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历史第一学期第四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1、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答题表内。)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诗中“老臣”是?( ) A.刘备
2、0; B.曹操 C.诸葛亮 D.周瑜 2曹操在公元207年,写了一首诗龟虽寿,其中有几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作者的远大抱负。”据此你认为曹操的“壮心”是什么? A.篡夺汉朝的皇位 B.打败袁绍 C.统一中国 &
3、#160; D.取得赤壁之战胜利 3东汉末年,形成隔黄河对峙局面的军阀是 刘备 曹操 孙权 袁绍 周瑜 A. B. C. D.
4、;4曹操统一北方决定性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5.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对历史上哪位政治家的评价( ) A.曹操 B.曹丕
5、0;C.刘备 D.诸葛亮 6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 A. 曹魏 B.东晋 C.西晋 D.前秦 7按下面的性质分类,司马睿应归哪一类 A.陈胜、吴广 B.司马炎、刘裕
6、160;C.司马迁、王羲之 D.张衡、祖冲之 8好多同学为家乡经济成为全国的中心感到自豪。下列造就这成果的历史背景(南朝时期的江南)哪个是不正确 A南方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南方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 C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7、160;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传入南方 9、“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林俊杰的歌曲三国深受大家喜爱。那么,奠定三国鼎立局面基础的战役是( )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巨鹿之战10 南方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也促进城市的繁荣。下列城市人口达到百万的是( ) A建业
8、0; B 长安 C洛阳 D建康 11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以下哪一现象的结果 A.民族融合 B.长期分裂
9、 C.连年战争 D.民族矛盾激化12你班4位同学在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争论,你赞同他们四个人中哪个( )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和促进北方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鲜
10、卑贵族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13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维护了人民的利益 B.最高统治者支持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
11、#160;D.促进了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14 关于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创造了条件 B.平息了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争 C. 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D.为北魏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15 南京是六朝古都。下列政权曾定都南京的是( ) 曹魏 西晋 东晋 吴 北魏 南朝 A
12、; B. C. D. 16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是( ) A.农政全书 B.水经 C.齐民要术 D.脉经 17我国优秀的地理学著作,作者是?( ) A.贾思勰 B.
13、郦道元 C.范缜 D.祖冲之 1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特点是( ) A.封建制度建立和初步发展 B.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C.政权分裂和民族汇聚 D.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19祖冲之在哪一方面的成就比欧洲人早约一千年?( ) A.负数的运算 B.一元一次方
14、程 C.圆周率的运算 D.微积分的计算 20.“书成换白鹤”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 A.顾恺之 B.王羲之 C.王献之 D.祖冲之 二、辨别题(第21题6分,第22题8分,共计14分) 21成语成语是我国
15、语言文化的精华,庄重严肃而又机智幽默,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聪颖的智慧。请找出与下人物相关的成语,并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A曹操 B诸葛亮 C孙权 D刘禅 E苻坚 F项羽 ( )神机妙算 ( )破釜沉舟
16、 ( )望梅止渴 ( )势不两立 ( )风声鹤唳 ( )乐不思蜀 22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题前的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改正。 【 】三国初期,曹操在官
17、渡打败袁绍,奠定其统一北方的基础。 改正:【 】杜甫诗句“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赞扬了刘备鞠躬尽瘁的品质。 改正:【 】东汉以来,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突厥、氐、羌等,合称“五胡”。 改正:【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局面,南方社会取得暂时安定。 改正:三、能力园(本大题共2小题,23小题12分,24小题10,共22分。) 23.找一找:下面的地图上有很多错误,请找出并改正!
18、;错误一: 改正: 错误一: 改正: 错误一: 改正: 错误一: 改正: 错误一: 改正: 错误一: 改正: 24、请认真观察右图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回答问题: (1)根据右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势。(2分) (2)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为什么能得到开发?(6分)(3)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四、实践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5歌曲欣赏:说唱脸谱(12分) 外国人把那京剧叫做Peking Opera,没见过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脸上画,“四击头”一亮相,(哇)美极啦
19、,妙极啦,简直OK顶呱呱!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一幅幅鲜明的鸳鸯瓦,一群群生动的活菩萨,一笔笔勾描,一点点夸大,一张张脸谱美佳佳 (哇哈哈) 请回答: (1) 词中涉及的五位历史人物,其中四位大致生活在同一个时期,请问他们分别是谁? (4分) (2) 后人根据这一时期的历史和一些民间传说,编写出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请问这部小说的名称是什么?(2分) (3) 在歌词中用“白脸”来形容曹操,东汉名士评论曹操时用“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20、来形容,你认为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6分) 26如果时光倒流到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后的一天,孝文帝在宫中宴请群臣。请你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场景。(可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从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方面考虑)(12分)参考答案1、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CDCDCBACDADCCDCBCCB二、辨别题(第21题6分,第22题8分,共计14分)21B F A C E
21、;D 22×,“三国初期”改为“东汉末年”;ד刘备”改为“诸葛亮”;×,“突厥”改为“羯”; 三、能力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23、题:(每处2分,答到六处可得满分12分。)错误一:曹操称帝 改正:曹丕称帝错误一:长安 改正:洛阳 错误一:诸葛亮称王 改正:刘备称帝错误一:蜀国220年 改正:221年 错误一:孙权称帝 改正:孙权称王错误一:赤壁 改正:建业 24、题(本题共10分) (1)北方一些少数民族迁往中原地区,中原的部分汉族人民迁往江南地区。(2分) (2)江南地区有
22、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2分)。北方人口南迁,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2分)。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比较安定(2分)。 (3)江南地区的开发,为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2分) 四、四、实践园(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5题(12分) (1)关羽(关公)、典韦、曹操、张飞(4分) (2)三国演义;(2分) (3) 在东汉末年,政局混乱的形势下,曹操具有为统一大业而积极进取的精 神,这是首先值得称赞的;在官渡之战中,曹操统一北方也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在用人方面,曹操唯才是举,招贤纳士;在经济方
23、面,曹操实行屯田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些都充分反映出曹操是一个非凡的政治家、军事家。至于三国演义中将曹操丑化,被演成白脸奸臣这是从封建正统思想出发否定曹操,是错误的,那也只是作者的“演义”而已。(6分) 26题、(12分) 提示答题思路:大臣穿汉服上朝;大臣之间用汉语问好;孝文帝决定自己的姓名改为元宏;娶汉族大臣的女儿为皇妃;(13分)(可结合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从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方面考虑,只要言之有理皆可酌情给分。)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题本试卷共两大部分,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
24、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曹操诗歌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代 D战国时代2官渡古战场的遗址应该在今天的( )A河南省 B河北省 C湖北省 D湖南省3官渡之战中,曹军获胜的关键因素是( )A准备充分 B兵力强大 C战术得当 D粮草充足4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的“志向”是(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汉称帝 D建立魏国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这句诗赞扬的是( )A曹操 B管仲 C商鞅 D诸葛亮
25、6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7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位于北方的政权是( )A西晋 B魏 C蜀 D吴 8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三国鼎立,加剧了国家分裂 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9巨鹿之战、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是( )A以少胜多 B战术上采取偷袭方式获得成功C以众胜寡 D战术上采用火攻方式获得成功10西晋末年出现的大规模的移民潮,其迁徙的主要方向是:() A、向东B、向西C、向南D、向北11公元198年,洛阳郊外的几户农家,相约迁往江南。下列有
26、关他们南迁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C为躲避内迁少数民族侵扰 D江南地区还没有得到开发,荒地多,有发展空间12淝水之战交战双方是( )A西晋 匈奴 B东晋 前秦 C东晋 北魏 D宋 前秦13以下列举的历史上对重用人才的事例符合史实的有( )商汤任用伊尹做大臣,治理国家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壮大实力 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发展国力 秦王苻坚重用汉人王猛为相,励精图治,使国家迅速发展A B C D14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受到北方其他民族的侵扰 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C扩大鲜卑族的影响 D学习和接受先进文化,加强对黄
27、河流域的控制15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C、使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D、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16洛阳号称为“九朝古都”,在从夏到南北朝这一历史阶段,曾经建都洛阳的朝代有( )东周 东汉 西晋 北魏 曹魏A B C D17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齐民要术的作者是( ) A、 郦道元 B、 贾思勰 C、 王叔和 D、 葛洪18同学们在数学课上都接触过“圆周率”这个概念,你知道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是谁吗( )A鲁班 B张衡 C刘徽 D祖冲之19如果你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导演,下列场
28、景中惟一有可能在剧中出现的是( )A官渡之战前,袁绍通过运河将军队迅速调往前线B曹操用齐民要术指导屯田农民提高生产技术C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发射火炮、火箭,点燃曹军的战船D在手术之前,华佗先给病人服下“麻沸散”20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是( )A陶潜的诗B顾恺之的绘画 C王羲之的书法 D云冈石窟的浮雕二、非选择题:第21题8分,第22题14分,第23题8分,共30分。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楚越之地(指江南地区),地广人希(稀),饭稻羹(gng,用蒸、煮等方式做成的糊状食物)鱼,或火耕而水耒辱,不待贾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史
29、记货殖列传 材料二 (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禾念(丰收之年),则数郡忘饥。 宋书卷五十四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西汉时期南方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南方的经济有何发展?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燕州刺史穆罴进曰:“移都事大,如臣愚见,谓为未可。”高祖曰:“卿便言不可之理。”高祖曰:“黄帝以天下未定,居于涿鹿,既定之后,亦迁于河南。” 出自魏书卷十四材料二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自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元也;宜改姓元氏。谓功臣旧族自
30、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请回答:(1)上述材料中的“高祖”、“魏主”指的是同一个人,他是谁?(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高祖主张“移都”的原因是什么?他将都城移到了哪里?(3)判断材料二指的是哪次改革?材料所反映的应是改革中的哪项具体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内容?(4)你如何评价这次改革?23、材料解析题 观察下面人物和中国古代书法作品(摹本部分)图请回答:(1)这是哪一朝代哪位著名书法家的作品?作品的名称是什么?(2)这位书法家被后人尊称为什么?该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C4A5D6B 7B8D9A10、C11D12B13C14D1
31、5、D 16B 17、B 18D19D 20、C二、非选择题:21、(1)耕作方式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不富裕。原因:我国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地区地广人稀,没有得到大规模开发,生产技术落后。(2)东晋建立以来,南方农业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原因:东汉末年开始,北方许多人为躲避战乱开始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南迁的人更多。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江南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方人民利用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共同努力。22、(1)北魏孝文帝。(2)平城地处偏北,不利于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不利于学习和接受汉族文化;黄帝后来曾迁都河南。故北魏也应迁都河南
32、。洛阳。(3)北魏孝文帝改革。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元。还有说汉话,穿汉服,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等。(4)评价: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接受和学习汉族文化等。23、(1)东晋,王羲之,兰亭序。(2)书圣,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1、 单项选择题1、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的战役是()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2、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句成语出现在()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3、西晋与以前哪个王朝有相似之处()A、西汉 B、
33、东汉 C、三国 D、秦朝4、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发汉衣,对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内容()采用汉姓 改穿汉服 学说汉语 提倡与汉族联姻 发展经济A、 B、 C、 D、5、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世界各国加强了联系,而早在东晋、南朝时,我国南北方经济就出现了互相交流的局面,这时南方人可以吃到的北方粮食品种是()A、小麦 B、玉米 C、水稻 D、白菜6、迁都是一个朝代政治、经济、文化中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A、周平王迁都 B、盘庚迁都 C、北魏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
34、都7、与下列人物比较,范缜属于下列哪一类人物()A、王羲之、顾恺之 B、荀子、王充 C、祖冲之、郦道元 D、司马炎、孝文帝8、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点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佛教空前盛行 B、封建国家大分裂 C、民族出现大融合 D、国家稳定,经济迅速发展9、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实行仁政10、三国时期,加强大陆与台湾地区联系的是()A、 魏 B、蜀 C、吴 D、西晋11、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现象有直接的关系()A、绘画艺术的发展 B、佛教的盛行 C、社会
35、动荡不安 D、社会相对稳定12、有关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表述最恰当的是()A、 先进民族征服落后民族 B、友好相处,不断融合C、民族之间战争连绵 D、少数民族臣服于汉族政权13、为我国农业生产提出因地制宜思想的著作是()A、水经注 B、开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14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宣扬佛教的根本原因是()A、 麻醉人民 B、发展石窟艺术 C、扩大寺院势力 D、维护封建统治15、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重要战役是()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16、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A、 诸葛亮 B、刘备 C、班固 D、孙权17、西晋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 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B、江南的初步开发C、豪强地主势力的衰弱 D、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8、初后人尊称书圣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机械员之机械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300道及答案(基础+提升)
- 2025年纸工制作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6年中级经济师之中级工商管理考试题库500道含答案(预热题)
- 2025年高三化学高考化学品安全使用模拟试题
- 关于某某出口信用保险的投保合同
- 2026年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之安全实务化工安全考试题库300道含完整答案【易错题】
- 2026年劳务员考试题库500道【基础题】
- 2026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公路工程实务考试题库500道(网校专用)
- 2026年一级建造师之一建建筑工程实务考试题库500道及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2026年初级银行从业资格之初级风险管理考试题库500道【培优】
- 马铃薯课件教学课件
- 冬季施工安全措施方案
- 2025年碳排放管理员碳排放交易员试题及答案
- 安全等级保护咨询方案
- 数据共享与安全风险管理措施
- 2025年西学中结业考试试卷(带答案)
- 《百年孤独(节选)》课件 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精选文档】
- 自动电位滴定仪不确定度评定(共12页)
- 优秀小学生简历小升初简历WORD模板
- 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共92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