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传文化素养测试文学试题、答案、解析_第1页
2020年中传文化素养测试文学试题、答案、解析_第2页
2020年中传文化素养测试文学试题、答案、解析_第3页
2020年中传文化素养测试文学试题、答案、解析_第4页
2020年中传文化素养测试文学试题、答案、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化素养基础测试文学部分一、选择题(共17题,每题2分)1 .李白的诗歌往往具有豪迈飘逸的风格,下列选项中不具有这种风格的是()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C.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D.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答案】D【解析】A项出自行路难(其一),其中“长风破浪”借用南朝宋时宗意的典故表 达诗人对自己未来充满信心,意思是我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一定会到来,到那时,我一定能乘上大船高挂云帆,豪迈地渡过苍茫的大海。字里行间流露出豪迈的心情和潇洒的风格。B项出自将进酒,意思是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算不上什么珍贵,只

2、希望能醉生梦死而不愿 清醒。诗句中明显流露出不愿意受富贵名利的束缚,追求自由潇洒生活的强烈愿望,体现了诗人潇洒飘逸的生活态度。C项出自梦游天姥吟留别,意思是“怎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让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明显流露出蔑视权贵,追求自由潇洒生活的愿望,表现 出洒脱不羁的性格。 D项出自山中与幽人对酌,全诗的内容是:“两人对酌山花开,一 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此诗虽然也表现了一种随心所欲、恣 情纵饮、不拘礼节的人生态度,但相比其他三项,其豪迈飘逸的特点不明显。故而选Do2 .慷慨悲凉是建安文学的典型风格,下列选项中,没有此体现的是()A.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B.愿

3、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C.慨当以慷,忧思难忘。D.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答案】A【解析】A项出自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意思是,在束缚自由的官场上呆的 时间太长了,现在终于又返回了自然。字里行间流露出归隐田园的快乐心情。B项出自曹植的杂诗二首,意思是:我想飞翔,但从哪里得到翅膀呢?想要渡过河去,可是河上却没 有桥梁。抒发无法施展抱负的苦闷。C项出自短歌行,意思是,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 抒发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的悲伤。D项出自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意思是:在长城侧畔的泉眼饮马,泉水寒冷伤到了马骨。表达了事业难成的悲伤。R C、D三项都表达了壮志难酬或事业难成的苦闷,都有慷

4、慨悲凉的风格,只有A项表现的是自由愉快的心情。3 .“峰高华岳三千丈”是长城某城楼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恰当的下联。()A.险据秦关百二重 B.斜月孤伶门上关 C.寰宇称雄是此关 D.两水源远亘古流 【答案】A【解析】对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对仗工整,包括形式方面的对偶和内容方面的对偶。从形式上看“峰高华岳三千丈”,是名词+形容词+名词+数量词,与它结构上相同的只有A项。从内容上看,“峰高华岳三千丈”的意思是:城楼耸立在山峰之上,要比西岳华山还要高出 三千丈,A项“险据秦关百二重”的意思是:它的险峻程度要超过秦地一百二十座险峻关口 中的任何一座。因而选 A项。4 .有些诗句虽不出现“柳

5、”字,但在咏柳的诗中仍有柳的意境和情感,下列选项不具备这一条件的是()A.凛然相对敢相欺B.春尽繁花留不得 C.为近都门多送别 D.碧玉妆成一树高 【答案】A 【解析】“柳”因为和“留”谐音,因而常出现在送别诗中,表达对友人的“留恋”, 不忍离别的意思。因而含“留”字的诗句也有“柳”的意境和情感。题中 R C两项有“留” 或“送别”的情感内容,D项出自贺知章的咏柳诗,这碧玉妆成的树就是柳树。只有 A项不含送别、留恋、柳树的意象或情感。5 .文学作品常常表达人与自然互动式亲和关系,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此关系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B.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看我亦如是。C.接天莲

6、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D.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答案】B【解析】所谓人与自然互动亲和,指的就是诗人和自然景物在情感上有互动式的交流。 一般人写诗都是表达人对景物单向的感情流动,景物要么是静态的,要么虽然将其拟人化, 但不跟诗人发生互动,只是自己在那里表演。题中A项出自张继的枫桥夜泊,意思是:月亮已经落下,乌鸦啼叫着,满天都是逼人的寒气,面对着江边枫树和河上星星点点的渔火, 我满怀忧愁而眠。周围的景物没有跟诗人交流互动。C项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意思是: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形成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与远处的蓝天 相连接;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

7、,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景物完全是客 观的,没有跟作者互动交流。D项刘禹锡的望洞庭,意思是:洞庭湖清澈湖水和秋天夜空中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夜晚没有风,平静地潭面好像一个没有经过打磨的镜子。 景物全是独立的,根本没有意识到诗人的存在。而B项,出自辛弃疾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这两句的意思是:我看那青山潇洒多姿,非常美丽,想必青山看我也是一样。诗人觉 得青山充满魅力,而青山也觉得诗人充满魅力。这实际上是采用了移情的手法,先把审美主体的感情楔入客体,然后借染有主体感情色彩的客体形象来揭示审美主体的内在感情。这样就实现了主体和客体的情感互动。因而选B。6 .四书五经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其中的四书是

8、()A.易经大学论语中庸 B.尔雅礼记孝经论语C.诗经尚书论语孟子 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答案】D【解析】南宋时,儒学集大成者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在一起进 行注解,称其为四书。自此,四书成为自南宋至清末八九百年来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 试的必读书目。7 .子夜四时歌借四季之景抒发内心情感,下列诗句中属于夏季景色的一项的是()A.寒鸟依高树,枯林鸣悲风。8 .青荷盖湿水,芙蓉葩红鲜。C.明月照桂林,初花锦绣色。D.风清觉时凉,明月天色高。【答案】B【解析】B项的“青荷盖濠水,芙蓉葩红鲜”,描写的是池塘中荷叶青青,荷花绽放的 情景,而荷花是在夏天开放的,因而选 Bo A项从“寒” “枯”

9、“悲风”上看应该是冬天。C项中的“明月” “桂”说明是秋天。D项“凉” “高”暗示是秋天。8 .“咏史怀古”是我国诗歌的一大主题,下列不属于怀古诗的是()A.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B.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C.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D.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答案】D【解析】A项出自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意思是,吴国宫殿的鲜花芳草遮没荒凉小 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为荒冢古丘。表达的是昔盛今衰的感慨,是典型的怀古诗。B项出自杜牧的登乐游原意思是“看看汉朝是建立了何等了不起的功业啊,可是如今只剩下那五陵中的树木呆立在萧瑟秋风之中”。也是怀古诗。C项出自刘禹锡的

10、乌衣巷,意思是,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斜挂。朱雀桥,在金陵城外, 乌衣巷在桥边。是三国东吴时的禁军驻地。由于当时禁军身着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称乌衣巷。东晋时,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居住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入唐后乌 衣巷沦为废墟。刘禹锡明显是在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因而是怀古诗。D项出自唐朝崔颍的黄鹤楼,意思是,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碧绿的芳草覆盖着鹦鹉洲。是眼前 的景物描写,没有怀古的内容。9 .有关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A.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提及的赏 菊、登高、插茱萸等,都是重

11、阳节的习俗。B.滕王阁序作者王勃,与杨炯、陈子昂、骆宾王起被称为“初唐四大家”,他们开 创了高峻雄浑、刚健有力的新诗风。C.在游褒禅山记中感慨“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的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D.江南三大名楼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为之吟诗作赋,其中关于岳阳楼的就有杜甫的 登岳阳楼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答案】B【解析】初唐四杰应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没有陈子昂。10 .下列汉代诗歌中,属于由文人创作的一项是()A.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B.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C.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D.里中有啼儿,似类亲

12、父子。回车问啼儿,慷慨不可止。【答案】B【解析】A项出自汉代乐府民歌上邪,收录在鼓吹曲辞。B项出自古诗十九首的冉冉孤生竹,属于文人创作的诗歌。C项出自汉乐府民歌相和歌辞中的江南,属于民歌。D项出自汉乐府民歌上留田行,也是民歌。故选B。11 .词为诗余、曲为词余,诗词曲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下列属于曲的一项的是()A.倚危栏,恨如芳草。B.三年枕上吴中路。C.巫山高,高以大;淮水深,难以逝。D.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 【答案】D【解析】词与诗相比,诗一般在士大夫阶层流行,显得高雅深奥,而词起于民间,配乐 演唱,显得通俗,大众化。到了唐末,词逐渐

13、被上层社会接纳,也渐渐地高雅起来,但总体 上仍不能取代诗的正统地位,因而称诗余。曲与词相比,曲是在宋元时期起于民间的通俗艺术形式,配乐演唱,是比词更通俗更大众化的艺术形式,除去通俗易懂之外,曲中还保留着许多民间的俚语、口语、儿化音等特点。上面四项,只有D项符合曲的特点。如“世态人情经历多” “争甚么”等不仅通俗,而且带有口语色彩。12.杜甫的诗常常表现诗人深切的人文关怀,具有沉郁顿挫的特点,下列不具有此特点的一项()A.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B.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C.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D.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答案】B【解析】A项出自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意

14、思是,想想失去土地的农民,已经 是倾家荡产,又想想远在边疆戍守的士兵,还不是缺吃少穿。明显表现出对百姓生活的担忧。C项出自登高,意思是,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 酒杯。带有明显的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特点。D项出自秋兴八首 其一,意思是,枫树在深秋露水的侵蚀下逐渐凋零、残伤,巫山和巫峡也笼罩在萧瑟阴森的迷雾中。象征着国家一天天衰败,人民生活一天天清苦,带有明显的人文关怀和沉郁顿挫的特点。D项出自望岳,意思是,有朝一日我一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到的定是群山的矮小,那是我一定会 豪情满怀。表达的是豪壮的情怀,没有人文关怀,也没有沉郁顿挫的特点。因而选B。13.“一曲新词酒

15、一杯,去年天气旧事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 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下列四幅图中,符合词中意境的一项() (暂缺图片)AB C D 14.离骚的“骚” 一般理解为忧愁之意,以屈原为代表的诗人们常常用诗歌表达心中的 忧愁,形成中国文学中“发愤著书” 的传统,下列诗句中,没有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B.宁滥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C.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D.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发愤著书”应该理解为“百折不挠”“发愤进取”的意思。屈原虽然是浪漫主义诗人,但他的诗歌流露出的多是儒家积极进取,不与世

16、俗同流合污的思想。A项中的“远逝以自疏”意思是,我要远远地离开这些跟我不能同心的人,以修炼我自己。B项的意思是,宁愿立即死去或者流放他乡,我不能容忍这种苟合之态。表达自己坚持正道不改悔的态度。C项的意思是,我开始犹豫不决,狐疑不定,想自行前去又觉得于礼不合。表 达出自己努力探求真理的态度。D项出自九歌湘夫人。意思是,美好的时光啊不可重来,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表达的是及时行乐的思想,与积极进取的精神不符,所以 选D。15 .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 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其中描写的意境与下列哪位人物最相符()A.庄子

17、 B. 韩非子 C. 王安石 D. 欧阳修【答案】A【解析】苏轼卜算子中最能体现抒情主人公性格特征的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 沙洲冷”,意思是,这只孤雁看过了所有的树枝,都跟他的品德和志向不符, 因而不肯栖居,最后栖居在寒冷寂寞的沙洲上。诗句的象征意义是,在封建社会那些清高的知识分子鄙视功名利禄,而看重自己的节操, 有的人终生不愿跟污浊的官场打交道,怕玷污了自己清高的品德,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庄子,他几乎终生未仕,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云游中度过,真正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而其他三位都做过官,且官职很高。所以选Ao16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

18、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的作者是()A.辛弃疾B. 苏轼 C. 晏殊 D. 欧阳修【答案】C【解析】晏殊是典型的婉约派词人,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写富贵而不鄙俗、写 艳情而不纤佻,写景重其精神,赋于自然物以生命,能将理性融入抒情之中,常常在伤春怨 别的情绪内,表现出一种理性,还略带淡淡的忧伤,从而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题中的“无 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就在寻常的景物中蕴含着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 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19、其他三位词人,苏轼、辛弃疾是典型的豪放派词人,虽然也曾写过婉约词,但其此种往往表达出的是旷达,而非淡淡的哀伤。欧阳修也带有豪放和旷达的特点。17 .王维有“诗佛”之称,其诗多有禅意,下列没有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新丰美酒斗十干,咸阳游侠多少年。B.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C.草间量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答案】A【解析】何为禅意?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就是把名和利看淡, 服从自然法规,不强求,戒贪心,戒妄心,心静如水。题中 B C D三项明显是诗人融入自然心静如水的写照, 而A项“新丰美酒斗十干,咸阳游侠多少年”明显表现出咸阳的少年游侠在“新丰美酒”的 映衬

20、下,越发显得豪纵不羁,风流倜傥,体现的是蓬勃向上的豪情壮志而非禅意。二、主观题(16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 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 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 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1 .如何理解文中的“雅趣” ?(2分)【答案要点】住在远离尘世喧嚣和俗世名利的幽静之处,有高洁的幽兰和坚贞的修竹相伴。【解析】“雅趣”即高雅的情趣,“雅”的反义词是“俗”,看重物质利益,看重虚名,均属于 俗,而看淡名利,看重人格节操,才能算雅。高雅的情趣可以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你生活 的环境,二是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