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研发中多晶型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_第1页
药品研发中多晶型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_第2页
药品研发中多晶型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_第3页
药品研发中多晶型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_第4页
药品研发中多晶型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药品研发中多晶型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综述方法:以药物多品型”晶型多态性"测定"pharmaceuticalpolymorphs”polymorphictransition”等为关键词,检索2006年1月一2016年12月在PubMed、Scfinder、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文献,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药品研发中多晶型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固体药物晶型直接影响药物的安全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对固体药物品型的研究已经成为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之一,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本文简要介绍了药物多品型及其对药物质量的相关影响,以及对多晶型

2、药物的各种定量分析测定方法。只有对药物的多品型进行质量控制,才能确保药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关键字:多晶型新药开发质量控制化学结构相同的药物,可因结晶条件不同而得到不同的晶型,这种现象称为多晶型。药物的晶型不同,其物理性质如密度、熔点、溶解度和溶出速度均有不同。多晶型药物根据其稳定性可分为稳定型、亚稳定型和不稳定型。稳定型熔点高、化学稳定性较好,但溶出速率慢,溶解度小;不稳定型则溶出速率快、溶解度大,但化学稳定性相对较差;亚稳定型介于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之间,储存一段时间会向稳定型转变。在一定温度与压力下,多晶型中只有一种是稳定型,溶解度最小,化学稳定性好,而其他晶型则为亚稳定型,它们最终可转变

3、为稳定型。但由于从亚稳定型转变为稳定型的过程通常比较缓慢,因此许多结晶药物都存在多品现象。亚稳定型的溶解度大,故溶出速度也较快。一般来讲,亚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高,为有效晶型,而稳定晶型药物往往低效甚至无效。因此,药物多品型的研究已经成为新药开发和审批,药物的生产和质量控制以及新药剂型确定前设计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1药物的多晶型及效应1.1 药物的同质异晶晶体是由原子(或离子、分子)在空间周期地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晶体中最小的立体单元叫做晶胞,按照晶胞三边之长及夹角的不同,可将晶体分为7个品系,即立方(等轴)、六方、三方、四方、三斜、单斜、正交晶系。自然界中的固态物质,绝大多数是以晶体形式

4、存在,药物也不例外。同一种药物,由于结晶时条件的差异,可以生成完全不同种类的晶体,这种现象被称为药物的同质异晶。同一药物的不同晶型常引起疗效、生物利用度、熔点、差热分析图谱、红外图谱以及X-射线衍射图谱等的不同,从而在新药的开发和审批、药物的生产、质量控制、内外贸易等方面引发一些问题。当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药品在临床上显示不同的疗效时,除生产工艺不同可产生的差异外,不能排除晶型的影响。因此某些药物标准在规定化学检验的同时,对药物的晶型亦作了规定。中国卫生部颁布的药品红外光谱集1990年版及1995年版针对所收载的10余种药物的多品型现象,规定必须先进行转品试验后,再录制红外光谱图,否则得到的图谱

5、与标准图谱可能会不一致。药物多晶型的分类,目前似乎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用I、R、田分类的(利福平),有用A、B、C分类的(西咪替丁),有用a、B、丫分类的(消炎痛),也有按熔点高低分为H、L型的(尼莫地平)。1.2 药物多晶型对新药研发、生产的影响一种药物可能存在许多种晶型,但某些晶型可能不易形成或得到,而只有一部分晶型在原料药及其制剂的生产制备过程中能够形成。因此,研发工作中重点应考虑那些在原料药制备、制剂制备、以及原料药及制剂贮藏过程中可能形成的晶型。对于存在多晶型现象的药物,研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晶型对制剂溶出及生物利用度的影响,对原料药及制剂稳定性的影响,对原料药及制剂制备工艺的影响。在

6、综合考虑多晶型对制备工艺、生物利用度、稳定性等的影响的基础上,确定是否必要对药物的晶型进行控制。如果晶型影响药品的生物利用度,或影响稳定性等,就应限定晶型或控制品型比例。比如那格列奈临床使用的晶型为H品型,阿折地平a晶型的生物利用度高于B晶型,供临床使用的为a晶型。1.3 药物多晶型对临床疗效的影响药物品型多态性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是目前药学界比较关注的问题。同一种药物在疗效上存在差异,其原因除了因生产工艺不同而产生的质量差异外,另一个可能原因就是药物品型对生物利用度的影响。药物因晶型不同(晶型自由能差异以及分子间作用力不同)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不同,进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产生药效差异。有研究表明

7、,造成仿制药与原研药、不同企业生产的同种药物、同一企业同种药物的不同生产批次临床疗效差异的原因,大多数是由于固体药物的晶型物质存在状态变化。如,那格列奈的S晶型与临床使用的H晶型溶解度均明显B晶型;阿司匹林有晶型I和晶型H,相同给药剂量下服用II型的血药浓度超出I型达70%。目前,文献对于药物品型的报道大多集中在药物晶型制备和表征及其多晶型的存在形式上,而对药物不同品型间生物利用度的差异研究则较少涉及。这提示我们需进一步掌握各种固体药物的晶型种类,发现其优势晶型,摸索引起晶型变化的各种控制条件,保证药物品型的稳定性,改善药物的溶出速率和生物利用度,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2多晶型药物的定量测

8、定2.1 多晶型药物定量测定的必要性目前,我国药品质量标准中对药物品型的控制相对薄弱,多是定性分析,而仅定性分析原料药或制剂中的晶型已不能满足药物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的需求。因此,有必要研究完善的晶型质量控制体系来提高药物的质量标准,进而为提高其临床疗效奠定基础。止匕外,对药典上已经收录的各类固体药物的晶型问题尚缺少必要的、有效的、定量的检测数据支持,该方面研究与国际水平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2015年版中国药典编制大纲中明确提出增订耨型研究指导原则”,这说明晶型控制问题已引起国家药典委员会的重视,但该指导原则的推迟发布说明该方面的研究目前还未完全成熟,在今后的药物质量评价与控制体系的发展方向上

9、,晶型的研究,尤其是多晶型定量测定,必然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2 多晶型药物的定量测定方法2.2.1 X-射线粉末衍射法(X-raypowderdiffraction,XRD)每个化合物的晶体都有它自己特定的X射线衍射图,因此X-射线衍射分析是鉴别药物品型的有力手段。XRD法常用最强衍射线的晶面间距和相对强度来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具有特异、准确、快速、操作简便的优点,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广泛应用于药物的晶型分析。2.2.2 拉曼光谱法(Ramanspectroscopy拉曼光谱(Ramanspectra是一种散射光谱。拉曼光谱法是基于拉曼散射效应,对与入射光频率不同的散射光谱进行分

10、析以得到分子振动、转动方面信息,并应用于分子结构研究的一种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该方法可获得样品的物理化学及深层结构信息,与其他方法相比,其优势在于:样品无需前处理、对样品无破坏、操作简便、时间短、灵敏度高等。止匕外,由于该方法对于非极性物质具有较高的响应值,而药用辅料通常为极性物质,响应值较低,因此其更适合于药物制剂的分析。2.2.3 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可分为中红外光谱法和近红外光谱法。(1)中红外光谱法(InfraredspectroscopyIR)。物质照射中红外光后,一部分中红外光被该物质吸收。被吸收的中红外光的波长和吸收程度(吸光度或透射率)由该物质决定,故测量中红外吸收光谱可以得知

11、物质固有光谱。IR法通过选取样品中红外光谱的特征峰,采用内标法或外标法,测定有效晶型的含量,具有快速、简便、无污染等优点。(2)近红外光谱法(NearinfraredspectroscopyNIR)。NIR法对样品在近红外光谱区域的特征吸收峰进行分析,获取其有效晶型在近红外光谱区域的特征吸收波段光谱,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校正模型,从而对其中的有效品型进行定量测定。该方法分析速度块,不仅可以鉴别活性成分的不同品型,还可以检测原料药和制剂中晶型的纯度。2.2.4 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scanningcalorimetry,DSC)DSC法是一种热分析技术。

12、物质的晶型不同,在DSC曲线上的熔化吸热峰的位置也各异,据此可进行多晶型的鉴别。对于混合有效晶型和无效晶型的药物,进行DSC扫描,绘制DSC曲线,根据峰面积正比于热始的变化,即可计算两种品型的百分含量。DSC试验中需要对参比物质和待测物质以相同的速率进行加热和冷却,记录的信息是保持两种样品的温度相同时两者之间的热量之差,在试验过程中,参比物质和待测物质始终保持温度相等,所以两者之间没有热传递,在定量计算时精度比较高。研究和掌握药物多晶型的性质及分析手段对于处方开发、生产工艺的优化、但国内对药品质量控制、储存条件以及临床药效的发挥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药物多品型的研究仅停留在传统、单一的技术应用与

13、现象描述上,并没有随着对化学物质细微结构的认识而做出更准确的晶型预测。因此,更需要药学工作者深入了解国内外先进的分析方法,比如,利用计算机软件预测可能存在的稳定晶型,品型转化的在线观测,各仪器之间的联合应用等。另外,多晶型的形成机理及晶型稳定性的提高有待进一步研究。相信还会有更多、更先进的分析技术与手段应用在药物晶型的研究中,使人们选择适合制药业的优势晶型成为可能。3参考文献1CHIENGN,RADEST,AALTONENJ.AnoverviewofrecentstudiesontheanalysisofpharmaceuticalpolymorphJPharmBiomedAnal,2011,

14、55(4):618644.2HUAY,ERXLEBENA,ALANRG,etal.Quantitativeanalysisofsulfathiazolepolymorphsinternarymixturesbyattenuatedtotalreflectanceinfrarednear-infraredandRamanspectroscopyJ.JPharmBiomedAnal,2010,53(3):412420.3LUJ,ROHANIS.Polymorphismandcrystallizationofactivepharmaceuticalingredients,J.CurrMedChem,

15、2009,16(7):884905.4TONGHHT,SHEKUNOVBY,CHANJC,etal.AnimprovedThermoanalyticalapproachtoquantifyingtracelevelsofpolymorphicimpurityindrugpowdersJ.Pharmaceutics2005,295(12):191199.5GAISFORDS,BUANZABM,JETHWAN.CharacterisationofparacetamolformIIIwithrapid-heatingDSCJ.JPharmBiomedAnal,2010,53(3)366370.6MA

16、NTANUSJ,ROZETE,BUTSELEKV,etal.NearinfraredandRamanspectroscopyasProcessAnalyticalTechnologytoolsforthemanufacturingofsilicone-baseddrugreservoirsJ.AnalyticaChimicaActa,2011,699(1):96106.7EERDENBRUGHBV,TAYLORLS.Applicationofmid-IRspectroscopyforthecharacterizationofpharmaceuticalsystem$J.InterJPharm,

17、2011,417(12):316.8TAMURAR,MIZUTAM,YABUNAKAS,etal.InductionandinhibitionofpreferentialenrichmentbycontrollingthemodeofthepolymorphictransitionwithseedcrystalsJ.ChemEurJ,2006,12(13):35153527.9FUENTEJL,BERMEJOMR,SALWANCM,etal.ThermalcharacterizationofHCNpolymersbyTG,DTAandDSCmethodsJ.PolymDegradStab2011,96(5):943948.10张昊,赵亚男,李钢.米诺瞬酸的多晶型及热稳定性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2,32(10):17711773.11王震红,杨永刚.热分析技术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J.中国药剂,2012,15(10):14981500.12张扬,刘琼璋,张端科,等.&蒿甲醴的多晶型、晶体结构解析与晶习研究J.化工学报,2011,62(10):2958-29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