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导学案及答案_第1页
伶官传序导学案及答案_第2页
伶官传序导学案及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章节选修 第三单元总课时2第 1 课时第 2 课时课题伶官传序课型新授课知识目标掌握并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句式的用法。 能力目标质疑探究合作,探讨作品主旨。情感目标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学法指导自学法、对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师点拨法相结合。教学过程 师生互动补充内容错题订正相关知识链接相关知识链接1、 知人: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 ,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坛公认的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

2、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欧阳修的人生志趣和追求。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主张,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癖晦涩。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

3、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2、时代背景: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所惑,使其得以重权在握。庄宗同光四年(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后又单人独骑逃走。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指出王朝兴亡不在“天命”而主

4、要在于“人事”。【导入语】项羽在乌江自刎前,曾用一句话总结了自己惨败的原因,同学们记得吗?  (“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其实,不只是项羽,很多帝王将相都将自己灭亡的原因归结于天命,许多平民百姓也都将人生的苦难、命运的坎坷归咎于天命。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来探讨一下事情的成败究竟是在天命还是在人事? 自主学习活动: 一、课内字音梳理。 李存勖( )及仇雠已灭( )契丹( )三矢( ) 二、合作探究研习一、二两段 (一)文言知识:1. 古今异义: 岂非人事哉(古义

5、: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等工作)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 : ;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2. 重点字词: 此三者,吾遗恨也。( ) 及凯旋而纳之 ( )3. 一词多义: 原(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 )(2)情有可原 ( ) 贼(1)贼人父母者 ( )(2)是天下之大贼也 ( ) 本(1)予本非文人画士 ( )(2)抑本其成败之迹 ( )(3)今背本而趋末 ( ) 与(1)与尔三矢 ( )(2)失其所与 ( )(3)与人为善 ( ) 乃(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2)失败乃成功之母 (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4)乃悟前狼假寐 ( )(5)今其知乃反不能及

6、 ( )其(1)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2)吾其还也 ( )(3)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愚人之所以愚,其皆出于此乎 ( )(5)其孰能讥之乎 ( )所以(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 )4. 文言句式梁,“梁,吾仇也。 ( )此三者,吾遗恨也。 ( )(二)合作探究本文论点是什么(用课文的原话回答)?并指出该句在文中的作用,作者立论的依据是什么? 【课堂小练兵】文言翻译1.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2. 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

7、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课后作业】 结合导学案预习第三、四段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关于欧阳修及其写作伶官传序的背景,并初步了解了课文,学习了课文第一、二段文字。知道了作者的历史观:盛衰之理在于人事。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本篇文字的第三、四两段,看一下作者是怎样分析他的观点的。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第三、四段:一、重要字词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              2.函梁君臣之首,函: 3.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意

8、气:    4.抑本其成败之迹,抑: 本: 5.举天下豪杰 ,(举: )                    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 )二、重要句式、1.为天下笑 ( )2.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3.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 )三、合作探究: 1.结合原文及注释,概括庄宗一生的四件大事(可以时间为序)时间 事件908年(23岁) 912年 (2

9、7岁) 923年(38岁) 926年(41岁) 2. 从上题庄宗得天下用了十五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三年,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这一极盛到极衰,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结尾以这样的问句结束有何作用? 4.同学们学习此文,又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小组讨论发言 四、课堂小练兵1.翻译重点句子: (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 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2.背诵名句:书曰:“满招损, 。” 忧劳

10、可以兴国,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岂独伶人也哉?五、课堂小结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北宋统治者吸取后唐庄宗李存勖宠信伶人而身死国灭的历史教训,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练习作业 红对勾77页15题参考答案第一课时一、 字音 Xù chóu qì sh二自主学习(一)1. 古今异义:人的行为;名词,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2. 重点字词:遗憾;胜利归来。3. 一词多义:(追究根源)(原谅,赦免)(残害,杀害)(祸害)(本来,原来)(探究,推求)(草木的根或茎叶,比喻

11、事物的根源或主体)(给予,授予)(结交,亲附)(赞许,赞助)(代词,你,你的)(副词,是,就是(副词,于是,就)(副词,才,刚刚)(副词,竟然)(代词,他)(表商量语气,还是)(副词,难道,表反问游褒禅山记)(副词,表推测,大概、恐怕)(代词,自己)(.的原因)(用来.的)4.文言句式:判断句,判断句。(二)合作探究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或:“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提纲挈领,统领全篇“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5. 文言翻译,略第二课时一重要字词方:当;组:绳子;函:用匣子装着;意气:气势,指骄傲之气(或者;)本:(推究)(举:全、所有的)(忽微:微

12、小的事)二文言句式 被动句式 被动句式 固定句式三合作探究1. 受命继志 ,受三矢;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数十伶人困之,身死国灭2.“盛”忧劳(可以兴国);“衰”逸豫(可以亡身)。 用对比的论证方法,如第三段的前两个大句子,和第四段开头两个句子。3. 引人深思,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道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总结全文 启发人们通过历史看到现实,告诫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4.课文启示: 要居安思危,有危机意识 要防微杜渐 不要玩物丧志,困于所溺,比如爱情,上网等不良爱好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 

13、60;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1、“者也”式。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这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也”式。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这种判断句式中“也”不译,只在主谓语之间“是”。如: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3、“者,”式。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也不译,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柳敬亭传)4、“,”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