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开城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安徽省开城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安徽省开城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安徽省开城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开城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下列关于世界观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世界观就是哲学 B 世界观并非人人具有 C 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而哲学却是偶然形成的 D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2. 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             B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C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2、0;         D哲学是对社会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3. 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主要体现了( )A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B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C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3、0;  D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4. 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上解放出来,变成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毛泽东)。这里主要强调 ( )A 课堂里的哲学没有任何意义 B 哲学应该是大多数人的哲学C 哲学家的哲学是无用的哲学 D 哲学如果不具有方法论的意义,那么这样的哲学只能是空中楼阁5. 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是(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一元论和二元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A B   C  D6.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主义    B、 二元论 

4、  C、可知论      D、不可知论7.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 A、 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B、世界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D、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9.以往的哲学只在于认识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改造世界。这说明马克思哲学具有( )A科学性 B.革命性 C. 物质性 D.实践性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毛泽东思想 

5、0;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A、    B、   C、    D、11.“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做了政治崩溃的前导。”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哲学对社会变革可以发挥的作用是( )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 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决定社会发展

6、的历史进程A B. C. D.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据此回答12-13题1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A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B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夸大了物质的运动         D肯定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13.“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

7、( )A正确地说明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 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将会导致不可知论C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了物质是运动的主体14. 在和谐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外交取得了被国际舆论称之为“改变全球力量对比”、“ 催生世界新秩序”的成果。这体现的哲理是 (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B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C正确的意识有时候也可以决定物质            D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15. 随着人类

8、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的加深,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这提醒我们:( )A 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B 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C 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性     D 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16.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世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A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B 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诗C 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 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客观存在

9、决定的17. “按图索骥”这则成语给出的哲学启示是A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迷信书本     B要继承前人的经验,不能割断历史C 要发挥能动性,不能消极等待         D 要重视实践,不能思想僵化18. “画饼不能充饥”包含的哲理是 意识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 物质和意识是有区别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物质是客观的,意识不能代替物质A        B      

10、;  C       D 19.     手机作为21世纪的高科技产品,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国内外中学却明令禁止 “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新钢中学关于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规定从2012年4月4日起正式实施,严禁所有学生将手机带进校园。这说明了( )A人们难于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         B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

11、160;               D真理具有客观性“如果你把一个坏苹果留在一桶好苹果里,结果你将得到一桶烂苹果。”这就是坏苹果法则。据此回答20-21题。20“坏苹果法则”体现的哲理是 ( )A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起码要求    B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C 们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D人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

12、体的功能 21“坏苹果法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应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看问题应具体分析事物的联系     C 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       D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22. “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

13、斯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揭示了 ( )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某个微小因素的变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对系统产生决定性影响A B C DXXK联系具有多样性和条件性 客观存在的事物具有确定性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具有客观性 人的认识结论具有不确定性A. B. C. D.24.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 B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C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 D真理与谬

14、误相比较而存在25. 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A 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B 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C 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D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二主观题。(共4小题,计50分)26.简答题:请简要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什么。(9分)2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请简要回答这首古诗反映了什么哲学道理。(12分)28. 30多年前,小岗村18名农民签下分田到户的生死状,率先实行农业生产大包干,最终18户农民的想法转变成整个国家的希望。进而确认为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如今,农村改革又面临着如何适应较高生产力发展,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等问题。但我们相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广大农民会继续从本地区实际出发进行伟大实践,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现在哪些方面?(10分)(2)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9分)29.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区域发展一直是中央和地方重视的问题。材料:为解决安徽沿江中心城市规模偏小,行政区规模差距较大,且划江而治,水系特别是巢湖的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2011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