定原因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领域中的隐私保护与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融合及合规性分析
- 固体物理总结模版
- 专利合作使用合同范例
-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 以教育为例探讨区块链在增强信息传递中的关键作用
- 光纤面板采购合同范例
- 浙江省钱塘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试题 化学 PDF版含答案
- 医疗养老服务经济价值分析
- 医疗科技融合背景下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
- 医疗健康物联网的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
- 鲁迅《药》课本剧剧本
- 普通遗传学讲稿
- 远古苗族的-附丽于古歌和刺绣
- 锦程网生涯规划书
- 铁皮石斛集约化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 弯道跑教学设计与教案1
-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
- GB∕T 31838.7-2021 固体绝缘材料 介电和电阻特性 第7部分:电阻特性(DC方法) 高温下测量体积电阻和体积电阻率
- 变频器变频altivar71说明书
- 车门玻璃升降器的设计与运动仿真设计
- 南通大学学生请假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