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精选多篇)_第1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精选多篇)_第2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精选多篇)_第3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精选多篇)_第4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精选多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精选多篇)导读: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三篇:白沙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四篇:小学五年级语文秋思教案 第五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 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小学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第二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第三篇:白沙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第四篇:小学五年级语文秋思教案第五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第一场雪教学反思 潮阳区西胪竹岭小学黄丽吟 第一场

2、雪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精读课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本着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在教学中这样设计:先用一段精美的动画瑞雪图把学生由晴朗的现实引入大雪纷纷、银装素裹的雪境中后,引出本节课要学的 第一场雪,并通过学生质疑定标。接着在导学达标环节中,我以学生读为主,先后设计了三次读:一快速读,初步感知雪的特点:雪下得大,雪下得及时,雪后景色很美。二精读、研读,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日如何表现雪之大,雪景之美,以及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及时的大雪。三激情朗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喜悦之情。在读期间,我制作了一组配乐雪景图,让学生

3、既放松心情,又在观赏中更加对雪的喜爱。最后,我设计了抄、背、画、查、吟的课外拓展训练,使课堂知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升华。 通过课堂展示后学生的表现,我认为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课后慢慢想来,这节课成功主要得益于课堂教学中把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答”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学“答”为主、学“悟”为主的教学方式,虽只有一字之差,但表现出来的观念不同,课堂效率也不同。以往课堂多体现教师、学生一问一答,学生围着教师转,这种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4、,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 1 始终以学“读”为主、学“悟”为主。学生读:粗略读、研读、激情朗读、配乐读;教师读等多种形式的读。然后通过学生自学、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学“悟”为主的方法,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了和谐共进的互动氛围。本节课中,我改变过去自己高高在上,统帅课堂的作风,走下讲台和学生共同学习、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伙伴。如在研读的过程中,我俯下身子,走近学生,和他们一块读,一块画,帮助他们,使他们在教师的半扶半放中顺利达标。又如在朗读训练中,我把自己当作孩子们一员,和他们赛读,让课堂成为我们师生共同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让学生真切感受我是他们的学习

5、伙伴。 三)恰当适时地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唤起了学生与作者的共鸣。本节课辅助教学的精彩其一是开始的激情导入。用一段精美的动画,从形、声上一下把学生带入了雪的氛围。其二是学完雪后美景后,设计的一组配乐雪景土,不仅让课堂气氛轻松,学生身心愉快,更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深深的喜欢雪,想要赞美雪。 四)课堂上尊重学生、赏识学生。俗话说“十个人中,有九个爱听好的”,作为孩子,那就更不例外。本节课中,我注意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性语言。如学生在质疑中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我立刻说:“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学生朗读表现出色,我赞赏她:“读得真好!老师仿佛置身于雪景中心中无比轻松愉悦”。大家齐读得棒,我便说:

6、“老师也被感染了,想美美地读一读”。又如学生朗读表现不好时,我首先肯定优点:“读得不错”,然后提出希望:“若能将嗬读得不仅能表现出惊异,还能表现出赞叹的意思来那就更棒了!”通过这一句句发自发腑的赏识、激励,浒墅关在课堂的表现更自信,并不断地追求成功,学 2 得更主动了。 虽然有令人欣喜的成功,但也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一、自控能力较差。课堂中不能恰当地控制浒墅关学习的激情,使学生在好学地方用时太长,导致时控失调,前松后紧。二、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明显。主要表现在研读课文时自学提示的难易程度适于中上等学生,对于学困生,学习困难较大。虽然说在研读过程中自己也俯下身子为部分学生点拨,但仍有个别学生学得吃

7、力。针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在教学中首先增强时控掌握能力。教学设计中明确时控,在课堂中,教师精讲、少讲,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展示。同时多学习、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技巧,能见好就收 ,力争使课堂时控恰到好处。其次,多研究每一个学生认识接受能力,并在教学设计时依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能力,设计分层要求、训练,使各类学生都能吃得了、吃得饱。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断完善每堂课的设计,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兴。 第二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 晏子使楚教案 卢嘉颖- 晏子使楚教案 教学目标 : 1认识本文6个生字。 2有感情地

8、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把故事的内容演一演。 3了解课文的内容及叙述顺序,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请大家观看一个短篇,边看边思考:你看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谁能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教师提出初读要求: (1)根据拼音,读难生字词的读音。 (2)根据课文预习的提示,想想课文讲了几件事,都是什么事? (3)将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交流以上问题。 (l)学生提出自己拿不准的字音,班上交流。 (2)课文讲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驳了楚王,维护了齐国的尊严。 (3)提出不懂的词和句

9、,师生一起讨论交流。 三、深入学习课文,突破重难点 1默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l)楚王为什么要侮辱晏子? (2)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的,晏子是怎样反驳的? (3)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结果怎样? 2小组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程 晏子使楚教案 卢嘉颖- 3全班交流。 (指定一个小组回答,其他小组作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对应出示三次斗智的重点句子,并相机板书。) 4小结:楚王仗势欺人,想显显自己国家的威风,侮辱晏子,实质是侮辱与楚国平等的齐国,晏子每次都能因势利导,逼楚王于被动地位,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5晏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6指导朗读课文

10、。 四、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学生快速测览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班上交流。 (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谈谈本文的写作顺序,小组间可以补充)。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作相应的点拨并小结同时板书: 六、布置作业 1摘抄好词、好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篇:白沙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白沙小学202x202x学年度第二学期 五年级语文集体备课探讨课教案 执教:王罗兰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猴王出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读读记记“灵通、迸裂、避暑、楷书、造化、顽劣、明明朗朗、喜不自胜、天造地设、伸头缩脑、抓耳挠腮

11、”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性格特点。 过程与方法: 用精读、略读、默读、浏览等多种学习方法,结合有关语句,了解石猴的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石猴“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性格特点。 2、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王的经历,感受其形象;品味语言,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读通相关句子,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查找字典、资料自学课文,理解难懂的字

12、词并做出注释,标注出不理解的字词。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1、出示长篇小说西游记,这本书你们看过吗?大家对西游记故事都不陌生,里面塑造了许许多多不同人物的形象,那么在西游记中,你最喜欢谁?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喜欢的理由吗? 2、很多同学都喜欢神通广大,能力非凡的孙悟空,那他最初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课文猴王出世。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猴王形象 1、根据文前“阅读提示”, 明确问题。 ( 课件出示: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2、课文是一篇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所以有些句子会觉得不好读,不好懂。

13、自由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3、交流学习课文主要内容。 (1)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子说说石猴是哪里来的。(相机板书:来历仙石迸裂。) (2)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是如何成为猴王的?。(板书:成王跳水寻源。) (3)留在你脑海里的是一个怎样的猴王?(神奇、活泼、勇敢、无畏、自信?) 4小结过渡。仙石迸裂,化出一个石猴,往水帘洞一跳,跳出一个猴王,从这里开始,一个美猴王的形象,走进每一个人的心里。那么,作者吴承恩先生又是用怎样的语言,把一个猴子的形象写得深入人心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石猴的生活,去发现,去感受。 三、品味语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 (一)学习“猴王出世”,感悟语言的“精炼

14、”。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为什么喜欢。 2、出示: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指名读,你仿佛看到了石猴在干什么? (2)读这段话,读出猴的快乐和自由 。 3提问:你发现这句话有哪些特点? 预设:引导学生从三方面观察发现, 关注语言形式对联;排比;精炼。 关注语言内容饮食、交友、起居。 关注语言节奏三个字(动宾结构),短促有力 4细细品读这句话中的语言规律,读出活力。 5、你读到了一只怎样的石猴?写在句子旁边,做上批注。 6、小结。作者写的是一只欢快跳跃的猴子,

15、用的语言也非常短促、跳跃、有节奏。或者说,从这样的语言,我们读到了一个活泼可爱、顽皮跳跃的猴子。像这样内容与语言高度统一,这就是经典。课文还有哪些这样经典的句子呢?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研读“猴子成王”,感受语言的魅力。 1、快速浏览“石猴称王”的内容,请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在旁边写上批注。 2、组织交流,引导品悟语言。 (1)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a、石猴跳是怎样跳进水帘洞的?体会石猴进洞动作的轻巧。 b、朗读体会。 (2)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挠腮,大声叫喊,缠一

16、会儿,也都进去了。 a、读句子,圈出动词。结合表演理解“伸头缩颈、抓耳挠腮”。 b、指导朗读,体会猴子的“胆小”。 四、总结提升,整体把握猴王形象。 1、我们了解了孙悟空由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相信大家对孙悟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猴子?用四字词语说说。(活泼可爱、机智勇敢,敢作敢为,身手不凡?) 2、课文记叙的只是孙悟空的出生,是古典小说西游记第一回,那你还知道西游记中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学生讲述西游记的故事。) 3、播放美猴王主题曲,师:让我们在歌声中再一次感受猴王的风采! 五、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积累欲望。 1、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她的语言非常优美。从19世纪开始

17、,西游记被翻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流行于世,深受人们喜爱。希望同学们都能读到原著,切身感受古典的文化,感受经典的魅力, 2、同学读过西游记后,我们要召开一个故事会,每人准备好一个故事,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 板书设计: 21、猴王出世 出世一块仙石迸裂而生敢作敢为 机智勇敢成王探洞活泼可爱 称王? 第四篇:小学五年级语文秋思教案秋思(教案) 黄水小学:周福忠 教学目标:1.会写生字:“洛”。能正确读写“洛阳”、“匆匆”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这首古诗,并能背诵。 3.通过看注释,查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诗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领悟作者的表

18、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通过查资料,看注释理解诗的意思。 2.想象秋思中描写的画面,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有“思乡”、“思亲”题材的古诗,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游子吟以及上节课学的泊船瓜洲等等。而这节课我们又将学习一首以“思乡”、“思亲”为题材的古诗-张籍的秋思。 见秋风而起乡思,可以说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常见题材,能以这样寻常的题材写出新意的小诗实在不多,而张籍的秋思一诗,选取生活中一个富有内涵的片段-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的表达了客居异乡的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构思巧妙,历

19、来为后人称道。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古诗。 2.板书课题秋思 二、作者简介 张籍:(约768约830),字文昌,祖籍吴郡(今江苏苏州),移居和州乌江(今安徽省和县乌江镇)中唐诗人。官终国子司业,与王建齐名,世称“张王”,著有张司业集。 三、新授 1.指导朗读,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匆 cng)平舌音, 洛 ( 与“格”字比较),“”与水关,洛,古有洛水河,洛阳在古洛水河北岸而得名,九朝古都,有4000多年的历史。 2.示范朗读,并分清停顿。(注:加点的字读音稍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学生自读一遍,再齐读。 4.学生自

20、学,根据注释,理解诗意。 教师引导提示: 秋思,秋天里的愁思,秋天,百花凋零,落叶归根的季节,思乡情切,愁绪油然而生。 洛阳城里见秋风, 张翰在洛阳为官“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详见晋书张翰传。故后人每以秋风起而感发思乡之情。秋风,既可以是实指事情发生的时间,也可以是“欲作家书”时的心情。(这句意思可以理解为:洛阳城里秋风乍起) 欲作家书意万重。 欲,将要,想要。 作,写。 家书,家信。意万重,形容要表达的内容很多。 (这句意思可以理解为:想要给远在家乡的亲人写信,可要表达的意思很多,一时间竟不知从何说起。) 复恐匆匆说

21、不尽, 复,又。恐,怕,害怕。尽:完。匆匆,表明离家多年,有说不尽的话,暗含急切的思乡之情。(这句意思可理解为: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完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 行人临发又开封。 行人,捎信的人。临,将要。发,出发。 开封:开启信的封口。又开封,进一步加深了“说不尽”的意境和作者的心态,一个寻常的细节,家书将要发出觉得话还没有说完,故“又开封”。(这句意思可理解为:当送信的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5.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a.作者为什么会“恐”“说不尽”? b.为什么会“行人临行又开封”?表达出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6.根据板书设计及学生自己对诗意的理解背

22、诵古诗。 四、总结全文 教师讲述,配以舒缓音乐,让学生联想诗中画面 这篇脍炙人口的思乡佳作,寥寥数语,凝练简约,寓意深远。这和诗人创作时选词练句是分不开的,如“见”字,“恐”字,“又”字。(小编推荐你关注好范文 网)细致入微地刻画诗人此时的心理-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一句。小诗以平淡本色的语言,对平常的生活素材进行了提炼和典型化,正如王安石所说“看似平常却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 作者客居洛阳,又见秋风,平淡叙事,却有内涵。秋风本无形,它却包含着肃杀之气。使木叶摇落,百花凋零,做客异乡的游子,见到这凄凉摇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孤独凄冷的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悠长思念。这平淡而富有内涵

23、的“见”字,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和联想。张籍祖籍吴郡,此时寄居洛阳,离家千里。又见秋风而起乡思,当时交通又不便利,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不能立刻返乡,只好写封家书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这就使他本来已经很强烈的乡思之中又增添欲归不能的惆怅,思绪变得更加复杂多端,思乡情切,心中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要倾吐。而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也不知如何表达,作者用“欲作家书”无从下笔,犹豫难宁得情态描写,把抽象的“意万重”表现得真切生动。 家书就要发出时,怕匆忙之中漏掉了什么话,在送信人就要上路时又拆开信封。诗人因“意万重”而感到无从下笔,又因托人捎信无暇细加考虑,深厚丰富的情意难以表达,再加上时间匆匆

24、,觉得这封饱含千言万语的信仍不尽人意,好像还有什么重要的内容没有写进去,于是在捎信人将要出发之际,打开信封。这好无定准的“恐”,显示了他对这封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其实不一定真是遗漏了什么内容,而“临行又开封”细节也不一定真的补上什么话。这与其说是为了补上几句未说尽的话,不如说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担心。而正是这一行动方显示了他此刻细致入微的心理。这两句所写内容虽然寻常,但由于它准确真切的反映了游子思乡的心理。真可谓化平淡为神奇。 五、作业 1.根据刚才老师的讲述,结合你自己的想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板书设计: 洛阳-见秋风 秋思家书-意万重乡思缕缕道不尽,万语千言恐不详

25、。 (寓情于事) 复恐-说不尽 临发-又开封 秋思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谈话导入时,结合上节课的内容,及以前学过的古诗,大胆的说出古诗秋思的大意,通过回忆对比,激发学习兴趣。接着进行了作者简介,为什么要做这一环节呢?可以让学生先了解作者的祖籍在江苏,现在客居洛阳。洛阳在河南西部,黄河南岸,可凸显作者家乡遥远,归途渺渺,有家难返的处境。对学生理解作者思乡之情大有帮助。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一,进行了字音、字形的识记。 会读古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所以我将稍作停顿以及需要重读的地方告诉给学生,防止文意割裂。这对后面进行的诗意理解,也是大有裨益的。在理解诗的大意时,我大胆的让学生自学,自己给予适当的提

26、示与引导。由于前面朗读时做足了功课,所以理解诗句意思时显得并不困难。课堂总结时,教师讲述结合舒缓音乐,让学生想象诗中画面,为完成能力拓展(根据诗意,写一则小故事)夯实了基础。提升了学生课外探究的能力,从学生反馈的作业信息上看,效果不错。所以,语文课别小看新授之前的一个细小的环节,(作者简介等等),只要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不妨多下些功夫,并不一定要把重点放在大量的文章分析上。 第五篇: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回顾拓展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填写表格、交流感受中,总结、巩固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 2自读四时之风,大概知道诗句的意思,了解四时之风的各自特点,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3培养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逐步养成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