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小学总复习资料_第1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小学总复习资料_第2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小学总复习资料_第3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小学总复习资料_第4页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小学总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小学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1、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按顺时针方向转:东一南一西一北。 2、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3、 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 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2、 基本规律: (1) 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 (2)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 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 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 哪一位上不够商 1,就添 0 占位;每一次除得

2、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3、除法用乘法来验算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十除数=商余数 商x除数+余数二被除数 4、0 除以任何数(0 除外)都等于 0, 0 乘以任何数都得 0, 0 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任何数减 0 都得任何数本身 5、2、3、5 倍数的特点 2 的倍数:个位上是 2、4、6、8 0 的数是 2 的倍数。 5 的倍数:个位上是 0 或 5 的数是 5 的倍数。 3 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 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 3 的倍数 比如:462, 4+6+2=12 12 是 3 的倍数,所以 462 是 3 的倍数。 &关于倍数问题: 两数和*倍数和=1 倍的数

3、 两数差*倍数差=1 倍的数 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 5 倍,甲乙两数的和是 24,求甲乙两数?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 1 倍的数,那甲数就是 5 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 6 倍了, 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 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 6 倍是 24。所以乙数为:24 宁 6=4,甲数为:4 X 5=20 乙: - J 1倍 i 甲 J -f - 1- 1 -*- 1 5 倍 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 5 倍,甲乙两数之差是 24,求甲乙两数? 分析:这里把乙数看成 1 倍的数,那甲数就是 5 倍的数。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 4 倍了,而两北系九 (最咼 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宁除数=商

4、 商x除数=被除数 它们的差是 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 4 倍是 24。所以乙数为:24 十 4=6,甲数为:6 X 5=30 7、和差冋题 (两数和 一两数差)十 2=较小的数 (两数和+两数差)十 2=较大的数 例: 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 37,两数之差是 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如图: _ I 乙数比甲数/ 窑取部分 4肾数差J 解析:如果给甲数加上“乙数比甲数多的部分(两数差)”(虚线部分),则由图知, 差=乙数。如是:甲数+两数差+乙数=甲数+乙数+两数差=两数和+两数差 又有:甲数+两数差+乙数= 乙数+乙数 = 乙数X 2 知道:两数和+两数差=乙数X 2=二,(两数和+两

5、数差)十 2=乙数 解:假设乙数是较大的数。乙:(37+19)十 2=28 甲:28-19=9 甲数+两数 8、锯木头问题。 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 4 段用 12 分钟,锯成 5 段需要多长时间? 如图,锯成 4 段只用锯 3 次,也就是锯 3 次要 12 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 (分钟) 而锯成 5 段只用锯 4 次,所需时间为:4X4=16 (分钟) 12- 3=4 9、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求被除数最大是 _ ,最小是 _。 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 7,最小应是 1。 6X 8+1= 。 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 1 红,2 黄,3 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 89 个是什么颜色

6、? 由图可知,彩灯一组为:1+2+3=6 (个),照这样下去,89- 6=14 (组)5 (个)第 89 个 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 6 个一组 14 组,还多余 5 个;这 5 个再照 1 红,2 黄,3 绿排列下去, 第 5 个就是绿色的了。 加一份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 錚 例 1: 38 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 4 个,一共要几条船? 38-4=9 (条)2 (人) 余下的 2 人也要 1 条船,9+仁 10 条。 答:一共要 10 条船。 例 2 :做一件成人衣服要 3 米布,现在有 17 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 17 宁 3=5 (件) 2 (米) 余下的 2 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 答

7、:能做 5 件成人衣服。 第三单元 统计 求平均数公式:总和十份数=平均数 总数十平均数=份数 平均数X份数=总和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通常条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中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 折线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能描述一组数据占总体的百分比。 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表是多少个单位,是表示 1、2、5、10 或更多单位 第四单元 年、月、日 重要日子: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 月 1 日元旦节; 3 月 12 日植树节; 5 月 1 日劳动节; 6 月 1 日儿童节; 7 月 1 日建党节; 8 月 1 日建军节;

8、9 月 10 日教师节; 10 月 1 日国庆节。 一年有十二个月,135.7.8.10.12 这七个月是 31 天,469.11 这四个月是 30 天, 平年 2 月是 28 天,闰年 2 月是 29 天,平年全年有 365 天,闰年全年有 366 天 一年分四季,每 3 个月为一季; 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 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 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 十、十一、十二是第四季度。 公历年份是 4 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 400 的倍数才是闰年。如 1900年不是闰年而是平年,而 2000 年是闰年。 推算星期几的方法 例: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 50 天星期

9、几? 解析: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 50- 7=7 (星期)1 (天),知道 50 天里有 7 个星 期多一天,所以第 50 天是星期四。 24 时表示法:超过下午 1 时的时刻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 12。反过来要把 24 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 13 时的时刻就减 12,并加上下午、晚 上等字在时刻前面。比如下午 3 时一 3+12=15 时,16 时:16-12=下午 4 时。 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比如 10:00 开始营业,22:00 结束营业,营业时 间为:22:00 10:00=12 (小时)结束时刻一开始时刻=时

10、间段 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时间单位进率:1 世纪=100 年,1 年=12 个月,1 日=24 小时,1 小时=60 分钟,1 分钟=60 秒钟 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 2、 3、 4、 1、 2、 3、 4、 5、 6、 5、 6、 7、 1、 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 把 0 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 0,就 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 0。 女口: 30X 500=15000 可以这样想,3X 5=15,两个因数一共有 3 个 0,在所得结果 15 后面添上 3 个 0 就得到 30 X 500=15000 2、 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

11、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 上的数相乘(积 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3、 几个特殊数:25 X 4=100, 125X 8=1000 4、 相关公式: 因数X因数=积 积十因数=另一个因数 第六单元面积 1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 面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 周长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 统一的面积单位 来测量。 3 边长 1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厘米; 边长 1 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分米。 6. 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周长也不一定相等。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1、把 1 平均

12、分成 10 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就是 0.1。 2、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 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 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 3、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先对齐小数点再相加、减。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 目标:进一步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熟练应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 1. 用乘法计算的两步应用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连乘应用题,它可以用两种思路来解答; 边长 1 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 平方米。 4. 长方形的面积=长乂宽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 2 已知长方形的

13、面积求长:长=面积十宽 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求长:长=周长十 2-宽 5.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1 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 1 1 公顷=10000 平方米 1 1 平方千米=100 公顷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4 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求边长:边长=面积 I 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分米=10 厘米 米=10 分米 千米=1000 米 如课本 99 页例题 1,可以先求 3 个方阵一共有多少行,也可以先求一个方阵有多少人,每一步都 用乘法计算 2. 用除法计算的两步应用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连除应用题,它也可以用两种思路来解答; 如课本 100页

14、的例题 2,可以先求一个大圈的人数,再求出问题所问,这种思路的每一步都用除 法计算;也可以先求一共有多少个小圈,而这一步是用乘法计算,第二步再用除法计算。 3. 另外还有乘加、乘减应用题,这类应用题没有固定的模式,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分析方法可参考数学大本 34 页的分析方法。 4. 解答应用题不管有几种思路,都要明白每种思路的 第一步求的是什么,第二步又要求什么, 只有这样才算真正明白了题意。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目标:1、体会【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集合理论是数学的基础。 两个圆是【集合圈】 2 体会【等量代换】数学的思想方法。 等量代换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

15、种基本的思想方法。等量代 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 a=b,b=c,那么 a=c。 1个西瓜重4千克,4亍苹果重1千克;几个苹果与1个西瓜同样重? 一、培优题易错题 1.从下面的计算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0 X 9+8= 9 X 9+7=98 X 9+6987 X 9+5= 仿照上面的算式,再写几道试一试 【答案】 0X 9+8=8 9X 9+7=88 98X 9+6=888 987X 9+5=8888 可以得到 9876X 9+4=88888 98765X 9+3=88888& 分类思想和方法实际上就是集合理论的基础。 8+9-3 = 14 (人) 答:参加两

16、个小组的共M人。 答:1个西瓜二4千克 1千克=4个苹果 1个西瓜二斗于苹果X4-16个苹果 【解析】【分析】除了第一个算式,剩下的几个算式等号前面是:一个数X 9(这个数的最后一位-2),等号后面是: 等号前面的这个数是几位数,积就是(几 +1)个 8,据此作答即可。 2课间操时,笑笑站在左起第 10 列,右起第 12 列;从前数是第 8 人,从后面数是第 14 人,每列的人数相同。 做操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答案】 解: 10+12-1=21(列) 8+14-1=21(人) 21X 21=44(1 人) 答:做操的学生一共有 441 人。 【解析】【分析】笑笑站在左起第 10 列,右起第

17、 12 列,笑笑是重复计数的,因此用( 10+12-1)即可求出总列数。 用同样的方法求出每列的人数,然后用每列人数乘列数求出总人数即可。 3用 4、5、7 三张数字卡片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三位数 ?先写出各数,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答案】 解: 6 个: 457、475、547、574、754、745; 457475547574745754 【解析】【分析】每个数字都可以作为百位数字,其中 4 作为百位数字时组成的数比较小, 7 作为百位数字时组成 的数比较大 . 4甲、乙、丙三人共有人民币 168 元,第一次甲拿出与乙相同的钱给乙,第二次乙拿出与丙相同的钱给丙,第 三次丙拿出甲此时相

18、同的钱给甲,这时三人的钱同样多。原来甲比乙多多少元? 【答案】 解:168- 3=56(元)56 - 2=28(元) 答:原来甲比乙多 28 元。 【解析】【分析】最后每人的钱数是第三次拿完之后,甲乙丙的钱数相等,用除法计算出现在每个人的钱数,然 后逆推,逆推的解题策略就是从结果倒着推回去,在逆推过程中总数是不变的,我们要能找出关键条件,即最后 得到的数量入手分析 . 5 2 2 7 7 【答案】 解: 7+7=14 14-2=12 12 X 2=24 【解析】【分析】 “算 24 点 ”作为一种扑克牌智力游戏,应注意计算中的技巧问题,计算时,我们不可能把牌面上 的 3 个数或 4 个数的不同

19、组合形式去试,更不能瞎碰乱凑,可以利用 3X8 24、4X6= 24 求解:把牌面上的 三个数或四个数想办法凑成 3 和 8、 4 和 6,再相乘求解,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利用率最大、命中率最高的一种 方法 .6. 给下面的钟表画上指针. 答:规律:这些时刻中,读报纸时间为 1 小时,其余项目时间为半小时。 【解析】【分析】根据时刻确定时针与分针的位置,然后画出时针与分针即可;根据时刻的特点说出自己发现的 规律即可. 7. 奶奶家的台钟,1 时敲 1 下,2 时敲 2 下,10 时敲 10 下,12 时敲 12 下,每半时都敲 1 下。第一次红红听见 台钟敲了 1下,没多久又敲了 1 下,后来又听到敲了 1 下,想一想最后敲 1 下时是几时。 【答案】 解:因为 12 时半敲 1 下,1 时敲 1 下,1 时半也敲 1 下,所以最后敲 1 下时是 1 时半。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连续的三次台钟都敲一下,这种情况下只可能是 00: 30、01: 00、01: 30 这三 个时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