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研究题库(说明文10篇正文)_第1页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题库(说明文10篇正文)_第2页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题库(说明文10篇正文)_第3页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题库(说明文10篇正文)_第4页
中考语文试题研究题库(说明文10篇正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说明文阅读传统文化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题。(10分)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纺织工艺什么是纺织?纺织的原意是“纺纱”与“织布”。中国的纺织行业起源于养蚕缭丝。据说,我国先民在采集食物的时候,发现蚕茧是一道相当美 味的食物,放于口中反复咀嚼之后,蚕茧就只剩下了一团团的丝线。这恐 怕就是最早的“缭丝”过程了。我们已知的纺织工具最早起源于1930年中国考古队在旧石器的山顶洞人的考古遗址中发现的骨针。到了新石器时代,纺轮的发明使得冶丝更 为便捷。世界上最早的纺轮出现在河北磁山文化遗址中,距今已经有8000多年的历史了。纺轮是纺锤上的小轮,圆形,中心有一小孔。孔中插以两 端尖削的直杆,即成为纺锤。人们

2、利用其自重和连续旋转原理来纺纱。虽 然这种纺纱方法既原始,又吃力,而且产量还不高,但是极大推动了人类 纺织工艺的发展。西周时期具有传统性能的缭车、纺车和织机的相继出现,使得纺织 行业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那么,起初的这些纺织工具究竟是什么样子? 考古发掘并没有留下什么重要依据,所以目前很难判断其具体形制。其实 想要了解也不难,诗经卫风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和诗经曹 风鹿鸠里的“淑人君子,其带伊丝”这些句子就间接告诉了后人,西 周时期的人们已经在用优良的工具冶丝织锦了。而且,从礼记祭义 中“及良日,夫人缭,三盆手,遂布于三宫夫人世妇之吉者使缭;遂朱绿 之,玄黄之,以为楠赧(f?f u)文章

3、。”这句话可以了解到当时完整纺织 工序。西汉时期,出现了提花织机。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成都文物考 古研究院对西汉的古墓进行了发掘,出土了4台提花织机模型。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说:“提花技术的核心就是编织提花程序,把它贮存在织机 的综片或是与综眼相连接的综线上,来重复控制提花机的动作,可以说是 电报、计算机等近代科技的先声。”古代,世界各国用于纺织的原料一般都 为毛、麻、棉三种短纤维,而中国人在使用这三种短纤维的基础上还大量 利用了长纤维一蚕丝,再利用提花织机编织成精美的丝绸。那条东起长安,西至罗马的丝绸之路不正就是以中国的精美丝绸作为主要的贸易手段来打 开贸易之门的吗?元末明初,著

4、名的棉纺织家黄道婆又在原有的纺织基础上对纺织工 艺进行了新的改革,使更加先进的纺织工具和纺织技术又得到了进一步的 推广。后来,明人宋应星也在天工开物中对古时先进的纺织工艺进行 了详细的阐述。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纺织工艺已经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而今, 传统的纺织技术已经被新型的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制技术以及现代经典纳米技术等取而代之了。1953 年,经国家批准,在西安的郭家滩先后起建了国棉三、四、五、六厂,由此逐步形成了以轻纺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现今,这些工业基地也逐步消失了,再一次让轻纺工业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流淌在一丝一缕、一针一线、一经一纬中, 五彩斑斓的中华

5、优秀传统文化却通过 “纺织非遗”这个新鲜的名词,让中国的四大名绣和三大名锦走出了国门,同时也让世界上更多的国家了解到了后人无法超越的纺织工艺在中国的悠久历史。1 . 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什么作用?(2 分)2 .文章第段加点的“据说”能否删去?为什么? (2分)3 .文中第段画线句子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4 . 请你说说应该如何更好地有效地传承“纺织非遗”。 ( 3 分)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题。(10分)中国篆刻艺术沈浩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视觉文化的瑰宝之一,是记录中华民族生生不 息发展前行的历史印记。中华五千年文明中蕴含着先人的无穷智慧,印章的起源亦是其中的体

6、现。从诸多历史文献资料和不断被发的实物来看,印章无疑是社会经济发展到定程度的产物。释名载:“玺,徙也,封物使可转徙,而不可发也。印,信也,所以封物为信验也。”早在周代,人们通过钤盖印章来确保商品货物在流通中的安全运送及保存,凭信的实用功能应运而生。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印章的功用不断拓展,除了被用来钤保管物品文书的封泥之外,还有物勒工名、器物标明、佩戴饰物、死后殉葬、烙马等。 同时,在社会阶级分化的过程中,印章从称“玺”到不同社会阶层以玺、 印、章、印章、印信等分称,印章也成了权势的象征。官印、私印、肖形 印、吉语印以至书画鉴藏印、文人印盛行,印章的制作,既为信用之举, 又得美观之需。印章艺

7、术在从实用走向审美的过程中,也记录了中国古代 文明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审美的点滴信息。从春秋战国的印章起源到两汉之际印章发展的巅峰,再到明清流派 篆刻的百花齐放,传统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那一方方承载岁月磨砺的印章, 更是印人在艺术风格探索、继承和创新过程中精神的接力。“印虽小技而非小道。”篆刻艺术创作水平的高下取决于技术的熟 能生巧,得心应手。形、势、神、韵在刀法笔意的熟练驾取,和谐相生中 得到实现。印技锤炼的背后是印人对印道的感悟。此道是篆刻艺术发展的 历史规律,更是世界万物生成、发展的客观规律。辩证的方法、矛盾的分 析、普遍的联系、系统的思维印人在篆刻艺术发展的历史中汲取养分, 总结实践的经验

8、,在生活的感悟中体会印道的规律。清代吴昌硕法乳秦汉,巧借自然界风蚀残损之法,营造苍浑而不乏虚灵之境的印风,便是印技与 印道共成的典范。传统的篆刻艺术实践重视“技道” “源流”,将篆刻技能与文化素 养、人品修为相统一。强调在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塑造传统、渊源和 创造的观念,在追求艺道合一、技道双进中感悟人生与万物之道。其文化 和社会价值对于今天这样一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而言就更显弥足珍贵。中国五千年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是新时代文化奋进和发展的源头活 水。丁敬论印绝句:“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看到六朝唐 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此诗集中展现了中国艺术所倡导的既“与古为徒” 又“与古为新”

9、的实践路径和创造精神。自古以来,科技与艺术,物质与艺术皆相辅相成,篆刻艺术的发展 亦是如此。现今,高新科技的应用又拓宽了篆刻艺术的传播媒介和创作技 法。篆刻元素渗透在当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北京奥运会标志、汽车标 志、服装面料纹样、建筑造型等等,都展现着东方民族审美的别致和特色。在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继承。篆刻艺术这一中 国古老而优秀的传统视觉文化必将获得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更好地续写 时代的精神,从而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点亮一盏时代的明灯。(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 .结合文章第段,说说“印章的起源亦是其中的体现”一句中的“其中”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第 3页 共 16页2

10、 .文章第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3 .文章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3. (3分)举例子,(1分)通过列举清代名家吴昌硕法乳秦汉,巧借自然 界风蚀残损之法,营造苍浑而不乏虚灵之境印风的例子,真实有力地说明 了印技与印道是共成的这个事实,使“印虽小技而非小道”这个观点更具 体,更有说服力。(2分)【解析】细读文章第段画线句子,根据“便是印技与印道共成的典范” 可知,这里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例子的一般作用是真实有力地说 明了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结合“印虽小技而非小道”可知,这里运 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真实有力地说明了印技与印道是共成的

11、这个事实, 使“印虽小技而非小道”这个观点更具体,更有说服力。4. 阅读本文,请具体说说你对篆刻艺术有了哪些新的的了解。(3分)5. (3分)示例:篆刻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数千年的发展史,其漫长的演绎过程,不仅折射出了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和文 化方面的特征,而且其古朴浑厚的审美特质,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质朴而 含蓄的审美心理,成为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题。(10分)中国年画:民俗文化的一种图解在春节传统习俗里,年画是一个重要的角色。学者冯骥才曾把木版年画称作“中国民间美术的源头”。这一 “源头” 确实历史悠久。汉代民间已有人在门上贴“

12、神荼”“郁垒”神像。据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致夜不成眠。秦叔宝、 尉迟恭两位大将就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平安无 事。李世民遂命画工将他俩的威武形象绘在宫门上,称作“门神”。民间便纷纷效仿。宋朝时传统绘画和雕版印刷术交融发展,使得木版彩色套印年画走 向成熟和普及。此时,春节家家户户贴门神已成为一种风尚,门神从镇宅 消灾演变为迎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后又逐渐形成祈求人寿年丰、吉祥如意、 招财进宝的习俗。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周密的武林旧事等典籍,都记载了宋代京城春节期间出售年画之类吉祥装饰品的景况。明中叶以后,随着商业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雕版印刷中的彩色

13、套 印技术更为成熟,使得木版年画雨后春笋般飞速发展,出现了诸如天津杨 柳青、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等著名的年画产地。年画在清代进入鼎盛期,康乾年间国泰民安的社会局面,为年画的 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俗小说的风行,又为大量的年画作坊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清代年画题材多,出现了大量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曲人物、演义小说等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在表现形式上,由于受西洋绘画风格的影响,明暗透视的技法也在年画创作中得到应用,有的作品在画面上还直接印上“仿泰西笔意”等字样,年画也因此成为清代西风东渐的一个窗口。年画的名称有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在宋代被称为“纸画”,明代被称为“画贴”,清代被称作“画片” “

14、画张” “卫画”等,直到清朝李光庭的乡言解颐一书中始见 “年画” 一词。 与此同时,年画拥有了固定含义,指木版彩色套印的、一年一换的年俗画作,以描写和反映民间世俗生活为特征。可以说,中国民间年画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图解。因为,它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承载着大量的人文和自然信息。年画虽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但始终呈现出相对固定的价值取向与特征。第一,吉祥的主题是中国各地年画创作的共同观念。第二,年画的造型来源于中国古老文化千百年的积淀,来源于中国农村特定的社会结构所形成的集体审美意识。第三,想象力在年画艺术的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第四,各地年画工艺都有固定的传承方式和工艺流程传统。1 .文章第段画线句

15、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2 .简要分析文章第 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顺序。(2分)3 .请简要概括年画的价值取向与特征。( 2 分)4 .有人说过年贴年画是一种迷信、封建思想的体现,觉得贴年画庸俗不堪,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3 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题。(10分)窗牖之美乔兆军窗,也作“囱” “通孔”,即通风和采光。说文解字中有:“在墙曰牖,在屋曰囱”,也就是说,牖和窗意义相同,但位置不一样,窗专指天窗,是开在屋顶上的,而把开在墙壁上的窗子叫“牖”。到了后来,窗和牖的区分不甚分明,以至于渐渐通用。一扇扇造型别致的窗,给人以美感。看荷兰画家弗美尔

16、的画,很多作品几乎都有一扇窗。比如倒牛奶的少妇,画中阳光透过窗棂纸,如水一样浸润在少妇身上,少妇塞起胸前围裙的一角,安静地倒着牛奶,牛奶和阳光一样柔和。弗美尔通过对光影的巧妙运用,将一个简朴的厨房完美地呈现出来,给人以自然的、纯粹的、安静的怀旧情感。“窗”在我国古诗词中被大量运用,如“文窗”“西窗” “轩窗” “晴窗” “玉窗” “南窗”等等,像一个个生动的符号,承载着怀想、快乐、清雅、含蓄古诗十九首中的“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生动地描述了一个满怀愁思的女子,凭倚楼窗;朱淑真的“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两句诗动静对比,将诗人郁郁寡欢的心情进一步渲染;刘方平的“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

17、新透绿窗纱”,诗人通过写隔窗听到虫声,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盎然春意小小的一扇窗,在中国建筑装饰文化史上蕴含着博大精深的内涵。它们在形式上多采用雕花、镂空、描金等工艺,集富贵华丽、玲珑秀巧于一身,内容上更是主题鲜明,寓意深长,注入了人类智慧与人文情怀,成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去苏州园林参观,看各种类型和形态多变的窗,让人有种说不出的温馨。既有单窗自成一景的,又有数窗形成组景,可谓隔而不堵,漏中又续,或潇洒疏朗,或深幽空灵,从而产生了百种以上的款式造型,使本来咫尺相望的景物变得含蓄幽深,给人以意犹未尽的视觉享受。我在想,若无这些精美的窗作连接的话,其景观可能就大打折扣了。清朝才子李渔生活有情调,在南京芥子

18、园,他运用“是山也可以作画,是画也可以作窗”的“框景”手法,设计了“尺幅窗” “无心窗” “梅窗”等,即在墙上或船舱上开扇形窗并装裱四周。窗外的湖光山色都成为窗内流动的图画。以达到“变昨为今,化板成活,俾耳目之前,刻刻似有生机飞舞”的境界。袁枚有诗曰:“ 连宵风雨恶,蓬户不轻开。山似相思久,推窗扑面来。”在生活中,家再小,也要给自己留一扇窗,闲暇时,与朋友凭窗而坐,对酌黄昏。烦恼时,推开窗,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心情顿觉舒畅,烦恼一扫而光,胸怀倍感开阔。第 5页 共 16页(选自思维与智慧 2018.06,有删改)1 .请你结合文章第段给“窗牖”下定义。(2分)2 .文章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9、有什么作用? (3分)3 .本文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窗牖?请简要概括。(3分)4 . “窗”在我国古诗词中被大量运用,承载着作者的情思, 除了文中提到的诗句,你还能列举出几例吗? (2分)热点科技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题。(10分)医疗人工智能是医生的助手白剑峰最近,全球首次神经影像人工智能“人机大战”在京举行决赛,人 工智能以高出 20%的准确率战胜 25名神经影像领域的顶尖专家。电脑打败人脑,虽在意料之中,却也引发了一场热议。近年来,医疗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人工智能是人类“最强大脑”的 集成者,自然比单个大脑更聪明。 在诊断疾病时,人脑会受到精力、情绪、 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人工智能

20、则始终如一, 冷静淡定,具有超级稳定性。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会超越人脑。机器毕竟是机器,无论人工智 能多么发达,都是人脑设计出来的,不可能比人类更有智慧。人工智能是 人脑的延伸,其主要功能是为人类服务。例如,我国神经影像科医生人才 短缺,临床医生工作压力较大,而神经影像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替代医 生完成疾病的初筛和判断,将医生从繁重的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集中精 力对付疑难重症。同时,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基层医生提高诊断准确率,让 不同水平的医生实现同质化,最大限度避免漏诊误诊。人工智能不仅具有“记忆神通”,还具有深度学习能力。也就是说, 机器人会通过自我学习,吃一堑长一智,可以变得越来越聪

21、明。不过,医疗人工智能也有“软肋”。例如,在已有共识的疾病领域,人工智能游刃有余;而在没有共识的疾病领域,人工智能则力不从心。因为人工智能过度依赖数据,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数据是死的,人是活的,即便症状相同,疾病也未必相同。医学是一门不确定性的科学,并不追求绝对的标准答案,因为人不会按照教科书生病。当患者存在非常特殊的情况,尤其是当疾病不典型时,医生往往需要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通过询问病史、观察症状等辅助方式,进行个体化的精准诊断,而不能单纯依靠数据来下结论。可见,人工智能的“智商”也是有限的。有人担心,未来部分医生会被医疗人工智能所取代。的确,人工智能在未来可以取代甚至消灭某些职业,但最不可

22、能取代的一定是关注人心的职业。医学是关于人的科学,它关注的不仅是人的病,更是病的人。生理问题往往也会带来心理问题。人工智能不会察言观色,也不会抚慰人心,无法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只有医生才能感知到病人的疾苦,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安慰。医疗人工智能只能读懂数据和片子,而医生则能读懂人的喜怒哀乐。因此,医疗人工智能和医生是有本质区别的。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命。解决人类健康问题,不仅要有技术支撑,更要有人文关怀。人工智能诊断疾病只需要有理有据,而医生看病还需要有情有爱。所以,无论科技如何进步,医生这个职业都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选自人民日报2018 年 7 月 27 日,有删改)1 .文章第段画线句子运

23、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2 .结合第段的内容,说说“这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会超越人脑” 一句中的“这”具体指的是什么。( 2 分)3 . 文章中“医疗人工智能是医生的助手”主要体现在那几个方面?( 2 分)4 . 文章结尾,作者写道“无论科技如何进步,医生这个职业都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对此,你怎么看?( 3 分) 六、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题。(10分)用 AI 计算情绪 蒋虹霞学习机能够从你的面部读出“困惑”,自动放慢教学进度;你的车能感知你的疲惫,强制停车或报警;甚至你的冰箱能够感知你的体重,“ 体贴”地自动上锁这些以前人们不敢想象的场景,如今正在逐渐成为现实。Affect

24、iva是一家创立于2009 年的美国创业公司,主要研究“情绪 AI ”,即通过捕捉人类的面部表情,来分析判断情感,并做出反馈。该公司的核心技术是一个叫 Affdex 的情感引擎。如何让冷冰冰的机器识别人类情绪? Affdex 利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观察分析人类面部表情的纹理、肌肉及其动态变化,总结出快乐、生气、伤心等情绪状态在面部表现出的差别,对眼睛、眉毛、嘴唇等面部特征点进行“编码”。用户只需要运行Affdex ,摄像头里的白色边界框就会准确地锁定人类面部跟踪重要特征点,再把用户的面部表情与图像数据库进行比对,得出一份“情感得分”报告。每一次的表情读取都会形成一个情感数据点。 Aff

25、ectiva 的联合创始人Kaliouby 认为, “ 情绪能够帮助我们做出科学的决策”。在 Affdex 情绪识别技术的帮助下,广告商和品牌公司可以通过观察用户的面部表情来评估商品的销售情况、广告效果等,准确地找出他们的兴趣点,有针对性地调整策略。零售技术公司Cloverleaf 就把 Affdex 情绪识别技术应用到门店的货架管理,来捕获用户互动数据,并进行情绪跟踪。除了市场营销,Affdex情绪识别技术也将被广泛地应用于视频、教育、医疗、游戏等各个行业。智能相机HubbleHugo, 就安装了Affdex 。 该产品除了可以进行情绪识别外,还能够接受语音指令,对家中进行视频监控,甚至充当

26、摄影师和视频记录员。随着搜集的数据越来越多,迄今为止,Affectiva 公司已经积累了来自 75 个国家的不同年龄、性别和种族的570 多万张面孔,产生了超过500亿个情感数据点,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情感数据库。通过这些数据,Affectiva 对人类的情感行为进行归纳总结,反向作用于深度学习技术。目前, Affectiva 是唯一一家从这种 “情绪经济”中获利的公司,主要盈利模式是授权情绪识别技术,收取授权费。? 预计到 2021 年, 全球情感计算市场总额将达到539.8 亿美元,市场上对人类情绪提取软件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在继续收集、分析人类面部表情的同时,Affectiva 也开始研

27、究语音等情绪指标,开发更多的商业运用场景。第 9页 共 16页(读者校园版2018年8期)注:AI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的英文缩写。它是研究、开发用 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 技术科学。1 .文章以“用AI计算情绪”为题有何作用? (2分)2 .文章第段运用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3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A .在情绪识别技术的帮助下,冷冰冰的机器识别人类情绪正逐渐成为现实。B .Affectiva通过情感数据库中的数据来归纳总结,并反向作用于深度学习 技术。C .情绪识别技术催

28、生了 “情绪经济”,许多家公司靠着这种技术获得巨大利 润。D .Affectiva不仅在继续收集、分析人类面部表情,还开始研究语音等情绪 指标。4 .请你畅想一下,Affdex情绪识别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于视频、教育、医疗、游戏等各个行业之后,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3分)生活科普七、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题。(10分) 茶垢到底是什么如果你经常喝茶,一定会注意到杯子、茶壶壁上的深褐色茶垢。爱 喝茶的人将这些茶垢称为“茶山”,就像古董上的包浆,“无茶三分香”是收藏价值的体现。但有传言说茶垢中含有很多重金属,还有亚硝酸盐, 如果不清洗掉可能会危害健康,甚至有“喝茶不洗杯,阎王把命催”的说实

29、际上,茶垢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同时也有少量金属离子参与了 茶垢的形成。由于绿茶的多酚类物质更多,因此它更容易形成茶垢,而经 过深度发酵的红茶、黑茶,茶垢则比较少一些。当然,不同类型的茶形成 的茶垢,其成分基本相同。隔夜茶的茶汤表面常常有一层带有金属光泽的“油膜”,让人误以为其中有某种重金属。其实这层膜的成分和杯壁上的茶垢并无明显差异,也是以茶多酚聚合物为主,不过它确实含有少量金属离子。元素分析显示,茶垢的绝大部分成分是碳、氧元素,来自多酚聚合物,也有少量钾、钙、镁、铝、锌、硒等元素。金属元素主要以不溶于水的碳酸盐或氢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其中钙元素是茶垢形成的主要促进因素,主要来自泡茶的水。铅、砷

30、、镉、汞等重金属污染物并不是茶垢的主要金属元素,因此喝茶之人不必担心。尽管茶垢并不影响喝茶,也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但有不少人觉得茶垢让杯子显得很脏,因此希望茶垢少一些。那么如何清除茶垢呢?首先,喝完茶及时清洗是减少茶垢沉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总是泡隔夜茶,茶垢就一定会慢慢累积起来。其次,在碱性条件下茶多酚的氧化速度会加快,形成茶垢的量随之增加,因此泡茶的时候放一片柠檬可以减少茶垢的形成。另外,钙离子是形成茶垢的关键因素,因此水质越“ 硬茶垢越多,而用纯净水泡茶形成的茶垢也会少很多。最后,茶垢的生成量主要 取决于茶汤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因此大口茶杯形成茶垢的量会更多一些,茶杯盖上杯盖也可以减少茶垢形

31、成。 看完这些,想必很多人可以理直气壮地不洗杯子了吧?如果你只是想去除茶垢,怎么折腾都行,但千万别把你家紫砂壶上的“ 茶山 ” 擦掉了。(摘自百科知识2018 年 10 期,有删改)1 .文章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2 .第段中加点的 主要”一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2分)3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清除茶垢的方法。( 2 分)4 .读完此文,你对茶垢有了怎样的新的认识?请简要说说。( 3 分)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题。(10分) 复杂的生物钟网络1792年的一个傍晚,法国天文学家让雅克德奥图德梅朗发现 含羞草已经“睡觉” 了一一它的叶子合上了, 而白天时它的叶子是张

32、开的。 他好奇如果含羞草持续处于黑暗环境中会产生什么变化,之后他发现,尽 管没有日光照射,含羞草的叶子每天仍然保持其正常的规律性变化。显然 植物“知道”太阳的位置,知道什么时候是白天,什么时候是黑夜。德梅 朗是发现昼夜节律的第一人。生物钟是一门古老的学问。后来,其他科学家发现不只植物,动物也通过生物钟帮助自身适应 环境的日常变化。一天24小时并不是地球上唯一的时间结构,除它之外还有潮汐时间、月亮周期和以年为单位的周期。生活在海里的动物受潮汐影响较大,以年 为周期出现的现象有候鸟迁徙、鞋鱼泡游、爬行动物冬眠等。还有一些生 物的生活周期令人费解,比如珊瑚虫会在繁殖季节满月的午夜一起产卵。 后来,科

33、学家发现珊瑚虫体内有一种光传感器,能感知满月时的光线。从 新月到满月,在月光逐渐增强的过程中,它们体内的传感器基因随之渐渐 活跃,充当了满月之夜产卵的触发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找到了哺乳动物生物钟的位置所在。动物眼睛后面的小丘脑有两个很小的区域,现在被称为视交叉上核,这个区域的 神经元连接视网膜,负责对光明和黑暗的周期性反应。视交叉上核只有1/4颗米粒大小,由大约 2万个神经细胞组成。这两个区域向大脑和身体发出 信号,控制激素释放,调节体温和食欲,被称为中央生物钟。除中央生物钟外,人体还有很多外周生物钟。2014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约翰霍格尼斯发现,哺乳动物近一半的基因活性随时间变

34、 化而变化。他绘制了小鼠 12个不同器官中成千上万基因的24小时表达模式,包括心脏、肺、肝脏、胰腺、皮肤和脂肪细胞,制作出哺乳动物基因 荡振“图谱”。令人惊讶的是,控制基因活性随时间变化的信号并不一定来 自大脑。如果把肝脏细胞养在培养皿中,它也会很快进入24小时节律。“人体只有一个生物钟”的概念已经成为过去时。目前的研究认为,人体中数 以千计甚至百万计的生物钟,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它们独立运行,但 又相互通话、相互协调。生物钟的出现给生物的生存带来了巨大的优势,其中最经典的例子 是蓝藻实验。1998年,美国范德堡大学的卡尔约翰逊用一种叫蓝藻的单 细胞生物进行研究。正常蓝藻的生物节律是24小时

35、,基因突变的蓝藻生物节律可以缩短,也可以延长,比如22小时或者26小时。卡尔约翰逊将这些基因突变蓝藻和正常蓝藻等比例混合培养在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条件下,之后约翰逊发现与正常蓝藻相比,突变蓝藻因无法适应光照更第 11页 共 16页替环境,生存竞争力下降,基本消失了。这一实验清楚地显示:内部的代 谢节律与环境周期相匹配会增强物种的竞争力。(选自读者2018年第1期,有删改)1 .文章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2分)2 .文章第段主要提到了哪几种生物周期?请提炼出来。(2分)3 .文章第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4 .研究结果表明:811点是进行创

36、造性思维活动的最佳时间;1112点人们最为清醒;1214点一天中快乐的情绪达到高潮;1416点会出现,下午低沉期;1617点人体思维又开始活跃;1719点人体的体温最高;1922 点是学习的最好时间;230点人体各脏器活动极慢。据此,你认为里应该 如何安排醒睡节律及学习 ?( 3分)生态环保九、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题。(10分)森林地球的“水泵”位于南美亚马孙河流域和非洲的大片蓊郁葱茂的热带森林,经常被人们喻为地球的“肺”。但它们不仅是“肺”,而且还是地球的“心脏”哩。科学家们很早以来就意识到森林在全球水循环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落到热带雨林中的降水,将近一半会通过树木蒸发到大气中去;而从

37、 海洋吹来的风把这些水汽散布到更广的地区,形成降水。在这幅图景中, 森林的确扮演了地球之“肺”的角色。我们以前只听说过森林可以降低风速,但是现在有两位俄罗斯学者 提出了新的理论:森林还可以产生风,把水汽逐步输送到内陆地区。那么森林怎么产生风呢?我们知道,从海洋和沿海森林蒸发的水汽很快会凝结成小水滴。当水蒸气变为液体时,体积会大幅度缩小,这就使得当地的气压急剧下降。而因为森林对阳光的吸收率比海洋大,所以森林比海洋的蒸发强度要大。这样,一旦水汽凝结,沿海地区森林上空的气压要比海洋上空的低,结果,海洋上空的潮湿空气就会朝森林地区流动形成风。可是风一旦形成就有惯性,从而把水汽输送到更远的内陆地区。这个

38、过程就好比用一个水泵把水从海洋不断抽送到内陆地区。在这幅新的图景中,森林不仅起到地球之“肺”的作用,还扮演着“ 水泵 ” 或者 “ 心脏 ” 的角色。于是气象学家称森林为“ 生物泵” 。在传统的气象学模型中,大气流动的唯一驱动力是大气温差,没有人考虑过随着水蒸气凝结而来的气压下降会导致风的形成,也解释不了内陆地区是如何保有湿润气候的。而新理论可以为这些现象提供答案。如果这个理论是正确的,就意味着是大片森林在推动着地球上的水循环。这个理论还暗示,人类对全球气候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澳大利亚历史上一度覆盖着大片的森林,如今大部分是沙漠。这可能 是澳洲的土著居民破坏了沿海的森林,“ 关闭 ” 了 “ 生物泵 ” ,从而使整个大陆由湿润转为干旱。 两位学者还指出,美国直到近代还覆盖着大片森林,但如今随着沿海一带森林的消失,中部地区将面临沙漠化的威胁。但另一方面,这个理论带给我们的也不完全是坏消息。如果天然森林能够产生降水,人造森林也将一样可以,那么在沿海地区植树造林,重建 “ 生物泵” ,就能把雨水召回来。或许有一天我们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绿化沙漠。(选自大科技2018 年 5 月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