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无锡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19年无锡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19年无锡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19年无锡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19年无锡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无锡市中考语文模拟卷一、积累与运用(共 25分)1.根据课文默写。(10分)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受上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晨兴理荒秽,。(陶渊明归园田居)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荡胸生曾云,。(杜甫望岳)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旧时茅店社林边,。(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A.迸(b in g )溅 浮想联篇(pi an)B.C.狭瞳(ai) 生意盎(dng)然 D.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下

2、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屈(di)听如火如荼,(t u)师灯i)身用(xi声匿迹3分)A.许多雕塑的细节非常精致,连衬衣、中衣、袈裟都层次清楚。 B.要想留住年味儿的“魂”,既需要增进代际沟通,也要增强节日的仪式感和传播力。 C.数不尽的离奇念头,光怪陆离 的幻象,奇异的声响,一齐向她袭来,使她感到恐惧。 D.昨天去张家界游玩,我们浮光掠影地看了个够,还在农家乐品尝了当地的美食。 4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

3、帝以驱驰。A.躬:亲自B.卑鄙:品行言辞恶劣C.顾:拜访D.许:答应5 .名著阅读(6分)(1)下列对西游记有关内容的 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A.孙悟空大闹天宫,打败天兵天将,与如来佛祖斗法,结果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B.唐僧师徒四人被火焰山阻挡,是孙悟空变作牛魔王借来芭蕉扇灭了火才得以通行。C. “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穿一领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直板,系一条花布手巾。”此段外貌描写的是猪八戒。D.在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先后变成美少妇,老婆婆,老公公,但都被孙悟空的火眼金 睛识破。(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3分)说时迟,那时快,他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

4、神大怒, 抢将来。被他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语段中的“他”是 ,请写出以他为主角的另一个故事名称。二、阅读与赏析(共 39分)(一)(12 分)魏孝文帝自发平城至洛阳,霖雨不止。丙子,诏诸军前发。次日,帝戎服,执鞭乘马而出。群臣稽颗于马前。帝曰:“谋略已定,大军将进,诸公更欲何云?”尚书李冲等曰:“今者之举,天下所不愿,唯陛下欲之。臣不知陛下独行,竟何之也 !臣等有其意而无其辞,敢以死请! "帝大怒曰:“吾方经营天下,期于混壹,而卿等儒生,屡疑大计;斧钺有常,卿勿复言! ”策马将出,于是安定王休等并殷勤泣谏。帝乃谕群臣日:“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何以示后!朕世居幽朔,欲南迁

5、中土;苟不南伐,当迁都于此,王公以为何如?欲 迁者左,不欲者右。”安定王休等相帅如 右。王桢进曰:“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今陛下苟 辍南伐之谋,迁都洛邑,此臣等之愿,苍生之幸也。”群臣皆呼万岁。时旧人虽不愿内徙,而惮于南伐,无敢言者,遂定迁都之计。帝以群臣意多异同,谓镇南将军于烈日 :“卿意如何?”烈日:“陛下圣略渊远,非愚浅所 测。若诚心而言,乐迁之与恋旧,适中半耳。 "帝曰:“卿既不唱异,即是肯同,深感不言 之益。”使还镇平城,日:“留台庶政,一以相委【注】稽颗(s cnc):古代跪拜礼,屈膝下拜,以额触地,表示极度的虔诚。留台:即 平城。(节选自资治通鉴,有改动)6 .下列句中的“

6、而”与“执鞭乘马而出”中的“而”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拔山倒树而来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言和而色夷D.学而时习之7 .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孝文帝身穿军服全副武装,作势将带领大军向南进发。8 .大臣们都反对孝文帝南征,纷纷劝谏孝文帝不要一意孤行。C.孝文帝声称要往南讨伐一统天下,其实只是想让群臣同意迁都洛阳。D.于烈相信孝文帝的深谋远虑,完全赞同迁都之举。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策马将出策:安定王休等相帅如右 如: 陛下苟辍南伐之谋辍:一以相委委:1 9 .翻译下列句子。(4分)(1)臣等有其意而无其辞,敢以死请 !(2分)译:(

7、2)卿既不唱异,即是肯同,深感不言之益。(2译:(二)(4 分) 北陂杏花(宋)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烧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注】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之后,此前诗人亲手创立的新法被一一废止。陂:池塘。10 .阅读上面的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4分)诗歌首句中“绕”字用得精巧,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答:A本诗三、四两句运用托物言志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2分)答:A(三)(9分)愿宁静成为心灵的常态有人说,当今社会,有一样东西几乎让所有人都无可逃逸,那就是浮躁的风气。这 话虽有些偏激,却道出了许多人 欲言难言的自我困惑。浮躁,实质是人们内心的急躁、

8、失衡、不沉稳。浮躁,是丧失定力,随波逐流;是 心急如火,投机取巧;是虚浮夸张,一片泡沫;是不要过程,只要结果。人生在世,谁都 有各种各样的追求和欲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本无可非议。问题在于,面对浮华世 界,人们的欲望变得更大、更多、更急切,由此衍生出浮躁的社会风气。浮躁之风盛行,于是,为官者盼望一步登天,为商者盼望一夜暴富,为艺者盼望一 举成名。于是,社会被浮躁之风笼罩,清静的人生、专心的工作、精良的产品,变得稀罕 起来;因为求快而忽视了细节和质量,导致一些地方事故多发、反复折腾、劳民伤财。那 些整日忙碌赶场子的人,那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人,那些跟风起哄盲目不安的人, 看似日理万机,好

9、像勤奋忙碌,到头来往往难成大事,原因就在于他们“用心躁”而无法 “用心一”。对于浮躁,古人总结出了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的道理。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节奏加速,变化更快、更多、更大,人们对变化的感受极为敏感;但同时也不 要忘记,变动不居之中,也有恒定不变的规律一一结果需要过程,成功必得付出。即便是插 上了新技术的翅膀,站上了创新的风口,如果没有扎实稳固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成功终究 是短暂而不稳固的。舒服与辛苦,安逸与劳顿,亦有着互相转换的辩证法。盼望着一步登 天、一劳永逸,如同梦吃。人活一辈子,要想给社会给后人留下点东西,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避开社会 的喧嚣,拒绝外来的诱惑,祛除内

10、心的焦躁,扎扎实实、聚精会神地做事,而不要被外界 的喧嚣浮躁所裹挟。“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所揭示的,乃 是喧嚣之中的宁静心态。内心的宁静,是一种穿越世俗、撇开浮躁的力量。有了它,便可 以每临大事有静气,便听不到外界的吵闹嘈杂,便能忍得孤寂、受得清苦、看穿陷阱、看 淡诱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有了静的底色,才有达的境界、定的气质、和的格调,才 能让人生剧本脱俗雅致。能够保持内心的宁静,是大家风范,亦属常人能力所及。内心的宁静,是最为深厚的修行。“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稻花香里说 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古人诗词所描绘的,不光是情景,也是心态。让宁静

11、成为心灵的常态,我们不必超脱凡尘,也一定可以专心致志、成就非凡。(人民日报2016年4月12日04版)11 .通读全文,简要概括浮躁之风盛行的原因。(3分)答:A12 .第自然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简要概括其作用。(3分)答:A13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内心宁静”的理解。(3分)答:A(四)(14分)切口阳台上出现了几截短小的树枝。这是14楼,周围一片空旷,我把树枝捡起,琢磨它们究竟来自何处。一只鸟的翅膀从楼前掠过。我开始留意窗外的喜鹊,它们在阳台栏杆上伫立、踱步,看着它们,想起老家村头那棵 大树上的喜鹊窝,我在童年时代曾经长久地仰望大树,惦念树梢上的冷暖。如今,村头的 树还在,树上

12、的喜鹊窝还在,我却不再像童年那样仰望。每次回去,我都把它拍下。那些 照片一直留存在手机里,每次翻看,总会触动我内心深处的一点什么。这些年我似乎变得越来越麻木,越来越不容易被打动了。 不久前发生了里氏4.6级地震,我所在的城市有强烈震感。午夜,我一个人枯坐在书房里,刹那间,脚底下似有闪电在奔 突,整栋楼房随之晃动。我知道发生了地震,后来一直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我当时竟 然没有惊慌,没有想到逃跑,我枯坐着,像是那场地震的局外人。也许是因为我觉得身陷 大地的伤口之中我们终将无路可逃,也许是因为我对地面的震动早就习以为常了一一从去 年开始,这座城市到处都在修路,挖掘机、铲车、货车一齐上阵,我的屋子每

13、天都陷在轰 鸣和震颤之中。在地壳的颤抖中,我的感觉变得麻木、迟钝,以至于对地震的降临无动于 衷。而那几只喜鹊光顾阳台,却在我内心激起了一丝久违的感动。平日里,我也时常站在阳台上,有时远眺,有时俯视,除了把远方遮蔽起来的高楼,除 了虚无缥缈的天空,以及地面上轰鸣的挖掘机,似乎再就没有看到什么。喜鹊在阳台上扑 棱着翅膀,让我觉得天空和远方都变得亲切起来。在我最孤独最焦虑的那段日子里,是喜 鹊为我送来了安慰。很快,我就发觉,喜鹊之所以光顾这里,大约与阳台上的花生有关。我很纠结,不知该 把花生收起来,还是让喜鹊继续啄食。这些花生是父母的劳动成果,老人不辞劳苦,把它 们辗转带到城里,认真地晾晒在阳台上。

14、喜鹊的光临,给我出了一道难题。当喜鹊在城市楼宇间发现并选择了晾在阳台上的花生,我不知道这算是一个审美问题还 是现实问题。我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态度来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我的这种纠结情绪的背后, 还有一个忧虑:当晾晒在阳台上的花生被喜鹊吃光之后,这些喜鹊还会一如既往地光顾我 家的阳台吗?这个问题的提出,让我吃了一惊,我无法解释自己心里何以会有这样的一种 忧虑,也许是我太孤独了。几只喜鹊,让我的世界变得生动起来。隔着一层窗玻璃,我只能隐约听到它们的鸣叫声, 在修路产生的巨大轰鸣声和震颤中,喜鹊的声音显得多么单薄。 我听到了它们。我想到了,几只喜鹊在城市楼宇间飞;我想到了,一群喜鹊在乡村的树林里飞。如今

15、树林不见了,剩 下几棵树,站在空空荡荡的村头, 越发显得孤单。喜鹊也进城了。在钢筋混凝土的丛林里, 有几只喜鹊选择了我家的阳台。这些有翅膀的鸟,栖落在平凡如我者的窗前;而我,一直 梦想拥有一双翅膀,向着无穷尽的天空和远方飞去。我们忽略了脚下的大地,忽略了曾经生长庄稼、如今承载高楼的大地。每一株庄稼都是 大地的一个切口,每一栋楼房都是大地的一个切口。每一个切口,都有一个待解的谜。面 对土地,我们究竟种下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这似乎并不是我们真正在意的。当翅膀成为一种负累,就算拥有整个天空也变得徒然。14 .为什么几只喜鹊光顾阳台在我内心激起了一丝久违的感动? (3分)答:A15 .第自然段中的“审

16、美问题”和“现实问题”如何理解? (4分)答:A16 .第自然段画线句有何表达效果? (4分)答:A17 .联系全文,试分析最后一段有何深刻含义。(3分)答:A三、表达与交流(共 66分)(一)(6 分)1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近日,有人在网上发图,图中是两个女孩在蹲着等地铁,并批评女孩不懂教养:“等个地铁就可以随随便便蹲着, 难看不难看?谁教她们的?这是什么生活习惯?”这条微博被大量转发后,立刻在网上引发了激烈争辩。请你就此事也在相关论坛跟帖发表看法,并作简 要分析,不少于100字。(二)(60 分)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很少有绝对笔直的道路,也少

17、有完全一帆风顺的事情;世事多变,人事多磨。转一个弯,或许会费点周折,或许也有些风景请以“转了一个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立意自定;(2)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XXX”代 替;(3)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5 分)1 根据课文默写。 ( 10 分) (略)2 A 3 D 4 B5 ( 1 ) B (每个 3 分)( 2) ( 3 分)武松( 1 分) ;景阳冈打虎 / 斗杀西门庆/ 大闹飞云浦 / 血溅鸳鸯楼/ 夜走蜈蚣岭( 2 分)二、阅读与赏析(共39 分)(1) ( 12 分)6 . A (解释“表修饰” )(2分)7 . D (于烈乐

18、于迁都和眷恋旧京的心思各占一半)(2分)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每空 1 分,共 4 分)驱赶(执鞭)到、往 停止 委托、交付9 翻译下列句子。 ( 4 分)( 1)我们有劝谏的意愿却找不到劝谏的言辞,只好冒死来请命! ( 2 分)( 2)你既不提出反对,也就是赞同,我深深感念你当时没有提出异议的好处。( 2 分)(2) ( 4 分)10. (1) ( 2分)“绕”字写出池水曲折蜿蜒;表现了陂水与杏花相依相亲的状态;使画面富有动感、充满生机。 (三点中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分,意思相近即可。 )(2分)表达了诗人虽遭排挤(挫折 /失意)却仍不失高远之志(1分),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

19、的思想(品格) ( 1 分) 。 (或意思相近即可。 )(3) ( 9 分)11. (3 分) 人们内心变得急躁、 失衡和不沉稳 (或 “人们的欲望变得更大、 更多、 更急切,导致浮躁的社会风气” ) ( 1 分) ;浮躁之风盛行,原因就在于人们用心不专一( 1 分) ;社会发展太快,人们幻想一劳永逸,一步登天(或人们只追求结果,不在意过程) ( 1 分) 。(或意思相近亦可)12. ( 3 分)举例论证( 1 分) ;通过列举各种具体现象,揭示浮躁的根源就在人们于用心不专一( 2 分) 。13. ( 3 分)内心宁静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条件( 1 分) ;是一种超越世俗、克服浮躁的强大力量(

20、 1 分) ;是一种最为深厚的修行,是心灵常态( 1 分) 。 (或意思相近亦可)(4) ( 14 分)14. (3 分) 喜鹊的到来让情感麻木、 迟钝的我努力地寻找丢失的童心 (童真 /童年) (2 分) , 也抚慰了我孤独焦虑的心灵( 1 分) 。15. ( 4 分)审美问题:喜鹊在阳台啄食花生让城市充满生气、活力和自然之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美( 2 分) ;现实问题:我该不该继续让喜鹊啄食花生;喜鹊在花生吃完后还会不会光顾我家阳台( 2 分) 。16. ( 4 分) 拟人 ( 1 分) ; “站” 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乡村树木的减少 (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形象地表现(突出)了乡村(大地

21、)的凋敝( 2 分) ;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虑( 1 分) 。17. ( 3 分)当人们为了自己的追求和欲望而不择手段时,就会导致环境的破坏、人心的麻木( 2 分) ,那么即使达到了欲望(实现了目标)也是毫无意义的( 1 分) 。三、表达与交流(共 66分)(一)(6 分)18. (6分)从发帖人行为的对错、两个女孩行为的对错的角度论述均可,可肯定,亦可否 定,言之有理均可。(二)(60 分)19. 参照2015年无锡市中考阅卷标准命意分析:一、题旨:“转了一个弯”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记叙自己的所见所闻,表现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并由此而意识到,这是现实生活多样性复杂性的一种真实表现。二、审题:

22、1、“弯”:A实指道路(街巷)的转弯拐角,曲折的道路往往给人行走带来麻烦,也可带来 惊喜与风景,公园的道路设计多曲折,增加了游园的乐趣,修路、地铁施工也给人出行添 堵,不得不拐弯; B事情发生变化(变故),坏事变好事,好事变坏事等;C情绪、思路、想法发生转变,受外界的启迪灵机一动、 突发奇想;受外界干扰乐极生悲、心灰意冷 D行动过程中的困又|、障碍等;E其他较有创意的立意也可。2、“一个”:尽管事物本身具有多样性多变化,且不是少数偶然,但“一个”限制考生的 叙写要切口小一点,角度恰当,抓住事物和事件的某一个环节,一个侧面,突出一个特点 足矣,不可泛泛而谈,也不可故设离奇,人为臆想,为“弯”而弯。3、“转”:是一种特定景象或情境、一个行为或行动,是一个过程中发生变化、转机、收 获的主要因素,或是产生问题、障碍、矛盾的关键行为举动,应该是记叙的重心所在。(以上只是对题旨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