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上期末古文复习班别:姓名:学号:桃花源记一解释加点的字:(1)缘 溪行:(沿着、顺着)( 2)落英 :(花)(3)缤纷 :(繁多的样子)(4)渔人甚异 之:(感到诧异)(5)欲穷 桃林:(走尽)( 6)豁然开朗 :(宽阔明亮的样子)(7 )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 8)桑竹之属 (类)(9)咸 来问讯(都)( 10)皆叹惋 (感叹、惋惜)(11)复延 至其家:(请)(12)既 出:(已经)(13)便扶向 路:(原来的,旧的)( 14)欣然规 往(计划)二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寻寻向所志(寻找)寻病中(随即、不久)2志处处志之(做标志)寻向所
2、志(标志)3舍便舍船(离开)屋舍俨然(房屋)三、字词选择题:1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渔人甚异之 (异:认为奇特非凡)B无论魏晋 (无论: 不要说)C. 处处志之(志:记住)D寻病终(寻:不久)C( 通“志”,做标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武陵人以捕鱼为 业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 问所从来,具答之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其中往 来种作太守即遣人随其往D 便扶向 路寻向 所志D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欲穷其 林其人端视容寂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犹鱼之 有水也C不复出焉万钟于我何加焉D乃 不知有汉乃重修岳阳楼A (A. 指
3、示代 词,那 B. 前者代词,这;后者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C. 前者兼词, “于之”,从这里;后者助词,表疑问语气 D. 前者副词,竟;后者连词,于是)三翻译以下句子: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芳香的花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土地平坦宽旷,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4.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与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
4、,不再出去,因而与外人断绝了来往。5.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中的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时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6.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村里的人告诉渔人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向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7.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这个人一一向(他们)详细地说出他所听到的(事情),(他们)都(感到)感叹惊讶。8.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快乐。四、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避秦时乱4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五课文内容理解:1第段中“乃大惊”显示出桃花源人与外世隔绝久远,还有哪句也显示了这一点: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用自己的话说说桃源人“不复出”的原因?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3根据上下文,说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中,桃源人为什么“叹惋”?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 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4. “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是:因为
6、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5.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第一问:渔人的行踪。 ( 1 分)第二问:发现桃林、访问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6. 结合全文看,陶渊明在世外桃源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这个社会理想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小孩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美好。学习必备欢迎下载7. 如何理解渔人做了标志却“不复得路”这个情节?说明这是一个虚构的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这样写的目的是用以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8. 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
7、想社会, 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这在文中也有暗示, 请找出相应得一两处语句; (2)文章第二段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生活,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分)( 1)“忽逢桃花林”、“渔人甚异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表达了作者对没有战乱、宁静和平和自由和谐的理想社会(生活)的追求。9. 下面对选文内容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误入桃花源的渔人惊异地看到,这里土地肥美,生活和乐,没有压迫,没有纷争,老幼幸福愉快,人人融洽友好,这完全是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可以推知,他们感叹的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
8、韶光易逝和逃脱了外界的纷争与祸乱。C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了它的似有似无,寻觅而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D这篇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记叙层次清楚,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语言简洁平易,朴实自然。B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韶光易逝”错误。)六模拟自测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9、,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 得其船, 使扶向路, 处处志之。 及郡下, 诣太守, 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 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C)(2 分)A出:既出 ,得其船皆出 酒食B乃:乃 大惊乃不知有汉C复:复 前行不复 出焉D舍:便舍 船屋舍 俨然2. 翻译以下句子。 (2 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10、,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文:土地平旷宽广,房舍整整齐齐,还有肥沃的天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3. 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4 分)“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欲穷其林、怡然自乐、处处志之、不复得路)4. 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C )(2 分)A. 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B. 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C.“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
11、和平安宁的生活。D.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陋室铭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有仙则名:出名( 2)有龙则灵:灵异( 3)斯 是陋室,惟吾德馨 :斯:这;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白丁: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5)可以调 素琴:调弄,这里指弹琴( 6)无案牍 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7)无案牍之劳形:劳:使劳累;形:形体、身体二翻译下列句子。(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3)无丝竹
12、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使身心劳累。( 4)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三回答下列问题。(1)“铭”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列举你所知道的含文体标志的题目。(不少于两个)桃花源记核舟记爱莲说( 2)写出本文的中心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中开头先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暗示陋室不陋,因人生辉( 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自然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 5)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用它们作类比,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暗示陋室不陋( 6)全文通过陋室表明作者刘禹锡怎样的品格?学
13、习必备欢迎下载高洁傲岸、安贫乐道四模拟则测一: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
14、”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4.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4 分)答案: 1. ( 1)名:有名(或“出名”“著名”“成了名山”)(2)鸿:大(3)调:调弄,这里指弹奏(4)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泛指奏乐的声音2. 这是简陋的房子, 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或“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3. D (“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4. 开放性试题, 言之成理
15、即可。 示例: 这种交友方式可取, 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七模拟自测二:(一)陋室铭(12 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下面句中加点的“之” ,同“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2 分)A何陋之 有B公与之 乘,战于长勺C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D醉翁之 意不在酒2翻译下面句子(3 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答:学习必备
16、欢迎下载3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答:(2 分)4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室不陋”,表达了一种的节操和、的情趣。( 5 分)三方面极力形容“陋1.C2.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3. 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 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高洁傲岸安贫乐道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文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列词语。( 1)念:( 2) 遂:( 3)盖:( 4)但:(想,考虑;于是,就
17、;原来是;只)2上文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 _。”(月色(或月光)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上文共分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_赏月散步的时间、原因;_。第二层,写景,写了 _月下庭中景物 _;第三层,抒情,抒发了_对月光、竹柏疏影的感触 _。4下列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A五色交辉(交相辉映)晓雾将歇(消散)B夕日欲颓(坠落)沉鳞竞跃(争相跳)C月夜入户(窗户)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和)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但少闲人(只是)5下边两个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对偶)(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对偶
18、、借代)6. 找出文中的议论句。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结合苏轼被贬的情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7. 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苏轼写竹柏的用意是什么?借景抒情。表达和张怀民的深厚友情课外文言文一论桓范陈宫司马懿讨曹爽,桓范往奔之。懿谓蒋济曰:“智囊往矣! ”济曰:“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 ”范说爽移车驾幸许昌,招外兵,爽不从。范曰:“所忧在兵食,而大司农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印在吾许。”爽不能用。 陈宫、吕布既 擒,曹操谓宫曰:“公台平生自谓智有余,今日何如?”宫曰此子不用宫言不然
19、未可知也!仆尝论此二人:吕布、曹爽,何人也?而为之用,尚何言智!臧武仲曰:“抑君似鼠, 此之谓智。 ”(东坡志林)1请用|标示文中加波浪线语句需要停顿的地方。(2 分)宫曰此子不用宫言不然未可知也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2 分)吕布既 擒:3苏轼通过这篇文章宣扬了怎样的“智”?仆尝论此二人(2 分)答:1宫曰|此子不用宫言| 不然 | 未可知也!2 已经曾经3不仅要有过人的聪明才智,更要有知人之明。(或:不仅有聪明才智,更要能运用自如,不受他人限制。 )二治国犹栽树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
20、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 年谷丰稔, 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栽树, 本根不摇, 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 ) 注释 侍臣:周围的大臣。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孜孜:勤恳的样子。稔:r n, 丰收。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 分)( 1)征求不已 :( 2)惟 欲清净 :2.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 ”标出来。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3.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2 分)4. 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2 分)1、停止( 1 分);只( 1 分)2、唐太宗谓侍臣 曰:“往昔初平京师 ,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 意犹不足,征求不已3、治理国家就像栽种树木,不动摇它的根基,它就会长得枝叶繁茂。( 2 分)4、治国以民为本,让百姓安居乐业。(2 分)三秦西巴纵麑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予之。孟孙归,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求麑安在。秦西巴对曰其母随而啼臣诚弗忍窃纵而予之。孟孙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为子傅。 左右曰: “ 秦西巴有罪于君, 今以为子傅, 何也? ” 孟孙曰: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 ” 注释 纵麑(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班六一活动总结11篇
- 2025湖南湘潭市韶山思政教育实践中心公开招聘教师2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河北省地理集团有限公司实习岗招聘3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答案详解
- 2025年化州事业单位真题
- 2025黑龙江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1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江苏南京市江宁医院博士后招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年咸阳秦都怡心学校招聘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贵州省地震局事业单位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第二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人造石养护剂合作协议书
- 2025华夏银行社会招聘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2026学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一年级秋季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
- 关于下发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通知
- 心源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 多肉教学课件
- 英语考级-a级词汇完整版
- 投资最重要的事
- 离婚协议书下载电子版完整离婚协议书下载
- GB/T 37864-2019生物样本库质量和能力通用要求
- GB 19761-2020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蚁群算法最全集课件
- 初中数学北师大九年级上册图形的相似-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市一等奖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