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语文S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难点知识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内阅读。“啊,你在推究哲理?”河流回答道,“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那是因为我遵循着这条规律,不顾自身的安逸。我用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年年给人们带来利益。这就使我受到尊敬,光荣无比。也许,我将永远奔流不息;可你早被遗忘,不再有人提起。”1“奔流不息”是形容河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是描写河流的?(写出三个)_2“我遵循这条规律”,“这条规律”是什么?_3河流为什么受到人们的尊敬?用“”画出。2. 阅读诗夜书所见(1)补全诗句。夜书所见萧萧梧叶_,_。_挑促织,_篱落
2、_。(2)夜书所见的作者是_代诗人_。由“萧萧梧叶”可以看出这首诗写得季课是_。(3)表示时间的句子是_。(4)“动客情”的“情”主要指诗人的什么感情?你能写一句话抒发这种感情吗?3. 阅读与理解。春日胜 日 寻 芳 泗 水 滨, 无 边 光 景 一 时 新。_,_。1把古诗诗句补充完整。2用“/”为上面的诗句画出节奏。3解释词语的意思。光景:_; 等闲:_。4春日的作者是_(朝代)诗人_,他的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诗集传等。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和赞美春天景色的古诗?写一句你最喜欢的。答:_。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
3、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描写的是 季的景色。(2)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以动衬静、声色相间运用得十分巧妙。其中“动”指的是 ,“静”指的是 ,“声”指的是 ,“色”指的是 。(3)对诗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空山”是指山中植被都消失了,“晚来秋”是说气候炎热,秋天来晚了。B.最后两句点明了山间是王
4、孙们的心志所在。C.全诗反映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山村孩子的画邱易东云是画面的主角,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暖一抹,冷一抹,在小溪的天空飘浮。树是画面的主角,让风涂抹它的年龄。浓一笔,淡一笔,叶的眼睛在岸畔张望。泥土是画面的主角,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深一脚,浅一脚,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1)在诗中找出三组反义词写下来。 (2)
5、在山村孩子的画里, 、 和 是画面的主角。(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这句诗的理解。(4)读这首诗,你感受到了什么?6.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钱塘湖春行苏轼
6、0; 白居易水光潋滟晴方好,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山色空蒙雨亦奇。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欲把西湖比西子,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淡妆浓抹总相宜。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之情。2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B. 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C.
7、60;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D. 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7. 古诗阅读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_。长恨春归无觅处,_。1把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读完古诗后我知道,在四月里,平地上是(_),而山上则是(_)。桃花刚刚盛开 芳菲落尽4此诗表达了诗人_之情。8. 课内阅读。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结合诗句,写出下列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1)山行:_(2)坐:_(3)红于:_2诗中最能反映诗人喜欢大自然及其原因的诗句是_。3山行描写了美丽的枫林景色,如果让你根据诗的内容画一幅画,
8、那么画上至少应该包括_、_、_、_。9. 课外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先写出下划线字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独: 异: 逢: 句意: (2)“遥”字让我体会到 ,“少一人”少的是 。(3)读了这首古诗,我体会到了诗人的_思想感情。( )A.喜爱秋天B.思念家乡和
9、亲人C.喜欢登高望远(4)假如你是王维的兄弟,在重阳节这天,你想对远在他乡的王维说些什么呢?10. 阅读智慧屋。生活是多么广阔何其芳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是海竖卫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去参加歌咏队,去演戏,去建设铁路,去做飞行师,去坐在实验室里,去写诗,去高山上滑雪,去驾一只船颠覆在波涛上,去北极探险,去热带搜集植物,去带一个帐篷在星光下露宿。去过极寻常的日子,去在平凡的事物中睁大你的眼睛,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去以心发现心。生活是多么广阔。生活又多么芬芳。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1诗人写的这首诗主要是( )。A.真挚歌颂了海洋 B.热情赞美了生活C.
10、告诉人们如何获得快乐 D.鼓励人们去探险,挖掘宝藏2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_的修辞手法用这样的修辞手法再写一句,生活是_。3第三节中_和_ 是一对近义词,它们说明了_。4“去以自己的火点燃旁人的火,去以心发现心。”说说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_5“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联系诗歌,这里的“快乐”指_,“宝藏”指_。6仿照第二小节,试着续编一句。去_,去_,去_,去_。11. 阅读重点段落。江上像刚下水的鸭群,扇动翅膀拍水戏耍。一双双小手拨动着浪花,你拨我溅笑哈哈。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对银牙。1选词填空。 潜水 打水仗第
11、一句和第二句写的是孩子们(_)的情景,第三句写的是孩子们 (_)的情景。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填一填。(1)第一句用“刚下水的鸭群”来比喻_的孩子们,表现了孩子们的_心情。(2)第三句用“水葫芦”喻指一个_的孩子,表现了这个孩子的_。3理解,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1)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孩子一定是不会潜水,呛着水了。(_)(2)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孩子的机灵以及潜水时高兴的心情。(_)(3)我们可以体会到孩子这时候显得很紧张,因为他怕有危险。(_)4针对“水葫芦”中的双引号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A.表示否定。B.表示引用别人的话。C.表示
12、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特定的词语。12. 课内阅读。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这首诗是(_)朝诗人(_)所写。2“挑”是个多音字,在本诗中读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3诗中作者用_反衬出自己身处他乡的_。13. 课内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诗人既写了_,又写了_;既有_之景,又有_之韵。( )A.湖;山;春天;夏天 B.湖光;山色;晴和;雨天 C.湖光;山色;
13、温暖;凉爽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以绝色美人比喻_,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_,而且_,情味隽永。( )A.西湖;生命;新奇别致 B.美景;生命;新奇怪异 C.晴天的西湖;活力;别有情趣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作者把西湖比作_,两者的相似之处是_。这两句运用了_修辞手法,“淡妆”与前面“_”相照应,”浓抹”与前面“_”相照应,“相宜”与“_”、“_”相照应。( )A.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比喻;潋滟;空蒙;好;奇B.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夸张;空蒙;潋滟;好;奇C.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发展和改革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参考
- 2025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招聘13人(第三批)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期刊出版项目申请报告范本
- 科技创新引领未来目标实现保证承诺书5篇
- 销售业务合同审核与执行记录表
- 2025-2026学年重庆西北狼教育联盟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英语试卷 (解析版)
- 2025年安徽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96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多场景合同范本器
- 2025国家应急管理部所属单位第二批次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培训资源整合工具与学习计划模板
- 学生入队必须掌握的“六知六会一做”
- 2025年中级制图员《理论知识》考试真题(含新版解析)
- 小学教师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规范
- 腹痛科普课件
- 员工花名册表
- GB/T 7113-2003绝缘软管定义和一般要求
- GB/T 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 GB/T 35985-2018煤炭分析结果基的换算
- 如何修改一篇作文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件
- 2023年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