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 f * A n. W r X .“方S -* 3 J* 如富“ w aH 1 骄 田.a IUW H-f Xd H*riOfw初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诗经二首教案设 计教材分析关雎和兼葭选自诗经。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思念 和追求过程,表达了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兼葭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在兼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 焦急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两首同为爱情诗,都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 相思之苦。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也都采用了重章覆叠 句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文字虽然简单,但给予人们的感受却丰 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中国诗史)。教学本 文,应创造
2、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 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习赋比 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另外 还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等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 习、自我探究,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力求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积淀上 都有所收获。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 . 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 .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3 .反复朗读,直至成诵。(二)能力目标1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2 .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
3、生诗歌鉴赏的能力。(三)德育目标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教学重点1 .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2 .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1 .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的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2 .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教学方法1 .朗读法2 .点拨讨论法3 ,品读法课时安排4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图片,提出问题。神雕侠侣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武侠作品,刚刚看到的图片中 这两把剑的名字大家都还记得吗?明确:君子剑 淑女剑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诗经,看看关雎中的君子 和淑女是如何展现这爱情之美
4、的论语日:“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 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 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 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 相对。今天我们学习的关雎就是冠于三百篇之首的作品。二、资料助读,用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故诗经又称“诗”、“诗三百”。 汉代以后,儒家奉之为经典,始称诗经。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共分风(106 篇),十五国风,多是各地民歌,这些民歌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时代 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揭露了社会矛盾和统治的罪恶。雅(105篇), 分为
5、大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小部分是民间歌谣)、小雅(贵族作 品)。颂(40篇),包括周颂、鲁颂、商颂。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 曲歌辞。诗经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一一 叙事和抒情。比:以彼物比此物也一一比喻和比拟。兴:先言他物以 引起所咏之物也一一环境描写,渲染烘托气氛。诗经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吟唱的形式,基本句式是 四言,题目取自于句首。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 .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关关雎鸠(j uji t)】雎鸠鸟不停地鸣叫。关关,拟声词。雎 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洲】水中的陆地。【窈窕(y co ti (0) J文静美好的样子。【逑
6、(qi配偶。【苻菜】一种可食的水草。【左右流之】在船的左右两边捞。流,捞取。【寤寐(wU m这里意思是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思服】思念。【琴瑟友之】弹琴鼓瑟表示亲近。【(mdo)挑选。【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她快乐。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教师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 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一* .= , -* ,:* f 2 F :. *- .Mm -XV ”一 . 酒!a 一“ K *5 / 10一 f * A n. W r X .“方S -* 3 J* 如富“ w aH 1 骄 田.a IUW H-f Xd
7、H*riOfw3.学生齐读,放录音,再听一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四、思读全诗,把握文意关雎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 人把它放在三百篇之首,说明了它的重要。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 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此后,历代学者评关雎皆“折衷于夫子”。关雎写的是一个 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 的喜悦。其文、义、声、情俱佳,足为“国风”之始,诗经之冠。诗中这位男子在河边听到鸟鸣,顺着鸟声走去,看到沙洲上有成 双成对的鸠鸟,因而引起一种美好的联想一一淑女是君子的佳偶。因此,诗的第一章
8、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苻菜,她左右采摘苻 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 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并使他醒 时梦时都思念着她。“求之不得”以下四句,总括地写出这种强烈激 动的感情。但因为追求这个姑娘没有达到目的,所以“寤寐思服” “辗 转反侧”。第二章的八句,写这个男子日夜不安的苦闷和焦灼的心情。 最后一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苻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 愿望。“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是写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 就是他想像结婚时的热闹情景。板书:所听:关关雎鸠 。一* .= , -* f 2 F :. *- .Mm
9、-XV ”一 . 酒!a 一“ K *5 / 10一 f * A n. W r X .“方S -* 3 J* 如富“ w aH 1 骄 田.a IUW H-f Xd H*riOfw所见:在河之洲所思:窈窕淑女所愿:君子好逑寐求之一一追慕之心辗转反侧一一相思之苦琴瑟友之一一亲密相爱钟鼓乐之一一欢快热闹教师小结:古人在解释这首诗时,曾进行封建礼教的涂饰,或说它是 “美后妃之德”,或说它是“刺康王晏起”,名义上是“以史证诗” 实际上是一种歪曲。今天我们认为它作为一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 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乐而 不淫,哀而不伤”,确有一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3.学生
10、再读关雎,同时在头脑中再现主人公鲜明生动的形 象。五、课后作业1 .背诵诗经周南关雎,掌握重点字词。2 .品读全诗,探究艺术手法,并体会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有何 效果。3 .预习诗经秦风兼葭,初步了解相关知识。第二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四幅图片,营造气氛并初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这梦幻的图画为我们展示的,正是诗经中的经典篇目一一兼 葭,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中的梦境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 .播放配乐朗读以及意译,学生听读入境,体味感情。2 .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教师提醒学生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 之景,惆帐之情。3 .放录音,学生复听一次,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同时出示
11、投影, 提示字词。投影显示: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凄凄” “采采”义同。白露为霜:晶莹的露水凝结成了霜。为,凝结成。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伊人:那个人,这里指诗人所思念追寻的人。意中人。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边。一方,那一边,即水的彼岸。方,边溯涧(su hu i )从之:沿着弯曲的河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溯 涧,逆流而上,逆着河流向上游走。涧,曲折盘旋的水道。从,跟随、 追赶,这里指追求、寻找。之,这里指伊人。道阻: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阻,险阻,道路难走。溯游从之:顺流而下寻找她。溯游,顺流而下。 “游”通“流”, 指直流的水道。宛在水中央:(那个人)仿佛在河的中间。意思是相距不远却
12、无法到达。宛,宛然,好像。萋萋:茂盛的样子。与下文“采采”义同。晞(x i ):晒干。湄(md ):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边。跻(j i ):升高,意思是地势越来越高,行走费力。垠(ch :水中的小沙洲。采采:茂盛的样子。未已:指露水尚未被阳光蒸发完毕。已:完毕滨(s i ):水边。右:迂回,弯曲,意思是道路弯曲。之:代“伊人”近(zh i ):水中沙滩。4 .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教师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三、品读全诗,重在鉴赏(一)篇章结构全诗共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后六句写人。写景:兼葭苍苍,白露为霜。|兼葭萋萋,白露未晞。|兼葭采
13、 采,白露未已 。作用:给人萧瑟冷落之感,既有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主人 公凄婉感情的流露。写人:每章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失望 惆怅之情。每章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 怅惘情怀。(二)情感脉络深深爱恋一一白露为霜、未晞、未已一一痴痴守望执著追寻一一道阻、长、跻、右,溯涧从之、溯游从之一一不畏 险阻深意伤感宛在水中央、水中垠、水中扯求而不得,可望 不可即(三)艺术手法1、重章叠句。三章句式相同,每句只更换一两字,表现了反复 咏唱和缠绵无尽的感情。2、借景起兴。三章都用秋水岸边凄清的秋景起兴,刻画的是一 片水乡清秋的景色,既明写了主人公此时所见的
14、客观景色, 又暗寓了 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相一致 的。诗人的凄惋的心境,也正是借这样一幅秋凉之景得到渲染烘托, 得到形象具体的表现。3、虚实相生。把实情实景与想象幻想结合在一志,用虚实互相 生发的手法,借助意象的模糊性和朦胧性,加强抒情写物的感染力。一* .= , -* ,:* f 2 F :. *- .Mm -XV ”一 . 酒!a 一“ K *10 / 10一 f * A n. W r X .“方S -* 3 J* 如富“ w aH 1 骄 田.a IUW H-f Xd H*riOfw四、拓展了解,体会诗歌的影响力观看课件中的视频,触发学生更为广阔的情感体验。多媒体显示:“伊人”是一个具体而缥缈的目标,他(她)或许 是诗人思念追寻的爱人,或许是千载难逢的知音,或者是明君寻觅的 贤臣,或者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似可知但又不得而知。这种借美人来表现一定主题的写法对后世影响颇深,比如曹植的洛神赋、戴 望舒的雨巷等等。清代叶燮在其原诗中指出:“诗之至处, 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具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旨归在可解 不可解之会; 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以为至也。”兼葭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域名转让与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合作合同
- 高效节能型立体停车库租赁与节能技术应用合同
- 企业食堂厨师食品安全与劳务合同
- 劳动用工合规管理及用工风险控制合同
- 国际学生行李保险及专业托运服务合同
- 互联网企业兼职产品经理合作协议及考核指标
- 影视基地电力设施维护与优化升级合同
- 2025至2030年纯棉精梳环锭纺股线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中国铝框板式可清洗尼龙网过滤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药店压货协议书模板
- 湖北省武汉部分学校2025届高三第三次测评英语试卷含解析
- 新课标下提高小学书法教学成效策略研究
- 《工艺标准培训》课件
- 2020-2024年五年高考数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3 数列(真题10个考点精准练+模拟练)解析版
- 养老院九防制度
- 数据融合风控策略
- 2021年修订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考试题库
- 《广播电视与通信》课件
- 高温熔融金属企业安全知识培训
- 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水利信息化水情监测系统单元工程质量验收评定表、检查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