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地球表面形态练习试题附答案_第1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地球表面形态练习试题附答案_第2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地球表面形态练习试题附答案_第3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地球表面形态练习试题附答案_第4页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地球表面形态练习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2 地球表面形态单选题河床中的岩石在水流的磨蚀作用下,往往形成很深的坑穴。由于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地貌学上称之为壶穴。据此完成 1-2 题。1 .壶穴常常形成于河流的特殊河段。有利于壶穴发育的是()A.河湾地段 B.基岩松软C.裂隙发育 D.岩性一致2 .壶穴中常有丰富的生物,主要是因其()A.水质洁净 B.稳定半封闭C.光照充足 D.水温较高【解析】由于水流中携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有利于壶穴发育的是裂隙发育。壶穴中常有丰富的生物,主要是因壶穴很深,水量稳定半封闭,营养物质丰富。1.由于水流中携

2、带的砾石对坑穴的侧壁进行不断刮擦,使得坑穴壁光滑如镜,其形似井,壶穴常常形成于河流的特殊河段。有利于壶穴发育的是裂隙发育,C 对。河湾地段形成的是凹岸,A 错。基岩松软、岩性一致,河床受侵蚀程度相同,不是形成壶穴的原因,B、口错2.壶穴中常有丰富的生物,主要是因壶穴很深,水量稳定半封闭,营养物质丰富,B 对。水质与河流水质相同,A 错。与河道中其它区域相比,光照应较弱,水温较低,C、D 错。冻融泥石流是冻土地区重要的物质运移和地貌作用过程之一。一般发生在十余度的斜坡上。当冻土层上部解冻时,融水使主要由细粒土组成的表层物质,达成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从而使上层土层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重力作用下,沿着

3、冻融界面向下缓慢移动,形成冻融泥石流。如图为冻融泥石流形成示意图。读图完成 3-4 题。3 .冻融泥石流与降雨泥石流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A.移动速度慢 B,形成规模大C.破坏力极强 D.多为突发性4 .与冻融泥石流形成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A.地形 B.降水C.气温 D.植被【解析】试题考查泥石流形成条件和特点3.由材料“沿着融冻界面向下缓慢移动”可知,冻融泥石流的特点是移动速度慢,A 正确;形成规模、破坏力、突发性从材料中看不出来。4,冻融泥石流形成的条件是冻土融化,气温升高冻土融化,与冻融泥石流关系最密切的气温,C 正确。羚羊峡谷(左图)位于美国西部,该地年降水量少,夏季多暴雨,水流急,

4、造成山洪频发。峡谷两侧多为柔软的砂岩。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 5-6 题。5 .组成羚羊峡谷的岩石和直接影响峡谷形成的作用是右图中的(:A.甲和 bB.乙和 aC.丙和 cD.丁和 d6 .下列地貌类型成因和羚羊峡谷相似的是()A.挪威峡湾 B.长江三角洲C.西北雅丹地貌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解析】5 .羚羊峡谷两侧多为柔软的砂岩,砂岩是沉积岩。右图高温高压下形成变质岩-丁,有三个箭头指向甲,因此甲为岩浆,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因此乙为岩浆岩,内为沉积岩,形成沉积岩的作用是外力作用-c,因此组成羚羊峡谷的岩石和直接影响峡谷形成的作用是右图中的丙和 c,C 正确,ABD 昔误。故选 Co

5、6 .A据材料分析分析可知羚羊峡谷是流水侵蚀形成的,挪威峡湾是冰川侵蚀形成的,A 错误;B、长江三角洲是流水沉积形成的,B 错误;C、西北雅丹地貌是风力侵蚀形成的,C 错误;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形成的,D 正确;故选 Do红石滩景观是指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红色。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云南北部、西藏东南部和南部,海拔一般在 20004000 米之间。研究发现,红石上的藻类属“约利橘色藻”,依附生长于没有泥沙附着的“新鲜”、“干净”的石块表面,而有泥沙附着的石块上往往有地衣和苔葬生长,不会生长橘色藻。据此完成 7-9 题。7,适宜红石滩景观的藻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A.温暖潮湿

6、B.低温潮湿C.低温少雨 D.高温多雨8 .大面积的红石滩景观存在()A.河谷低地 B.高山冰川C.悬崖峭壁 D.背风峡谷9 .红石滩景观中石块的来源与某一自然灾害有关,该灾害可能是()A.地面塌 PgB.地震 C.滑坡 D.泥石流【解析】7 .红石滩景观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云南北部、西藏东南部和南部,属于湿润地区,C 错海拔一般在 20004000 米之间,说明气温较低。适宜红石滩景观的藻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低温潮湿,B 对。A、D 错。8 .大面积的红石滩景观出现的环境是低温潮湿,背风峡谷干燥,不适宜,D 错。附着在岩石上,不是冰川上,B 错。红石滩应是在河谷地区,悬崖峭壁不能称为滩,C 错

7、。景观存在河谷低地,A 对。9 .红石滩景观中石块的来源与某一自然灾害有关,该灾害可能是泥石流,泥石流携带石块在河滩沉积,形成石滩,藻类依附生长,形成红石滩,D 对。地面塌陷、地震、滑坡不能形成石滩环境,A、B、C 错。点睛:河谷地区,泥石流携带石块在河滩沉积,形成石滩,藻类依附生长,形成红石滩。分布海拔较高,说明生长环境气温较低。我国西南地区降水丰富,是湿润区,说明环境潮湿。滩在河流沿岸,峭壁不能称为滩。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图。阿留中群岛属于形成年代较晚的火山群岛,长 1900 千米,由300 多个细小的火山岛(当中有 57 座火山)组成。群岛四季温差小,多雨雾和强风据此完成 10-11题。1

8、0 .阿留中群岛多火山的原因是()A.海底板块发生升降运动 BC.位于生长边界板块张裂 D11 .推断阿留中群岛主要的植被是(A.草甸、苔薛C.荒漠、灌丛【解析】10 .阿留中群岛位于太平洋北部边缘地区,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与消亡边界分布是基本一致的,所以位于消亡板块碰撞。D 对。11 .根据材料,阿留中群岛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多雨雾和强风,不利于乔木的生长,排除 RD,岛屿海洋性强,温差小,水汽多,多雨雾,气候较湿,不利于荒漠,灌丛等较干旱环境植被的生长,排除 C,而非常适宜草甸、苔葬的生长。A 对。张掖丹霞地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

9、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下图为张掖某处丹霞地貌。据此回答 12-13 题.阿留中群岛的隆起抬升.位于消亡边界板块碰撞B.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A.撤离堰塞体上游居民C.一次性摧毁堰塞体B,加固堰塞体D.开挖泄洪通道12 .组成该丹霞地貌的主要岩石类型为()A.变质岩 B.沉积岩 C.玄武岩 D.花岗岩13 .形成张掖丹霞地貌四壁陡峭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 f4B,冰川侵 f4C.风力侵 f4D.海浪侵蚀【解析】12 .由材料“丹霞地貌的岩石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根据所学知识砾石、砂岩和泥岩都为沉积岩;且读图组成丹霞地貌的主要岩石具有层理构造,符合沉积岩

10、特征,故该题选 Bo13 .张掖位于我国甘肃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降水少,风力作用强,故其丹霞地貌四壁陡峭的主要外力作用为风力侵蚀。该地降水较少,深居内陆,流水侵蚀作用弱,无海浪侵蚀作用,故 AD 错误;河西走廊,无永久冰川,故该地貌和冰川侵蚀无关,B 错误,所以该题选 C2018 年 10 月 29 日,雅鲁藏布江林芝市米林县加拉村段发生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2017 年 11 月 18 日当地发生过 6.9 级地震,下图是该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读图回答 14-15 题。14 .下列关于该堰塞湖及堰塞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地震B.运用 RS

11、技术分析堰塞体的土方规模C.堰塞湖所在地区山高谷深D.堰塞体溃决可能会引发上游洪水灾害15 .应对堰塞湖溃坝危害的最佳措施是()【解析】14 .堰塞湖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山体滑坡,A 错;遥感只能观测,运用 GIS 技术才能分析堰塞体的土方规模,B 错;堰塞湖所在地区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山高谷深,C 对;水往低处流,堰塞体溃决可能会引发中下游洪水灾害,D 错。故选 Co15 .堰塞湖形成后对河流下游的威胁很大,其应对的最佳措施是开挖泄洪通道,降低河道水位,从而解除溃坝造成的洪水威胁,A 错,D 对。加固堰塞体只能是临时措施,这样并不能解决上游水位上涨的问题,一次性摧毁堰塞体会使下游地区的水位迅速增

12、长,故最终还是只有采取泄水措施,其余选项可排除。故选 Do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面积 1060 平方千米, 14 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 200 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被称为五大连池。结合“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完成 16-17 题。K大连池地球的内部圈展结构16 .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圈层 B.圈层 C.圈层 D.圈层17 .五大连池景观的形成充分说明了陆地环境岩石圈()A.只受内力作用的影响 B.变化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C.和其他陆地圈层没有关系 D.组成物质发生着循环变化【解析】

13、16 .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上地中 M 顶部的软流层,对应图中的圈层,B 对。圈层是地壳,圈层是外核,圈层是内核,A、GD 错。17 .五大连池景观的形成充分说明了陆地环境岩石圈组成物质发生着循环变化,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岩浆岩,再受外力侵蚀、堆积等作用影响,D 对。景观受内力、外力共同作用的影响,A 错。火山喷发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B 错。岩石圈和其他陆地圈层有密切关系,C错。(2020江苏高二期末)河北阜平片麻岩天生桥,是由瀑流沿山谷裂隙冲蚀形成(左图)风化侵蚀变顺作用沉枳物固站应若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8-19 题。阜平天生桥瀑布岩石图物质稠环示意图【解析】

14、18.天生桥片麻岩岩石类型的是变质岩,乙是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为变质岩,故选 Bo19.图中甲为重熔再生形成的岩浆,是岩浆冷却凝固、是重熔再生、是变质作用、是外力作用,天生桥,是由瀑流沿山谷裂隙冲蚀形成,属于外力作用,D 正确。故选 Do(2015 湖南高三)读贺兰山东麓堆积地貌及其剖面图,回答问题18.天生桥岩石类型为(19.造成天生桥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力9拔(“L)口A.甲B.乙C.丙D.丁A.B.C.D.阳例山地广口利流砾小傩地匚二 (细砾石摊地j前缘少士平蚁制/三期竹边界线三口制面线粉沙I1出七即网顶跖肉(knOII做右(1)描述图中地貌类型及沉积物分布特点。(4 分)(2)说明河流出山口前和出山口后所经地区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8 分)【答案】(1)冲积扇(洪积扇)。呈扇形分布,从扇顶到冲积扇末端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4 分)(2)出山口前等高线向西北弯曲且较稠密,出山口后向东南弯曲且较稀疏;(4 分)(数值自西北向东南递减。)其反映了河流在出山口前穿行于河谷且落差较大;出山口后坡度变小,泥沙石块堆积,形成冲积扇,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