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了解诗歌常常借助于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抒发感情。 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把握保姆大堰河的形象。 3、了解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以及对比的写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典型细节的分析,认识大堰河的形象。 2反复朗读,体会修辞方法(对比、反复、排比)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贯穿全诗的思绪和激情,理解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怀念之情,实质是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的赞颂。【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160;2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 难点: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外面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他不由得因冷而神飞,睹雪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浓浓深情的诗歌。这位诗人就是艾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二、走进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中国诗坛上一颗明亮的星。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性诗篇除课文外,还有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三、预习
3、检测:1、读准字音荆棘(jing1ji2) 火钵(bo1) 忸怩(niu3ni2) 叱(chi4)骂 、解释词语 典押,典当。 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了这首诗后你知道了一些什么事?有什么感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学生讨论明确:读了这首诗后我知道了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我”是吃了她的奶长大的。她心地善良、一生辛苦勤劳。她爱“我”如自己的儿子。她只活到四十年就离开了人世。感受:这首诗不仅坦露了诗人深沉的内心积郁而且为
4、我们中国的农村妇女树立了一尊朴素庄严的塑像。那种积郁首先来自现实生活中那些不公正的事物,来自他对农民命运的关切。作者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并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剧命运的黑暗社会。2、理清结构层次。第一部分(12节)写大堰河得名的原因及大堰河与自己的关系; 第二部分(38节)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质,抒发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与尊敬。 第三部分(910节)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 第四部分(1213节)是诗人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献诗。五、 合作探究:(一)学习第一部分。1、指名朗诵
5、160;2、看前两节诗,一共十行倒有三行重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学生发表看法。(反复,突出诗人永难忘怀大堰河的养育之恩,浓浓托出深深怀念之情。) 3、这三段中,大堰河是个什么样的人?请学生谈谈。(连名字姓氏也没有,以她村庄的名字作名字,大堰河又是一个童养媳,后来又是地主儿子的保姆,在养活地主儿子的前提下养活自己。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妇女的典型。) 4、诗中,称呼时而用“她”,时而用“你”,这怎么理解?你换一下试试。(用“她”是客观的交待,用“你”是表达亲切的深情。)总结:第一部分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与我的关系,表现诗人对乳母的怀念之情。 (二)
6、学习第二部分。1、第三节有几个镜头?这些镜头给你什么印象?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学生试答。 诗人看到雪,想起了保姆大堰河。通过想象和联想,描绘了一组冷落凄清的画面:荒凉的坟墓、冷落的故居、典押了的园地、长了青苔的石椅,通过一连串的排比,在对悲惨凄凉气氛的浓重渲染中,深切地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的思念和哀悼之情,并由此自然地引出第二部分对大堰河悲惨一生的回忆。2 诗人以诗来概括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一生干过两种活,在诗人小时,他是乳母,诗人五岁后她便做了佣工。那一节突出她的“乳母生涯”,那一节突出她的“佣工生涯”?(4节,7节) 3艾青因为生
7、他时母亲难产,后来又因为一个算命先生说他克父母,而被送到大堰河家整整抚养了5年。如果说第一层是作者站在现实的牢房里,那么,从第四节开始,作者就转入了对大堰河深情的回忆了。 4、第七节,在具体描写大堰河的佣工生活时,为什么每一句都用“她含着笑”开头?大堰河为什么笑?这表现了她什么品格?(用了六个排比句,描写大堰河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地承担着如此繁重的劳动:洗衣、做菜、喂猪、熬汤、收麦、晒豆但又始终含着笑,这突出了她勤劳、淳朴、宽厚、善良、本份,也渗透着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同情。她以自己的双手换取自己和一家最低的生活需求,她为此感到满足她对生首尾的反复,表现了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
8、汁,后是双手,为“我”和我的一家所作的牺牲,表现了一个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伟大。 5作者一方面表现大堰河的勤劳、淳朴、宽厚,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爱,诗中写大堰河对乳儿的爱采取了多种方法,第四节通过大堰河的乳母生涯浓墨重彩、反复铺陈正面抒发大堰河的爱的的话,那么笫五段是用什么方法? 6、第八节,又一次正面写大堰河对乳儿挚真的爱,在年节里,大堰河为了她的乳儿“忙着切那冬米的糖”把他乳儿画的关云长贴在灶边的墙上,对她邻居夸奖她的乳儿。这些描写,已经尽至了,但作者又深挖一层,把大堰河心底里的深情展示了出来: 六、 精读品析:1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命运所
9、给予她的,却有贫困和苦难。她活着,对于世界是无私地赠予,不停的劳作,毫无保留的贡献她的一切从血汗、乳汁、到赤诚的心,而直到她死,世界给予她的,是什么呢?(朗读) 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同着四十几年人世生活的凌辱, 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 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 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 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 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2.问:大堰河死后得到的是什么?(微薄的
10、葬礼) 她生前付出的何其多,而死后得到的又何其少啊,想到这里,诗人的心一阵阵发痛,他的心中充满了对她悲苦命运的深切同情。 3.这里,用了一连串的数量词,有什么意义? 数量词组“四十几年”、“数不尽”跟“四块钱”、“几尺长方”、技术“几束”、“一手把”的尖锐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不公道的世界”的揭发和控诉:大堰河只活了“四十几年,可是她却受了“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给她送葬的,只是“四块钱”的棺材,“几束”稻草,“一手把”的纸钱的灰这就是她辛苦一生所得的最后报偿!诗人强烈的愤慨包含在这数量词组的对比之中。 她死后,丈夫也死去,儿子除了做土匪当炮灰,便只能做伙
11、计当奴隶。真实的笔触,包含着控诉的心声。诗人自己,终于彻底背叛了他出生的那个阶级,而与养育他的那个阶级结成了真正的兄弟。所以大堰河不仅滋养了诗人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滋养了诗人的精神。4.是什么造成了她的悲剧?诗人对这个社会怀着怎样的感情?齐读11节,读出诗人的憎恨之情。 5.第四部分是诗的结束,作者从对往事的回忆又回到眼前的现实,与开头相呼应。诗人用六个“呈给你”和两个“呈给”的排比、反复,饱蘸激情,盛赞大堰河的灵魂乃至亲抚过自己的手、唇、脸颊、乳汁,情感奔放通畅,是抒情高潮。最后一节回应开头,重现诗的主旋律。整首诗结构严谨,一气呵成。 七、拓展延伸 :
1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对大堰河一定有了新的认识,面对哪些任意污染它的人,你想说些什么?板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 青第1层次:怀念与痛悼第2层次:眷恋与感激第3层次:同情与控诉第4层次:讴歌与赞美6.现代诗两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的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2引导学生学习现代诗,了解其特点。3朗读诗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过程与方法两首诗的教学均按照倾听配乐诗、反复诵读、分析探讨艺术特色的程序进行,在第二课中增加了一个诗歌朗诵会,以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提高其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诗歌的学习,体会诗人对故国家园的思念与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13、。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诗境之美以及作者强烈的感情。难点:体会作者如何营造意境,如何以物寓情抒发感情。【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展示一些与作者或与诗歌相关的图片、幻灯片,播放配乐诗歌,帮助学生建立对其的感性认识。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现代作家艾青的诗歌,这节课我们将共同赏析一首由现代女诗人席慕蓉所作的抒怀诗长城谣。首先请听这首诗歌的配乐版。板书课题。1观看幻灯片和图片,在配乐中欣赏诗歌,对其形成初步认识。二、 检查预习正音正字:焉支 隘口 蹲踞 荒莽 山巅 焚起 敕 (注音略)三 、走进作者:作者简介席慕容(略)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录音,整体感知3 讲授第一节提问
14、: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悲欢、恩怨、无情、冷眼)明确:写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长城作为历史的证人历尽沧桑,见证了千古的悲欢离合。使诗歌的气势一下子显得大气磅礴。4 讲析第二节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总、一就)明确: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之情和赞美。(唱、写)追问:诗人如何抒情?“总”字写出诗人日夜牵挂故乡;“一就”写出诗人心系长城以及长城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诗人把长城当成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所以才有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情结。5 讲析第三节提问:本节写什么?(请抓住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不眠)明确:梦回长城思考:为何以地名“敕勒”、
15、“阴山”、“黄河”抒情?“敕勒”、“阴山”是作者的故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身居他乡,心系故园。诗人希望有梦,好梦回故乡。但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思乡情使诗人夜不能寐!6 老师小结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因此,在诗人的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的象征,还是诗人寄托乡愁乡思的意象.。这是一首咏物抒情,反观历史的抒情诗,具有民歌风味,意境悠远,感情真挚.。四 当场成诵!五 布置预习一片槐树叶,思考两篇诗歌之间共同点。灵活机动诵读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并赏析其令人回味无穷的情感!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
16、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那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欣赏一片槐树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 导入新课以复习长城谣的情感思乡导入新课二 简介作者纪弦(略)三 赏析诗歌1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歌2讲析诗的第一节(可先范读)提问:本节写什么内容?明确:写一片“槐树叶”然而这片槐树叶却使用了极其繁复的修饰语:“全世界”指出范围;“最珍奇、最宝贵”指出程度;“最使人伤心、最让人落泪的”指出它背后的故事;“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指出它的形状、颜色。这样的
17、一片槐树叶使诗人睹物生情,伤感之情溢于言表。3讲析诗的第二节提问:本节写什么内容?明确:写槐树叶的来历追问:槐树叶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是作为诗集的书签用的。在这里“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了文化的象征,也许指的是古老的中国文化,虽忘却了它的具体的来历,但它肯定是故土的槐树叶,诗人因此而略感欣喜,因为它使诗人的思乡之情有了寄托,也一下子开启了诗人的浓浓的乡思乡愁之门。4讲析诗的第三节提问:本节写什么内容?明确:对将来的企盼,表达了游子思归的情感。思考:这一节运用了诗歌的什么手法?诗怎么写的?明确:运用了联想的手法。由槐树叶联想到故土的泥土,进而联想到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5教师总结本诗以“一片槐树叶”为
18、意象,寄托了诗人思乡盼归的情感,开头以槐树叶起情,结尾以企盼重回槐花飘香的季节收尾,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和上一篇诗歌一样,都使用了咏物抒怀的艺术手法。6再听范读,要求当场成诵。四 布置作业板书设计略附舒婷诗歌【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祖国啊!我是贫困我是悲哀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窝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
19、正在喷薄 祖国啊我是你十亿分之一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7.*致空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把握诗的内容,理解诗的主题及象征写法的运用过程与方法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熟读此文的基础上,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去理解诗歌主题,还可以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诗中最精华的思想和精美的形式来熏陶感染学生,感悟真情、理想、希望和人生。【教学重难点】重点:1.有感
20、情的朗读 2.理解诗的主题。难点:理解诗歌的象征写法。【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谜语导入:看不到,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世间万物离不了。(空气)同学们这么快就猜出来了,可见空气对我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一种物质,我们从不去在意它;而诗人则不然,他以敏锐的眼光抓住空气的特点,赋予了空气以新的象征意义,写了一首富有哲理的现代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致空气。二、走进作者:邵燕祥,1933年出生,195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城。1955年出版到远方去,在当时的青年和诗歌爱好者中有广泛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出版诗集多种;1990年起主要从事随笔杂文写
21、作,有组诗五十弦、金谷园发表。近年来时有新诗见诸报刊,总题母语写作。 文革期间遭到迫害后被平反,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平反之后,有感而发,抒写成的。三、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摇曳( ) 踪迹( )蹲 鼾息( )污浊( )面颊( )厮守( )2、辨析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
22、词曵( ) 窒( ) 翼( ) 拽( )
23、; 侄( ) 冀( )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诗歌不是随心所欲之物,它与其它文学作品一样,同样有着严谨的结构,试说说这首诗歌在结构上的特点? (2)方法:先教师作朗读指导, 然后学生自读,再让学生在小组内朗读,同学互相评价,以读促理解。 (3)要求:6分钟后抢答,
24、说出这首诗歌的结构。(说明:加个人及小组量化分) (二)学生小组内合作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提升,教师引导、评价、更正、补充、小结。1、学生明确:全诗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诗节,总括空气的特点;第二节至第五诗节,从几个方面讴歌空气;第六诗节,总结全诗。 2、预见性问题:学生可能在在划分时出现起止不准确的情况,教师可从第一节,五节内容上提示,如两节相同内容“无所不在,踪迹难寻”。 五、 合作探究:1、内容:赏析诗的第一、二、三部分。 问题:(1)第1节中“我”指谁,“你”指谁?为什么把“你”称做“我的朋友”?(2)第1节中诗人总
25、括了空气的那些特点?(3)请用一句话概括第2、3节的内容。(4)你觉得第2节中那两个词用得最巧妙?为什么?(5)2、3节中是紧扣空气的哪种属性来写的?(6)4、5节中有哪些意象,你是怎样理解的?(7)第六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8)第六节内容是不是第1节简单的重复?为什么?(9)作者写这首诗就是为了赞美空气吗?为什么?(说明:每个学习小组一个题,可根据学习小组实力调整题的分配,目的是调动每个小组的学习积极性。) 2、方法:小组内先个人朗读,然后组内讨论。(组长作记录并根据个人贡献加减量化分,然后各小组展示,其他小组可补充。监督班委会根据小组、个人表现加量化分。) 3、要求:
26、8分钟后,小组展示。 (二)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提升、其他学生认真听,别人发言完后,其他组如有意见不一致可举手纠正。必要时教师引导、评价、更正、补充、小结。 1、学生明确:(1)我是诗人自己,你是空气,诗歌以第二人称你开头,把空气当作我的朋友来称呼,奠定了全诗的叙述角度和抒情方式述说和直抒胸臆。全诗就像诗人面对知心朋友在真诚述说。 (2) “质朴到透明”、“无所不在”又“踪迹难寻”。 (3)第2节在孤独和黑暗中,空气陪伴着我。第3节在我将要窒息时,空气给我生命。 (4)动词“沉”用最巧妙,两个
27、“沉”字写出了黑暗之深,孤独之深,我被孤独和黑暗包围的绝望。 (5)空气给予人呼吸,给予人生命。 (6)第4节中除了空气还有“地牢”“海风”“森林草野的青气”。“地牢”象征险恶的,禁锢人的处境,“海风和青气”象征“关怀”“希望”“信念”“理想”等等。第5节除了“空气”主要还有“街头”“柳丝”“丁香”它们象征“自由”“幸福”美好地生活”等等。 (7)内容上是对全诗的总结。因为再次强调踪迹难寻又无所不在所以与第1节遥相呼应,形成一种工稳的结构。 (8)不,它只是重申了第1节空气的特点“踪迹难寻又无所不在”。除此之外它还概括了空气与人的关系:“厮守身边却默无一
28、语”。最后两句,诗人直接抒发了人类与空气永不分离的感慨。“永不分离,永不分离,到最后一息”,这既是诗人对空气的赞美,同时也是诗人真诚的希望。 (9)不是,借歌咏空气,赞美了人世间的真情。 、预见性问题:对第六小题中的“意象”一词学生可能不理解,教师可补充讲解。 六、 精读品析:1、内容:这首诗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用什么象征什么? 有事物有固定地象征义,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2、方法:独立思考,有困难的同学也可讨论。 3、要求:5分钟后学生抢答。(说明:加个人及小组量化分)
29、160;(二)小组内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三)展示提升,必要时教师引导、评价、更正、补充、小结。 预见性问题:“象征”一词学生可能理解不透,教师可补充讲解。七、拓展延伸 :人们渴望真情,呼唤真情,在我们这个社会当中,真情是无处不在的。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请你谈一谈。板书设计:致空气邵燕祥象征空气真情友谊希望信念 8.*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乔治及其诗歌和写作背景。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过程与方法品味感情强烈的诗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人感情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体
30、会“这棵老橡树”的象征意义。难点:品味感情强烈的诗句。【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在人类日益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早在170多年前的美国记者、诗人乔治珀金斯莫里斯,他的樵夫,别砍那样树这首诗中的“樵夫,别确那样树”这句话,就被现在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作为宣传环保的口号而广泛运用,最初这首诗是想表达什么情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二、走进作者:19世纪20年代,作者乔治.珀金斯.莫里斯就当过纽约镜报的编辑,但他最著名的还是多愁善感的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这首诗。由于工业和城市的扩展取代了乡村的景象,人们便十分珍爱这首诗,它既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又是对“进步”的一种有礼貌的抗议。甚至那些从未读过此诗的人也知道它的题目,并在环境保护主义成为政治运动之前,把它作为表明自己环境保护主义态度的简便方法。三、预习检测:1.读准字音樵夫(qiáo) 嬉戏(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情感教育与情商提升活动计划
- 2024年云南省生态环境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云南省戒毒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4年西藏自治区商务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2025年行业竞争格局变化分析试题及答案
- 感受软件设计师职业的乐趣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2024年培黎职业学院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4年南京师范大学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5年绿色金融对企业战略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大树遮阳脚手架搭设方案
- “危大工程”验收标识牌
- 人民币的故事(课堂PPT)
- 生产异常及停线管理规范(1)
- 学生英语读写情况调查分析报告(二)
- 河北工业大学本科生体育课程考核管理办法-河北工业大学本科生院
- 病房发生火灾应急预案
- 热学李椿__电子
- 煤仓安全管理规范标准
- 适配器安装、使用、调试说明
- 施工现场事故应急预案处理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