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邹忌讽齐王纳谏 中考试题汇编(一)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13分)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2、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请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1)形貌昳丽 昳丽: (2)暮寝而思之 寝: (3)王之蔽甚矣 蔽: (4)时时而间进 间: 10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3、)。(2分)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11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 12齐威王善于纳谏的做法,对于今天的人们又什么借鉴意义?请结合你身边的实例简要谈谈你的看法。(3分)答: 9.(1)昳丽:光艳美丽 (2)寝:寝,躺,卧(3)蔽:蔽,蒙蔽,这里指受蒙蔽(4)间:间或,偶然10.B11.(1)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2)满一年后,即使想说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谏的了。12. 课文通过邹忌借用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
4、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这个故事明确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应该说明的是,这篇课文所记述的,未必全是事实,很可能是战国时期流传的名人逸事。所谓纳谏能导致“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在诸侯割据称雄、以攻伐为贤的战国时代,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幻想。但作者善于观察日常生活,从中提炼出有意义的主题,而且通俗生动,说服力强,文笔流畅而富有变化,充满情趣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
5、鉴的2009年山东烟台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映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关?”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关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
6、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9下列朗读停顿标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0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吾与徐公孰美A.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7、能谤讥于市朝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朝而往,暮斋归 未若复喜赋不幸之甚也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 12选文首先叙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的情况,然后写邹忌由己及君,说明“ ”的事实(用原文回答);接着叙写齐王纳谏的态度、决心和措施;最后写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2分)13邹忌讽谏齐威王与扁鹊规劝蔡桓公,劝谏结果有何不同?试从邹忌和扁鹊的角度简要分析其原因。(3分)答: 9B(2分) 10D(3分)11满一年之后,即使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2分)12“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齐王纳谏后取得的巨大成效(大意对即可)(评分:2分。每空1分)13答案示例:邹忌讽谏成
8、功,而扁鹊规劝失败。原因:邹忌采用了设喻说理的方式,使人易于接受,而扁鹊规劝时没有考虑到对方的身份,直言不讳,让其难以接受。(评分:3分。答出结果1分,原因2分)2009年江苏扬州市(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2-15题。(14分)【甲】(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
9、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齐策)【乙】燕昭王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往见郭隗先生昭王曰:“寡人将谁朝?”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欲致士,先从隗始。隗且见事,况贤于隗者乎?”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凑燕。(战国策·燕
10、策)【注】厚币:拿着丰厚的钱财。谁朝:拜见谁(宾语前置)。涓人:宫中洒扫的人。见事:被侍奉,被重视,受重用。乐毅和后面的邹衍、居辛分别是魏、齐、赵三地的名士。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1)王之蔽甚矣 ( )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3)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 )(4)不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 )1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涓人言于君曰 余将告于莅事者C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其真无马邪D隗且见事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上文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有关句子。(6分)(1)此所谓战
11、胜于朝廷。(2分)译文: (2)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2分)译文: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分)15甲文告诉我们:国君广开言路,才能兴利除弊,使国家强盛起来;乙文告诉我们: (2分)12(1)蔽:蒙蔽、受蒙蔽、被蒙蔽(2)刺:指责 (3)反:同“返”,返回 (4)期年:满一年13B A“以”:介词,用/相当于“而”,表顺承;B都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或者“向”;C“其”:代词,它的/表反问语气的语气词,相当于“难道”;D“且”:尚且/将近。14(1)这就是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2)燕昭王为郭隗建造宫舍并且拜他为老师。(3)(村中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
12、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15礼贤下士,才能广招人才,国家才能强大。2009年江苏常州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和成侯邹忌为齐相,完成1720题。(共12分)甲 文 邹忌入朝见威王,曰:“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 文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
13、;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战国策·齐策一)注释:闬:念hàn。 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曲桡:桡,念ná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说:念shuì,劝说,说服。 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卜:念b,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验其辞:验证占卜者
14、讲的话。17解释下列词语。(2分)(1)门庭若市: (2)面刺: (3)期年: (4)不相说: (5)走: 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5分)(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译文: (2)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3分)译文: 19选出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2分) 【】A甲文中“讽、刺、谏、谤、讥”几个词的感情色彩相同,都是中性词。B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C战功可以抹杀,事实可以歪曲。乙文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传播决定事实,事实本身是什么是次要的,事实是由那些有心计的人来设计的。D读史可以使人聪明,是非却需要明辨。乙文中
15、邹忌采用公孙闬的伎俩,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迫使田忌出逃避祸,甚至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就是要加以批判的地方。20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3分)答: 17(1)门口和庭院像市场一样(热闹),或“形容很热闹”; / (2)当面指责、当面挑刺; / (3)满一年,或“一年”; / (4)不喜欢对方,关系不好,感情不和; / (5)跑、逃走、逃跑、出逃。(共2分。对23个得1分,对45个得2分。关键字词是判分的主要依据。有小毛病,如写了1个错别字等,可以不扣分)18(1)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 (2)邹忌认为(公孙闬的计策)有道理,就劝说齐王派田忌
16、去攻打魏国。(共5分,第一句2分,第二句3分。不要求完全直译,无大错即可得满分)19C(2分)20甲文中的威王是一位修明政治、善于采纳忠言、决心纳谏除弊的贤明君主。乙文中的威王不能充分相信将领,被邹忌、公孙闬所骗而逼走了大将田忌,暴露出偏听偏信的糊涂一面。(3分。答清楚一点得2分,答清楚两点再得1分。如果有学生将重点放在说明齐王性格差异的原因上的,最高给2分。而如果只分析邹忌的行为的,判为审题错误,0分。其它合理分析酌情给分。意对即可)2009年江苏苏州市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几段文字,完成610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
17、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6.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 )(4分) A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B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C 能谤讥于市朝 百里奚举于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D 闻寡人之耳者
18、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小石潭记) E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 7.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 )(2分)A.今齐地方千里B.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C.可以一战(曹刿论战)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译文: 9.“王之蔽甚矣”中的“蔽”是什么意思?从文中看,齐威王除“弊”取得了什么效果?(2分)答: 10.本文中的“王之蔽甚矣”是一种谏,曹刿论战中的“忠之属也”也是一种谏,捕蛇者说中的“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可以认为是另一种形式的谏,进谏者都关注到了民意或民生。对此你是怎么理解
19、的?(2分)答: 6.A、C7.D2009年江苏徐州市(一)阅读下面两篇(段)文言文,完成第6到第9题 (1 5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峡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日:“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日:“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日:“吾孰与徐公美?”妾日:“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采与坐谈问之客日:“吾与徐公孰美?”客日:“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成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
20、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敷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巨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
21、卒得反国。(选自新序)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臣之妻私臣 私:_ (2)皆以美于徐公 以:_(3)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_ (4)卒得反国 反:_7下面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邹忌修八尺有余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B于是入朝见威王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C时时而间进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内外不闻吾过 及鲁肃过浔阳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三个句子。(6分)(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_(2)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译文:_(3)吾知所以亡矣。译文:_9请结合语段分析造成齐威王能够“战胜于朝廷”而宋昭公不得不“出亡“的原因各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发?(3
22、分)原因:_启发:_(一)(15分)6(4分,每处l分,意思对即给分)(1)偏爱(2)认为(3)当面指责(4)通“返”,返回7(2分)B拜见(A长,身高整治,治理C偶尔私自,偷着D错误到)8. (6分)每句2分,重点词语翻译准确,句子翻译通顺即可)(1)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孰与”l分疑问句l分)(2)由此看来,大王因受蒙蔽而不明太严重了。或,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严重)了。(“蔽”“甚”各1分)(3)我知道国家灭亡的原因了。(“所以”“亡”各1分)9.(3分)原因(2分)齐威王有邹忌这样善于进谏的大臣,自己也善于纳谏;而宋昭公却一直被谄谀者包围听不到谏言。启发(1分)给别人提意
23、见要注意方式方法。或“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虚心听取和接受别人的意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2009年湖北荆州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
24、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7(2分)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虽然) B皆以美于徐公(于:比)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之:的)D乃下令。(乃:于是,就)8(2分)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
25、 )A吾妻之美我者(美:美丽) B时时而间进(间:偶然)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讽刺) D闻寡人之耳者(闻:听到)9(2分)将“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译成现代汉语。译文: 10(2分)文章第一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自喜,而是从中悟出的道理。第二段写邹忌巧妙运用的方法,讽谏齐王除蔽纳谏。第三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7A8B9(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丽;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10直言不易、设喻说理(类比说理)2009年山西省邹忌讽齐王纳谏(12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
26、:“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7、,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邹忌修八尺有余( )(2)孰视之(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4)时时而间进(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 9.本文用“_”一词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又说明齐国确实有许多积弊。(1分)10.邹忌是怎样启发诱导齐威王纳谏的?(3分)答: 7长,这里指身高(只答“身高”也可)
28、“孰”同“熟”,仔细(只答“仔细”也可) 偏爱 偶尔(偶然、间或) 8.(1)邹忌委婉地劝说(规劝)齐王,齐王接受规劝(改正错误)。(2)我同城北徐公北,哪一个美?9.门庭若市10.例如:邹忌以事设喻(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由浅入深、推己及人等)委婉规劝。他由“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推及到“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从而使齐王猛醒、纳谏。(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 2009年黑龙江牡丹江市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1114题。(共8分) (1)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
29、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1解释下列语录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1)能谤讥于市朝 谤: (2)闻寡人之耳者 闻: 1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语句。(2分)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译文: 13请分别写出文中表现齐威王纳谏后在国内和国外产生巨大成效的
30、句子。(2分)答: 14本文中齐威王和邹忌个性鲜明,你更欣赏哪一位,说说你的看法。(2分)答: 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1114题。(共8分)11(1)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错。 (2)闻:使听到 评分标准:(2分)每次解释 1分 12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或: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评分标准:(2分)重点词“地”、“方”翻译正确即可。13国内: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国外: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评分标准:(2分)国内、国外各1分。国内答出“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即可得分
31、。14示例1:我更欣赏邹忌,因为邹忌能用生动委婉的方式劝说,我嗯他身上学到了与他人交往的艺术。示例2:我更欣赏齐王,他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接受他人规劝。我看到了他宽广的胸怀。评分标准:(2分)符合人物性格,谈出看法即可。2009年沈阳市(一)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9-14题。(17分)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32、受下赏。”令初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诚: 间: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译文: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文: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答: 二、阅读理解。(一)8.诚:的确,实在 间:偶尔9.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严重了。(2)能够在公共场合指责讽刺寡人,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赏。10.写邹忌入朝讽谏和齐王纳谏后的效果。2008年湖北襄樊市阅读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2-16题。(10分)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
33、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
34、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朝服衣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B.窥镜而自 视下视其辙C.王之蔽甚矣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皆朝于齐 朝而往,暮而归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译文: 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
35、分)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 及其结果。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答: 答案:穿戴 偏爱 B 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或:一年以后,就是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的了。切身经历齐王纳谏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2008湖北黄石市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36、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
37、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9请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1分)今 齐 地 方 千 里10查古汉语词典,“树”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sh”义项有:作动词,计算。作动词,列举。二读“ shù ”,义项有:表事物的数目。 作名词 ,规律,气数。三读“ shuò ”,义项有:多次。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1分)读音: 词义:11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1)时时而间进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B、(1)臣诚知不如
38、徐公美(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C、(1)皆以美于徐公 (2)骈死于槽枥之间D、(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2)吾欲之南海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译文:_(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译文:_13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2分)答: 答案:11B 12翻译:(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
39、赏。(2)让各位诸侯听说这件事情后,认为我们的国君把鸟看得很重而把人看得很轻。13广开言路(纳谏)不杀烛邹借事说理(以事喻理、类比法、推己及人,均可)正话反说(以退为进、归谬法,皆可)2008年毕节地区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考试试卷(一)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回答17一21题。(11 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巨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巨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
40、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芳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7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 。(l 分)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闻寡人之耳者 ( ) (2)时时而间进(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译文:_ 20齐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4分)答: 21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的故事,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至少写出两条)( 2 分)答: (一)(11分)17战国策(1分) 18、(1)使听到 (2)间或,偶然
41、 (共2分)19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错误的可得到上等奖赏。( 2 分)20 齐王称赞邹忌的建议很好。并立刻下令:臣民们凡能指出君王错误的,都能得到奖赏,并根据提意见的方式设立奖赏等级。群臣纷纷进谏。一年后,人们都找不到意见可提。燕赵韩魏都纷纷来齐国朝见。( 4 分。每问2 分)(意思接近即可)21 说话要注意对象。 说话要讲究方式方法。(2分)2008年柳州市、北海市普通高中统一招生考试试卷五、文言文阅读(14 分)(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巨,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巨,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
42、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诽谤于朝市,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期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 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顾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
43、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注 舍人:门客:指封建官僚贵族家里养的帮闲或帮忙的人。 小孺子:年轻人。 三旦:三天。 委身曲附:变着身子紧贴着树枝。 务:一心,一定。12、请从两篇短文中各找出(归纳)一个成语。( 2 分) 13、与“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中加点字“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A、皆以置从美于徐公 B、奉命于危难之间C、管夷吾举干士 D、其不已也,告之于帝14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2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每小
44、题3 分)(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译文: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译文: 16请比较两篇短文的相同点。( 2 分)(1)从进谏方式看,邹忌与少孺子: (2)从进谏结果看,威王与吴王: 五、12 门庭若市或从谏如流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13 B 14(1)当面指责 (2 )满一年(“一年”也可)15(1)能够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错,并且传入我的耳朵的人,受到下等的奖赏(翻译时大意得1 分“谤讥”“闻”译对得1 分)(2)这三者都一心想得到他们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后面的祸患。(翻译时大意得1 分,“前”“顾”译对各1 分)16(1)都采用设喻(类比、讽
45、谏)的方式,委婉含蓄地指出君王的过失。(2 )都能接受进谏,并付诸行动。2008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制造业生产设备智能化升级改造方案
- 财务会计准则测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与市政学发展趋势试题及答案更新
- 乡村畜牧产业发展扶持协议
- 五保户供养合同协议书
- 市场开发合作规划协议书
- 行政管理中的决策心理学应用探索试题及答案
- 自考行政管理本科制定计划试题及答案策略
- 自考行政管理团队合作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学重要考点分享试题及答案
- 2025团员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专题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氯氧化铋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说明文阅读 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视频监控介绍课件
- 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备考之审题立意30道选择题训练(附答案)
- 21. 三黑和土地 课件
- 挖掘机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5 中小学征订教辅谋利问题整治工作自查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