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企业安全管理再认识摘要:安全管理是企业平安、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民财产安全,关系社会稳定发展的大局。近年来,尽管我国的安全管理有所稳定好转,但企业重大、特大安全事故多发,已成为当前安全管理领域的突出问题。企业安全管理不可掉以轻心,责任终于泰山,笔者通过总结国内外安全生产管理的经验,结合我国的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关键字:安全管理;研究;安全管理经验0前言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状况总体上是稳定好转。2009年,全年事故死亡人数下降到9万人以下。全年共查处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共计8
2、49万余起,排查各类安全隐患755万余项。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了8.4%和8.8%;事故死亡率下降16.7%,工矿商贸就业人员10万人事故死亡率下降14.9%,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15.6%,煤炭百万吨死亡率首次降到了1以下,为0.892,同比下降24.5%。危险化学品、金属与非金属矿山、铁路交通、水上交通、农业机械、渔业船舶及火灾等事故均有较大幅度下降。但是,上述2009年的安全事故数据表明,安全事故总量仍然很大,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非法违法、违规违章生产经营仍然十分严重,全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非常严峻。由此可见,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安全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减少安全生产
3、事故数量,降低死亡率,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已经刻不容缓,企业安全管理绝不可掉以轻心。本文通过对企业安全管理理论研究的现状出发,总结国内外安全生产管理的经验,结合我国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策略,以指导我国企业安全管理工作。2企业安全管理的理念变革及理论研究现状2.1企业现代安全管理的理念变革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科学的一个分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以安全生产管理价值创造和安全风险降低为核心1,基于现代生产链管理,依托信息化流程和专业化安全生产管理,降低安全生产管理成本,保证安全生产管理质量,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效率,防控安全生产管理风险,对企业安全管理进行有
4、效地计划、组织、决策和控制等,实现安全管理过程中人与人,人与机器,人与环境的和谐,避免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环境污染及其他损失。我国企业安全管理最早源于全面的成本管理2,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盈利压力越来越大,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也日益多样化3,开始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合理地运用企业安全管理理念,对企业机构设置与运行体制做出一系列的改革来实施集中管理工作,逐步明确其企业安全管理目标。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安全管理理念的、发生的巨大的变革,企业对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理念不断的引入和更新,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也经历了较大转变,基本可以划分为三
5、个阶段:分散安全生产管理阶段(2001年以前)、集中安全生产管理尝试阶段(2001-2003年)、集中安全生产管理发展与探索阶段(2003年以后)。(1)从“成本管理”理念到“生产管理”理念简单孤立地控制成本、降低价格已经不是集中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目标,其重点已逐步过度到安全生产对企业业务的可靠性、持续性和整个企业价值实现的有效保障上。相比以前,企业更加重视安全生产管理的背景、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品质、售后服务等方面,更加重视满足需要、降低经营风险,更加重视安全生产管理效率保证安全生产管理的及时性。(2)“专业化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的引入我国企业将西方现代化安全生产管理中有关专业化安全生产的一系列
6、先进理念系统引入,从指导思想、安全制度、安全管理流程等各个方面做出专业化安全分工,以提高企业自身安全管理的能力。如:安全生产链全流程管理,安全生产部门内设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专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务序列的建立,突出安全中介服务机构的重要性,企业安全管理职业化,提升安全生产管理经理的作用等等。(3)“战略性安全生产管理”理念的探索以“业主+员工”为主要操作模式建立稳定的安全生产管理为基础4,创新发展出一批高质量、长期性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降低同类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发挥长期性的集约化优势,使企业安全管理成本和安全管理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实现企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2.2企业安全管理理论研究现
7、状(二)安全管理理论的演化有关企业安全管理的研究起步较早。海因里希5(H.W.Heinrich)在Industry Incidents Prevention一书中阐述了工业事故发生的因果论,丹麦标准协会6将企业安全管理定义为:安全管理是管理危险(企业风险)的方法,这些都是以事故视角来看安全管理,将安全管理等同于事故管理,着重事故后管理,主要针对的是那些规模比较小、事故危害程度不大的小规模企业。罗云7认为,安全管理已经由近代的事故管理,8则认为,针对不同的企业安全管理的理解不应该相同,并提出了两类安全管理的理念:一种简单地说明了安全管理的功能,适用于一般的普通中小企业;另一种强调了对安全生产的系
8、统管理,适用于大型高危险性企业。由此可以看出,对安全管理理解的不同源于人们实际生产工作的需要,不存在适用于所有企业的统一模式。Papadakis、袁昌明、陈宝智、曹琦、甘心孟、吴穹、崔正斌等人从传统视角看安全管理9-15。Papadakis认为安全管理是决定和实施安全政策的全部管理功能,包括活动、主观行为、计划等的整个过程,它关注于技术、人和组织方面,包括组织内的所有个人的活动,这些安全管理因素往往形成了安全管理系统。袁昌明认为安全管理是研究人、物、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性,对企业安全工作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在法律制度、组织管理、技术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物、环境的不安全
9、因素,以实现安全生产为目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陈宝智认为,安全管理是为实现安全生产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安全管理要利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控制来自自然界的、机械的、物质的不安全因素及人的不安全行为,以避免发生伤亡事故;安全管理还必须遵从伤亡事故预防的基本原理和原则。袁昌明和陈宝智的这两种观点既强调了安全管理具有企业管理的全部功能,又强调了安全管理对象的特点,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安全管理的内涵与特征。其他国内学者也结合自己的理解从企业管理的视角提出了对安全管理的理解,把企业安全管理视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利用企业管理的最新理论对安全管理进行研究。主张采
10、用企业管理中“协调”的观点来看待安全管理,把安全管理视为对“员工”、“设备”、“环境”、“制度”构成的安全系统的协调控制。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生产中蕴涵的风险越来越大。航天、核电、民航等“高可靠性组织(high reliability organization)”和石油化工等“流程工业(process industry)”要求生产中的绝对安全。由此提出了系统安全管理的理念,即出现了系统视角的安全管理理念。Lisa A.Ronald 16提出了全员管理和全过程管理的安全管理新思路,体现了系统管理的思想。 17提出航空组织在设计安全管理系统时,安全管理系统的效能(effectivene
11、s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依赖于有效地弥漫于组织结构中的积极的安全文化,提出了通过安全文化等手段实施安全管理的观念,使企业文化观念向现代安全管理渗透。国内学者也做过类似的研究,罗云提出了现代安全管理,并分析了现代安全管理的几个主要特征;蒋友芳通过培育企业安全文化来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陈宝智概括了现代安全管理的特征,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和通过系统方式实施安全管理的思想等等。这些专家学者的研究适用于大型高危险性企业,为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国内外安全管理的经验总结(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企业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是企业安全生产
12、的灵魂。企业安全文化的有效培育可以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18-19,企业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应坚持以人为本20,以珍惜生命和健康为基点,积极培育企业职工普遍认同的科学的有效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生产理念,从而提高全员的安全素质,促进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每个职工从思想上对安全生产应高度重视,在心目中牢牢树立起“安全第一”,“人的安全与健康高于一切”的理念,企业中实行爱憎分明的安全奖惩制度。在我国,一些工矿企业,尤其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大部分员工的综合素质还比较差,安全技能薄弱,他们是威胁安全生产的高危人群。企业应下大力气,通过各种形式的安全培训使自己的员工有效地掌握安全
13、生产知识,从而降低甚至杜绝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完全做到安全生产。(二)建立完善、有效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相继制定和颁布了综合、全面的安全与健康法,把职业安全与健康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来对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又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行政法规和标准,使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不断完善,建立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安全生产管理政策法规体系。如美国于1970年12月颁布职业安全与健康法,从1971年到2002年三十多年间,颁布了工作场所劳动安全保护标准、矿山安全与健康法、棉尘标准等近三十项补充。而我国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安全生产缺乏法律规范,企业管理者以及企业
14、职工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企业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机制不完善21。虽然在2002年6月29日的全国人大常务会第28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并于当年的11月1日起施行,但与之相配套的制度和细则尚不健全。因此,我们有必要健全安全生产法规。(三)权威、有效的安全监管体系发达国家都拥有自己的一套监察体系,只是模式有所不同。如美国采用的是垂直、权威、高效的监管体制。其权威性体现在国家设立权威、高效的政府监察机构,直接监管职业安全与健康,执法工作,监察同司法相融合。在我国,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使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监管突出重点,上级和下级协调一致,企业重点部门内部应设立强有力
15、的监管组织,内部确保其职责明确,防止和克服在安全生产中出现混乱,互相推诿的现象,使每个职工确实负起自己的安全职责。(四)安全生产激励刺激效用强(1)从国家的层面来看,各国家的经济政策不同,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处罚标准、工伤保险费率等经济政策。如在美国,监察员在现场一旦发现有严重问题存在,就建议在经济上给予非常严厉的处罚。对于非严重违规,每次可判高达7000美元的罚款。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对于故意违规,每次可处以500070000美元的罚款。对于重复违犯,未能在限期前纠正违犯的,过此限期后,每天可课以最高达1000美元的罚款等等。经济政策不但能有效刺激企业的安全生产活动,也起到了募集资金的作用,而这些
16、资金也基本用来奖励安全状况好的企业,进行企业事故预防,支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安全投入等安全方面。经济政策的不断反馈使其刺激作用加强,进入良性循环轨道。(2)从企业的层面来看,加大激励机制建设企业拥有者、管理者和职工能在工作和生产中重视安全生产,有赖于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行为激励,激励是目的,创造条件是激励的手段。研究表明,由奖励形成的正强化能使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并可长期保持,职工乐于与管理层交流,主动使用安全防护用品的人数增加,能自觉消除不安全的操作环境,健康的安全价值观变为职工的群体价值,这样,即使个体有不安全的操作行为也会在群体的压力下被迫纠正。如在企业中建立安全生产问责制、安全生
17、产奖惩力度大等等,有效的安全生产问责制可起到制约、警示以及企业取信于员工的作用,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各自的安全行为挂钩,可有效地使职工在思想上对安全生产予以重视。(四)加大安全投入企业安管理需要投入,需要付出成本。企业在安全经费及人员方面都要做出强有力的投入22。更新设备防止设备老化,加大安全设施建设,在数量及质量上专门配置安检人员不足,安检人员加大监管力度,禁止安全事故的滋生。罗云在安全经济学(第133页)一书中对我国与一些国家在安全生产投入做了对比分析。如:我国的安全监察人数与美国等国相比是相当少的;安全经费投入率与其他国家比较也是相当低的,在低的安全投入情况下,我国的每职工死亡率(10万人
18、死亡率)是最高的,是美国的3倍,英国的14倍,日本的3倍,德国的3.5倍,意大利的近2倍。(五)安全中介机构发挥的作用重视安全中介机构在企业安全管理发展的作用,建立独立的企业安全管理服务机构,为安全意识薄弱的企业做安全培训工作,以及对职业安全与健康状况进行评估、认证、鉴定。美国、日本都有其相应的安全中介机构。韩国的产业安全保健法中明文规定了安全中介组织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并拨巨款予以支持。2001年韩国政府拨给产业安全公团的资金就达1320亿韩元(折1亿多美元),用于全国的职业安全教育、宣传和培训。4企业安全管理改善的应对策略(一)注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一)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中建立以人为本、
19、珍惜生命和健康、尊重人的感情的安全文化,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团队意识,使企业员工形成共同的安全目标和理念,安全行为与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让“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成为员工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以实际的安全行为去实现“爱厂如家”,员工通过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其安全管理意识,提高安全技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及制度并加大执行力度企业安全事故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安全生产法制观念淡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23。以宪法为根本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以安全生产法为核心,以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制度为骨架,加快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20、,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事故报告制度,安全举报制度等法律法规。建议制定亟需的安全标准,对达不到标准的企业予以停业整顿或关闭。同时建议企业内部制定一系列安全管理的制度条例。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国家以及企业应适时修改、完善或废除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及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条例,实现与时俱进。有了法必须严格执法,不然再好的安全管理制度也不起作用,做好企业安全管理只是空谈,建议国家及企业加强执行力度,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意识。(三)对事故多发的企业进行有效的监管由于我国很多生产企业存在于乡镇或者城市的郊区,因此,企业在安全监管方面应增加对基层安监专业人员配备和执法权的倾斜24。在监管工作中还
21、应该定期检查和抽查相结合,降低企业的安全事故等的发生率。在机构部门整合方面,建议将安监部门和生产部门、劳动保障部门等相关业务进行整合,以提高安全监督效用。同时,对监察人员的责任应该进行明确规定,成立专门机构、部门或者专门团队对监管人员进行监督,以保证其执法的公正、高效。(四)企业应加大激励刺激政策企业内部应制定相关并且有效的激励政策及制度25,对安全行为作出相应的奖励,对完成安全目标、工作突出的安全技术人员及其他作出重要贡献的员工要给予重奖;对完不成目标、且因由其工作的失职而引发事故造成重大损失的安全技术人员及相关人员要给予一定的经济制裁,严重者追究其法律责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让最优秀的人员
22、来担任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五)加大安全投入企业应该在硬软件方面同时下手加大安全投入,更新设备防止设备老化,加大安全设施建设,专门配置高素质安检人员,使得企业有足够的安检人员对其安全生产进行严格的监管,禁止安全事故的滋生,杜绝安全隐患的出现,认真对待任何有关安全的问题。(六)提升安全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自身素质政府通过认证、建立或资助安全服务中介机构,提升中介机构工作团队的自身素质26,给予中介机构对企业服务的优惠政策,鼓励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安全技术支持、安全培训、咨询、检测检验、体系论证等多种专业性服务,凸显安全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5结语纵观国内外,企业只有不断加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高企业安
23、全生产水平,安全生产事故数量才能减少,死亡率才能显著下降,企业才能做到利润的最大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效益才能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理念和创造企业品牌才能实现,企业才能真正做到名利双收,平安、健康、和谐地发展,社会才能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地发展。 参考文献1刘铁忠,李志祥,王梓薇,刘亚峰.企业安全管理能力的概念、内涵与层次J,生产力研究, 2007(14):116-1202周建华.对安全因素与安全管理的再认识J,中国航海,2006(4):42-453聂云枭,李彩芸.全面安全管理的创造性应用J,煤炭技术,2010,29(2):231-2324梁辉.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24、模式分析J,煤炭技术,2009,28(10):198-2005W.H.Heinrich.Industrial accident prevention-a safety managementapproachM.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0.6DSA(Danish Standards Association).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ManagementEB/OL.DSA,Denmark7罗云,程五一.现代安全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8Lars Harms-Ringdahl.Relationships between
25、 accident investigations,risk analysis and safety managementJ.Jurnal of Harzardous Materials,2004,(111):13-19.9N management systems under SevesoII:Implementation and assessmentJ.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1999,12,(1):43-51.10袁昌明,王金国,于飞.实用安全管理技术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11陈宝智.安全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12曹琦.安全管理模式的基本概念J.水力电力劳动保护,1994,(3):31-35.13甘心孟,沈斐敏.安全科学技术导论M.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火灾工程部应急预案(3篇)
- 老人火灾应急预案流程(3篇)
- 2025年法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源及试题及答案
- 医院发生火灾应急预案存在问题(3篇)
- 软考网络专家试题及答案
- 复杂环境下的战略选择试题及答案
- 高考数学重要期末复习及答案
- 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定期审视和调整财务计划
- 2025商业店铺购买合同模板
- 2025-2030年中国证券融资融券市场需求态势及投资风险预测研究报告
- 淘宝运营考试试题及答案
- 急性脑梗塞患者护理查房
- 2025年河南郑州航空港科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腾讯学院培训课件
- 认知增强技术在法律领域的应用-全面剖析
- 化学自制米酒 领略我国传统酿造工艺的魅力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一下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 贵州省往年气象局笔试公共基础题库
- 2024-2025学年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案
- 2025年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美容师职业形象与礼仪考察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