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部分先秦两汉文学试题、填空题试题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 中。2、尚书在汉代被尊为经,故又称 。3、 春秋左传正义的作者是。4、 庄子文章往往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结构,后人称之为 结构。5、屈原”的“原”是他的 .6、 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有 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7、 孔雀东南飞原名。8过秦论的作者是 .9、 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期吴人 的国语注.10、 古诗十九首最早著录于萧统的 .11、 在古代神话中,相传是文字的创造者。12、 “三家诗”中的“三家”指 ,齐人辕固,燕人韩婴.13、“春秋三传”包括左传、谷梁传。14、 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15、缘木求鱼”的成语出自 。1
2、6、 庄子散文提出最具文学意味的是 三言"指的是寓言、卮言.17、 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 悲秋”主题,实由宋玉所撰 发端.18、 路曼曼其修远兮,。19、枚乘的赋体代表作是 o20、 司马迁,字o21、 较详细地记载了 女娲补天"的神话的书籍是 22、 诗到了 代被统治者奉为经典,称作诗经.23、 我国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道路前进, 成为我国 诗歌的主要形式。24、 公羊传的作者是o25、 有位伊人,。26、 成语 狡兔三窟”出自。27、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它的编纂体例是 o28、 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家主要有班固和o29、 乐府诗集是由所编.30、 史记正义的
3、作者是 o31、 反映治理洪水的神话是o32、 按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33、 孔子生于年。34、 成语舍生取义”出自 o35、 国语的性质是 史。36、 庄子三言分别是指:、重言、卮言37、 战国策是由汉代学者 编辑成书的.38、 九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 :”题材。39、 东汉时期代表性的楚辞注本是王逸的 o40、 史记集解的作者是 .41 .上古神话主要分为,反映人与自然斗争以及人类之间战争两大类.42 .尚书一名的意思是o43 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先秦著作是 44.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这句话出自 45. 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 、删诗之说
4、.46. 诗经中颂扬周始祖后稷的诗歌是 。47. 周礼春官把风、赋、比、兴、雅、颂合称为 o48. 被后人称为“春秋外传".49. 孟子滕文公所指“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 "的人物的言行集中载录于一书。50. 国殇是九歌中祭祀 勺作品.51 .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 勺形式。52.赵壹的刺世嫉邪赋属于汉赋中的 型。53 司马迁说他编纂史记的宗旨,是要“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54.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本纪、 口列传中。55游记、碑文等体裁肇兴于 寸期。56. 汉代出现的一种合乐诗体。57. 盘古神话属于神话类型中的。58. 韩愈进学解称其文字“佶屈聱牙”的先秦著作
5、是 。59. 一般认为,诗经中的风、雅、颂是以 划分标准的.60. 春秋时代,贵族常常在外交场合引用诗经来表达自己的志意,这叫做61. >是诗经中弃妇诗的代表作。62. 诗经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063. “春秋三传”是指公羊传、穀梁传和 。64. 战国纵横家的言行集中载录在刘向所编的 > 一书中.65. 早期诸子散文的文体形态为和格言体。66.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句话出自 > .67. “我知言,我善养浩然之气” 一语出自 > .68. >和湘夫人是九歌中祭祀湘水之神的作品。69. 是我国最早的一首咏物诗。7
6、0. 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悲秋”主题。71. 贾谊政论文的代表作是 > .72. “疾虚妄”是王充名作 的基本精神。73. 汉大赋在结构上常采用 勺形式。74. 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 、世家和列传中.75.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在先秦称作“诗”或“诗三百”至才奉为经典,称作诗经。76. 诗经中的“二南”指 、召南。77. 诗经中的“二雅"指大雅、。78 诗经中的“三颂”是指周颂、 、鲁颂.79. 韩非子、五蠹中的“五蠹”是指学者,言谈者,工商,患御者、 五种人。80. 论语侍坐章中的“四子”是子路、 、冉有、公西华四个人。81 .烛之武是左传中的 篇中的人物。82.
7、邵公是国语中 篇的人物。83. 冯谖是战国策中的 篇中的人物。84. “形容枯槁”出自战国策中的篇。85. 秦代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其代表作品是谏逐客书。86. 汉代大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他的代表作是子虚赋和上林赋这两篇作品不写于同时,但内容连贯,构思一贯,结体谨严,实为一篇完整 作品的上下章。87. 司马迁修史的宗旨是: 究天人之际, 成一家之言。88. 班固的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 。89.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上自西周初年,下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篇诗歌90 .中国古代第一篇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 . 91. 中国古代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 . 92. 记载战国史实又分
8、国记事的史书是 。93.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到 独立 创作的更高发展阶段的出现。94.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中的 篇。95. “缘木求鱼”出自孟子中的 篇。96. “锲而不舍"出自荀子中的 篇。97. “夙兴夜寐”、“信誓旦旦”出自诗经中的 篇。98. 逍遥游篇是 的代表作。99.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 的名句.100. 楚辞最早的注本是 。、名词解释题1、神话2、山海经3、诗三百4、诗六义5、四家诗6、风雅颂7、赋比兴8、思无邪9、今文三家诗10、毛传郑笺11、今古文尚书12、春秋三传13、孔孟14、老庄15、知人论世16、韩非
9、子17、楚辞18、风骚19、屈宋20、九歌 21天问22、诸子百家23、七体24、枚马25、散体赋26、汉赋四大家27、劝百讽一28、太史公书29、互见法30、史记三家注31、班马32、汉书33、乐府诗34、乐府35、乐府诗集36、陌上桑37、孔雀东南飞38、古诗十九首39、言事增实40、金相玉质三、简答题试题1、简述我国上古歌谣的艺术特征。2、简述我国神话的基本特征3、我国神话有哪些主要内容?4、简述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5、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6、简述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7、简述氓中弃妇形象分析8、简述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及特点9、简述左传的进步思想倾向10、简述战国策的艺术特点11、简述先
10、秦诸子的发展概况及特点12、简述先秦诸子的特点13、简述论语的文学价值14、简论孟子的文学价值15、简述荀子散文的写作特点16、简述“香草美人”意象具有哪些内涵17、简述过秦论的内容和艺术特点18、简述汉赋的分类及其发展概况19、简述汉大赋的成因20、简述汉大赋的特点21、简述天子游猎赋的主题及其在汉赋史上的地位22、简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23、简述汉代文人五言诗产生发展的过程24、简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25、简析氓中女主人公三次涉淇水的作用26、简析氓中女主人公形象27、左传以战争描写见长,试举例分析其特色28、联系项羽本纪,简要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29、简述陌上丧 “罗敷夸夫 ”一段的
11、作用30、简述 “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 ”在全诗中的作用四、论述题试题1、举例谈谈诗经的思想内容。 2、联系学过的作品,分析诗经的艺术风格。3、举例说明左传的文学成就 .4、以苏秦始将连衡为例 ,论述战国策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成就 5、以逍遥游为例,分析庄子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6、试比较屈原与庄子的浪漫主义异同。7、论述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8、联系作品,分析屈原作品中的“香草美人之喻” 9、试论述先秦诸子散文的共同特点。10、试论述韩非政论文的成就11、谈谈汉代论说散文的发展概况。12、试论述汉赋兴盛的原因。13、张衡二京赋和班固两都赋在写作上有何不同?14、司马迁的家世、生平遭遇与史记
12、创作的关系 .15、试论史记的艺术成就 .16、史记与汉书在写作上有何不同 ?17、试论述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18、试论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附:先秦两汉文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答案1、山海经2、书经3、孔颖达4、轮辐式5、字6、班固7、古诗为焦仲卿妻作8、贾谊9、韦昭10、文选11、仓颉12、鲁人申培13、公羊传14、语录体15、孟子16、重言17、九辩18、吾将上下而求索19、七发20、子长21、淮南子22、汉23、抒情诗24、公羊高25、在水一方26、战国策27、纪传体28、张衡29、郭茂倩30、张守节31、鲧禹治水32、音乐33、前 551 年34、孟子35、国别史36、寓言
13、37、刘向38、悲秋39、楚辞章句40、裴骃41、事物起源神话,42、上古之书43、春秋44、论语45、采诗46、大雅生民47、六诗48、国语49、战国策50、阵亡将士51、主客问答52、抒情小赋53、成一家之言54、世家55、东汉56、乐府57创世神话58尚书59音乐类型60赋诗言志61 .卫风氓/邶风谷风62 .小雅采薇63. 左传64. 战国策65. 语录体66. 论语67. 孟子68. 湘君69. 橘颂70. 九辩71. 过秦论72. 论衡73. 主客问答74。本纪75汉代76周南77小雅78商颂79带剑者80曾晳81烛之武退秦师 82邵公谏弭谤 83冯谖客孟尝君 84苏秦始将连横 8
14、5李斯, 86司马相如 87。通古今之变 88。断代史。8930590左传91国语92、战国策93、文人94、邵公谏弭谤 95齐桓晋文之事章 96劝学 97氓 98庄子 99离骚 100楚辞章句、名词解释答案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 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 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 战胜自 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 英雄主义精神, 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 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 ,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2、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 作者不详 ,约成书于战国时, 秦汉时又有增补。共 18卷,
15、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 ,兼及民俗、物产、医药、 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 杀蚩尤、鲧禹治水等 ,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3、诗三百:即诗经 .诗经在先秦时不称“经” ,而是称“诗”或“诗 三百”,如论语引诗评诗即是如此。诗经本有 305 篇,举其整数, 故称“诗三百”。西汉初成为官学,被尊为经,始称诗经 ,后世也有沿称“诗 三百”的.4、诗六义 :即风、雅、颂、赋、比、兴的合称。风、雅、颂是诗经的三 个组成部分,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 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
16、歌 ,分大雅、小雅 .颂是王 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 .赋比兴 :诗经 常用的三种艺术表现手法。赋指的是铺陈直叙事物的方法。比即比喻或比拟。 兴 即托物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5、四家诗:指汉初出现的传授诗经的齐人辕固、鲁人申培、燕人韩婴、 赵人毛苌四家诗 .前三家属 “今文诗”,西汉时立于学官 ,分别亡于三国、 西晋和宋 时.毛诗属“古文诗” ,东汉时立于学官, 训诂多用尔雅 ,事实多本左传, 流传至今。6、风雅颂:是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 ,也是根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对诗 经的分类。风也叫国风,是带有诸侯各国地方特色的乐歌 ,共有十五国风, 160 篇,
17、多是民歌,少数是贵族作品。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乐歌,分大雅、小雅。 大雅 31 篇,多朝会宴享之作;小雅 74篇,多个人抒情之作 .雅诗中也有部分民歌 .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或举行重大典礼时的乐歌,分周颂、鲁颂、商颂三颂,共 407、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标志性艺术手段。简单地说,赋就是把诗人 的情志或引用对象铺陈直叙出来;比就是比喻 ; 兴就是起兴、发端,一般在一首 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它可以跟诗歌所抒发的情思有关,也可以无关。 赋比兴后来 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的一种基本手法。8、思无邪:原句出于诗经 鲁颂 駉最后一章。春秋孔子用来评价诗 经的总的思想倾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18、所谓无 邪”,就是 “归于正 ",亦就是诗经思想内容纯正的意思。9、今文三家诗:春秋过于简短而语义隐晦,因此出现了一些对之解释的 著作. 有传为春秋时鲁人左丘明所著的 左传,以及战国齐人公羊高撰的公羊 传和战国鲁人穀梁赤撰的 穀梁传。公、穀阐述春秋 的“微言大义”,左传则以史实叙说历史。10、 毛传郑笺:汉代毛亨、毛苌为诗经所作的注解名为毛诗故训传,简称“毛诗”。东汉郑玄又为“毛诗”作笺注,名为毛诗传笺,简称“郑笺 "。11、今古文尚书 :汉代,尚书始有今古文之分。西汉文帝时晁错根据 伏胜记诵所整理的 28 篇尚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 .汉 武帝时,曲阜孔壁中
19、又发现一种用战国古文字写成的本子,称古文尚书 ,它 比今文尚书多 16篇.此书到西晋末因战乱丢失 .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所献古 文尚书 ,经唐宋明清以来学者考证,实为伪书。12、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的合称。 公羊传由战国时 齐人公羊高撰,后汉景帝时公羊寿及其弟子胡母生写定; 谷梁传由战国时鲁 人谷梁赤撰,汉时由传人写定 .这两传都注重阐述春秋一书的微言大义; 左 传重在补充史实,文学价值更高。13、孔孟:孔子和孟子的合称。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后人称为 “至圣”, 论语是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的语录体著作。 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的重要代表,后世称为 “亚圣”,孟子是以记载孟子言行为主的
20、语录体散文。14、老庄:老子和庄子的合称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是道家后 学对他思想的记载和发挥。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的代表, 庄子是他与其后学 的著作的合辑。15、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一种读诗的方法,后来成为我国文学 评论的基本方法之一 . 它的意思要正确理解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时代, 才能避免主观臆断。16、韩非子: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创作的一部政治哲学文集,今 存 55 篇 ,少数篇章为后人窜入。其书融合并发展前人之说 ,建立了以法为本,法、 术、势融为一体的极权主义的法制学说体系。其文多为说理文,逻辑严密,分析透彻,深刻明切,辞锋犀利,风格峻峭,善于分析类
21、比 ,归纳总结 ,善于用历史故 事和寓言故事阐明事理。17、楚辞:有三重含义:一是指出现在战国时代、楚国地区出现的一种新 的诗体;二是指战国以及汉人用这种新诗体写出的作品; 三是指汉人把上述作品 编辑在一起而成的一部作品集。 代表作家有屈原和宋玉等。 离骚、九歌、九 章、九辩等是代表作 .18、风骚:诗经与楚辞的并称,是取诗经中的重要作品“国风” 和楚辞中的重要作品离骚 ,简括而称为“风骚”。“国风 "是我国古代现实 主义的杰出代表作和发端之作, 离骚是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和发 端之作。这两部作品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学两个优秀的传统, 长期以来一直是后人 学习的范本。19、屈宋
22、: 先秦楚辞作家屈原和宋玉的合称。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宋玉略 晚于屈原 ,也以楚辞著称 ,并对赋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后世因以屈宋合 称。20、九歌:是屈原在楚国民间流行的祭祀乐歌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歌,共十一篇。所祭之神,分天神、地祗、人鬼三类。天神有东皇太一、东君、云中 君、大司命、小司命。有关的五首歌词,多表现对天神的敬仰和赞颂,写得庄严 肃穆。地祗有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有关的四首诗歌全是恋歌,借对神的 恋爱生活的描写,表现人类对纯洁爱情的赞颂,大都清新凄艳,幽渺情深。写人 鬼的只有国殇一篇,是对卫国战争中牺牲将士的热烈礼赞,激昂悲壮,刚健 质朴。21天问:屈原所作的仅次于
23、离骚的长诗。它以反诘的形式,一连提 出 170 多个问题,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古史传闻、社会政治、个人生 活等,表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广博的知识, 表现了诗人大胆怀疑、 敢于批判 旧观念和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全诗以四言为主 ,四句一节,通篇用反诘,参差 错落,圆转活脱 ,被认为是“千古奇文” .22、诸子百家 :指春秋战国时出现的代表不同阶级和阶层利益的各种学术派 别。当时 ,各派纷纷著书立说 ,招徒授学,宣扬自己的主张,互相辩难,形成了百 家争鸣的局面。据汉书艺文志记载,诸子百家主要有儒、道、阴阳、法、 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影响较大的为儒、道、墨、法四家,尤以儒、 墨为
24、显学。23、七体 :七体形成于枚乘的骚体赋七发 。七发就是说七事以启发太子, 并以七段文字构成文章的本体 .这种结构引起了后代的诸多模仿, 文选遂将这 些著作单列,命名为 “七体" 。24、枚马:西汉时期大赋代表作家枚乘与司马相如的合称。枚乘的赋富于铺 陈,描写生动,多用夸张比兴手法,代表作为七发 .司马相如的赋体制宏伟, 辞采华艳,奠定了汉大赋的写作模式,是汉代辞赋的代表作家。代表作是子虚 赋和上林赋 。25、散体赋:也叫大赋,汉初形成,汉武帝至东汉中期最盛。它是汉赋的主 要代表, 居于主流地位 .以写帝王贵族生活为主 ,既讽且劝,曲终奏雅, 客主首引, 韵、散结合。奠基之作为七发
25、 、成熟之作为天子游猎赋 。26汉赋四大家:指汉代以创作大赋出名的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四 人。前二人为西汉赋家,后二人是东汉赋家。27、“劝百讽一 ":语出西汉末扬雄的法言 。 “劝"是鼓励的意思 , “讽”即讽 谏。其意是说赋中鼓励的成分过多,淹没了篇末的讽谏主旨,本末倒置,结果欲 讽反劝,适得其反,助长了帝王的奢侈心理。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 .28、太史公书:史记的原名。因作者司马迁曾任太史令,其文章中又 屡屡自称“太史公” ,故汉人多以此相称,也有称太史公记 、太史公百三十 篇的 .东汉末灵帝时方有史记之称。29、互见法:史记选取、安排材料表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
26、法。其法是把 某一历史人物的部分材料 ,并不写入本人传记中 ,而写入他人的传记里 ,以避免行 文重复和影响传主的主要性格。30、史记三家注 :史记唐代及以前的三家最重要的注本, 分别是晋(宋) 裴骃的史记集解 、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31、班马:班固与司马迁的合称。司马迁是纪传体通史的开创者,其所作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班固继承史记的传统,著作汉书 , 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主, 记载历史人物的生平 事迹与性格特征,文学性强。 史记和汉书也是传记文学的代表作品。32、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 主要由东汉班固创作 .由纪(12 篇)、
27、表(8 篇)、志( 10篇)、传(70 篇)四部分组成,全书一百篇,八十余万字 .主要 记载高帝元年(前 206)到王莽地皇四年 (23 年)的历史,目的是宣扬“汉德” . 汉初史实 ,多承史记之义,并进行了一些剪裁、订补 .33、乐府诗:乐府原是管理音乐的政府机构,后来把乐府机构收集整理起来 的歌辞称为乐府诗。魏晋以后,文人利用汉乐府旧题创作的徒诗也称为乐府诗 . 乐府诗主要收集在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34、乐府 :本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机构,秦代已有之。六朝时,人们把合 乐的歌辞、袭用乐府旧题或模仿乐府体裁写成的诗歌统称为“乐府”,于是乐府演变成为一种诗体名称。沿用到后世,涵义进一步扩大,
28、如宋人把词,元、明人 把散曲也称作乐府。35、乐府诗集 :宋人郭茂倩所编,是现存乐府诗最完备的总集。辑录了陶 唐至五代的乐府诗一百卷,主要从音乐角度分 12 类。汉代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其 中的郊庙歌辞、相和歌辞、杂曲歌辞和鼓吹曲辞中。36、陌上桑 :汉乐府民歌,属相和歌辞,五言。题名出自郭茂倩乐府 诗集,又叫艳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行。诗通过罗敷拒绝使君调戏故事的 叙述,歌颂了她坚贞的品质和不慕权贵、 敢于反抗的精神, 鞭挞了上层人物的荒 淫,表达了劳动人民维护自己爱情与家庭生活的凛然正气。37、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中最长的叙事诗,也是中国叙 事诗的代表作。 它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因受到
29、礼教迫害而被迫分离, 最终双双 殉情的爱情悲剧。诗中对人物的刻画曲尽其妙:刘兰芝的贞刚、焦仲卿的温厚、 焦母的霸道、刘兄的势利,无不入木三分。此外,个性化的对话和恰如其分的细 节描写,展现了作者高明的叙事技巧。38、古诗十九首 :最早见载于萧统编的文选 ,因作者佚名 ,时代莫辨 , 风格相近,萧统泛题为“古诗” 。诗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是中下层文人,创作 时代为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之世,思想内容呈现出复杂的时代特点,都带有生 命意识觉醒后的感伤色彩。艺术上浑然天成,言近旨远,语短情长,耐人寻味。 是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39、言事增实:这是王充对形式主义文风的批评 .东汉时期谶纬流行,文学
30、 创作中出现“言事增其实 ",“辞出溢其真”,“称美过其善”,就是不依据事实而 随意夸大 ,有损于对真美的追求。这涉及到对文学创作的艺术虚构中,如何处理 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关系的理论问题。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40、金相玉质:这是王逸楚辞章句 中对屈原的评价。屈原人格品质极为高 尚,对待现实积极进取,在创作上,屈原的作品文辞绚烂,想象丰富,表达对光 明的追求与对黑暗势力的控诉。 屈原的作品内容和形式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且达 到完美的统一 .王逸对屈原作品“金相玉质”的评价,不仅对屈原的作品作了客 观公正的评价,而且对中国文学创作起了指导作用。三、简答题答案及评分标准1、我
31、国上古歌谣在艺术特征有四 : 一是它的集体性、综合性的艺术形式(2分) 。 二是它再现生活的直接性 (2 分)。三是句式简单、 语言简朴、节奏流畅( 2 分)。 四是以赋为主的表现手法 (2 分). 结合作品来谈( 2分)。2、我国神话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在思想内容方面 ,其特色主要表现在: (1)具 有较强的现实性 ,从中随处可见当时先民为生存而从事劳动创造的情况、先民同 大自然斗争的具体情形,也可以看到当时社会斗争的真实面貌(2 分 ).(2)将人神化,重视人的力量和人的社会性, 表现了他们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和对理想的热烈 的憧憬,表体现了中华民族立足现实人生、 自强不息、 坚韧顽强的斗争精神
32、和奋 发昂扬的乐观品格( 2 分)。在艺术方面,(3)我国上古神话首先表现出了为人 生、以人的生存为中心的原始艺术精神 ,展示了我们民族未来的艺术思维特征 (2 分).(4)我国上古神话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表现,并不直接、具体,而是通过其 幼稚幻想加工过的变态现实。在反映中华民族追求真理、富于理想、意志坚强、 积极进取、乐观豪迈的民族性格基础上, 形成了神话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2 分)。 (5)我国上古神话成功运用了后世所说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拟人等浪漫主义手 法( 2 分)。3、现存我国神话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探索天地创始、万物生成和 人类起源奥秘的开辟神话,最有代表性的是盘古、女娲
33、神话 (2 分) 。二是以风、 雷、鸟、兽、草、木等为描述对象的自然神话,反映了先民敬畏和征服自然的心 态,如“雷神 " 、“海神" 、“水伯”等,最有名的是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 (2 分)。 三是英雄神话, 表现了先民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醒, 它们朦胧意识到了人是世界的 中心、宇宙的主人, 其主角是半人半神或受神力支持的 “英雄”,较有名的如鲧 禹治水和后羿射日( 2 分)。前者歌颂了治水英雄鲧禹父子,后者歌颂的 是征服旱灾的英雄后羿( 2 分). 四是关于异域奇国、怪人神物的传奇神话,反映 了初民企图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 , 改造自身生活环境的愿望和理想,形象奇特 , 富于奇趣
34、,具有超现实性、超自然性,如驩头、吐丝女、羽民国、长臂国、厌火 国等(2 分)。4、古代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古代神话为后代作家、诗 人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文学素材和艺术形象( 2 分);( 2)古代神话中的 女娲、夸夫、刑天等形象,表现出了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对光明的追求和乐观 的信念 ,对后代文学家理想和信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分) ;结合例子。(2 分) (3)古代神话中的浪漫幻想启发后代作家的思维,拓展了他们的想象空间和表 现范围(2分),结合例子。 (2分)5、诗经的艺术特点主要有: (1)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3 分);( 2) 重章叠唱(2 分);(
35、3)多种修辞手法的灵活使用( 3分);(4)句式以四言为主, 节奏明快,富于变化( 2 分 )。6、诗经对后代文学的影响非常深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是 它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其“饥者歌其食 , 劳者歌其事”的创作 精神,启发和推动了后世作家密切关注现实、国家命运和民生疾苦 , 如汉乐府民 歌作家、建安诗人、陈子昂、杜甫、新乐府运动诸诗人等的乐府作品,都是对这 种创作精神的直接继承 (3 分)。其次,它赋、比、兴的艺术手法为后世文学的 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艺术借鉴 .其后屈原以香草美人寄情言志、表达爱憎的手法 ,汉 乐府民歌中的寓言拟物诗 ,阮籍的咏怀 ,郭璞的游仙,李白的古风
36、 ,李 商隐的锦瑟,陆游的卜算子泳梅以及元曲清戏中的美刺讽喻作品,无 不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发展,以至形成了我国文学韵味悠长、含蓄蕴藉 的民族特色。至于其赋的手法, 对后世文学也有颇深远的影响。 赋体文学是由它 直接发展而来的 .此外 ,诗歌、词、戏曲、小说中亦有很多作品糅进了赋的手法 .再 次,它确立了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诗经中的诗歌绝大部分是民歌, 朴素清新,生动活泼,和谐自然,给后世文人学习民间文学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 从文学史发展看,一种新的文学样式, 常常是先从民间孕育, 然后由文人予以加 工发展。历代一些有成就的作家 ,也多是通过向民间文学学习,丰富自己的创作 . 向民间文
37、学学习,这是我国文学发展历史的优良传统( 4 分)。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 , 来源 于网络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 , 来源于网络7、氓中的弃妇形象:( 1)勤劳,任劳任怨,未弃前弃妇渴望爱情,忠 于婚姻( 2分);(2 )被弃后,没有苦苦哀求,而是果断决绝,显示性格刚强的 一面( 2分) .(3 )诗中弃妇严厉地谴责男子的负心 , 对男子的虐待予以斥责,表 现出对不公平的婚姻制度的反抗( 1 分)。8、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 ,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以 尚书和春秋为代表 ,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 ,如尚书记言 ,春秋 记事,文字古朴简洁( 3 分 )。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代
38、表作是左传 和国语 ,此时的创作,既记言又记事 ,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祥赡,记事 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采( 3 分).第三阶段是战国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 表,它采取国别体,吸取左传 、国语的创作技巧并加以发展,使历史散文 发展到新的高峰 (4 分)。9、左传在选择史料、叙述史实和 “君子曰 "中表露了作者的进步思想倾 向(2 分),具体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赞美和歌颂明君贤臣及其辉煌业绩 (2 分 );( 2)揭露和批判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残暴荒淫行为、列国间地频繁战争(2分);( 3)宣扬民本思想、怀疑天道、鬼神的传统观念等( 2 分)。但也有一些宣 扬帝王将相创造历史
39、的唯心史观、维护宗法制度、等级制度的思想, 这是其历史 局限(2 分).10、战国策的艺术特点表现在: (1)长于说辞 .其文多为策士游说之辞, 善于权衡利弊, 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身份地位, 揣摩其不同个性心理, 说谏有异, 风格多变。(2 分) (2)是善于写人 .它所写人物涉及面超过先秦任何史籍。其表现的人物以谋臣策士为主,人物刻划大都形象生动,个性鲜明, 符合人物的生活 经历(3 分)。(3)是善于运用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 文中熟练运用了大量的排比、 对偶、比喻、铺陈、夸张等修辞手法,从而使其文辞彩绚烂,感情充沛,富于气 势。 (3 分)(4)战国策中的寓言 ,亦丰富多彩 ,或为动物寓言
40、 ,或为社会寓言, 或为历史寓言 ,生动形象,言短意长 ,文学性极强 .(2 分)11、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 ,可分为三个阶段( 1 分):春秋末、战国初为第一 阶段 ,代表作有论语、墨子,文章多为语录体,或为简明的议论短章(3分)。战国中期为第二阶段,代表作是孟子、庄子,逐渐由语录体发展 为对话式论辩文与专题论文( 3 分)。战国后期为第三个阶段,荀子、韩 非子是其代表作,其文章都是宏篇巨制的专题论文 ,完善了论说文的体制 (3 分)。12、先秦诸子具有鲜明的特点 :1 、思想上, 它们都坚持独立思考, 各抒己见, 放言无惮.与之相应,文风上也各具个性和风格 (2 分)。2、语言上,它们都善用
41、比 兴,深于取象(2分)。3、文体发展上, 先秦诸子散文首先确立了论说文的体制 (2 分). 从语录体的有观点无论证,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 的专题论说文,显示了我国论说文发展的大致风貌( 2 分)。此外,先秦诸子散 文中一些故事叙述 ,颇类小说,为后世的叙事文学提供了营养( 2 分)。13、论语的文学价值:首先表现在它对孔子及其门人弟子等性格形象的 塑造上。 其塑造绝大部分并非有意, 真实反映了说话人原始的性格和风貌。 如孔 子的思想深沉、举止端方、平易温和及愤怒状、狼狈态。也有少数篇章是经过作 者的加工来表现人物性格形象 ,如侍坐( 4分).其次,论语言简意赅 , 朴素生
42、动,富有哲理和情感色彩,形成一种平易雅正、隽永含蓄地语言风格。有 不少警句成为后人生活、学习、工作的座右铭 . 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军 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等等( 4 分)。另外论语记言,多用口语 ,通俗浅 显(2 分)。14、孟子的文学价值,( 1)表现在它再现了孟子作为儒家学者济世救民 的形象和他作为普通人刚直而富于情感的个性特点( 2 分)。( 2) 孟子文章 雄辩,充满论战性质,注意论辩技巧,刚柔相济 .或根据不同对象 ,掌握对方心理, 妙设机巧 ,引人入嗀,层层紧逼,步步追问,势不可当,如“齐桓晋文之事”。 或欲擒故纵,诱敌深入 ,让对方摆出论点,树起批驳的靶子
43、 ,然后因势利导 ,层层 推进, 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 如“有为神农之言许行”章 . 或用比喻和寓言 说理,形象生动 ,引人入胜,如“鱼我所欲也”章。( 4分)。( 3)孟子词 彩华赡,痛快流利,感情强烈 , 气势磅礴,富于鼓动性。不少词语如“明察秋毫” 、 “水深火热”、“出类拔萃”、“心悦诚服”、“一暴十寒”等,都成为成语, 至今流传。( 4 分)15、荀子文章主要是长篇专题性论说文 , 全书体例完整,表现出较高的 组织和分析能力 ,其写作特点主要有三点: (1)善于围绕题目或一定的中心 ,反复 说理,层层展开论述 , 结构绵密严谨,说理透辟,发挥尽致( 3分)。( 2)比喻 繁富精
44、当,既能生动形象地阐明道理,又朴素简赅 ,富于启发性( 3分) .(3 )风 格沉着深厚,语言朴素简洁而词彩缤纷 ,句法整练而富于气势( 2 分)。要求能 结合例子来答。( 2 分)16、( 1)香草意象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诗人有时以香草 自称,有时又用来指称他尊敬的人,所有这些人,都具有高洁的人格( 2 分);二 是与恶草相对 , 象征者政治斗争的双方( 2 分); (2 )美人意象一般被解释为比 喻,或喻君王 , 或自喻(2 分)。其中最集中的表现在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 (2 分)。以男女婚约的变化喻君臣关系的改变,不仅形象生动,还符合中国人的思 维习惯(2 分)。17、
45、过秦论 是贾谊论说散文中最著名、 最富文学色彩的篇章, 分上、中、 下三篇(2 分),基本内容是指斥秦始皇、秦二世和子婴的过失,分析秦灭亡之因 在于不行仁义 (2 分)。文章围绕中心论点 ,使用铺陈描写和对照手法,将秦自孝 公以来的逐渐强大过程, 特别是秦始皇时的显赫声势作了极力铺张和渲染, 然后 笔锋陡转,极写陈涉领导的义军力量之小, 而响应者之多 ,终于推翻秦朝( 4 分)。 文中又多设伏笔和照应,多用排比、对偶和比喻 ,逻辑严密,结构严谨,雄辩滔滔 , 感情充沛,气势磅礴 ,文辞富丽,既有纵横家的余风,又有汉代散文句式趋向骈 偶的文辞之美的新特点( 2 分) .18、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46、 , 可分为骚赋、大赋和小赋三类,三者之中,大 赋又是汉赋的代表( 1 分)。汉赋的发展,可分三个阶段看:第一个阶段是从汉 初到武帝即位 . 这一阶段流行骚体赋,贾谊是其代表作家,大赋也开始形成,出 现了枚乘的七发。此时辞赋创作中心不在朝廷而在藩国( 3 分)。第二个阶 段从汉武帝到东汉中期 , 此期大赋创作最为兴盛,著名的汉赋四大家皆出此期, 骚赋和小赋创作无法与之相比 ,但亦未中止 (3 分)。第三个阶段从东汉中叶以后至 汉末,这是大赋衰微期,抒情小赋的勃兴期 , 直启魏晋的抒情赋创作( 3 分)。19、汉大赋的成因有多种因素 :(1)春秋以来思维的精细化、 “渐尚骋辞”的 语言自觉、追求
47、大、全、气势力量的审美意识,汉帝国的强盛和汉代帝王、藩侯 的爱好提倡,是影响其产生的文学之外的历史和现实因素。(2)从文学渊源看,诗经、楚辞、先秦诸子散文尤其是纵横家说辞、俳优讽谏之语等,都给 汉大赋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20、汉大赋的特点:( 1)篇幅较长,结构宏大,一般都在千字以上。( 2 分)( 2)善于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富丽的辞藻。( 2 分) (3)侧重铺写宫苑、 京都、宫殿、山川等壮丽事物 ,帝王的政治、军事、祭祀等重大活动 ,以及帝王贵 族声色犬马、畋猎驰逐等生活。 (2分)(4)主旨则既美且刺。 其效果往往是“劝 百讽一” .(2 分)(5)多采用主客问答式 ,赋文一般由序、
48、正文 (主客彼此夸耀)、 结尾 (往往以一方向另一方诚服作结)。序和结尾一般用散文 ,正文以韵文为主。 (2 分)21、天子游猎赋前后两部分主题是统一的,即反对奢侈,崇尚节俭,抑 诸侯而尊天子,维护汉帝国的统一。其间又有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关心,及对天 子功德、帝国昌盛气象与风貌的热情歌颂。( 4 分 )天子游猎赋 在汉赋史上的地位 :(1)确立了汉大赋虚构人物、 设为问答、 铺张扬厉的体制 (2 分);( 2)奠定了大赋讽劝兼杂、 “劝百讽一”的主题模式( 2 分);(3)其体制成为后世赋家学习模仿的典范 (2 分).22、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1)最突出的特色是以叙事为主,善于剪裁和 安
49、排情节 .汉乐府民歌虽也有一些抒情诗颇具时代特征,但最能体现其特色的还 是大量的叙事诗 .这些诗或描写一个场面,或叙述一个完整曲折的故事,在叙事 上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中最成熟的作品是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两诗都注意以人物关系构建叙事情节 ,以人物冲突推动情节的发展,并注意人物活动的 典型环境( 4 分).(2)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东 门行中妻子与丈夫的对话,上山采蘼芜中弃妇与故夫的答对,陌上桑中“罗敷前致辞”的从容、无畏,孔雀东南飞中焦母捶床大怒、刘母拊掌而悲等都是其例( 2分)。( 3)善于运用比兴、拟人、夸张、铺陈和烘托手法 .如 白头吟以“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
50、月”比喻女子的爱情纯洁;陌上桑以铺陈手法 ,表现罗敷的美丽等( 2 分)。(4)语言朴素自然,生动活泼。句式上打 破诗经的四言 ,以杂言为主,逐渐趋于五言( 2 分)。23、文人五言诗产生发展的过程: (1) 五言诗的产生经历了从杂言到民间五 言,再到文人五言的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2 分).(2)早在秦代,民间歌谣中已出现 了以五言为主的长城之歌( 2 分)。( 2)西汉已出现了以五言为主的戚 夫人歌和李延年歌 ,这时期的乐府民歌中 ,也杂用了一些五言 (2分)。(3) 汉成帝时 ,民间完整的五言歌谣已经形成( 2分)。( 4)班固的咏史是最早 出现的文人五言诗,是他有意模仿乐府民歌之作,质木
51、无文(2分)。( 5)东汉中后期,创作者继增,至古诗十九首产生而达到成熟 (2 分) .24、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 标志,被称为“五言之冠冕”、“五言之诗经 " ,其艺术成就: (1)浑然天 成的艺术风格。其创作大都有感而发,不虚情,不矫饰,情真,景真,事真,意 真,随语成韵 , 随韵成趣 , 自然而然,由此铸就了其浑然天成的艺术风格。(3 分)(2 ) 古诗十九首长于抒情。其抒情的方法灵活多变 , 或用比兴手法,如“胡马依 北风,越鸟巢南枝”; 或融情于景,寓景于情,总是自然高超, 曲尽其妙(3分)。(3)古诗十九首每首语言都浅近自然,务求平淡,
52、如话家常,而又意蕴丰 厚,耐人寻味 (2 分)。要求能结合例子来答。 (2 分)25、(1)淇水是弃妇命运的线索和见证( 2 分);(2)第一次涉淇水 ,是恋爱 时期,女主人公对爱情忠贞并充满期望( 2 分);第二次涉淇水,则是婚后遭到虐 待,女主人公开始对婚姻生活感到失望( 2 分);第三次涉淇水,则是女主人公 被丈夫抛弃 ,女主人与丈夫断绝关系( 2 分).(3)女主人公的命运的三次变化, 通过三涉淇水来表现,艺术构思是十分紧凑的( 2 分)。26、氓中女主人公形象 : (1)忠于爱情,渴望拥有美满的婚姻和家庭。 如作品中“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不见复关,涕泣
53、涟 涟"等(3 分);(2)勤劳善良,任劳任怨 , 愿意以自己的付出来维持家庭。如作 品中讲到“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等都是言此( 3 分)。(3)在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时, 敢于反抗,没有哀求 , 体现了坚强的一面。 对男子的 负心,她予以谴责,“言既遂也,至于暴矣” ;自己被休弃回家,说出了“亦已焉 哉”,果断决绝 (4 分) 。27、(1)战争是左传记载的春秋时代的重要政治内容,富有特色的战争 描写则是是充分体现了左传将历史事件故事化的写作技巧(3 分) ;(2)左传不是孤立地描写战争,而是带着“宏大叙事”的政治眼光,往往详细描述战 争的起因、各
54、方的内政外交动态、战前部署、决战主角的心态与个性等等,立体 而深入地呈现战争的错综复杂的状态( 3 分);(3)生动简洁地描绘战场的局势 和场面,巧妙穿插战斗细节,富于现场感,或磅礴震撼,或曲折跌宕 ,或血腥残酷, 或诙谐幽默 ,皆如亲临( 2分)。28、(1)胸怀大志,但又浮躁。他学书不成,学剑也不肯学到底,表示要学 万人敌,他见到威焰赫赫, 不可一世的秦始皇, 极为藐视地说: “彼可取而代之。 ” (1 分)(2)当机立断,英勇果敢。杀死宋义,率领渡河救赵,和秦军展开殊死 决战,终于大破秦军,挽救了危局( 1 分)。(3)宁折不弯的英雄本色。东城之战 , 项羽以二十八骑冲入汉军重围,仍然所向披靡( 1 分)。(4)刚直厚道 ,缺乏远见。 鸿门晏上放走刘邦 ,他感到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 ,则拔剑自刎 ,不准备东山再起。他 缺乏政治远见和谋略,不善于把握历史的动向和机遇( 1 分)。(5)豪爽憨厚, 同时也粗疏寡谋;在关键时刻 ,他一方面优柔寡断,轻信别人 ;另一方面又刚愎自 用,不听忠臣范增的劝告;他自恃强大 ,低估了对手 ,同时又高傲自负,在失败之 际,他仍不知悔悟,反而怨天尤人,这些缺点使他成为一个悲剧人物(1 分).29、(1)罗敷没有夫 ,夸夫是罗敷拒绝太守的借口( 1 分);(2)作为采桑女, 罗敷单靠拒绝是无法回绝太守的 ,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力调度与管理自动化系统合作协议书
- 精密机械设备维护及升级改造合同
- 2025年电压力煲合作协议书
- 租赁自行车服务协议
- 详细公司注册资本证明书(7篇)
- 林业资源长期合作协议
- 物业管理费收缴及服务合同
- 养殖基地运营管理与社区合作合同
- 畜牧养殖场共建管理合作协议文本
- 双十一活动超市方案策划
- 新能源技术投资风险评估与管理策略考核试卷
- 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申报书
- 2023北京朝阳区初三一模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社会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读写结合型作文审题立意
- 你好疯子剧本-你好疯子话剧
- RPA制造行业常见场景
- 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通泉中学2025年初三毕业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规范
- 设备损坏赔偿协议书范本
- 大国脊梁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中北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