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营山县双河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教师版)旧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1页
四川省营山县双河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教师版)旧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2页
四川省营山县双河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教师版)旧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3页
四川省营山县双河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教师版)旧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4页
四川省营山县双河中学2012届高三语文12月月考试题(教师版)旧人教版【会员独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双河中学高中2012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第 I 卷(30分,每小题3分)一、(共4个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噌吰/磨蹭 咖啡/咖喱 悄然无声/宵衣旰食B. 家父/渔父 讴歌/呕血 芊芊莽莽/阡陌纵横C. 熨斗/熨帖 诰命/桎梏 呱呱而泣/呱呱坠地D. 靓妆/靖乱 货色/色酒 大模大样/模棱两可答案:A (A. chng/ceng k/g qio/xio B.fù/f u/u qin C. yùn/yù gào/gù g D. jìng sè/shi mú/mó

2、;)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唇枪舌箭 明枪暗剑 大才小用 志大材疏B、 桃园结义 世外桃源 杳无音信 纷至沓来C、 震聋发聩 振耳欲聋 暴戾恣睢 睢园绿竹D、 扬长而去 常恶不悛 额手称庆 布衣黔首答案:B.A项“箭”与“剑”对调,“才” 与“材” 对调。C项“震”与“振”。D项“常”改为“长”。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难免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B专家指出:肥胖症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科学瘦身;乱服减肥药,虽然也可能减轻体重,但副作用很大,会使身体苗而不秀,有害身体健康。C我们无论是读书还

3、是写作,都要做到不以辞害志,才能读懂书中真意,才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D在全市的干部作风整顿活动中,暗访组查访了各级党政机关部门,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答案:C( A. “难免”指不容易避免,往往跟不好的方面,比如“没有经验,就难免要走弯路。”“搞新工作,困难是难免的。”应成“不免”。“不免”指免不了。)B望文生义。苗而不秀:比喻资质虽好,但是没有成就。也比喻虚有其表。C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D应为“察访”)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成都“1214”特大交通事故肇事司机孙伟铭“

4、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审被判死刑。但在醉车横行因而杀机四伏的马路上,“危害公共安全罪”能成为防止杀手的防火墙吗?(在“孙伟铭”后加“因”。注意:某罪犯因罪被判;某机关以罪判罪犯)B、11月21日,为期一周的2011年我校冬季运动会隆重开幕,有19个班级的近1000名组成的学生参加了比赛,尽情展现运动员们的竞技风采。(句式杂糅,有组成-有;由组成)C、这青山绿水、茂林丰田,对于这些农民来说无疑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双重否定句表达肯定的意思;肯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否定句式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类似“无时无刻”“不明不白”等格式的词表达一重否定意思。 本句“不是”改成“都

5、是”。 “无疑”【释义】事物的定性词语(肯定),毫无疑问。) D、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红歌澎湃心灵。12月7日下午,双河中学成功举行了一场纪念“一二·九”运动红歌比赛。嘹亮的歌声响彻校园,唱出双中学子热爱祖国、赞美生活的美好情感。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饮用水安全危机生活饮用水,作为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其安全直接关乎生命健康。然而近日,国家发改委相关报告称,“14的居民没有清洁饮用水”。中国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则显示,中国1073个重点城市地表饮用水源地有25的水质不达标;地下水源地问题同样严重,115个地下水源地中,有35不合格。卫生部的一

6、份检测报告称,根据现有的检测技术,发现水中有2221种有机化合物,在饮用水中发现有756种,其中有20种致癌物,23种可疑致癌物,18种促癌物和56种致突变物,严重威胁国人的身体健康。水污染隐患令人担忧。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全世界80的疾病,是由于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而造成的。另据专家透露,目前我国每年因饮用水不安全引发疾病的情况多有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当年GDP的1。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面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我国绝大多数水厂却难以应对。现在国内的水厂,主要采用高锰酸钾消毒。这种传统的工艺,只能去除水源中的泥沙、胶体杂质、微生物,以及2030的天然有机污染物,主要针对的是受轻

7、度污染的水质。而近几年我国水污染事故频发,有13的水源是不合格的,水中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繁多,传统工艺很难将其去除。如果水源不合格,要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水厂就应采取深度处理的方法。所谓深度处理,就是在传统的工艺上,增加臭氧活性炭。活性炭可以吸附容易吸附的有机物,而臭氧可以将大分子量的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量的有机物,从而更加有利于活性炭吸附。经过臭氧活性炭处理的饮用水,可以解决2030有机污染物的问题,使出厂的水质达到饮用标准。日本的供水系统,目前正普及一种新的过滤技术膜工艺。膜的孔径只有0.01微米,可去除残留在水中的污染物及细菌等小分子杂质。与传统的工艺相比,膜工艺可以提高1倍的过滤量,出厂

8、的水质比较优良。水厂做深度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采用臭氧活性炭的加工工艺,1吨水1天要花费300元。膜处理工艺更加贵,1吨水1天要花费400元。采用这些工艺,势必要增加水厂的运行成本。而目前的现状是,我国许多城市,尤其是区县城镇的供水公司,常年处于亏损状态,根本无法对工艺、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同时,专家指出,虽然技术上可净化污水,但是保证生活饮用水的安全,首先要做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保证水源的安全。(选自2011年3月17日中国科技报,有删改)5以下不属于造成我国“饮用水安全危机”原因的一项是( )A我国14的居民没有清洁饮用水,这威胁着国人的身体健康。B我国很多城市的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出

9、现了较为严重的不达标情况。C我国绝大多数的水厂采用的是传统工艺,难以应对日益严重的水污染。D我国绝大多数水厂缺乏资金,无法采用新工艺,不能对水进行深度处理。答案:A(答非所问。该项表述的是我国饮用水安全危机的现状和危害,而非成因。)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运用现有的检测技术,我们在饮用水中发现了756种威胁人类健康的有机化合物。B先进的水处理工艺能让人们喝上放心水,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饮用水安全危机。C目前我国每年因饮用水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达到当年GDP的1。D膜处理工艺先进,和传统工艺相比,水的过滤量可提高1倍,出水更快。答案:B(A项表述不准确,756种“有机化合物”

10、中只有部分有机化合物会威胁人类健康;C项表述扩大了范围,从原文可以看出,“经济损失”是指“因饮用水不安全引发疾病”而造成的损失,而“饮用水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包括购买净水设备、瓶装水等费用;D项张冠李戴,文中“过滤量”是指去除杂质的量,而非出水的速度。)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要使出厂的水质达到饮用标准,水厂就需采用臭氧活性炭、膜工艺等深度处理的方法。B全世界多数疾病是由饮用了被污染的水而造成的,所以,我们少饮水就会少生病。C日本的供水系统正在普及膜工艺,这表明日本也面临着较严重的水污染问题。D在水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传统工艺很难全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被淘汰势

11、在必然。答案:C(A项扩大了推断的条件,原文为“如果水源不合格采取深度处理的方法”,当水源合格时,就不需要深度处理的方法了;B项推断不严密,应为“少饮用不清洁的水就少生病”;D项“传统工艺被淘汰势在必然”这一推断绝对,深度处理是在传统工艺之上进行的。)三、读下段文言文,回答810题(每个小题3分)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

12、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

13、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选自孙中山选集)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顾自民国肇造         顾:回头看 B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       传:传播C邹君海滨丐序于予    丐:求,请求D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   

14、60;视:考察,察看参考答案:C(A顾,但是;B传,为作传;D视,比照,与相比。)9、下列句子全都表现孙中山深切忧愤的一项是( )A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              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B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C环顾国内,贼氛方炽           &#

15、160;   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D而予三十年前其不获实行也如故   而徒感慨于其遗事参考答案:D(A写革命屡遭挫折,也表现了黑暗势力强大表现黄花岗起义的现实意义;B表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英勇无畏,悲壮献身;表现民国初年国内形势错综复杂,乱象丛生;C表现当时国内反动势力无比强大,气焰嚣张;表现作者对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的高度评价D表现了国内风雨如磐的黑暗现实表现作者担心革命后来人不能继承遗志,建设真正的中华民国。)10、下列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运用对偶、排比、比喻、夸张手法高度评价黄花岗起义,认为它与武昌首义一样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旧民

16、主主义革命进程。B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事迹十年之后才有比较完整的记载,这主要因为当时国内政局动荡,革命党人中也没有司马迁那样的大手笔。C作者有感于当时形势,奋笔直书,痛斥黑暗势力腐朽无能,呼吁后来人继承先烈遗志。D有鉴于黄花岗起义失败,作者深感必须发动民众,说明了作者思想的转变和进步。参考答案:D(A没有使用排比手法;B文中用到司马迁没有为五百壮士立传的典故,意在表现有必要宣传黄花岗烈士的事迹;C作者痛斥黑暗势力气焰嚣张。)【参考译文】清朝末年,国民党革命人士,历尽艰难险阻,凭着坚定果敢、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与人民的敌人战斗,受到的挫折不止一次,而牺牲的惨重,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总督衙门

17、的战斗为最多。(在那次战斗中)我党的中坚分子完全毁灭了,那损失可说是大到了极点!然而这次战斗啊,革命者的碧血飞溅,浩然正气充满四面八方,草木为它饱含悲痛,风云因它改变颜色,全国久不觉醒的人心,这才极度振作起来。(对清朝统治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好像汹涌澎湃的洪水冲出山沟,不可阻止,不到半年,在武昌爆发的辛亥革命因而成功!那么这次战役的价值,简直可以使天地震惊,使鬼神悲泣,同武昌起义的战役一样永垂不朽。但是自从民国开始建立,各种变乱就纷纷出现,(致使)黄花岗上的烈士坟茔仍然在荒烟蔓草中埋没着。拖延到民国七年,才有坟墓碑碣的修造;民国十年,才有烈士事略的编纂。然而对这七十二位烈士,却又有的有记

18、载但说得不详细,有的仅有姓名而无事迹的记叙,甚至(有的)连姓名也不可查考,就好像史书记载田横的事,即使像司马迁那样善于给游侠作传,也不可能为五百壮士(人人都)写出传记来,这就更加(令人)悲痛了。邹君海滨,拿他编辑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请我写序文。当时我正为了准备北上讨伐敌人,在桂林统率军队。看看国内形势,敌人的气焰正盛,(国家)倾危不安,比清朝末年还要厉害,而我三十年前所倡导的、为各位先烈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努力争取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还像以前一样没有得到实行。那么我这次行动肩负的责任,更比三十年前加倍重大。如果全国人民都以各位先烈的牺牲精神为国家努力奋斗,协助我完成这一重大责任,实现

19、我们理想的真正的中华民国,那么这一部开国血史(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就可以流传后世而不朽。不然的话,不能继承先烈的遗志并且使它发扬光大,仅仅对这些遗事空发感慨(不付诸行动),这实在是后死者的莫大羞辱啊!我写这篇序文,是为了痛悼死去的先烈,并且把它作为对读这本书的人们的鼓励。第II 卷(共120分)四、(23分)11将文言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文。(10分)(1)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3分) (2)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4分) (3)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3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村  晚雷震

20、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本诗中作者描写了怎样的画面?表达出怎样的感情?(4分) (2)本诗在写景上极有特色,请从表达技巧角度任选两个方面加以赏析。(4分) 参考答案:(1)宁静闲适的暮春晚村图景,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的田园生活赞美向往之情。(2)炼字,作者用“满”字写出春山春水春草的美丽,春草茂盛,春水澄澈,春山柔美,春草春山倒映在春水中,清晰可见,浑然一体,别有趣味;“横”字准确传神写出牧童娴熟的牧牛技巧和聪明活泼的性格;动静结合,作者先写静景后写动景,景物层次分明,有机结合,完整构成一幅幽静美丽的田园风光图;以动衬静,牧童的短笛衬托出晚村的幽静;比

21、拟,“衔”用比拟手法写出日落景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情景交融,诗中情与景高度统一,水乳交融,诗中的每一处景物都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向往。13默写(5分,每句各1分) (1)杜甫衷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_,_?”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2)写出陶渊明归园田居渴求摆脱官场,向往回归农村的两个对偶句。 _,_。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3)_,却匈奴七百余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五、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17题(22分)青 山 行   季宇初秋的一天,我们乘车来到马鞍山

22、,开始向青山进发。车窗外,江南的景色一一掠过,青青的山,绿绿的水,安静的集市,宁静的原野,就连秋日的阳光也暖洋洋的,飘浮着令人向往的闲适。当涂的秋天是富有诗意的,可就在这一片安宁恬淡之中却充满了令人心动的喧哗。这都是因为李白啊!这位“千古一诗人”与这块土地有着不解之缘。据考证,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当涂,并终老此地,埋骨青山。可以说,当涂的山山水水印满了李白的足迹,也一次次激荡起诗人奔放的情怀和灵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当涂才使我们备感不同寻常,踏上这块土地,就连我们的呼吸也充满了浓郁的诗情。渐渐地,青山出现在了眼前。秋天的青山是丰盈的,也是朴素的。这是一个绿的世界,到处草木盛开,一片葱茏。据说,以前

23、这里曾经长满了枫树和野菊,每到秋天,漫山红遍,野菊怒放,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一千多年前,伟大的诗人李白就常来这里,登高望远,饮酒作诗,消磨他在人生的最后岁月。今天的青山墓园掩映在一片松柏苍翠之中,显得古朴而肃穆。屹立于墓前的石碑,高五尺有余,上刻“唐名贤李太白之墓”,据说出自杜甫之手笔。山风轻拂着,仿佛在轻声诉说;墓园上芳草萋萋,树影婆娑;远处偶有鸟鸣传来,四周一片宁静。置身在这样的幽静中,极目远眺,李白笔下的山水宛如一幅水彩画缓缓展开呵,山与水,水与天,紧紧相连,融为一体,迷迷蒙蒙的景色,带着些许梦幻。在这梦幻之中,历史仿佛向我们走来青年李白第一次踏上当涂的土地,只有25岁,这是一个风华

24、正茂的年纪。那时的诗人气宇轩昂,踌躇满志,抱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和“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梦想,“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一路上,他飘飘若仙,豪情万丈,南下江陵,游洞庭,溯湘江,之后抵江夏,继而登庐山,下金陵,并来到了当涂。那也是一个秋天啊,艳阳高照,或清风明月,诗人沿着长江,泛舟而下,一路上美景如画,诗酒当歌。天宝六年,这是李白政治上最失意的时期。长安三年,他屡遭谗毁,饱受打击。离开长安后,他带着满身伤痕,再次来到了当涂。此时的李白,内心充满了太多的苦闷!他不理解为什么“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而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苦难更使他忧心如焚。天宝六年正是安史之乱的前夜。李白很想为国家出力,可满腔

25、热血,却报国无门,只能寄情于山水与诗酒,并从中得到些许慰藉,以抚慰自己痛苦的心灵。至德二年,李白一生中最严重的政治打击降临了。就在这一年,隐居于庐山的李白不幸卷入了永王李璘事件。他原本抱着一片救国热忱,没想到却卷入了一场宫廷之争,流放夜郎。这是李白生命中最灰暗的时期。“夜郎万里道,西去令人老”、“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晚年的李白再次滞留于当涂。此时的他已是贫病交加,穷困潦倒。在致其族叔李阳冰的信中,当年“散金三十万”、一向豪放潇洒的李白只能徒唤无奈,发出“英雄气短”的哀叹:“赠微所费广,斗水浇长鲸。弹剑歌苦寒,严风起前楹。”宝应元年,一代大诗人李白在当涂寓所离开了人世。雨果在巴尔扎克追悼会上

26、曾说过,一个伟大的死会给我们带来宗教上的震撼。“那不是黑夜,而是光明;那不是虚无,而是永恒;那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我想李白的死也是如此。在青山凭吊时,我们的心情一直很沉重。李白一生以诗名,他的诗登峰造极,不可逾越。所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有人说,有诗歌相伴的人生是幸福的人生。从这一点说,李白是幸福的;但他又是不幸的。中国知识分子向来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看作人生的最高理想。李白的不幸就在于时运不济,报国无门。这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大悲痛。在这大悲痛的深处,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对人民的伟大忠诚,是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不朽的伟大精神。(选自200

27、8年第6期散文选刊)14为什么说李白与当涂有着“不解之缘”?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概括,然后分条作答。(6分)李白一生七次到过当涂,并终老于此,这里布满了他的足迹;当涂的山水激发了李白的诗情,使李白因诗而名;正是因为李白的存在,当涂的山水才显得不同寻常。15第五段在全文的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过渡或承上启下。(2分)第四段描写青山,第五段接着写青山上的“墓园”,这是承上;(2分)由对青山墓园的描写引出了下文对李白多次来到当涂生活、创作情况的叙述,这是启下。(2分)(语句通顺给1分)16作者为什么说“李白是幸福的;但他又是不幸的”?请概括作答。(4分)李白的诗歌成就登峰造极不可逾

28、越,他的一生是与诗歌相伴的一生,所以他是幸福的;(2分)李白虽才高出众,但时运不济,没有实现人生的最高理想,所以他又是不幸的。(2 分)17本文在运用艺术手法方面特点鲜明,请选取其中的一种,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赏析。(6分)答案示例:(1)虚实结合(2分)本文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既描写了眼前所见的“青山墓园”,也写到了由现实的景物触发的联想(李白在当涂的经历以及这里昔日的景物等)。(3分)这使得文章内容丰富,李白的形象更加生动可感。(1分)(2)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2分)本文在表达方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文中既有对当涂秋景的生动描绘,也有对李白一生的概括和评价,还抒发了对李白的缅怀、仰慕、

29、叹息之情。(3分)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使文章感情充沛、自然,内涵丰富,感染力强。(1分)(评分标准:指明手法2分、具体描述手法3分、表达效果1分)六、(15分)18高中三年寒窗转瞬已过,同学好友,离别在即,请你选一句古诗或格言作为你给他(她)的赠言,并说说你选择这条赠言的目的(不超过100个字)。注意要包含对赠言内容的诠释和理解,思想感情要健康。答: 100 正视人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人生虽然美丽,但却短暂,正如那清晨的露珠,我们的人生也许会辉煌,也许会平淡,也许会有所作为,也许会碌碌无为,然而不管是有为还是碌碌,不管我们于人是有益还是无

30、用,我们不能对人有害,至少该对得起自己。因而我们要正视人生,正视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正视人生路上的每一道坎,每一条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最终到达生命的终点而无憾。19新闻评点就是用简约的语言对新闻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观点明确,不超过30字。(5分)据报道,如今不少知名企业都在或明或暗地调整招聘的学历门槛,不再将本科以下学历排除在外。佳能(中国)公司总裁透露,今年公司将面向更广泛的应聘者,包括大专、中技、中专学生,他们只要有奋进的愿望和努力的行动,能够积极沟通,就会受到公司的欢迎。富士通(中国)有限公司的经理也表示,已经开始放宽学历方面的要求,因为他们注意到

31、,大专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更高,同时更珍惜现有职位。诺华制药公司总监也明确表态,只要应聘者英语水平、专业知识、经验等综合竞争力达到要求,不会限制其学历。答:30示例:从公司选人角度:公司选材“任人唯能”(任人唯贤),不以学历高低为标准,这种转变值得称道。从人的学历角度:只要有真才实学,就有施展的空间,不必因学历低而自卑。从社会角度:社会用人标准的变化有利于人尽其才,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从学校角度:企业量才录用,有利于学校克服教育积弊,培养能力型人才。20对"梦想"的追求因人而异,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两个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梦想"的追求。(6分) 要求:(1)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2)句式相近,每句话补写的字数不超过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