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民教育出版语文选修《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学案_第1页
2016人民教育出版语文选修《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学案_第2页
2016人民教育出版语文选修《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学案_第3页
2016人民教育出版语文选修《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学案_第4页
2016人民教育出版语文选修《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展的动力》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课 达尔文:兴趣与恒心是科学发现的动力 学案(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词语,背诵传主的名言。2读:通过探究方式,思考达尔文的恒心和毅力在文中的具体体现,体味它们给了你哪些启发。3写:以“生命”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段落。4.练:传记的记叙顺序。一、诵记名言警句传主名言1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2如果说我有什么功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有毅力的结果。3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时间的全部价值。4我的生活过得像钟表的机器那样有规则,当我的生命告终时,我就会停在一处不动了。5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

2、时间。6脾气暴躁是人类较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7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诗意的感受能力。8无知者比有知者更自信。只有无知者才会自信地断言,科学永远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欧文·斯通(19031989),美国传记作家,生于加利福尼亚。像他的同乡杰克·伦敦一样,童年生活十分艰难,先是做报童维持自己的生活,后来当过推销员、牧童,替人赶车,暑假期间去果园做工。读完中学后仍打工,赶车,站柜台,在肉食厂、电力厂做临时工等。他读完大学之后,又获得南加州大学经济学硕士,后去印第安纳大学任教。他的写作生涯是从写剧本

3、开始的,后转向人物传记小说的创作。他一生写了二十五部传记小说,其中最有名的是梵·高传对生活的渴求(1934)。他还为杰克·伦敦、米开朗琪罗、弗洛伊德、达尔文等历史文化名人写过传记,在欧美各国很有影响,我国译过一些,也很受读者好评。2文体知识小说化的传记通过了解这篇“小说化的传记”,关注传记作品中真实与虚构的关系。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做法。有的完全忠实于史实,不做任何没有根据的推测和虚构,力求事事有来历,有根据;有的则在尊重史实的前提下,敢于进行合理的想象和虚构,比如丰富一些细节、虚构人物对话、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等,主旨是为了丰富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之显得有血有肉。

4、本文即属于后一种做法。比如,达尔文收到阿萨·格雷邀请他赴美讲学的来信,由此回忆起当年乘“贝格尔号”航行时的情景,这显然出自作者的虚构,但却是合理的虚构。中间有这么一个小插曲,也算是欧文·斯通紧张写作生活的一个调剂,对于读者来说,也不至于完全淹没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生出枯燥和厌烦之感。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达尔文的自言自语、达尔文与妻子埃玛的对话、达尔文与菲茨罗伊的辩论等。三、夯实基础知识1字正音准(先阅读课文,然后借助工具书,完成该题)(1)单音字誊写()惬意()蛤蟆()剽窃() 积攒() 恶煞()(2)多音字漂沓折(3)辨形组词 答案(1)ténqi

5、2;há mpioznshà(2)piopiopiàodátàzhzhéshé(3)官邸诋毁舐犊情深斟酌戡乱勘测剽窃瓢泼骠骑2涵咏词义(1)词义理解风度翩翩:_(错点提醒: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优美自然的样子。)骇人听闻:_(错点提醒:注意语境,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固执己见:_(错点提醒:在感情色彩上是一个贬义词。)珠联璧合:_(错点提醒:“璧”,美玉。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人或事物。)长篇大论:_(错点提醒: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答案举止、姿态潇洒优美。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

6、坏事)。顽固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珍珠串在一起,美玉合在一块儿,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凑在一起。滔滔不绝的言论或篇幅冗长的文章。(2)近义词辨析精疲力竭心力交瘁辨析:两者都有身体非常疲劳之意。“精疲力竭”指精神非常疲劳,体力消耗已尽,形容极度疲乏,程度较轻;“心力交瘁”指精神和体力都极度疲劳,程度较重。例句:a.他还给饲养家、杂交育种家和旅行者们写了一封封的调查长信,其数量之多,令人难以置信;仅通信一项,就足可以使任何一个英国人_。b由于是把材料按照严密的逻辑进行安排,这一工作的强度和紧张度把他搞得_。骇人听闻耸人听闻辨析:两者都有使人听了吃惊之意。“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

7、生的坏事);“耸人听闻”指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例句:a.那么,就是圣经扯谎啦,是吧?你的理论真是_。b他们甚至迎合时尚,准备了一个_的广告:预告要在Gartenlaube(凉亭)杂志上刊登关于马克思的传记性文章和马克思的肖像。答案a.精疲力竭b心力交瘁a.骇人听闻b耸人听闻四、速读感知课文1这是一篇“小说化的传记”,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基础上,作者发挥想象,丰富了很多细节,使得达尔文的形象更加饱满,文中哪些地方明显是出于作者的想象和推测?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做是否损害历史人物的真实性。答:_答案例如:91页达尔文邀请海军少将罗伯特·菲茨罗伊和他的妻子到“达温宅邸”做客,就“人类

8、的产生”问题各持己见,作者将两人当时的对话、神情、心理极为细致地描绘了出来,可以说这些都是作者加入了自己的想象来描写的;97100页在达尔文得知华莱斯得出了与自己几乎一样的结论后,他的内心感受,他和赖尔、胡克商谈处理这一事情的过程,他们的对话、举止,这些也都加入了作者的想象。这些课文中随处可见的似乎亲眼所见的人、事,不仅不会有损历史人物的真实性,反而会增加一种真实感,而且还会让人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达尔文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科学的无比崇敬。2文中能体现达尔文恒心与毅力的内容有哪些?答:_答案(1)他身体上的唯一问题就是腰部风湿痛的隐隐发作,这使他感到后背僵硬;(2)这一工作的强度和紧张度把他搞得心

9、力交瘁;(3)他对自己无法控制每天的工作量而感到烦恼;(4)他开始呕吐;(5)“可是当我一开始工作,我的健康就每况愈下了”;(6)他被卷入到这个问题越深,他觉得身体状况就越差;(7)这时他真的感到精力衰竭了;(8)他感到的不适应已不仅仅是往常的恶心了;(9)头晕目眩,心悸,肠胃胀气,干呕,就是他为了翻转乾坤所付出的代价。一、重点突破1本文记述了达尔文写作物种起源的过程,在这一工作中,请概括回答他遇到了哪些困难,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我来答题_我来规范_答案达尔文遇到的困难:(1)身体上,长期的工作压力使他的身体一直受到病痛的折磨;(2)精神上,朋友的决裂、挑战神权的巨大压力;(3)金钱上,花费了

10、个人大量金钱。精神:在遇到身心等各方面的困难的情况下,达尔文有矛盾,有畏惧,他不是一个斗士;但科学家追求真理的天职使他选择了坚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科学工作者的专业精神。2通过阅读课文,你从达尔文身上能够看到哪些闪光的品质?我来答题_我来规范_答案对待真理坚韧执着,对待工作谨慎认真,对待朋友谦和大度,对待对手正直诚实。3在处理华莱斯的稿件问题上,达尔文有过彷徨,也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这从他与赖尔和胡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来,但他最终选择了坦白。这表现了达尔文什么样的品质?我来答题_我来规范_答案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不仅严谨、认真、勤奋、勇敢,而且是正直的。他的朋友华莱斯给他寄来一篇与他的

11、书稿观点完全一致的论文,只要他推荐,华莱斯的文章一发表,就意味着达尔文20多年的心血白费了!尽管华莱斯的信中只是说如果达尔文喜欢并赞成这篇文章,请送交查理·赖尔。但是,正直的达尔文却当即决定,放弃自己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和即将完成的书稿,单独发表华莱斯的文章。后来,是在熟知达尔文研究工作伟大意义的科学家朋友们的关切下,达尔文才把自己的草稿提纲与华莱斯的论文同时发表了。在处理华莱斯的稿件的问题上,体现了达尔文的诚实、实事求是、真诚、坦白。4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1)关于大自然这种笨拙的、浪费的、慌手慌脚的和极端残酷的工作,一位魔鬼的牧师可能写出怎样一部著作啊。我来答题_我来规范_答案在很多

12、人的眼里,达尔文更适合当一名受人尊敬的牧师,这句话非常生动形象地描述出达尔文对于自然界漫长的生物进化历程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以及揭示出的奥秘给人们所带来的震惊。(2)当我们都躺在坟墓里之后,那时进化的法则将被认为是博物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博物学该是多么伟大的一门科学啊。我来答题_我来规范_答案这句话揭示出达尔文的物种进化理论在当时受到人们的普遍反对,但是他坚信:总有一天现实将会改观,科学会战胜愚昧,他的观点将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可并成为博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句话也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对其工作的不屑。(3)他不停地兜圈子,一会儿至高无上的思想让位于凄惨失败的思想,一阵阵意气消沉代替了欢欣鼓舞。我来答

13、题_我来规范_答案描述了达尔文听到自己的理论获得认可时的欣喜心态,以及由此而被别人冷漠,其实更是一种被无言否定的倍感伤痛的情景。二、疑点探究5为什么是“达尔文进化论”而不是“华莱斯进化论”?我来答题_我来规范_答案历史已经表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是在另一位博物学家华莱斯的激励下才很快发表的。华莱斯寄给达尔文的那篇请求达尔文转交给德高望重的地质学家赖尔的论文简要概括了达尔文艰辛研究近20年的大部分自然选择理论。这让达尔文面临两难选择,一是销毁这篇文章,对华莱斯置之不理;二是单独发表华莱斯的论文,这样就可能使自己20年的优先权丧失。最后他选择求助于两位值得信赖的科学家赖尔和胡克,两人帮助他们一起

14、宣读并发表各自的论文梗概,这也促使达尔文尽快写出自己的书来。这样,物种起源在1859年底得到发表。三、美点赏析比喻修辞的运用6本文比喻修辞的运用,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请分析下面语句使用比喻的好处。探究点拨比喻修辞的妙处:(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2)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清楚明白;(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1)查理深深地陷进他的座椅,把它当做暴风雨中的一个藏身洞。我来答题_我来规范_(2)科研工作犹如走山道,一路上布满了乱石与坑洼。我来答题_我来规范_答案(1)这句话巧用比喻,形象地说明达尔文当时所面对的世俗势力还非

15、常强大,人们对他的理论极力否定。而面对这一点,他只有默默地承受,潜心进行研究,把这当做是暂时隐藏起来。(2)使用比喻,形象准确地说出了科研工作的艰辛。四、随堂写练7以“生命”为话题,运用比喻论证写一个精彩段落。(200字左右)妙笔生花_答案(示例)生命如画,有浓墨泼洒,也有淡笔轻描;生命如歌,有轻吟浅唱,也有黄钟大吕。君不见李太白、杜工部之一生,浓墨泼洒,铸就生命之伟大;裴多菲、雪莱之一生,淡笔轻描,写尽生命之真谛。君不见轻吟浅唱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歌猛进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生命是山,我们无法预估它的长度,我们却可以追求它的高度。生命是路,它是由一块块

16、不起眼的沙石组成的,而不是铺金布银,平平淡淡中尽显生命之美。生命是一叶扁舟,航行于茫茫沧海之中,只有经历暴风雨的洗礼,才会迎来明天海上初升的太阳。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施鲁斯伯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当地的名医,家里希望他将来继承祖业,16岁时便被父亲送到了爱丁堡大学学医。但达尔文从小就热爱大自然,尤其喜欢打猎、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进到医学院后,他仍然经常到野外采集动植物标本。父亲认为他“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一怒之下,于1828年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达尔文对神学院的神创论等谬说十分厌烦,他仍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听自

17、然科学讲座,自学大量的自然科学书籍上。热心于收集甲虫等动植物标本,对神秘的大自然充满了浓厚的兴趣。1831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他放弃了待遇丰厚的牧师职业,依然热衷于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这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达尔文经人推荐,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自费搭船,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环球考察活动。达尔文每到一地总要进行认真的考察研究,采访当地的居民,有时请他们当向导,爬山涉水,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挖掘生物化石,发现了许多没有记载的新物种。他白天收集谷类岩石标本、动物化石,晚上又忙着记录收集经过。1832年1月,“贝格尔号”停泊在大西洋中佛得角群岛的圣地亚哥岛。水兵

18、们都去考察海水的流向。达尔文和他的助手背起背包,拿着地质锤,爬到山上去收集岩石标本。一路上,达尔文把各式各样的石头敲下来放进背包,有黑色的、白色的,还有夹着一束花纹的。一会儿,背包便装满了各种各样的石头,背包带深深地勒进达尔文的肉里,他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浸透了。“达尔文先生,这些乱七八糟的石头,到底有什么用?”看着吃力向前爬行的达尔文,助手不解地问。“你看,石头是有层次的,每层石头里有着不同的贝壳和海生动物的遗骨,它能告诉我们不同年代的生物!”达尔文喘着粗气说道。助手总算明白了一些,赶忙从达尔文身上接过背包,背在自己的肩上。在考察过程中,达尔文根据物种的变化,整日思考着一个问题:自然界的奇花异树

19、、人类万物究竟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会千变万化?彼此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些问题在脑海里越来越深刻,逐渐使他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产生了怀疑。1832年2月底,“贝格尔号”到达巴西,达尔文上岸考察,向舰长提出要攀登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舰长吃了一惊,急忙说道:“这山又高又长,您怎么走得过去?”“我就是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达尔文坚定地说道。舰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要求,为了安全起见,又派了向导和骡马一同前往。当他们爬到海拔4 000多米的高山上时,达尔文意外地发现了贝壳化石。达尔文非常吃惊,他心中想道:“海底的贝壳怎么会跑到高山上呢?”经过反复思索,他终于明白了地壳升降的道理。心中异常激动地说道:“看来,这条高大的山脉,在亿万年前,原来是一片大海啊!”达尔文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带领大家一直往上爬。到了安第斯山的最高峰,达尔文觉得轻松了许多。他俯瞰山下,突然发现山脉的两边,植物的种类并不相同。再仔细一看,即使同一种类,样子也相差很远。它们为什么会有明显的差别呢?达尔文脑海中一阵翻腾,对自己的猜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物种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客观条件的不同而相应变异!”后来,达尔文又随舰横渡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0月回到英国。在历时五年的环球考察中,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回国之后,他一面整理这些资料,一面又深入实践,同时,查阅大量书籍,为他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