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集体备课_第1页
初一语文集体备课_第2页
初一语文集体备课_第3页
初一语文集体备课_第4页
初一语文集体备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七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材料教材简说 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的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本单元的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秋天的怀念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讴歌了母爱的博大深沉。散步表现了祖孙三代之间的浓浓亲情。金色花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荷叶·母亲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由衷感激和爱恋

2、之情。世说新语两则是文言文。 第三单元课文主要是写学习生活的,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时代少年儿童的学习状况和成长经历,感受到永恒的童真、童趣、友谊和爱。本单元重点学习默读。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还要学会在默读中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标题、开头、结尾及文段中的关键语句,都是阅读时需要重点关注的。鲁迅选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名篇。 第四单元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思义和价值,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有对人生经验的总结和思考,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本单元继续学习默读。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自己喜欢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

3、标注。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学会通过划分段落层次、抓关键语句等方法,理清作者思路。 第五单元的课文描绘了人与动物相处的种种情形,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增进对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理解,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本单元继续学习默读。边读边思考,并学做摘录。还要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第六单元课文有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等。这些作品都富于想象力,引人遐思,能引导我们换一种眼光来看世界。本单元学习快速阅读,力争每分钟不少于400字。阅读时尽迸量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寻找关键词语以带动整体阅读,提高阅读速度。还要调动自己的体验,发挥联

4、想和想象,把握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 教学重、难点 1.要求学生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基础来看,学生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很不乐观。这个班的学生不了解。学生学习的活跃性稍不高,不敢大胆展示自

5、己,但趣味并不能持久,有些浮躁,只有少部分同学能踏实去做。这个班的学生爱读书但却不会读,这一点需要去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高,虽然能写出来,但缺乏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在六年级的过渡期略有提高,但还需加强培养。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接受式学习还是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的(这主要源于小学阶段的应试学习应对期末测评)。由此可看,初中语文教学的道路可谓任重而道远。我一定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工作,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力求为学生创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

6、养成。营造轻松、活泼的自主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知识,在生活中学道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 2、在读写训练中渗透思想教育,陶冶学生精神情操;阅读文学作品,注重情感体验,增加文化内涵,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能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在课外组织朗读比赛或者是演讲比赛,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3、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教学,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 4、建立合作小组,加强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5、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通过学生的自主活

7、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 6 、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认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7、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8、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避免欠交作业。 9、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演讲会、小辩论,锻炼能力,提高兴趣、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教学进度安排 具体周次、教学进度如下: 周次 内

8、 容 第一周 开学工作 第二周 春、济南的冬天 第三周 雨的四季、 古代诗歌四首、写作:从生活中学 习写作 第四周 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两首 第五周 世说新语两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六周 国庆节 第七周 再塑生命的人、窃读记、论语十二章、综合性活动:漫游语文世界 第八周 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在走一步 第九周 期中考试 第十周 诫子书、综合性活动:成长的烦恼 第十一周 猫、鸟、动物笑谈 第十二周 狼、 写作:条理清楚 第十三周 皇帝的新装、女娲造人第十五周 寓言四则 第十六周 综合性活动:少年正是读书时第十七周 复习 第十八周 复习 第十九周 元旦放假 第二十周 期末复习第

9、二十一周 期末考试 第一单元备课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是描写景物的一组优秀诗文,具三美:美景、美情、美言。 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春和济南的冬天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 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朗读(重音和停连),声韵之美;进入情境;体会情感。 2、发挥联想和想象,获得情感体验。 3、揣摩和品味作品语言,通过语言品味,探情寻意。 4、学习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1、学会朗读(重音和停连),声韵之美;进入情境;体会情感。 2、揣摩和品味作品语言,通过语言品味,探

10、情寻意。 教学难点 1、发挥联想和想象,获得情感体验。 2、揣摩和品味作品语言,通过语言品味,探情寻意。 教学措施 1、精读课主要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就是给例子,给方法,举一反三,激发读书的兴味。 3 二次备课 深入二次备课 展示个性特色 二次备课 2、略读课主要不是老师讲,而是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 3、两种课型不同,功能也有不同,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4、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单元教学准备 熟悉教材内容,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及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春/朱自清 2课时 济南的冬天/老舍

11、2课时 雨的四季/刘湛秋 1课时 古代诗歌四首 1课时 写作 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2课时 1、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感知全文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质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 2、学习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表达效果。 教法 自学在先,教学在后,当堂训练 学法 自主、合作与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1、查找与本文有关的古诗文。 2、搜集作者情况

12、。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畅谈春天,导入新课 当秋叶飘落的时候,当白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 你搜集了哪些有关“春天”的诗歌呢?请大声朗读出来,让大家共享,好吗?(学生朗读,教师解析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咏柳贺知章(唐) 4 发挥集体才智 打造精品教案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春夜喜雨杜甫(唐) 好雨知时节 , 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 , 润物细无声 。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

13、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二次备课 绝 句 僧志南(宋)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江南春杜牧(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惠崇春江晓景苏轼(宋)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今天我们学习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课题),其中写春天的内容就多了,有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的山、水、树、蜜蜂、蝴蝶等等。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绘春天的。 二、

14、夯实基础,展示自学成果 1、学生介绍作者: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省东海县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大学读书后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开始写新诗,一直继续到毕业后在江浙一带当中学教师的时期。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转而从事散文创作,成为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二百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2、读一读,写一写。 朗润(rùn) 酝酿(niàng) 黄晕(yùn) 宛转(zhun) 嘹(liáo)亮 水涨(zhng) 抖擞(du su)精神 应和(ha ) 薄(b?)烟 黄晕(yùn) 捉迷藏(cáng ) 宛转(wn zhun) 散(sàn )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