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 新人教版部编本九年级下册语文 十五从军征教学安排说明十五从军征章节题目 学时分配:两课时第一课时:一、简介汉乐府 二、翻译并分析课文第二课时、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1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联想、 想象, 揣摩理解诗句含义, 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 、 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2 、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 3 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 课堂教学方案授课类型:理论课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教学重点、 难
2、点: 了解诗歌大意, 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 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教学内容及安排:教学准备:学生:读通诗句,对难字注音,标注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教学过程:一、了解汉乐府:1、导言: 继诗经 、 楚辞之后,两汉乐府诗成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又一壮丽的 景观,作为一种新的诗体,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两汉乐府诗以其匠心独运的立题命意, 高超熟练的叙事技巧, 以及灵活多样的体制,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新的范本。两汉乐府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 保存而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汉乐府掌管的诗歌按作用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供执政者祭祀祖先神明使用的效庙歌
3、辞, 其性质与诗经 中“颂” 相同; 另一部分则是采集民间流传的无主名的俗乐,世称之为乐府民歌。乐府诗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 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 ,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 。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2 、两汉乐府诗表达的思想主题 :( 1)苦乐不均、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人民苦难的真实写照” “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 “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妇病行 “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孤且寒。有过慎莫笪笞。 ”孤儿行 “头多虮虱, 面目多尘, ” “愿欲寄尺
4、书, 将与地下父母。 ”东门行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丑恶腐朽的揭露讽刺相逢行 “黄金为君门, 白玉为君堂, 堂上置樽酒, 作使邯郸倡,中庭生桂树,华灯何煌煌。 ”陌上桑 羽林郎( 2)两性之间爱与恨的坦率表白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长篇叙事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战争和徭役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战城南 “野死不葬乌可食”十五从军征 “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 出亦愁, 入亦愁, 座中何人, 谁不怀忧?令我白头。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
5、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4)表现乐生恶死的倾向二、解诗题 :在诗的题目中,从哪儿可以看出是与战争有关的?(从军征,被征到军队里打仗) 。这首诗是两汉时期的乐府诗,选自乐府诗集 ,它来自劳动人民中间,没有具体的作者。三、初读诗歌,了解诗意:四、理解并分析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汉代乐府 民歌的叙事诗,反映了劳动人民在当时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 苦。作品真实、深刻、令人感愤,催人泣下。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 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 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译文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到故乡家中。路上
6、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赠送给谁吃。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鉴赏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 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开篇便不同凡响:“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这两句,直言老兵“十 五”岁从军,“八十”岁方回,看似平淡无奇,像不经意间道来,实 却
7、耐人寻味,颇见功力。 这一去就是数十年! “八十”与“十五”相 对照,突出其“从军征”时间之久;“始得归”与“从军征”相呼应,则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来。体会一下这位十五岁参军, 80 岁才离 开战场踏上回乡的路程的老兵, 此时的他心情怎么样?(欣喜) 虽然历经了艰辛,但终归活着回来了,这毕竟是件可喜的事。“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 主人公的思想脉络由六十五年的征战生活进入邈邈旷野、 漫漫古道, 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 可是, “乡里人”的回答却如站在雪地里浇下的一盆冰水: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在这动乱的年月, 我的亲人们竟无一幸存者
8、?多少年来积压心底的感情, 向谁倾诉、向谁表达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垒垒坟冢吗? 假如你是乡里人,会带着怎样的心情告诉老兵这个消息呢?不仅是乡里人, 连我们每一个人心里也是充满悲伤, 假如你就是老人,听到乡里人的话,这时候的你会是什么反应,什么心情?可是,这样的打击才刚刚开始。 80 岁的老人拄着拐杖,一步一步,由远及近,走近自家小院,他看到的是什么呢? 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由遥看到近见,满眼更加荒凉凄楚的景象。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 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 只摄取了
9、井边、 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 “镜头” ,人去屋空, 人亡园荒, 更其形象, 倍伤人心神。 一个风尘仆仆的老人,站在曾经炊火融融、庭园整洁的“家”的面前, 一切都已经荡然无存, 不复存在了, 剩下的只有苦苦思盼的亲人成了荒野枯骨,曾经热闹的家园也是一片荒凉破败,这真是久而不归,归而不见啊, 这番荒凉的景象,怎不让人悲伤难过呢! (悲)在这样的一个家中, 80 岁的老人是怎么生活的呢?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想象中。我采下野葵做了一顿饭,放在地上。我看到爹娘在一旁,兄弟在一旁,快乐地谈笑。但一转眼,却什么也没有了。他的苦,不仅是生活上的艰苦,更是失去亲人,
10、无依无靠的心里的痛苦。 这样的饭菜, 吃起来是什么味儿呀?人民的不幸和社会的凋敝、时代的动乱,面对这一切,只能是老泪纵横,无声地哭泣呀! (泣)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出门东向看,我衣。 ”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门,向东方看去,他也许还抱着诗的最后两句于对老兵的动作描绘中进一步抒发老兵心中的悲哀。 希望, 他看到了谁?看到了什么呢?他也许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也许什么也没有看到。 他茫然地从幻想中走出来, 低声哭了起来“泪落沾我衣”五个字,饱和了多么丰富、多么深厚、多么沉痛的感情内涵啊!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抒
11、发得淋漓尽致。 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衬的叙写, 把作品的主题和艺术水平都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 竟然还是全家唯一的幸存者, 那些没有服兵役的亲人们,坟上松柏都已葱葱郁郁, 可以想见他们生前贫寒凄苦的生活还不如每时每刻都可能牺牲的士卒。 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现实的黑暗, 表现了比个人不 幸更深广的全体、小结,升华主题: 此诗围绕老兵的返乡经历及其情感变化谋篇结构,巧妙自然。其返乡经历是:始得归一归途中一返 回家中一“出门东向看";情感变化为:急想回家,急想知道“家中 有阿谁?”,充满与亲人团聚的希望(归途中)-希望落空一彻底失 望(返回家中,景象荒凉,了无一人
12、)一悲哀流泪,心茫然( ”出门 东向看” ) 。 这些又归结为表现揭露黑暗社会现实的诗之主题。 全诗运 用白描手法绘景写人,层次分明,语言质朴,且以哀景写哀情,情真意切,颇具特色,也颇能体现汉乐府即景抒情的艺术特点。1、 这就是这位80 岁老兵回家的经历, 让我们一起用朗读读出老兵从喜到悲再到泣的回乡历程。2、像十五从军征这样,描写战争题材的古诗还有很多,我们再来体会一下。3、现在你对战争有了什么认识?4、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是从古至今咱们每一个老百姓的心愿。但是即便在今天, 在这个看似和平的世界上, 仍有很多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经历着战争,你想对他们说什么?五、板书设计喜悲泣 六、作业:将本文
13、改写成小故事。教学安排说明章节题目: 十五从军征学时分配:一课时本课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乐府及乐府诗;2、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3、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4、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课堂教学方案课题名称: 十五从军征教学时数:一课时授课类型:理论课 教学方法及手段:读议讲探究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乐府及乐府诗2、了解诗歌大意,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初步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3、在熟读的基础上,揣摩诗
14、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4、 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 感受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苦难,激发学生热爱和珍惜和平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 1、了解诗歌大意,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并有感情地朗读。2、了解古代兵役制度的残酷,使学生认识战争的残酷,增强和平意识。教学难点: 1、从文章朴实的语言中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主题。2、学习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联想、想象,揣摩理解诗句含义,把握乐府诗的语言特点。教学内容及安排:一、导入:同学们,战争从古到今,在人类历史上可以说不计其数,有人曾做过年,打个比方,如 392 这样的统计,在人类五千年文明史里,和平年只有果把五千年看作一天的话,一天中有23 个小时在打仗。
15、我国古代战争的频繁, 同样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灾难, 十五岁从军到头发苍白才拖着伤残的身躯回到故乡, 这又是怎样的悲剧,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战争题材的古诗十五从军征二、乐府简介(一)乐府两汉乐府指音乐机关。它除了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 演奏新的歌舞外,又收集民间的歌辞入乐。 汉书 艺文志 : “自孝武帝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 皆感于哀乐 ,缘事而发 ,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汉武帝采诗,除为考察民隐外,亦在丰富乐府的乐章,以供娱乐。六朝时,乐府乃由机关的名称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二)汉乐府诗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 木兰辞乐府三绝: 孔雀东南飞 木兰辞唐韦庄
16、秦妇吟1、类别贵族文人所作之颂歌军乐民间的歌辞,内容多为反映当时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 有写心志、抒情思、叙宴游、发怨愤,言战争行役等2、题材内容反映战争、徭役的痛苦战城南 反映汉代人民那种惨痛的战争生活非常深刻。 诗的前幅描写激战的荒凉恐怖“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岛可食”,后幅则写平民为战争而荒废耕作“禾黍而稹君何食”,因而发出怨言,暴露战争苦痛生活的写实诗篇。 东光反映出武帝征讨南越, 军士流露出的悲怨感情“仓吾多腐粟, 无益诸军粮.诸军游荡子,早行多悲伤” 。 十五从军征对不合理的徭役制度和人民所受的苦难 , 作了无情的控诉。妇病行 描写一个贫民家庭的悲惨景象。 诗中写病妇临终托孤,
17、丈夫对亲友哭倒,孤儿在空舍中啼号索母的情况,真实动人,令人凄酸。 孤儿行描写了孤儿受虐待的遭遇。他的兄嫂把他看成奴隶和仇人,尽量折磨他,必欲置之死地。 东门行描写了一个穷老汉为穷困所迫,铤而走险,起来造反的过程。反映劳动生活在汉乐府中 ,有不少是表现当时人民的劳动生活的。如江南可采莲 是江南青年男女采莲时所唱的歌谣边工作边歌唱, 表现了乡村男女集体劳动生活的快乐和江南农村的美丽的自然风光。爱情题材。婚姻、妇女悲惨命运、封建礼教束缚有所思写一个女子知道爱人有外遇, 恨得立刻把正要送给他的礼物摧毁了,表示一刀两断的决心,但是当回忆起当初定情幽会时的甜蜜生活时,便又觉得不能一刀两断, 显出作者的痛苦
18、矛盾。 上邪抒发一个女子对爱人的热烈表白,表明了生死不渝的爱情。她以火一般的热情表白“我欲奥君相知,是命瓢衰。山瓢陵,江水悬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典君东吼”除了山川崩竭,天地毁灭之 外 ,爱情不会终止 !孔雀东南飞 通过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婚姻悲剧, 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同时热情地歌颂了二人忠於爱情,宁死不屈的精神。反映漂泊、游子他乡游子在外的生活艰苦, 不易还乡, 是以此类羁旅之作每多慷慨激烈之音,表现强烈的悲痛, 如饮马长城窟行 “远道不可思 ,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旁 ,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便是写一个妻子为了寻求好的丈夫而辗转流徙他乡的 .统治者的荒淫、饮酒求仙、
19、人生无常鸡鸣 ,相逢行描写富贵人家的奢侈享受,黄金为门,白玉为堂。子弟人人做官 ,贵者至二千石。 陌上桑则叙述了一个太守侮弄一个采桑女子遭到严词斥责的故事“使君自有嫦 箍夫自有夫”。诗中揭露了官吏的荒淫无耻面目 ,同时塑造了坚贞、勇敢、美丽的女性形象秦罗敷。汉乐府诗有饮酒求仙的思想, 是那些受有神仙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的反映。3、艺术特色汉乐府民歌多用生动的口语,亲切朴素,叙事同抒情结合,感 情真挚动人。章法、句法、押韵灵活。长短随意,整散不拘,灵活自由。有继承诗经四言体;有杂言体的,句法自由多变,整散不拘。 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
20、合,乃敢与君绝。 ”二三四五六七字也有,变化极为自由。汉乐府还有不少完整的五言诗, 如孔雀东南飞等, 比四言诗多了一个音节,适应当时社会语言的发展,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篇幅长短均有,最长三百五十余句孔雀东南飞 ,短的数句。 江南可采莲只有七句。汉乐府民歌的押韵自由 ,灵活多变。有句句押韵的;有隔句押韵的;也有隔两句和三句押韵的;更隔五句押韵。押韵变化多端。浪漫主义的色彩。 汉乐府民歌虽多抒写现实, 但亦有不少作品运用了浪漫主义色彩。 如上邪 如山洪爆发似的激情和高度的夸张;乌生中乌鸦的魂魄向人们申诉; 枯鱼过河泣中腐臭了的鱼会哭泣,会写信等。这些丰富奇特的幻想 ,显示了浪漫主义的特色。排偶句
21、, 回环往复。 排偶句也可以说是汉乐府在形色方面的特色 , 如陌上桑 “头上倭角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罗为上襦” 。回环往复、 音韵和谐, 在当时的民歌中有不少优美小诗 江南可采莲 。4、对后世的影响现实主义的发扬。唐代杜甫、白居易的诗作。 奠定五言诗的基础。 杂言诗於建安之后大盛, 曹操, 曹丕, 李白等杂言诗莫不源於乐府民歌。 乐府对五言诗的影响更大, 东汉时摹仿者甚多,至建安取代诗经的四言,成为一种主要的诗歌形式。乐府诗歌体裁对后世歌行体的影响。 六朝诗人鲍照的五言和杂言乐府都是杰出的 , 唐代李白的乐府歌行更是空前,它们在艺术形式上所受汉乐府民歌的影响也是显著的。三、解题:
22、选自乐府诗集 。从,参加。四、初读诗歌,了解诗意:1、师范读,正音、生读(反复朗读)注意“冢,窦,雉,舂,羹,贻”书写及读音23、片断朗读。指导朗读,重读、停顿指导4、结合注释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意五、探究讨论1、这是一位15 岁参军, 80 岁才得以回家的老兵。这首诗开篇第一句就给我们介绍了老兵一生的经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他服了多少年的兵役? 65 年。这是人生绝大部分的岁月。在汉朝,男子二十三岁起正式服兵役,直到五十六岁止。如遇战争,还要做好随时从军的准备,兵役时间可能会更长,这位老兵十五岁参军, 80 岁才离开战场踏上回乡的路程, 体会一下, 此时的他心情怎么样?虽然历经了
23、艰辛,但终归活着回来了,这毕竟是件可喜的事。 (喜)2、他欣喜地归来,道逢乡里人,便向乡里人打听“家中有阿谁?”乡里人是怎么告诉他的?“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假如你是乡里人, 会带着怎样的心情告诉老兵这个消息呢?不仅是乡里人, 连我们每一个人心里也是充满悲伤, (生齐读)假如你就是老人,听到乡里人的话,这时候的你会是何反应,什么心情?(悲)3、 可是, 这样的打击才刚刚开始。 80 岁的老人拄着拐杖, 一步一步,由远及近,走近自家小院,他看到的是什么呢?(“兔从狗生旅 葵。”学生闭上眼睛,发挥想象)看到了什么样景象?( “兔从阿 谁。 ” )情景诵读: 看到这一切老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再也看不到熟悉的亲人,感受不到热闹的家园了。 65 年思念的家啊,竟成了“兔从狗生旅葵。”我65年苦苦期盼的家啊,竟成了 “兔从狗生旅葵。 ” 我 65 年的 65 年的思念, 65” 年魂牵梦绕的家啊, 竟成了 “兔 从狗生旅葵。.期盼,就这样化作了满目苍凉。然而65 年前,我离开家时,我的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互动式历史博物馆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传统中医推拿按摩体验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银行流动性压力缓解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乡村手工艺市集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地下空间开发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铜压延加工材项目发展计划
- 肺结核患者健康教育
- 药品知识科普制作技巧与要点解析
- 职业病预防与工作环境改善策略
- 运用SWOT分析进行市场竞争评估
- 献血法知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租赁合同模板
- 高通量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介绍
- 2024年甘肃省临潭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岗笔试题带答案
- 宁波2025年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象山县高层次紧缺人才选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T-WSJD 21-2022 内镜储存干燥柜卫生要求
- 【高三下】湖北省部分高中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4月统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 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
- 2025年合肥高新美城物业有限公司招聘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届陕西省高考适应性检测(三)物理试题+答案
- 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2024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