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1 蝉》配套教案教学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1 蝉》配套教案教学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1 蝉》配套教案教学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1 蝉》配套教案教学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1 蝉》配套教案教学设计初二优秀公开课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蝉1. 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2. 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3. 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一、导入新课有一位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 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 一块荒芜但却是植物和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他就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在之后的 35 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

2、料,完成了昆虫记。1915 年,92 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世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蝉这篇课文就选自昆虫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蝉,了解蝉。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通读全文,理清说明顺序1法布尔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蝉?说说每一部分说明的内容及其说明顺序。明确:全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地穴,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地穴的情况,只是表示对蝉的考察从地穴开始。这一部分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第 1 段),表明自己“有研究蝉的习性的很好环境”,并介绍考察蝉的季节和自己生活环境中的蝉的情

3、况。第二层(第 27 段),写蝉的地穴和幼虫的地底生活。(这一层写对蝉的地穴考察,是按照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 23 段说明对地穴外部情形的考察,第 4 段说明蝉建穴,第 57 段写蝉伺机出穴)第三层(第 811 段),写蝉出洞蜕皮的过程。(这一层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考察,是按对事物的观察顺序进行的。第 8 段写对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的活动情形的观察,第 910 段写对幼虫蜕皮情形的观察,第 11 段写对刚脱壳的蝉的情形的观察)第二部分“蝉的卵”,介绍蝉从产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虽然这一部分的小标题为蝉的卵,但内容并不仅是介绍蝉的卵的情况, 只是表示对蝉的产卵、孵化和成虫的考察从介绍产卵

4、开始。其说明顺序和“蝉的地穴”一样,也是按照对事物观察的进程进行说明。这一部分可分为六个层次。第一层(第 1213 段),介绍蝉的产卵,分别说明了产卵的地方、过程和数量等。第二层(第 1417 段),写蝉卵遇到的危险,首先说明产卵的数量多是为了在遭到破坏时能有幸存者,然后介绍蚋对蝉卵的破坏和蝉对此的茫然无知。第三层(第 1820 段),介绍蝉卵的孵化和幼虫出壳。第四层(第 2123 段),写幼虫落地。第五层(第 24 段),写幼虫挖穴隐藏。第六层(第 2526 段),概括蝉的生活历程。既照应了“蝉的地穴”的介绍, 又结束了对蝉卵生长过程的说明,也是对全文形象化的总结。目标导学二:默读课文,品味

5、说明语言思考:这是一篇说明文,但我们读起来并不觉得枯燥无味,为什么?明确:蝉实质是科学观察笔记、考察报告,属于科学著作的范畴。但是, 作者在表达上采用了一些文学性语言对说明对象的科学资料进行综合介绍,因此有一定的文学色彩。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蝉人格化,赋予它人的情感和行为。如写蝉产卵,写出了“可怜做母亲的”生儿育女所付出的艰辛,同时也写出了蚋残害蝉卵的可恨。而由卵发育成蝉所经历的漫长艰苦的历程,更使我们为这个小生物的成长慨叹,多么不易啊! 从而对作者在文末的一大段抒情产生共鸣。再比如最后一个自然段里的“苦工”“享乐”“歌声”“穿起”等。二是运用文学的语言表达。如运用比喻的手

6、法把一般不为人知的科学现象表现得具体形象,以“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来比喻蝉的脱壳过程。它“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个动作使尾端从壳中脱出”。整个动作顺序有它自身的规律,其中的“腾跃”“翻转”“倒悬”等动词用得非常准确,把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准确而又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三是把自己的观察过程写得富有波折,有情节,有描写,就像是小故事一样,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目标导学三:感知内容,了解作品精髓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我们熟视无睹的蝉的成长过程说明得这样清楚明白?明确:这是因为作者经过了长期细致的观察。从文中看,比如蝉四年一个生命周期,在阳光下歌唱只有五星期,都说明作者对蝉的观察是长期而细致的。有时,还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正像作者自己说的那样:“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必要时,还要借助观察工具,“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正是作者严谨认真、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和全面细致深入的科学观察,让他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写出这样生动而又准确的文章。推荐阅读:昆虫记三、板书设计蝉蝉的洞穴洞穴特点出穴脱壳蝉的卵树枝产卵孵化幼虫钻入土里变为成虫生动形象的文学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