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下物理目 录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一. 透镜 3二. 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7三. 生活中的透镜11四. 眼睛和眼镜 15第七章 运动和力一. 力18二. 弹力 力的测量 21三. 重力 24四.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27五. 二力平衡30六. 学生实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32七. 牛顿第一定律 34第八章 压强与浮力一. 压强 39二. 液体内部的压强 42三. 连通器 45四. 大气压强 47五. 学生实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50六. 物体的浮沉条件 52七.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 55第九章 机械和功一、杠杆 59二、滑轮61三、功64四、功率
2、66五、探究使用机械是否省功68六、测滑轮组机械效率70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6.1透镜【学习目标】1.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知道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2.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其对光的作用。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2页“透镜”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2分钟)1透镜有 透镜和
3、60; 透镜两种,透镜是利用光的 规律工作的2. 中间厚边缘薄的叫_,中间薄边缘厚的叫_。3. 薄透镜的中心叫透镜的_,通常用字母_表示。4. 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叫做_,简称_。(二)阅读教材2页至4页“透镜对光的作用”“焦点、焦距”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8分钟)1、凸透镜对光具有作用,凹透镜对光具有_作用。2、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凸透镜的_。通常用字母_表示。同一凸透镜有_个焦点。3、到的距离
4、叫焦距,通常用字母_表示。同一凸透镜的焦距是_的。4、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经凹透镜发散后,其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的点叫做凹透镜的_焦点。二、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10分钟完成)1.如图所示,现有五种光学元件,对右图的光路图,方框中可放入的元件为 ( ) A.2或5. B.1或5 C.1或3或5 D.2或3或4 2.画出下图中光线经过透镜折射的光线
5、160;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B.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线有会聚作用 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4在有阳光的情况下,给你一张纸和一把刻度尺,如何粗略地测出凸透镜的焦距?三、课堂小结: (5分钟) 四、堂清检测(独立完成15分钟)1、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是不允许随地
6、丢弃透明的饮料塑料瓶的。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它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 _ _镜,对太阳光有_ 的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_2.要想利用凸透镜使点亮的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 _上3.如下图,一塑料薄膜组成的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
7、烧B.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透镜作用4以下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8、60; D 5.图中,画出了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a)、(b)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请你根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下面的光路图 6.完成光路图 7.在方框中填
9、上适当透镜 18. 如图所示,L1为入射8.完成下列光路图。 9.如下图,题中已画出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请在(a)、(b)方框中分别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10. 如图所示,L1为入射光线,L2为出射光线。请在图中添加合理的透镜。(注意所添加的器件位置要正确) 11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器件,完成光路图12.让太阳光垂直射到透镜上,在透镜的另一侧来回移动一张白纸,若能在白纸上得到很小很亮的一个光点
10、或光斑,则这个透镜是 透镜;若能在白纸上只能得到一个比透镜更大的光斑,则这个透镜就是 透镜13.桌上有凸透镜和凹透镜各一个,你有几种方法可以把它们判断出来? 五、联系生活讨论:(5分钟)一:透镜及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例:以下是一些元件的对话记录,这些元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属于凹透镜的是
11、 。A. 露珠:我虽只是一滴水,但我也能折射一个世界;F. 放大镜:用我也不错,我能让世界放大,照样清清楚楚,明明白白;B. 某透镜:你能折射一个世界。不如我,我能向天借火;G. 显微镜:要说放大,你还真不如我。我能让你看得更细,明查秋毫、不差毫厘。C. 防盗门“猫眼”:你们吵吧。我在门内偷偷看你们;H. 照相机:你们看到的,我都能留下,我能让画面定格,留住精彩瞬间;D. 望远镜:嘿嘿,我是千里眼,我能看得更远,我都看到了;I. 电影放映机:你不如我,我能让你定格的画面动起来;E.
12、近视眼镜:能不能看得清哦,让我出马吧,我能让你的世界变得清晰;J. 眼睛:别吵了,没有我,你们什么都看不见!6.2探究凸透镜成像导学案撰稿人:崔晓麦(实中)审核:杨恒伟学习目标:1、 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2、 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学习重点:1、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2、 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学习难点:1、
13、 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2、 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规律的实验。器材准备: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及光具座若干组,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教材7页第一、二、三、自然段,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在凸透镜成像中,能呈现在屏上的像叫_像,不能呈现在屏幕上的像叫_像。请同学们做这样一组小实验,
14、你看到什么?1、用凸透镜近距离的看书上的字;2、用凸透镜远距离的看屏幕;实验结果:用凸透镜近距离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用凸透镜远距离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二、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阅读教材7页至8页“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合作探究完成下列实验(一)提出猜想同学们想一想:凸透镜成像的不同与_素有关?可能猜想的结果:_与物距有关;与像距有关当放大镜靠近物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放大镜远离物体时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我们下面来做实验:(二)制定实验计划小组讨论完成实验计划。1、你打算如何改变物距来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先把物体放在u>2f处,然后
15、放在2f>u>f处,最后放在u<f处。这样,由远到近,研究像的性质与物距的关系。)重点介绍:光具座,它是专门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仪器。另外,本次实验凸透镜焦距都是10cm。2、实验具体步骤:(1)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2)逐次固定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分别满足下列条件: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的位置,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的位置,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位置,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之内的位置,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记录像距和像的性质。3、实验完成后熄灭蜡烛并整理仪器。(三)收集证据。1、把蜡烛
16、、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到光具座上,并使它们在_、_。2、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3、当把蜡烛放在2倍焦距的位置,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是倒立的,像与凸透镜的距离也等于2倍焦距。 4、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的位置时,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倒立放大的像,像与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 5、当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位置时,光屏不成像。 6、当
17、把蜡烛放在1倍焦距之内,光屏上不成像,像与蜡烛在凸透镜同侧,成正立、放大的像。(四)、汇报实验结果。物距与焦距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f=10cm)像距v(cm)正倒大小虚实u>2f U=2f 2f>u>f U=f U<f (五)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与总结:(像距与焦距的关系)1、当物
18、体从较远处向透镜靠近时像逐渐变大,像到透镜的距离也逐渐变大。 2、像的大小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 缩小和放大的分界点是物距在二倍焦距处。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缩小的像;当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放大的像。3、像的正倒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倒立的像?倒立和正立的分界点是物距在一倍焦距处。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的像。4、像的虚实与物距是否有关?当物距在什么情况下成虚像?在什么情况下成实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
19、的虚像?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物距在一倍焦距处。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实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虚像。三、堂清检测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间,首先要调整_和_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实验时先固定_的位置,然后调整_的位置,最后移动_,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2、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是物距应满足:( )A、 小于2倍焦距; B、 大于2倍焦距; C、 等于焦距; &
20、#160; D、 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3、有一物体在凸透镜5倍焦距以外的地方,沿着主光轴逐渐移到1.5倍焦距处,像的变化是:( )A、从小变大; B、 从大变小; C、不变; D、 从小变大,又从大变小;4、在凸透镜的成像现象
21、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凡是实像必是倒立的; B、凡是虚像必是正立的;C、凡是放大的像必是虚像 D、 凡是缩小的像必是实像。5、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7厘米,物体在凸透镜前11厘米处,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6、如果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那么这时的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是(&
22、#160; )A、u>f ; B、u>2f; C、u<f; D、2f>u>f7、一个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另一侧光屏上成像,若将透镜下半部分用纸遮住,物体的像将( )A、在屏上只被接受到物体上半部分的像;
23、60; B、能得到物体不清晰的完整的像;C、能得到物体完整的像,但亮度却减弱了; D、能得到物体下半部分的实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和虚像都能显示在光屏上 B.实像和虚像都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24、; C.虚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D.实像能用眼睛看到但不能显示在光屏上 9.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当蜡烛到透镜焦点的距离是lO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透镜的焦距大于lOcm B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10cm时,可成一放大的像 C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20cm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缩小的像D当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是8cm时,在光屏上得不到烛焰的像10.烛焰发出
25、的光,经凸透镜在屏上已成一缩小的像,今要使屏上所成的像再大一些,并保持清晰,则应 ( )A将烛焰向凸透镜适当移近,适当减少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B将烛焰适当向凸透镜移近,其它不动 C使屏远离凸透镜,其它不动D将烛焰向凸透镜适当移近,适当增大屏与凸透镜间的距离11.物体沿凸透镜的主轴,从远处逐渐移向焦点过程中,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变化将是 ( )A.像逐渐靠近凸透镜,并逐渐变大 B.像逐渐靠进凸透镜,并逐渐变小C.像逐渐远离凸
26、透镜,并逐渐变小 D.像逐渐远离凸透镜,并逐渐变大1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屏上得到了烛焰的像,恰有一小虫飞落在透镜的中间部分,那么在屏上所成的像( )A.变成了小虫的像 B.像的中间没有了C.大小不变,亮度比原来暗了 D.大小和亮度与原来一样13.有一凸透镜f=15 cm,若物体放在焦点外5 cm,则像一定是 ( )
27、; A.正立放大虚像 B.倒立放大虚像 C.倒立缩小实像 D.倒立放大实像14.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有一个步骤是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点燃蜡烛应在这个步骤之_(填“前”或“后”)。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各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烛焰放在_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大;烛焰放在_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小;烛焰放在_点时,屏上出现最清晰像时,屏距凸透镜最远;烛焰放在_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14答案前、1c、2a、3c、4d15.
28、0;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
29、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 (如上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30、160; 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若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6.3生活中的透镜撰稿人:崔晓麦(实中)审核:杨恒伟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的性质及工作原理。学习重点:
31、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的性质。学习难点: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等生活中的透镜的使用。学习过程【学点一】投影仪请先仔细观察投影仪,着重观察镜头,再自学课本10-11页“幻灯机和投影仪”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透镜;2.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_的镜头,用投影仪观看投影片时的图案(物体)时,物体离投影仪镜头比较_(填“远”或“近”),像是_(填“缩小”或“放大”)、_的(填“倒立”或“正立”)3.投影仪成_、_的实像。实际像的正、倒与透明胶片(物)的方位_(填“有”或“没有”)关系。4.放映幻灯时,银幕出现的画面是幻灯片上画面的(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
32、C倒立放大的实像 D等大倒立的实像【学点二】照相机阅读课本12页“照相机”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的像。2.照相时,物体离照相机镜头比较_(填“远”或“近”),像是_(填“缩小”或“放大”)、_的(填“倒立”或“正立”)。3.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 )A、缩小的倒立实像 B、放大的正立实像C、缩小的正立实像 D、缩小的倒立虚像4.用照相机拍照时,要想使被拍的景物成的像大一些,照相机与被拍景物之间应 一些;底片跟镜头间的距离(暗
33、箱)应 些【学点三】放大镜1.用放大镜看物体时,放大镜离物体要很_(填“远”或“近”),放大镜所成的像是_、_的_像 。2.用放大镜观察邮票,邮票应放在 以内;看到的像是 、 、 ;并且邮票和像在放大镜的
34、; 侧。(填“同一”或“两”)【学点四】望远镜、显微镜阅读课本1213页“望远镜、显微镜”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望远镜主要由_个_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_,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_。2.显微镜由_组镜片构成,每组镜片相当于一个_。物镜的焦距很_,目镜的焦距叫_。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_。 堂清检测:一、填空题:1.小强在使用放大镜时,看到的却是倒立缩小的字的实像 ,显然他的错误是
35、160; 2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与一个 &
36、#160; 镜,为了使观众看到的像是正立的,幻灯片要 插在架上,并且幻灯片要放在镜头前 的
37、 位置上,在银幕上才能得到一个 像,若使镜头远离银幕,银幕上的像将变得模糊,这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可移动幻灯片,应使它 透镜(填“远离”或“靠近”)3.普通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透镜,一架普通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40c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
38、于_cm时,底片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_像(选填:实或虚)。4.毕业班的同学在照毕业照时发现有一部分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为了使全班同学都进入镜头,应使照相机 _学生,并调节镜头使镜头_胶片;在使用投影仪要使银幕上的像比原来大一些,应使投影仪_银幕,并调节镜头使镜头_投影片。(“远离”或“靠近”)5.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人眼通过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看到的是放大的
39、160; 像(选填“虚”或“实”)。6.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镜,照相时在底片上形成一个像。为了使远近不同的景物在底片上形成清晰的像,需要旋转镜头上的_(选填“光圈”、“快门”或“旋钮”),调节镜头到底片的距离;拍摄远处的景物时,需要将镜头到底片的距离调_(选填“近”或“远”)一些。7. 天文爱好者可以使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当被观察的物体在物镜的两倍焦距以外时,物体成一个_的 _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这个物体位于目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时,物体通过目镜成一个_的_像(选
40、填“放大”或“缩小”、“实”或“虚”),观察者就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这就是望远镜的原理。8. 数码相机是一种新兴的照相器材,它与普通照相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底片,而是通过一个特殊的感光层CCD,将图像的光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保存起来。已知某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为30cm,请用所学过的知识来说明,感光层与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_。若要成像,被拍摄的物体与镜头的距离要满足什么条件:_。 二、选择题:1.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A.凸镜
41、; B.凹 透镜 C.凸透镜 D.凹镜2.李明同学和妈妈到公园游玩,他想为妈妈拍一张清晰的照片,妈妈应站在镜头的( )A.一倍焦距以内
42、 B.一倍与两倍 焦距之间 C.焦点位置上 D.二倍焦距之外3.给顾客拍照,照 完全身以后在照一
43、张半身像,顾客保持不动,则( )A. 照相机应离人近一些, 同时暗箱拉长一些B. 照相机应离人近一些,同时暗箱缩短 一些C. 照相机应离人远一些,同时暗箱拉长一些D. 照相机应离人远一些,同时暗箱所短一些4.放映幻灯时,想使银幕上出现放大的“F”字母,那么幻灯片的正确放法应是 ( ) 图75.(多项选择)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放大镜成正立
44、、放大的虚像 B.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 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 近视眼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6. 小强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7. 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45、 )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 潜望镜成正立、缩小的虚像C.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D. 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8. 投影仪在现代教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是一个焦距不变的凸透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无论物距多大,凸透镜均可成清晰的像B. 投影仪所成的像可以是实像,也可以是虚像C. 要使投影仪在更远的屏幕上清晰成像,投影仪的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近一些D. 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它和投影仪的成像特
46、点是一样的9. 关于几种光学器材或设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照相机、幻灯机的镜头都相当于凸透镜B. 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C. 近视眼是将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D. 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出红外线10. 如图所示,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是 ( )A. 正立放大的像
47、0; B. 倒立缩小的像C. 倒立放大的像 D. 这三种像都可以看到11. 某同学用焦距为10的凸透镜去观察书上的文字,所成的像如图所示,则文字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A. 25
48、60; B. 15 C. 6 D. 1212. 用投影仪投影胶片,若想使屏幕上的图片大一点,应采用的方法是( )A. 使投影仪远离屏
49、幕,同时将镜头向胶片移近一些B. 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镜头远离胶片一些C. 只需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即可D. 只需将投影仪移近屏幕即可 1【针对练习】如图甲所示是现代城市中很多路口都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如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 (选填“靠近”或“远离
50、”)摄像头的。【答案】凸,照相机,远离 §6.4 眼睛和眼镜导学案撰稿人:崔晓麦(实中)审核:杨恒伟学习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2.知道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学习重点:眼睛的成像原理;眼睛的光学作用学习难点:眼睛的光学作用知识链接1、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2、凸透镜越凸,焦
51、距越 ,对光的 能力越强;凹透镜越凹,焦距越 ,对光的 能力越强。学习过程板块一:眼睛是如何看到物体的自学课本17-18页“眼睛”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
52、60; ,它把来自物体的光 在 上,形成物体的 像(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或“虚”)。2.
53、眼睛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变得比较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 在视网膜上,就可以看清 的物体;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变得比较 ,对光的
54、偏折能力变 ,近处物体射来的光 在视网膜上,就可以看清 的物体。板块二:近视眼及其矫正自学课本18页“近视眼”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产生近视眼的原因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55、;,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因此远处物体的像成在 。2.近视眼的矫正利用凹透镜能使光 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 ,使远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上。
56、0; 板块三:远视眼及其矫正自学课本19页“远视眼和眼镜度数”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产生远视眼的原因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 ,折光能力太
57、60; ,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因此近处物体的像成在 。2.远视眼的矫正利用凸透镜能使光 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 ,使近处物
58、体的像落在视网膜上。3. 眼镜度数的公式是 。课堂小结: 堂清检测1. 近视患者需佩戴 做成的眼镜,因为
59、 对光有 (填“会聚”或“发散”)作用;远视患者需佩戴 制成的眼镜,因为 对光有 作用。2.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_透镜,来自物体的光会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_的像(选填“正立”或“倒立”
60、)。如果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导致近视。有一种治疗近视眼的手术,采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处理,使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得_些(选填“强”或“弱”)。3.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它的 相当于底片;不同的是,照相机是调节 得到清晰的像,眼睛是调节
61、 得到清晰的像。4. 小亮同学将一眼镜片正对着太阳光,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中心25cm处形成一个亮点,该镜是 透镜,它的焦距是 。5. 小宇同学的爷爷,爸爸和小宇自己都戴着眼镜,那么小宇爷爷和爸爸戴的老花镜的镜片是
62、 透镜,小宇戴的近视镜的镜片是 透镜。6.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后”),这就是近视眼。敌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 透镜片做的眼镜。7.产生近视眼的原因之一是晶状体太
63、 ,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_,到达视网膜上的是一个模糊的光斑。可以利用_镜能使光线_的特点来矫正。8.远视眼是由于来自近处某点的光还没有会聚到一点就到达_了。我们可以利用_镜能使光线_的特点来矫正。正常人眼的明视距离为_cm;要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脸部,平面镜到人脸的距离最好是_cm9.近视眼的镜片是 透镜,老花眼镜的镜片是
64、60;透镜10. 如图所示,来自 远方物体的光,经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根据光路图,这个人需佩戴装有 镜的眼镜加以矫正 11.如图中画的是 王小刚同学的眼镜,从眼镜判断 ,他的眼睛 A.是远视眼B.是近视 眼C.视力正常,眼镜是太阳镜D.一只眼视力基本正 常,另一只是近视眼12.图2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校正后成像情况的图分别是( )甲 &
65、#160; 乙 丙 丁图2 A
66、图甲和图丙 B 图乙和图丙 C图甲和图丁 D图乙和图丁 13.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下图,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 )。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
67、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 14.如右图所示中,矫正远视眼的是图 ·
68、 A B 联系生活讨论:.仔细观察近视镜和远视镜,它们有什么不同?度数深的和度数浅的有什么不同?你能鉴别一副老花镜的两个镜片的度数是否相同吗?说明方法和理由。
69、 第七章 运动和力第一节力第一课时撰稿人:侯红平(外语)审核:杨恒伟【学习目标】1. 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及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 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N)3. 知道力可让物体发生形变,还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70、160; 【学习重难点】: 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效果【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23页至24页“力”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_ 叫做力。2.力不能脱离 而存在,当我们讨论某一个力时,一定涉及 个物体,一个是
71、; ,另一个是 。3.人踢球时,是_与_之间发生力的作用。若以球为研究对象,施力物体是_,受力物体是_。4. 手拍腿时,手和腿都有痛的感觉,说明 。此时,腿感到痛,因为 对
72、60; 有力的作用,同时手也感到痛,因为 对 有力的作用。这说明施力物体同时也是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 。 5.力一般用字母 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用符号
73、; 表示。6.一牛的力是多大呢?举例说明。(二)阅读教材24页至25页“力的作用效果”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6.由图72得出,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使 ,也可以使 。7.运动状态改变包括速度的 改变或速度的 改变或速度的
74、160; 和 同时改变。8.下列事例中,属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有( ),属于物体发生形变的有( )A 用脚踢飞放在地上的足球 B 用脚踩扁地上的乒乓球 C 用手接住飞来的篮球 D 人手拉弹簧,弹簧
75、伸长 9“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各图能生动地体现这一规律的是( ) 二、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不接触的两个物体能产生力的作用吗?举例说明。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能产生力的作用吗?举例说明。 三、课堂小结归纳整理出本课的知识要点。 四、堂清检测1.力是 &
76、#160;,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 个物体。用力踢球,球飞走了,脚也感到疼。这是因为物体间 ,以球为研究对象, 施力, 受力。若以脚为研
77、究对象, 施力, 受力。可见施力物体同时也是 。2.运动员踢足球时,感到脚会痛,这一现象说明了_,脚感到痛的施力物体是_ _。3如图12-8所示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a主要表示力能改变物体的_,图b主要表示力能改变物体的_ _。 &
78、#160; 4下列作用力中,大小最接近1N的是( )A马拉车行走的力 B牛拉犁耕地的力 C托起两个鸡蛋的力 D拔河比赛时每个人对绳的拉力5. 下列事例中,运动状态不改变的是(
79、; )A火车进站 B匀速沿圆的小车 C 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 D小孩沿滑梯下滑 6下列各图中反映力的作用效果是用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80、60; ) 7.龙舟比赛时,使龙舟向前行驶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船桨 B湖水 C人 D龙舟 8.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
81、60; B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产生力的作用五、课外拓展两个鸡蛋相碰往往只碰破其中一个,有人认为破的那个鸡蛋受力大,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第七章 第一节力(第二课时)撰稿人:侯红平(外语)审核:杨恒伟【学习目标】1. 知道和掌握力的三要素。2. 能用力的图
82、示和示意图表示力。【学习重难点】能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表示力。【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25页至26页“力的三要素”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 力作用效果与力的_、_和_有关,称为力的三要素。2用一根_的线段,把力的_表示出来就叫做力的图示。其中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_;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_;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_。3.为了精确地表示力的大小,在力的图示中要附上_,指出某一长度表示_。4. _叫力的示意图。 5. 在图12-11中画出物体A所受到的水平向右100N的拉力示意图。 6. 下列关于力的作图说法正确的是( &
83、#160; )A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是一样的。 B力的图示中,标度值可任意选。C同一个受力图,比例大小应固定不变。 D以上说法都正确。7下列哪个因素不影响力作用效果( )A力的单位 B力的作用点 C力的方向 D力的大小二、合作探究(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有何区别。 三、课堂小结归纳整理出本
84、课的知识要点。四、堂清检测 1.图示是用一根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的,线段的_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_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_表示力的方向. 2.学中,为了形象而直观地表示力,可以用_或_来表示力.3茶杯放在桌面上时,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中相同的是( )A作用点 B大小
85、; C方向 D都相同4.推门的时候,推力作用在离门轴较远的点比作用在离门轴较近的点,容易打开门或关上门,这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力的作用效果(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C.力的作用点
86、;D.力的大小和方向5用力的图示表示力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B.线段末端的箭头表示力的方向C.只能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D.用线段的终点也可以表示力的作用点6.与地面成30°角的150N的力向右上方拉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画出力的图示 五、课外拓展举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第七章第二节 弹力、力的测量撰稿人:侯红平(外语)审核:杨恒伟【学习目标】1. 了解弹性形变和塑性形变的区别。2. 知道弹性产生的
87、原因,能解释实际生活中有关弹力的简单现象。3了解弹簧测力计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力。【学习重难点】弹力的理解、弹簧测力计原理和确使用方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28页至29页“弹力”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叫弹性?根据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弹性?2.什么叫做塑性?根据生活经验,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具有塑性? 3_叫做弹力。弹力是普遍存在的力,如:_、_、_等都属于弹力。4_ 是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大小与
88、0; 有关。5.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_指向_。6.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_的方向。7.画出下列各图中支持面所受压力的示意图。 (二)阅读教材29页至30页“测力计”独立思考完成下列问题。1.一根弹簧能无限制拉伸吗?观看桌面上的弹簧测力计,你认为该怎样保护它?2. 为了准确地知道力的大小,要对力进行测量在物理学中,我们利用力产生的_的大小来测量力。国际上通 用力的单位叫做_,简称_用符号_ 表示。 3._的工具叫测力计在物理实验室经常使用弹簧测力计,它的核心部分是_ ,它的原理是_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影视编导专业考试真题与答题技巧
- 高三语文重点阅读文段解析
-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方案
- 危险化学品运输操作规程培训材料
- 气候变化与辐射强迫-洞察及研究
- 酒店推广营销活动方案说明
- 机场环境监测与空气质量管理-洞察及研究
- 低延迟服务中的数据安全与存储优化研究-洞察及研究
- 幼儿园健康信息承诺书格式及填写指南
- AI设计与消费者响应:关联影响探究
- 2025年新版中层副职面试题及答案
- 蜂窝组织炎护理小讲课
- 智慧树知道网课《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 (一检)泉州市2026届高三高中毕业班质量监测(一)数学试卷(含标准答案)
- 2025年福建省榕圣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矿山设备检修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30数据安全合规审计服务市场爆发及等保测评机构并购价值评估
- 纤维转盘滤布滤池运行维护技术说明
- 2025至2030中国无烟产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小学六年级体育教案(全册48课时)
- 不可撤销跟单信用证申请书中英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