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 2019-2020 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注意:本试卷包含I、II两卷。第I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R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考试范围:岳麓版必修二1-13 课;考试时间: 90 分钟;总分100 分)I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 小题,共 50 分)1. 孟子梁惠王载:神农,骄(音灼)木为相,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故号“神农” 。这表明A. 我国原始社会农业生产工具简陋B. 当时中国社会处在新石器时代C. 农业是我国最早的社会生产部门D. 中国农业是从神农时期出现

2、的2. 睡虎地秦简金布律载道(贾市居列者及官府之吏,毋敢择行钱、布(法定货币$择行钱、布者,列伍长弗告,吏循之不谨,皆有罪。 ”这说明秦A. 商业发展较为迅速B. 重视规范市场秩序C. 坚持实行轻罪重罚D. 严密控制民间买卖3. 从汉朝开始,我国古代牛耕经历了由二牛三人方式到二牛一人方式,又由二牛一人方式到一牛一人方式的演变过程,以后逐步推广。这种演变反映出A. 牛在农业生产中地位重要B. 北方农业人口因战乱不断减少C. 农业生产方式开始革命性变化 D. 农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进步4.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写道:“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

3、此充饥肠”材料反映出A. 封建社会土地兼并比较严重B. 土地私有造成农民极端贫困C. 小农经济抵御灾害能力较差D.当时农民赋税负担非常沉重5 .“宋代商人是足智多谋的。他们创造性地并广泛地使用多种金融和销售的惯例来扩大自身获得资本的途径,同时还更加高效地对其加以使用。尽管这些惯例中有许多早在12世纪之前就出现了,但是作为例行的习惯,它们在12世纪的史料中方才出现。”材料中的“创造性”是指A.刀币 B. 交子 C. 票号 D. 房契6 .棉花虽在西汉中期已传入我国边疆,可是在长时间内,棉布在我国内地居民的衣着材 料中仍不占主要地位。为改变这种状况,在技术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是A.东汉的杜诗B.宋代景

4、德镇的瓷窑工匠C.元代的黄道婆D.明代的丝织机户7 .宋元时期主要港口政府都设有专职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负责管理、征舶税、收 舶货。政府还制定了市舶则法,规定商人出海贸易必须先提出申请,经市舶司批准,始能 成行。外国商人领取市舶司颁发的“验符”或其他官方凭证方可从事贸易活动。可见宋元时 期()A.政府注重规范海外贸易 B.强调内外贸易平衡C.开始设立对外贸易机构 D.严格限制海外贸易8 .“中世纪后期意大利商人继续在地中海东部诸国的各个港口与阿拉伯商人相会, 取欧洲公众所需要的种种商品。这种情况对牟获中间人厚利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来说,颇 称心如意;但是,其他欧洲人则大为不满,他们热切地寻找

5、能直接抵达东方的途径,以分享 这笔厚利。”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的动力是A.克服商业危机B.扩大海外市场C.对外倾销商品D.追逐商业利益9 .下面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数量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省区嘉靖至力历顺治至雍止乾隆至道光州县数州县数州县数直隶141328252743537山东42104641126741583陕西(关中)161432123828264江西454595154543976福建(不含台湾)191311520539511一一721270711959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北方经济超过南方10 .下面是鸦片

6、战争前后我国茶叶和生丝的出口量变化表。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30年代(年均)40年代(年均)50年代(年均)茶叶出口约五千力磅约七千刃磅亿磅生丝出口约一万包约一方包约四方包A.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大幅度提高C.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D.西方侵略者控制了当时的海关11.1884年,洋商在报告中说:“洋针不久以前在中国还当作珍奇物品出卖,现在已经普遍使用了。然而人们还是把它当作奢侈品来买的。”材料说明A.中国社会普遍存在的贫困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C.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D.外国商品与中国习俗不相符12.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

7、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 区。”其主要观点是A.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13 .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表,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项目 F、192819501990煤75%50%30%水力8%17%14%石油、天然气17%30%50%A.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B.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C.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D.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新能源的运用14 .下表是美国钢铁业统计情况表年份I8T01900至业总数个)80869工人总数人)

8、78 Q0Q27 200产量(吨)3 200 00029 500 000投资颜(美元)121 000 000590 000 000下列选项中对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解读正确的是A.重工业发展速度迟滞B.企业的生存环境有所好转C.私人垄断时代的到来D.工厂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15 .某同学为写历史小论文设计了下面提纲,据此判断这篇论文的主题是L韵力来源与基础材料的革新士.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京婚科技发康对目然环境的破坏14. 人类面对环境危机的应对之道 _A.能源革命与人类生活B.物质文明与环境问题C.科学进步与征服自然D.工业革命与社会转型16 .学者徐进功通过对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的对

9、外贸易研究认为,十年间进口商品位 次变化最大的是棉制品,1928年居第一,1931年居第四位,1936年居第十位。这一变化能从 侧面反映出A.官僚资本主义日益膨胀B.当时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C.当时棉纺织业发展较快D.经济危机最先波及棉织业17 .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以教会或传教士个人名义创办的中外文报刊多达170种,约占同时期我国报刊总数的95%几乎垄断了我国的新闻事业。据此可知A. 办报是外国对中国近代文化侵略的主要方式B. 近代中国报刊业的起步深受西方国家的影响C. 中国近代传媒几乎全部被外国人控制D. 外国人在中国办报的目的主要是传播宗教18. 我国的电报历史可追溯到 1871

10、 年 4 月 18 日,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外滩开设电报业务,从此拉开了中国电信历史的序幕。然而“清廷将外来的电报视作异端邪教” ,直到 10 年后,我国才有了第一条民族电报线。这说明A. 落后的思想观念阻碍了社会发展B. 电报超越了近代中国的需要C. 当时中国开始出现近代通讯方式D. 近代通讯不利于清政府统治19. “道光末年, (湖南平江)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岁不下数万金,泉流地上,凡山谷间,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 , “浏阳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 。材料表明A. 中国茶叶种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B. 列强势力开始由沿海深入到内地C. 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 传统农业和家庭手工

11、业遭到破坏20. 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 ”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A. 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B.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C. 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21. 中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A. 沿海地区便于发展工业B. 沿海地区的人们思想开放C. 开埠最早,小农经济瓦解最早D. 沿海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22. 上海是近代中国茶叶的一个外销中心。 1884

12、年,福建茶叶市场出现了茶叶收购价格与上海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业是A. 电报业 B. 大众报业 C. 铁路交通业D. 轮船航运业23.1899 至 1911 年,新增私人资本总额 9350 万银元,厂矿企业410 家。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A. 洋务运动的刺激与诱导B. 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C. 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兴起24. 从 1927 年到 1935 年以前, 民族工业中资本超过100 万元的大厂寥寥无几。 1935 年以后,资本 100 万元乃至 1000 万元以上的工厂不断出现。从1935 年 7 月到 1936 年 6 月,棉纱生产增

13、长50%,火柴增长191%,水泥增长78%。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国民政府政策措施推动B. 官僚资本实现经济垄断C. 帝国主义放松对华侵略D.日本对华侵略不断加剧25.1938 年 10 月 24 日,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组织的“宜昌大撤退”被称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从宜昌抢退出的单位,既有金陵兵工厂这样的大型军工企业,也有大型纺织厂等民用企业,还包括科研单位和文物。日本攻陷宜昌的时候得到的是一座空城。以“宜昌大撤退 " 为代表的企业内迁A. 加速了官僚资本的恶性膨胀B. 促使西部工业水平领先全国C. 表明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D. 为抗战胜利提供了物质保障II 卷二、材料

14、解析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0 分)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材料一: 周礼把 “百工饬化八材”和 “商贾阜通财贿”与 “三农生九谷”等农业活动并列为 “任万民 ”选择的 “九职 ”。 史记引周书 ,说农工商虞都是 “民所衣食之原也” 。 略论重农抑商的历史根源材料二: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有不少商人趁战乱物资供应紧张而抬高物价。秦统一中国以后他们虽有收敛,但到了汉初,一些商人乘经济凋敝、物质奇缺之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牟取暴利,兼并农民。 汉书中的食货志记载: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羸,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斤卖必倍。 ” 秦汉 “重农抑商 ” 的历史原

15、因及其影响材料三: 据史书记载, 明朝中后期, 苏州丝织业分化日益扩大, 有的已拥有织机20? +0 余张、雇工数十人,其主人已被认为是 “以机抒起家”“室至数万金” ,甚至“百万金” 的作坊主了;雇工们自己没有织机,专以出卖劳动力为生,属于 “得业则生,失业则死” , “计日受值 ”者列。 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新论( 1)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材料中关于农业和商业地位的认识。( 2)针对材料二中商人的不法行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推行的具体经济政策及其根本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我国出现的新的经济现象。简要说明历朝统治者大都实行了类似于汉武帝采取的政策,工商业还是能不断发

16、展并获得突破的原因。2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10 分)材料一自美洲发现以来,一直到现今,其银矿出产物的市场,都在逐渐扩大。第一,欧洲市场已逐渐扩大。新大陆的白银看来就是以这种方式成为旧大陆(欧亚大陆)两端通商的主要商品之一的。把世界各相隔遥远地区联络起来的,大体上也以白银的买卖为媒介。亚当斯密国富论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民族工业脚下的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到文明中来了。它的

17、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 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它迫使一切民族 如果不想灭亡的话 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以上摘自共产党宣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后,产自美洲新大陆的白银对欧洲、亚洲乃至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下面是1913年和1920年中国本国资本和外国在华资本比重表。时间本国资本在华外国资本1913 年19.74%80.3%1920 年29.

18、6%70.4%材料二:辛亥革命后商人呈请开矿办厂,只要资本实在”,无有葛,符合注册条例章程,皆放行或令示保护。封建性的所谓专利垄断被逐步废除。辛亥革命后,政府所颁布的暂行 工艺品奖励章程等条例,主张商业经营自由,把专利权明确限于工艺品的首先发明和改良 者,取消了建厂专办之权。辛亥革命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 1913? 1920年中国资本构成的状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材料一变化的原因。高一期中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A 2、B 3、D 4、D 5、B 6、C 7、A 8、D 9、A 10、A 11、A 12、D13、B 14、C 15、B 16、

19、D 17、B 18、A 19、C 20、C 21、C 22、A 23、B 24、A25、D二、材料解析题26、【答案】(1)农商并重。(2)经济政策: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征收重税等。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经济基础,巩固封建统治。(3)经济现象:资本主义萌芽。原因:商业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工商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不以人的阻碍为转移,即使历代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这一趋势也是无法逆转的。【解析】 ( 1)根据材料“说农工商虞都是 “民所衣食之原也” 。 ”可知体现的是农商并重。( 2) 结合所学, 汉武帝统治时期,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的经济

20、政策,如盐铁专营、 征收重税等。结合所学,汉武帝采取的经济政策一方面是要维护我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是要维护社会稳定,安定人心,巩固统治。安定人心, 巩固统治。( 3)第一小问,由材料“苏州丝织业分化日益扩大,有的已拥有织机20? +0 余张、雇工数十人 ” 结合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进行分析即可。第二小问,关于认识,需要结合商业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进行展开分析,言之成理即可。27、 【答案】 ( 1)对欧洲,引起了价格革命,扩大了欧洲市场;同时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削弱了封建贵族势力。对亚洲:欧洲用白银购买亚洲商品,白银大量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发展。对世界: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通过商品

21、贸易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各地区联系成一个整体。( 2)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机器大生产冲跨了落后地区的传统手工业;资产阶级凭借廉价商品,征服落后地区;资产阶级强迫世界各民族都要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等西方文明。【解析】 ( 1)影响:根据材料“自美洲发现以来,一直到现今,其银矿出产物的市场,都在逐渐扩大。第一,欧洲市场已逐渐扩大。 ”可知,其经济影响是对欧洲,引起了价格革命,扩大了欧洲市场;还可以补充其政治影响,即同时增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削弱了封建贵族势力。对亚洲:根据材料 “新大陆的白银看来就是以这种方式成为旧大陆(欧亚大陆)两端通商的主要商品之一的。 ”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即欧洲用白银购买亚洲商品,白银大量流入亚洲,刺激了亚洲经济发展。对世界:根据材料 “把世界各相隔遥远地区联络起来的,大体上也以白银的买卖为媒介。 ”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世界影响是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通过商品贸易在欧洲、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各地区联系成一个整体。( 2) 主要影响: 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