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文汇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我的母亲》学案(无答案)新人教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文汇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我的母亲》学案(无答案)新人教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文汇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我的母亲》学案(无答案)新人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的母亲【教学目标】(1)了解胡适的成长经历,理性思考母爱及其深远影响。(2)理解文意,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3)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4)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丰富文化素养。【学法指导】1、诵读法:课文以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形象。全文毫无夸饰之辞,直白,坦诚。引导学生充分诵读.,把握文中的母亲形象,感受母亲深细而严格的教育及其深远影响。2、延伸拓展:本文选自胡适自传。引导学生延伸阅读有关胡适的传记,如其中的先母行述一全貌性地感知胡适及其作品所包蕴的人文内涵。【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入:导语设计:(

2、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同学们,母爱,是一个饱含温柔深挚情意的永恒话题。的确,无论是年长年少,还是天涯海角,单飞后心的另一端永远牵挂的是对母亲的思念。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就是儿女心泉的自然流淌,让我们在歌声中感念、祝福普天下所有的母亲。二、自学1:了解作家作品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骅,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初学农学,后攻读哲学、文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1917年1月,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上的“八不主义”。后又发表了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在当时都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他还是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192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1922年创办努力周刊和读书杂志,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反对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26年游历欧美,在各国讲学。1928年与徐志摩等出版新月月刊。晚年致力于水经注版本的考证。主要著作还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戴东原的哲学等。2、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文绐绐佃(dian)户轻薄仁慈质问管束广漠宽恕三、合作探究:文中写了母亲哪几件事?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3)课文前三语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而其他内容似与作为课.文内容鲜明精练概括的文题无关,作者这样安排行文结构的用意是什么?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人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回顾人生历程时,胡适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念之情,但在文中却极少运用直接抒情的语句,那么作者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四、拓展延伸,检测自评推介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