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1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旧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1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1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旧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2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1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旧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3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1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旧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4页
甘肃省嘉峪关市一中2011届高三语文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旧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嘉峪关市一中2010-2011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题语文 说明: 满分150分,150分钟完卷。第 I 卷(30分)一、基础知识(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挑衅(xìn) 褊小(bin) 忖度(dú) 同仇敌忾(kài) 沉淀(diàn)B稍息(sho) 执拗(niù)  苔藓(tái) 自怨自艾(ài) 谙熟(n)C炽热(zhì) 粗犷(un) 歼灭(jin) 相形见绌(chù) 埋怨(mán)D怨懑(mè

2、;n) 横祸(hèng) 拘泥(nì) 力能扛鼎(gng) 龋齿(q)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处事 / 处世 包含 / 包涵 风言风语 / 流言蜚语B分辨 / 分辩 发奋 / 发愤 盛气凌人 / 诎诎逼人C留恋 / 流连 提名 / 题名 置之度外 / 置若罔闻D声明 / 申明 引见 / 引荐 魂不守舍 / 失魂落魄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有的高中学生写作文总是喜欢装出一副老气横秋的姿态,动辄用大话套话官话吓唬人,这种文风必须改变。 B9月8日,平顶山特大矿难发生后,一些死难矿工家属面对记者表达了自己的黍离之悲和对一些煤矿领导的愤

3、慨。C在13届罗马世界游泳锦标赛上,张琳在男子800米自由泳决赛中夺得中国男游历史上第一个男子世界冠军,当人们问他有何感想时,他竟然出言无状,脸憋得通红,只是说:“感谢我的教练,感谢所有支持帮助过我的人。”D进入8月,沪指连续四周下跌,很多被套股民备受煎熬,想尽快弥补巨额亏损,因此一度消失的非法“代客理财”又东山再起。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这一个字琢磨好半天,           穷年累月地去下修辞的功夫,我们不去过多地提倡。 因为诗人并没有告诉这位

4、女郎的年龄、容貌以及互道珍重的两人的关系,但这并不           读者在自己的想像中创造出一个动人的画面来。 但是,也不可对诗的欣赏存在着不切实际的奢望,以为读诗可以“创造一切”,因而也可以           一切。这是不可能的。 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          

5、;  一两年了。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 A以至 妨害 洞悉 不只 B以至 妨碍 洞悉 不止 C以致 妨害 洞察 不只 D以致 妨碍 洞察 不止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赢得更多的主动,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格局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我们党面临的国际局势变动的新考验。B在“5.12”地震抢险救灾中,可敬的军人个个奋不顾身,冲锋在前。大家虽然有点累,但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免遭损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C排球是一个集体项目,与其他运动是不一样的,教练员需要不断摸索,中国队现在的

6、当务之急就是找到理想的配合。D国家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了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这一规定旨在加强行业准入门槛,将网上五花八门的视频节目纳入更加严格的监管。 6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而在诗,离开了猜想的空间却可能意味着贫乏。当然,            。 (2)在那间僻静的小屋的墙上,慢慢地贴满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图和图表。他教孩子们读书写字做算术       

7、;     。 猜想应当与真正的晦涩加以区别。猜想不是因费解引起,而是由于诗本身有太多的郁积,从而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加以补充和阐发。 猜想不是因费解引起,而是由于诗本身有太多的郁积,从而需要欣赏者以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加以补充阐发。猜想应当与真正的晦涩加以区别。 不但讲述了自己通晓的事物,而且还超越了自己想像力的界限,给他们讲世界上的奇迹。 给他们讲世界上的奇迹,不但讲述了自己通晓的事物,而且还超越了自己想像力的界限。A B C D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710题。(共4小题,共12分)柳庆字更兴,解人也。父僧习,齐奉朝请。庆幼聪敏,有器量。博涉

8、群书,不治章句。时僧习为颍川郡,地接都畿,民多豪右。将选乡官,皆依倚贵势,竞来请托。选用未定,僧习谓诸子曰:“权贵请托,吾并不用。其使欲还,皆须有答。汝等各以意为吾作书也。”庆乃具书草云:“下官受委大邦,选吏之日,有能者进,不肖者退。此乃朝廷恒典。”僧习读书,叹曰:“此儿有意气,丈夫理当如是。”即依庆所草以报。大统十年,除庆尚书都兵郎中。广陵王元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庆捕推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今若加以桎梏,后复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于是大集僚吏,盛言孟氏依倚权戚侵虐之状。言毕,便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不敢侵暴。有胡家被劫

9、,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名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榜。居二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榜下,因此尽获党与。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傥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太祖尝怒安定国臣王茂,将杀之,而非其罪。朝臣咸知,而莫敢谏。庆乃进争之。太祖逾怒曰:“王茂当死,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之。”乃执庆于前。庆辞气不挠,抗声曰:“窃闻君有不达者为不明,臣有不争者为不忠,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太祖乃悟而赦茂,已不及矣。太祖

10、黯然。明日,谓庆曰:“吾不用卿言,遂令王茂冤死。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 (选自周书·列传第十四,有删节)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时僧习为颍川郡 为:治理 B其使欲还,皆须有答 使:令、让 C庆辞气不挠,抗声曰 抗:抗议D可赐茂家钱帛,以旌吾过 旌:表彰8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汝等各以意为吾作书也。 成以其小,劣之。 B. 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吾欲之南海。C. 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D. 朝臣咸知,而莫敢谏。庆乃进争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明柳庆机智多谋的一

11、组是( )庆乃具书草云:“下官受委大邦此乃朝廷恒典。” 庆于是大集僚吏,盛言孟氏依倚权戚侵虐之状 乃作匿名书,多榜官门 乃复施免罪之榜 庆乃进争之 庆谨竭愚诚,实不敢爱死,但惧公为不明之君耳A B C D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庆的父亲在选拔乡官时,有很多京城附近的权贵纷纷请求托付安排相关人员。柳庆代父写信,明确提出了选择乡官的标准,义正词严地拒绝了权贵们的无理要求,受到了父亲的赞赏。B广陵王元欣是皇亲,他的孟姓外甥曾经因偷别人的牛而被柳庆捕获。但这个姓孟的人气焰嚣张,根本不把柳庆放在眼里。柳庆召集众多僚属吏员聚会,当众用笞刑打死了这个人,极大地震慑了那

12、些豪强贵戚。 C有一胡姓人家遭贼人打劫,贼人中有人通过写匿名信的方式,表达自己想自首却又担心治罪的心情。柳庆就张贴了一份自首免罪的告示,促其自首,终于全部抓获了这批劫匪。 D太祖因怒要杀掉王茂,朝中大臣都知道王茂没有犯罪却不敢进谏。只有柳庆挺身而出,冒着与王茂一起治罪的风险,替王茂鸣冤。最终使太祖认识到误杀王茂的错误。 第卷(非选择题,共120分)三、(27分)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 乃谓庆曰:“今若加以桎梏,后复何以脱之?”(3分)译文:          

13、;  (2)傥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3分)译文:            (3)卿若明其无罪,亦须坐之。(3分)译文:            12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完成下面两题。(8分)小园清黎简水影动深树,山光窥短墙。秋村黄叶满,一半入斜阳。幽竹如人静,寒花为我芳。小园宜小立,新月似新霜。注寒花:菊花。(1)诗的首联中哪个字用得最好?为什么?请简析。(3分)

14、0;                       (2)这首诗的后两联由物及人(诗人),请简要赏析诗中“人”的形象特点。(5分)                      

15、0;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0分)(1)忧劳可以兴国, ,自然之理也。(欧阳修伶官传序)(2)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3) , ,人道寄奴曾住。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李密陈情表)(5)故木受绳则直,                ,         &

16、#160;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曹操短歌行)四、(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消逝的钟声史铁生站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我大约两岁多。

17、 终于有一天奶奶领我走下台阶,走向小街的东端。我一直猜想那儿就是地的尽头,世界将在那儿陷落、消失-因为太阳从那儿爬上来的时候,它的背后好象什么也没有。谁料,那儿更像是一个喧闹的世界的开端。那儿交叉着另一条小街,那街上有酒馆,有杂货铺,有油坊、粮店和小吃摊;因为有小吃摊,那儿成为我多年之中最向往的去处。那儿还有从城外走来的骆驼队。“什么呀,奶奶?”“啊,骆驼。”“干嘛呢,它们?”“驮煤。”“驮到哪儿去呀?”“驮进城里。”驼铃一路叮玲铛琅叮玲铛琅地响,骆驼的大脚趟起尘土,昂首挺胸目空一切,七八头骆驼不紧不慢招摇过市,行人和车马都给它让路。我望着骆驼来的方向问:“那儿是哪儿?”奶奶说:“再往北就出城

18、啦。”“出城了是哪儿呀?”“是城外。”“城外什么样儿?”“行了,别问啦!”我很想去看看城外,可奶奶领我朝另一个方向走。我说 “不,我想去城外”,我说“奶奶我想去城外看看”,我不走了,蹲在地上不起来。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带你去个更好玩儿的地方不好吗?那儿有好些小朋友”我不听,一路哭。越走越有些荒疏了,房屋零乱,住户也渐渐稀少。沿一道灰色的砖墙走了好一会儿,进了一个大门。啊,大门里豁然开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大片大片寂静的树林,碎石小路蜿蜒其间。满地的败叶在风中滚动,踩上去吱吱作响。麻雀和灰喜鹊在林中草地上蹦蹦跳跳,坦然觅食。我止住哭声。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了教堂,细密如烟的树枝后面,夕阳正染红

19、了它的尖顶。我跟着奶奶进了一座拱门,穿过长廊,走进一间宽大的房子。那儿有很多孩子,他们坐在高大的桌子后面只能露出脸。他们在唱歌。一个穿长袍的大胡子老头儿弹响风琴,琴声飘荡,满屋子里的阳光好象也随之飞扬起来。奶奶拉着我退出去,退到门口。唱歌的孩子里面有我的堂兄,他看见了我们但不走过来,惟努力地唱歌。那样的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宁静又欢欣,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与窗外的晴空和树林连成一气。那一刻的感受我终生难忘,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后来奶奶常对别人说:“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地不哭也不闹了。”我多么羡慕我的堂兄,羡慕所有那

20、些孩子,羡慕那一刻的光线与声音,有形与无形。我呆呆地站着,徒然地睁大眼睛,其实不能听也不能看了,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那也许就是灵魂吧。后来的事都记不大清了,好象那个大胡子的老头儿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然后光线就暗下去,屋子里的孩子都没有了,再后来我和奶奶又走在那片树林里了,还有我的堂兄。堂兄把一个纸袋撕开,掏出一个彩蛋和几颗糖果,说是幼儿园给的圣诞礼物。这时候,晚祈的钟声敲响了唔,就是这声音,就是他!这就是我曾听到过的那种缥缥缈缈响在天空里的声音啊!“它在哪儿呀,奶奶?”“什么,你说什么?”“这声音啊,奶奶,这声音我听见过。”“钟声吗?啊,就在那钟楼的尖顶下面。”这时我才知道,我一来到世

21、上就听到的那种声音就是这教堂的钟声,就是从那尖顶下发出的。暮色浓重了,钟楼的尖顶上已经没有了阳光。风过树林,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连接起晚霞与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不知奶奶那天为什么要带我到那儿去,以及后来为什么再也没去过。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钟声已经停止,并且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消逝了。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教堂和幼儿园在我们去过之后不久便都拆除。我想,奶奶当年带我到那儿去,必是想在那幼儿园也给我报个名,但未如愿。再次听见那样的钟声是在40年以后了。那年,我和妻子坐了八九个小时飞机,到了地球另一面,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一走进那座城市我就听见了他。在清洁的空气里

22、,在透澈的阳光中和涌动的海浪上面,在安静的小街,在那座城市的所有地方,随时都听见他在自由地飘荡。我和妻子在那钟声中慢慢地走,认真地听他,我好象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象回到了童年。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14本文标题为“消逝的钟声”,若改为“钟声”或“飘在天空中的钟声”,你认为怎样?请简析你的理由。(4分)              &#

23、160;         15本文标题为“消逝的钟声”,但作者却从童年生活回忆写起,而且将童年生活的回忆写得细腻入微,请问: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试简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                               

24、;     16简析“暮色浓重了,钟楼的尖顶上已经没有了阳光。风过树林,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连接起晚霞与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这句话的作用。(4分)                        17文章结尾说“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请根据文章信息,适度推断,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赋予“故乡

25、”的“新意”。(4分)                                    五、语言表达题(15分)18请根据下面几个句子的提示,用一个单句为“科技文献”下个完整的定义。可适当增减文字,但不能改变原意。(4分) 科技文献是一种物质实体。 它是通过将科技

26、信息、知识记录在各种载体上所形成的。 常用的记录手段包括: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 常用的载体包括: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一些记录有科技信息和知识的网络资源也可以称之为科技文献。答: 19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个字)(4分)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近年来已有上升的趋势,心理研究人员随机对62位1523岁“未诊”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患者自身识别率几乎为零,学校、家庭、社会对本病的识别率平均不足1,一些综合医院的识别率仅为15左右。青少年抑郁症的种种表现,往往隐藏于其他心理和躯体的症状中,在非专科人士的眼里,与思想品德、个性问题相混淆,或误诊为脑供血不足

27、、神经性头痛、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血管系统及消化系统等疾病,这些症状恰恰是青少年抑郁症的特异性表现。 20请结合下面这首短诗的题目和表达特点,在诗中横线处依次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其前后呼应、衔接自然、点明题旨。(4分)望 海比岸边的黑石更远,更远的是石外的晚潮比翻白的晚潮更远,更远的是堤上的灯塔比 更远,更远的是堤外的货船比出港的货船更远,更远的是 比沉沉的汽笛更远,更远的是海上的长风比浩浩的长风更远,更远的是天边的阴云比黯黯的阴云更远,更远的是 21水库中学星星文学社请作家杨笑天来做报告。下面是张田甜社长开场白中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你找出来三处并进行修改。(3分)今天我们很荣幸

28、地邀请到著名作家杨笑天先生来作报告,前几天,我们两位已把大家的作品送给杨先生,他也都拜读了,下面杨先生会针对我们大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1)将  改为  ;(2)将  改为  ;(3)将 改为  。六、作文(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在“文革”中,一位老音乐家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而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在“文革”初期便自杀了。隐身在音乐的象牙之塔中,当风暴袭来,她心目中神圣美好的东西被践踏时,她选择

29、了死亡来抗争。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10-2011学年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一、基础知识1D(A度duó ; 稍shào 艾 yì ;C炽chì )2B(咄咄逼人)3.A(“老气横秋”可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用在A句中是恰当的。B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用错对象。C出言无状:说话超越本人的身份、地位,放肆,没有礼貌。句中误作为遇事紧张,不会说话。不合语境。D东山再起,泛指失

30、势后重新得势。此处应为贬义词“死灰复燃”。)4B(“以至”往往指由于程度深而导致的结果,多指好的结果;“以致”往往是由于前边有原因则导致的不好的结果。“妨碍”指事情不能顺利进行,或阻碍,多用于具体行为;“妨害”指有害于,着重指害处,程度较重。“洞悉”指知道的程度;“洞察”指观察的程度。“不止”一是指继续不停,二是指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不只”是不但、不仅的意思)5.A (B句式杂糅,应去掉“免遭损失”C “当务之急”与“现在”重复。D“加强门槛”,搭配不当。A项迷惑性较强,“新考验”本身包括能否考验的住两个层面,和前面“能否”是对应的,这是近几年出现频率较高的题。最经典的是97年高考题。本题为

31、表达应用中之辨析并修改病句E级。答案:A)6C(注意上下句的逻辑联系。中的“奇迹”包含了“自己通晓的事物”和“超越想像力的界限”的事物,应放在前面总起)译文:柳庆字更兴,是解州人。父亲柳僧习,担任过北齐的奉朝请。柳庆自幼聪明机敏,有度量。博览群书,而不重视章句。当时柳僧习任颍川郡守,地域接近京郊,民间多有豪强大族。将要推选乡官,他们各自依仗权贵势力,争着前来私相嘱托。一时无法选定,柳僧习对儿子们说:“权贵们私相嘱托(的人),我一概不用。他们派来的人现在准备回去了,必须一一有个答复。你们各自按照这个意思为我起草一封信。”柳庆于是拟好复信,复信说:“下官受国家的委派在大郡做官,举荐乡官时,贤能的人

32、就起用,没才德的就不用。这本是朝廷规定的长期不变的制度。”柳僧习读了信,赞叹道:“这孩子有气概,大丈夫理该如此。”于是依据柳庆所拟之信作了答复。大统十年,柳庆被授予尚书都兵郎中。广陵王元欣,是魏皇室的亲族。他的外甥孟氏,屡次横行不法。有人告发孟氏盗牛。柳庆将其逮捕审讯,确认情况属实,立即下令把他监禁起来。姓孟的完全没有一点害怕的神色,他竟然对柳庆说:“今天你如果给我带上了镣铐,以后你又该用什么(方法)放掉我呢?”元欣也派人辩解孟氏无罪。孟氏因此更加骄横。柳庆就隆重召集僚属吏员,公开宣布孟氏倚仗权贵虐害百姓的罪状。说完,就命令用笞刑将孟氏打死。从此以后,皇亲贵族收敛气焰,不敢再侵害百姓。有一胡姓

33、人家被劫匪抢劫,郡县派人侦查调查,没有人弄清贼人来自何处,(因受牵连)邻近胡家而被捕囚禁的人很多。柳庆认为这伙贼人是一群乌合之众,可以用欺骗他们的方法找到他们。于是写了一封匿名信,贴在多处官府衙门前,信上说:“我们一起抢劫了姓胡的人家,同去的人多混杂,很担心最终秘密泄露。现在我想出面自首认罪,害怕免除不了死罪。如果能让先自首的人免除罪责,我就前来告知详情。”柳庆于是又贴出(自首)免罪的布告。过了两天,广陵王元欣的家奴两手反绑来到布告下自首,于是将所有参与其事的劫匪全部抓获。柳庆坚守正道,明察秋毫(的事迹),大都和这些事相似。柳庆常常感叹道:“过去于公断案没有偏差,吩咐家人将家里的大门修高大等待

34、封赏。如果这话可以应验,我柳庆大概也可以实现高封吧?”太祖曾经对安定国的臣子王茂十分恼怒,要杀掉他,但王茂并没有犯罪。朝中大臣都了解这情况,却没有人敢进谏。柳庆就进宫与太祖争辩。太祖更加恼怒道:“王茂应该杀掉,您如果要辩明他没有罪,那么我也一定要治你的罪。”于是(叫人)把柳庆抓到太祖面前。柳庆言辞神情一点都不屈服,高声说道:“我私下听说国君如果不通达事理就不是明君,臣下如果不敢(与国君)争辩就不是忠臣。我努力竭尽驽钝忠诚,确实不敢吝惜生命,只是担心您(被人)看做不明之君而已。”太祖于是醒悟过来并且要赦免王茂,但是已来不及了。太祖情绪低落。第二天,太祖对柳庆说:“我没有采纳您的意见,于是让王茂受

35、冤屈而死。可以赏赐给王茂家一些钱物,以表明我的过错。13默写(10分)(1)逸豫可以亡身 (2) 暮霭沉沉楚天阔 (3)斜阳草树, 寻常巷陌(4)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5)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但为君故, 沉吟至今。四、阅读:14我认为不行。(1分 ) “消逝的钟声”中的“消逝”一词,概括了城市钟声不再的事实和由此而产生的怅惘之情,有概括文章主旨的“点睛”之功。(1分 ) “钟声”显然过于宽泛,“飘在天空中的钟声”虽然也能从文中找到对应的文段,但太偏离中心,可能会误导读者对本文的理解。(2分)15(1)详写童年生活,意在突出(衬托)聆听“晚祷的钟声”的意外和惊喜;(3分)(2

36、)为后文作铺垫,使“我好像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像回到了童年”的“童年”显得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倘若不详写童年生活片断,“我好像童年”这样的句子就会只具“语言的空壳”)(3分)16这段文字以景物描写诗意化地表达聆听钟声时的美妙的心理感受,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情。(2分)借助环境的沉稳与宁静,烘托了极为纯净的钟声对“我”的心灵震撼和精神洗礼,表现了“我”归于沉稳而进入忘我境界。(2分)17故乡是曾经拥有过的超越时空限制的自由的心灵世界。(大意符合即可得分)五、(15分)18科技文献是以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手段将科技信息、知识记录在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及网络等各种载体上

37、所形成的物质实体。或者:以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等手段将科技信息、知识记录在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或网络等各种载体上所形成的物质实体就是科技文献。(共4分,手段、载体各1分,句子通顺1分,下定义的形式1分。不是单句不给分)19青少年抑郁症状往往隐藏于其他心理和躯体的症状中,不易识别和诊断。(两个要点,前后各2分)20示例:孤立的灯塔船上的汽笛楼上的眼睛。(处填出中心语“灯塔"“汽笛"的各给1分;填出恰当的双音节定语的再各给1分,如照搬“堤上"“沉沉”作定语,则不给分。处的填写必须扣住诗歌题目中的“望”,否则不给分。)来源:高考资源网21(1)两位 改为

38、 两人(2)他   改为 杨先生(3)拜读 改为 看(4)大作 改为 作品(任意改对三处即可得满分)22作文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文革”,一位老音乐家在“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平反回来,“他没有憔悴衰老,他笑”;而另一位音乐家则是因“心目中神圣美好的东西被践踏时,她选择了死亡来抗争”。很显然材料内容的范围是两位音乐家对待同一事物(“文革”)截然不同的态度,一是坦然面对,苦中作乐,一是为维护理想尊严等以死抗争。选择不同,却都表现了他们对理想、信念、人格等的坚守和追求。所谓“全面理解材料”,指的是理解两种相反的选择都是捍卫理想和信念。这个“全面理解”可以明确地在作文中表达出来,也可以作为全文的一个背景,暗含在文章中。  “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指的是可以谈第一个音乐家的择生,或第二个音乐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