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知识点优化训练我与地坛(节选)高一语文课件教案苏教版_第1页
语文知识点优化训练我与地坛(节选)高一语文课件教案苏教版_第2页
语文知识点优化训练我与地坛(节选)高一语文课件教案苏教版_第3页
语文知识点优化训练我与地坛(节选)高一语文课件教案苏教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知识点优化训练:我与地坛(节选)1. 结合文章考虑, “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这句话的含义是A作者明白了生与死是一个人的必然规律。B作者明白了生与死是上帝安排的。C作者对生与死的无奈和自嘲。D作者明白了生与死的意义。2. 对我与地坛一文的鉴赏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篇散文记录了作者自己坐着轮椅,走遍地坛的每个角落,走过荒芜,走过孤独,走上了创作之路的生活轨迹。B作者在文中巧借与虚拟的园神的精神对话,回顾了自己人生的三大关键问题:要不要

2、去死?为什么活?干吗要写作?C文章两节分别写了地坛和命运,而文题我与地坛没有提及命运,原因是在作者心目中,地坛正是自己命运的象征。D作者写地坛,充满哲理;写命运,充满激情;旨在用自己于逆境中以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体验传达给读者。3. 对下面句子中的“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她知道得给我一点独处的时间,得有这样一段过程。她只是不知道这过程得要多久,和这过程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我似乎得了一点安慰。A不同,不同;B不同,相同;C相同,相同;D相同,不同。4. 下列是对“我与地坛”关系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史铁生和许多人一样,视地坛为与北京别的景点一样普通的景点。B地坛外表的荒芜并不能掩盖内部孕育着的强大生

3、命力,史铁生也不会被残疾击倒,他感觉到了生命的律动和勃发的力量。C地坛是作者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甚至在一段时间里,它是作者的全部,全部的忧愁、欢乐、迷茫和理想。D地坛曾一度是作者的灵魂避难所和精神家园,是作者留恋的地方,也是他人生旅途的新的起点。5.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对这句话艺术特色的分析评价有误的一项是:A“时间”、“身影”使用了“双关”的修辞方法,既让人看到此时的时间,太阳照耀下人的身影,也让人看到社会发展的时间,自己生命的时间,自身残疾的现实,自身能力的现实。B“越来越大,也越红”与“沉

4、静的光芒”前后紧紧相连,前者有动态的意味,后者有静态的意味,动静相连,相得益彰。C将太阳运行的路线说成“路途” ,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既形象,又生动,增强了散文语言的艺术感染力。D“越来越大, 也越红” 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在实际生活中不会是这样。 作者将 “大”和“红”相对举,为后文写“看到时间” 、“看到身影”作铺垫。6.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对这句话语言分析评价有误的一项是:A“滚动”、“聚集”、“压弯”这三个词语顺序不能颠倒调换,它将清晨植物叶片上露水由少到多的积聚过程表现出来,颠倒调换则失去真实。B“轰然”一词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

5、露水落地只是静无声息,不会“轰然”有声。作者这样说,夸大了露水落地的声响,为表现自然界勃勃生机制造气势。C露水被朝阳映得金黄灿烂,“摔开万道金光”将晨曦中露水的美丽、自然界的神奇、万物的勃勃生机写得形象、生动。D这句话是对清晨露水变化情况的真实写照,不带半点感情色彩,“滚动”、“聚集”、“压弯”三个词语的使用,是作者细心体验生活的结果。7. “反正我不能不让他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对这句话思想内容分析评价有误的一项是:A“什么事”指“我的死”,母亲决意让“我”独自去古园,有美好的希望,也有最坏结果出现的思想准备。B母亲如果不让“

6、我”出去,整日在家中看护“我”,会有暂时的安心。但她并不这么狭隘,让“我”走出家庭,实际上是让“我”走入生活,融入社会,为“我”将来的生存作“赛前训练” 。C“什么事”指“我残疾越来越重”,如果因为母亲让“我”出去而加重病情,母亲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和由此带来的苦难,母亲有承担责任和苦难的勇气和毅力。D不让残疾伤感的儿子出门,能换来暂时的安宁,但这在母亲看来是自私狭隘的,只有给儿子自由的爱,只有给儿子为将来生活的更好的锻炼机会,才是母亲伟大的爱,真正的爱。8. 依次填入下列空白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四百多年里,它一面_ 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_ 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_ 了一段段高墙又_了玉砌雕栏,

7、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A 淡褪 散落 坍圮 剥蚀B 坍圮 剥蚀 散落 淡褪C 剥蚀 淡褪 坍圮 散落D 散落 坍圮 淡褪 剥蚀9.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恰当的词语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_下一溜阴凉。有时候就呆到_都亮起月光蜂儿如_ 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_ ,转身疾行而去。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_ 。母亲的苦难与伟大才在我心中_。10. 在划线处填入恰当的一项四百多年里, _,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A围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影。B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

8、弄出的响动。C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D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11. 给加粗的字注音。(1)宿命()(2)坍圮()()(3)蝉蜕()(4)熨帖()(5)猝然()( 6)隽永()12. 课文的最后写道: “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这里的“车辙”和“脚印”是不是简单的“车辙”和“脚印”?为什么?13. 文章的第一部分是史铁生在园中的思考,十五年来,他思考了些什么问题呢?你能从文中概括出来吗?14. 这几个问题,史铁生解决了没有?15. 默诵全文,概括前后两部分要点,理出全文的总体思路。答案1.A2.C【详解】: “地坛正是自己命运的象征”不妥

9、,应是地坛为作者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给予他感悟人生的氛围。3.A4.A5.D6.D7.C8.C9. 斜切满地上一朵小雾想透了什么摔开万道金光渗透的深彻10.D审视语句连贯得体的能力11.1 ( 1)ù ( 2) ( 3)ì ( 4)ù (5)ù (6)à12.答案:这里的“车辙”和“脚印”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在第一部分的分析讨论中,我们知道,作者经过在地坛公园的长时期静思,参悟了人生的意义,那么“车辙”就可以看做是他心灵求索的轨迹,这条轨迹是十分复杂的,有直有曲,有进有退,有交叉,有重叠,密密麻麻,错杂纵横。当然,作者思索的结果可不是个人独立

10、完成的。开始,他也许不是这么认为的,但在最后他明白了,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亲的伴行,他的每一次绕行都没有把母亲甩下,每一次挣扎都带给过母亲忧虑和哀伤。是母亲目送他走过这条长路的,这“脚印”就是母亲在那个阶段所起的作用。13. 提示: 注意这样几句话: “我一连几小时我为什么要出生。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去察看自己的心魂。 ”答案: 史铁生“追寻”的问题共有三个。第一个,我的身体残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结束呢?是不是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说,我该不该去死?第二个,我为什么要出生?第三个,我应该怎样活?这是作者的心魂。14. 答案:关于这三个问题,当作者对前两个问题“想了好几年”后终于想明白了,终于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感悟到“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的时候,这时,他的前两个问题已经解决。其实,最关键的问题是第三个,就是为什么活下去?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活下去?怎样去面对冷酷、残忍、不公正的命运?当我们读到“这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有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