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项训练十一语基+语用+实用类、论述类+诗歌+名句_第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项训练十一语基+语用+实用类、论述类+诗歌+名句_第2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项训练十一语基+语用+实用类、论述类+诗歌+名句_第3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项训练十一语基+语用+实用类、论述类+诗歌+名句_第4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项训练十一语基+语用+实用类、论述类+诗歌+名句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特色专项训练十一语基+语用+实用类、论述类+诗歌+名句(时间:45分钟,分数:45分)一、语言基础(11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上严子陵钓台,在诗文碑.(b e烈和烟雨亭台之间徜徉.(y ng流连,感受到的是古代 隐士的那份淡泊和潇洒;也只有这般清雅灵秀的所在,才能令名士放下功名的羁拌。B.天目源溪水出自山高林密的天目山脉,丰盈清澈无比,且四季长流,偶有落叶飘零,在时而湍(tu &郡 时而平缓的漂流中,两岸的青山叠翠与花木扶疏同样也是一景。C.行走在村中,你会发现周遭的这些受到徽.(we派建筑风格影响的明清房屋,每一座门面上都镶嵌.

2、(qi n)着数以千记的砖雕,真是异彩纷呈,古韵非凡。D.绍兴,一个悠闲而又精至的小城:一叶乌篷.(p ng)飘过两千五百年的沧.(c a n|)百转河渠,流动着似水年华的浮生风月;黄酒社戏,演绎着寻常巷陌的世俗百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题。清点故宫艺术珍藏工作起到.后,封存的奇珍拱璧终于得以重见天日。甲其中有足以乱真的玉琢西瓜,有 “雨过天青”色的瓷器,有经历三千年沧桑的铜器,还有皇帝御用的玉玺。乙唐宋元明清历代名画, 更是美不胜收。有些山水画描写大自然的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有些名家画的马惟妙惟肖,跃然纸上;鱼儿遨游水中,栩栩如生;鹅鸣鸡唱,如闻其声;竹影扶疏,迎风摇曳;荷塘新叶,晨露欲

3、滴;兰蕙飘香,清芬可生.。丙中国的名画,不仅力求 形似,而且要表现动态、声音、色泽等特征,希望启发想象、甚至 .激发情感。换句话说,就 是要摹写事物的神韵。2 .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起动B.美不胜收C.清芬可挹D.甚至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B.乙C.丙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面对“微信拉票”,家长们要有笃定的文化信仰和强大的内心世界,不能随波逐流。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B.烟花的刺鼻味道是因为含有燃放后产生的氮氧化物、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气体和烟尘颗粒等有

4、害物造成的,这些气体和烟尘能瞬时提高PM2.5浓度。C.近期出台的“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明确提出,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办法,加大经费动态支持力度,建立高校及学科建设的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D .中国诗词大会用娱乐的方式使诗词歌赋变得平民化,推动了对传统文化的延续和 传扬,相信这个节目会使更多的人喜欢古典诗词、热爱古典文化。二、语言运用(10分)5 .请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物象,围绕“思乡”主题,写一段以描写、抒情为主的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不少于100个字。(5分)答:6 .下面是某软件系统用户登录流程图,请依据本图把整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 完整,表述准确,答:三、实用类、论述

5、类文本阅读 (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材料一:“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庄子的“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与儒家崇圣、墨家尚贤相反,道家对于圣贤一直保持着理性的抵制,如老子的老百姓回到纯然朴素的状态中,削弱社会的等级差别和能力差异。法家所提倡的尚法不尚贤, 意在废除人为的能力评判、德行评鹭,从而使法律成为衡量人际关系的唯一标准。道家想要 社会回归于原始初朴的状态,实际上消解了社会组织的全部意义,而法家所设立的法,恰恰 是为了维护在乱世之中的公共秩序,以期在圣人与贤臣之外,建立一个更具有可行性的社会 秩序的维持方式。(摘编自天下责任与先秦诸子学说的内在差异)材料二

6、:传统哲学的认知意识体现在传统文化中是深厚的自省自律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孔子的“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孟子的“自反”“反求诸己”,庄子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等等,都是儒道对自我本体的认知和探求,这种探求进而体现为对行为和规范的自省,对品德与学识的自觉。传统文化致力于对社会文明进程中的人性本真丧失的批判,致力于对生活世界进步而意义世界蜕变的批判,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三大哲学终极命题,不断批判 “小我”,成就“大我”,不断批判“自我”,成就“本我”,探求实现“本我” “真我” “大我”之终极路径。(摘编自黄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性格)材料三

7、:“灵和”是一个长期被道教界、道教研究者忽略甚或遗忘的术语。而实际上,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道教在近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灵和”思想,可统称为道教“灵和主义”。道教“灵和主义”是一种抱负,祈愿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为了实现“天下有道”,道教反对战争。道教教祖老子“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道教的“灵和主义”还是一种形象,愿做善琴者。“灵和” 一词在古代也指善琴者。古琴艺术在我国先秦时期已经十分发达,相应出现了不少琴人,如人们熟知的师旷、师襄、伯牙等,所展示的即是一种清虚的风貌与清淡的风格。此外,作为善琴者,“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亦展示了一种

8、和美的人生境界。(摘编自灵和主义)材料四: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作为讲求“出世”的佛教,其根本宗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 “乐”。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经过不断的中国化,佛教最终融入了中华文化,成就了中华文化发展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佳话。(摘编自洪修平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7 .下列对材料中“灵和主义”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道教反对“天下无道”,祈愿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康,反对战争,认为兵器是一种不祥之物,不应该发起战争。8 .道教“灵和主义”是一种抱负,它是指道教将国家治理和

9、谐、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幸 福安康作为要努力实现的目标。C.道教“灵和主义”也表现为愿做善琴者,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不少道教琴人,如人 们熟知的师旷、师襄、伯牙等。D.在古代善琴者也被称为“灵和”,突出其清虚的风貌与清淡的风格,这一点与道家有所区别。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道家并不崇尚圣贤,并对其理性抵制目的是“使社会回归于原始初朴的状态”。B.传统哲学包含着自省意识和批判精神,不断批判“小我” “自我”,努力实现“本我” “真我” “大我”。C.儒、道两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它们讲仁爱,师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 主张返璞归真。D .佛教讲求“

10、出世”,旨在追求幸福快乐的人生,这是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 机和基础。9 .作者为什么要提出道教“灵和主义”这一新概念?请结合文本内容加以说明。(4分)答:四、古代诗歌鉴赏(8分)10 .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浪淘沙感事注刘基天际草离离,鸿雁南归,冷烟凝恨锁斜晖。蝴蝶不知身是梦,飞上寒枝。惆怅倚阑时,总是伤悲,绝怜红叶似芳菲。清露自凋枫自落,没个人知。【注】 这首词写于元末乱世,词人避难于江湖时期。(1) “鸿雁南归”看似平常,其实意蕴丰富,诗歌中鸿雁常用来表达作者 。(2分)(2) “没个人知”是词人刻意吐出的心中郁结,词人在这首词中“郁结” 了哪些情感?请 简要概括。(6分

11、)答:五、名句默写(6分)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 。(李白蜀道难)(2)渔父曰:“ , 。世人皆浊,何不混其泥 而扬其波?”(楚辞渔父)(3)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 , 。司马迁报任安书(节选)(4)嗟乎!一人之心, 。秦爱纷奢, 。(杜牧阿房宫赋)(5)弦弦掩抑声声思, ;低眉信手续续弹,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特色专项训练十一1 .解析:选Bo A.羁拌一羁绊;C.数以千记一数以千方f,徽(hu那;D.精至一精致。2 .解析:选Ao “起动”应为“启动”。3 .解析:选Co “想象”后顿号改为逗号。4 .解析

12、:选Ao B.句式杂糅,“是因为造成的”杂糅;C.成分残缺,“建立”后缺少宾语中心词“的机制”;D.赘余,删去“对”。5 .(示例)故乡的天井,是房子和房子之间一小片自由又明亮的天空。晴天,天井石板缝 里的小草,因为阳光而透出新绿,一株株抖擞精神,雀跃起来。雨天里,急骤或舒缓的雨水 从高高的屋檐落下,一如串串晶莹的珍珠,在青石板上铺开或飞溅。天井是游子们的牵挂, 曾有多少缕阳光,多少个雨点,洒落在江南游子的心里,还有多少蟋蟀和知了,它们用美妙 的歌声作为背景音乐,点缀过游子童年的梦想。6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首先,要看清楚题目要求,把握 概念间的关系。方框里的词语属

13、于关键概念,是流程中的关键环节(不能遗漏),带箭头的横线指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横线上的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和连贯作用。其次,要分析几个概念在整个事件或行为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分 析其间的关系,看是否属于因果、条件、递进、并列、转折、承接等,并据此来选定过渡词 语或关联词语进行连缀。答案:示例一:用户登录时需根据用户级别进行身份验证;如果验证未通过,则需要重 新进行用户登录选择用户级别、验证。验证通过后,系统管理员、实验室管理员、普通用户 分别进入各自的登录界面。示例二:用户登录时需根据用户级别进行身份验证,验证通过后,系统管理员、实验室 管理员、普通用

14、户分别进入各自的登录界面;如果验证未通过,则需要重新选择用户级别进 行用户登录、验证。7 .解析:选B。A项,“不应该发起战争”说法不准确。道教是反对战争的,但老子也说“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C项,“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不少道教琴人,如人们熟知的师旷、师襄、伯牙等”错误。一是道教在东汉年间才兴起,先秦时期不可能有道教琴人;二 是“师旷、师襄、伯牙”不是道教之人。D项,道家表现出来的也是清虚、清淡、淡雅的风格,与善琴者特征一致。8 .解析:选C。C项张冠李戴,“它们讲仁爱,师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 错,根据原文,儒家讲仁爱,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崇尚清静无为,主张返璞归真,这些特 质并非儒、道两家所共有。9 .“灵和”长期被道教界、道教研究者忽略甚或遗忘,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 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灵和”思想,所以作者提出道教“灵和主义”这一新概O10 . (1)思乡之情(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没个人知”意思是没有 人了解自己,结合注释提供的背景,该词表达的情感之一应是飘零江湖的悲愁。结合词中抒 发感情的“凝恨” “惆怅” “伤悲” “绝怜”等词语,又点缀了“冷” “寒” “清” “凋” “落”等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