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散文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本题共3小题,14分)老剃头店古旧的剃头店,我们那里已经很少了。南门街角上还有一家,现在再去是否在,恐怕不好说。当街的店面,照例是旧木房子的结构,油漆颜色呈深暗的果绿,大多脱落的排门,璃上落满灰尘和不知何年何月写上去的粉笔字。店主是名白发矮姓的老头,店的里间临河,正中一排木头柱子,支撑高高的房梁。柱子排放两张长靠背椅子,上面成年累月扔些店里的老板娘结的绒线,还有隔日的报纸,顾客闲坐时翻阅。店堂后面的一只大煤球炉“咕噜咕噜”烧着开水。冬天里头顾客进来,气味道很重,有时竟弥漫开半房间的水蒸气。般剃头店里的洋油、生发油或洗
2、发香波味道,此地是绝对闻不着的。人们进进出出,闻到更多的是一个气氛很好的家庭里厨房间的味道。有时炉子上在煨一砂锅排骨,又有炒菜的油烟味道“吱吱”地叫得正欢,直往顾客肚里钻。店主照例眯缝着一双老眼, 从容抄把剃须刀,往老式剃头用的铁椅子上的顾客脸面上 凑。那种老式剃头店用的椅子, 像牙医的椅子一样考究, 下面有个固定基座,椅脚深埋在圆 形铁盘子下面,供顾客享用原地360度的灵活转圈,可往顾客感到舒适惬意的任何一个方位调节。这样的过去年代昂贵的铁扶手椅,南门剃头店里竟有足足两排靠墙的八九张位置,大多日子里闲置着,像陈年的古董,已少有顾客前往光顾。此间的店主在他长达四五十年的剃 头生涯中顽固恪守旧的
3、手艺,服务内容单调并且愿落后于新世纪的“新形势”。偌大一个店堂,有时老半天过去只见三两名顾客,常常是两个剃头的围住一名顾客,梳妆镜背面的水银脱落了;或者,镜面有了裂缝,靠墙一长排搁板上放着零拷的洗发水,也不知几个月才换次新的。若进店堂的顾客要求烫发,店主是不屑于受理的。 他只给街坊十里左右的顾客定期修剪些性别不详的发型,也即一般女性年龄介于2050岁之间最简便朴素的短发,我们那里喊做“游泳头”;同时,给男人们一一从5岁男孩至85岁老头不等一一理一种最常见的平头。他执着于自己的手艺,收费标准也十分廉价。他把顾客的头都变成了古董。他对发型的看法完全忠诚于他在过去年代生活的记忆,而且十分中意,不思变
4、革。他认为那才叫健康、向上或文件里常用的“朝气蓬勃”。他自己常年穿一身貌似随随便便,却也严肃死板的中山装(照例仿佛第二天就要脱下来洗了)的他工作时的姿势、节奏、表情,全是标语式的一一他剃的头,给街坊理出来的发式也酷似某条言简意赅的标语,他脸上的表情也是严肃深沉和自鸣得意相搀杂。他走到街上 眼珠子根本不屑朝向任何一家时髦的“美容店”或那里面打扮妖烧花枝招展的小姐们瞄一瞄转一转。他走出自己那一幢老式古旧的店堂时昂首阔步,回到店里来时也同样踌躇满志!他年纪已经很大了,回想从前,却是自己那班底靠剃头吃饭的手艺人中年纪最小的,现在却成了最大最老的。他并没有为此而悲哀。 他面部的轮廓有点像罗丹创作的那尊举
5、世闻名的作 家巴尔扎克头像,他用他的店面保留下来自己的风尚、习俗。他走进去,镜前掠过一阵冷清、倔奉、空空荡荡的风,吹得地上的断发、碎屑飘起来。店堂进深处是他的厨房,他的家庭, 他的老婆。中午饭刚刚吃过,空气里尚有某人打过的一个饱嗝的余温。靠墙的地方是张旧八仙桌,墙上还贴着纸质泛黄的毛主席像。岁月似乎在此地凝固了,虽然推窗望去,外面的运河河道里的水几近干涸,而且污黑,过去通商的繁华景象,已经在时光的催迫下,缓流成了一条郊外无名的臭河水沟。而他过的是一种多么亘古不变的生活啊!一边往顾客脸上抹热乎乎的剃须水,一边听收音机里嘈杂刺耳的评弹一一同时自家煤炉上煨的那锅排骨在老式稳靠的 砂锅里冒出“咕噜咕噜
6、”的声音。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 )A.文章开头写到古旧的剃头店在当今社会已经很少了,仅存的一家恐怕也消失了,从 而引出下文对老剃头店的回忆。B.剃头店的椅子上长年累月地扔着些旧报纸,并且常年弥漫着厨房里的味道,说明店 主从不顾忌顾客的感受。C.文章以细节结尾,“抹热乎乎的剃须水” “听评弹” “砂锅排骨的声音”,写出了 老剃头店温馨的生活气息。D.本文记述了老剃头店里多年不变的生活,作者想借此引起人们对这项传统手艺的关 注。解析“从不顾忌顾客的感受”不合文意。2. “老剃头店”中的“老”字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5分)答:店面老。店面是旧
7、木房子的结构, 油漆脱落,玻璃上落满灰尘。 店里的设施老。 店里有老式剃头店的椅子,老式的剃头工具。店主的年龄老。店主是名白发矮翅的老头。店主的手艺老。店主顽固恪守旧的手艺,不屑于烫头之类的新发型。店主的思想老。店主不思变革,愿落后于新形势。解析本题5分,答出一个要点给 1分,答出两个要点给 3分,答出三个要点给 5分, 给满5分为止。意思对即可。3 .文中写到“此间的店主在他长达四五十年的剃头生涯中顽固恪守旧的手艺,服务内 容单调并且愿落后于新世纪的新形势",你对这种做法持怎样的态度?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理由。(6分)答:示例一:支持店主的做法。店主恪守旧的手艺,是对传统手艺的一种传
8、承和守护。店主不思变革,愿落后于“新形势”,是对古朴生活的坚守。店主的这种做法,引 发了人们对传统手艺和传统生活的关注。(2)反对店主的做法。店主恪守旧的手艺,无法适应当今社会人们更多更新的需求。店主不思变革,愿落后于“新形势”,无法跟上社会的变化。店主的这种做法,让人觉得因循守旧,不思变革。解析本题6分,态度1分,理由5分,意思对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题。(本题共3小题,14分)端午的阳光熊红久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 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
9、,就已经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 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长太 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了岸上, 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永远被世人铭记。一个普通的节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
10、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灌洗的灵魂,犹如江面的 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 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 来自时间深处的行吟, 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一个答案。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 用一个诗人的陨落, 唤醒了一种文化的崛起, 就像屈大夫生未 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 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 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 让我们极具耐心地一层层打开,
11、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 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 糯米渗透着苇叶的清香, 似如端午与屈子 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我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 完全来自于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到“楚辞” 或者离骚的片言碎语, 文化不高的母亲也无法给我们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好在粽子并不因为我们的无知而改变所蕴含的味道,我总会把端午节和甜香黏软的糯米联系起来。这使得整个贫乏的生活,还能透射出星星点点的光亮,就像枯枝间的芭蕾,渗漏出些许隐秘的春意。现在看来,那些夹杂在一年日历中为数不多的能激发我们饮食向往的节日,早已成为精神上抵挡艰难生活的盾牌。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为拥有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
12、闾 大夫叩谢。对童年而言,这是一个多么充满人情关怀的节日啊!那种甜腻的感觉,一直泛舟舌津。后来知道了屈原和楚怀王,知道了国殛和汨罗江,知道了每年这一天,人们蜂拥江 岸,插艾蒿、挂菖蒲、吃粽子、竞龙舟,把一种悲情的怀念渲染成了欢悦的行为,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历史会在很多场合拐出一道弯来, 就像屈原投江时所选择的河泊潭一样一一它是汨罗江 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弯曲处。这种弯道,对河流而言,只是改变了水的流向;对三闾大夫而言, 却是以生命为笔,填充了历史的章节,引领了情感的走向。许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弯道, 这些远航至此的细节,因为承载了有温度的夙愿,使得坚硬的历史柔软了许多。所以, 更多的时候,是生命的
13、结局让历史的叙述更具悲情。明白了这一点,再品尝粽子时,心情会沉重 许多。事情往往是这样,在分享一种传统时,我们更多的时候只在关注它所带来的结果,而其中蕴含的真谛,却很少探究了。因为时空的距离,让来源变得愈加缥缈和混沌。好在历史给 了我们最好的解决方式,它让时间淡化了一个国家的破碎的同时,却强化了一种品质的高贵。它让我们穿越两千三百年的距离,聆听到了一条河流古老的潮汐。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我知道,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镜,端放在我们必经的路口,让人们从 历史影像中,找到现实的映像。(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4 .下列对
14、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B )A.文章通过写汨罗江因屈原而被人铭记,来证明名家名作对于名胜的重要意义,正如 欧阳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阳楼,表现了山河与文化血肉相连。B.文中诗一般的语言,意蕴深厚,充满张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蓝墨水的上游,是汨 罗江” 一句,用了借代的手法写出了屈原在中国文化中开创性的作用。C.文章末段赞颂了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的不足,促使我们反思并不断提升自己,强化了屈原精神在现实中的意义。D.文章以“端午”为线索组织材料,回顾了对端午节的认知过程,对自己最初只喜欢 端午节粽子的浅薄而感到惭愧,对世人将悲情
15、渲染成欢悦而感到不满。解析A作者写作的目的并不是谈名家名作与名胜之地的关系。C理解错误,“屈原伟大的品格无人能企及”,与“有些品格是无法超越的”不一致。 “不断提升自己”没有依据。 D错在“惭愧”和“不满”,没有此意。5 .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5分)答:写了屈原在五月初五自沉汨罗江的事件,点明了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端午节纪 念屈原白来由)。表现了屈原纯洁高尚的品质,赞颂了屈原忠贞不渝的爱国精神。它照 应了题目,引发了下文关于端午节的感想。解析题干问的是“文章前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考查段落的作用。应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先找到前三个
16、自然段,内容上写了,表现了;然后再看这一内容与标题和下文的关系。前三个自然段主要了写了屈原在五月初五听闻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怀抱巨石自沉汨罗而死的事件,交代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由来, 这一内容表现了屈原的爱国精神;从结构上来看,照应了标题“端午的阳光”,引发下文有关端午节的感想。6 .从全文看,“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请简要分析。(6分)答:它是公元前 278年的五月端午的阳光,是照着屈原投江的阳光,是历史的见证。它是屈原的精神之光、品德之光(或精神的光芒)。它是端午节的文化之光。屈原的爱国、 正直,屈原的纯洁、高贵,就像阳光一样映照进后人的内心。解析题干问的是“从全文看,端午的阳光有几重含义
17、?请简要分析”,这是针对标题设题,考查标题的含义。题干已经明确“几重含义”,说明答案不止一点,同时应分点 作答。“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由此可以知道“端午的阳光”表层意是指此时照着屈原投江的阳光,见证了此刻的历史。“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个日子。在结束自己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端午的阳光”又指“屈原的精神光芒”。“这时候的端午,或许更像是一缕阳光,从汨罗江的源头流淌过来,映照着江边每一位过客的内心”,“端午的阳光”更是指端午节的文化意义对后人的影响。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本题共3小题,14分)秋风
18、袅袅秋虫鸣张强秋天是虫的季节。蝉在林中“知了,知了”不停地叫着, 仿佛已感到时光将尽,要抓住这最后的时刻释放出生命中最后的热情;田野未收割的豆地里,蛔蛔也伏在豆棵下“吱吱, 吱吱”聒噪着,和树上的蝉声相应和。夜晚月朗星稀,凉风习习,蝴蝴、油蛉、纺织娘躲在 一个角落里忘我地弹唱, 时而独奏,时而合唱,直到月已西斜,夜色阑珊,仍迟迟不肯睡去, 它们怕辜负大好的时光。蝉从五月末由黑暗的地下爬出,开始羽化为成虫,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六月三日夜闻蝉 中写道:“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可见六月就已经可以听 到蝉声了。“高蝉多远韵,茂树有余音。”整个夏季都是蝉的,它们不知疲倦,伴随着一
19、路 攀升的气温,把一个夏天吵得沸沸扬扬,这盛大的阵势一直要持续到秋初。古时有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 立秋的三候为“寒蝉鸣”,这时的蝉已禁不住越吹越凉的 秋风和越来越浓重的夜露,开始发出凄苦的哀号。宋代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H聚雨初歇。” 一层秋雨一层凉,蝉弱小的身躯的确难以抵挡秋雨的侵袭,这凄凄切切的悲鸣或许就是它们无奈的抗争吧?“薄暮寒蝉三两声, 回头故乡千万里。” ( 郎士元送别 ) 一声凄切的缚鸣曾触发了多少人的千古愁思,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代名词,这悲凉,有的是身世之痛,有的是家国之思,有的则是离别之苦。蝉本无知,然许多诗人却闻蝉而愁,只因为诗人自己心中有愁。秋夜中叫得最欢
20、快最忘我的莫过于蟋蟀,月华如水,洒在庭院中、窗台下,洒在枕边,洒在滴露的梦里。 “七月在野, 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这些从 诗经中走来,唧唧吟唱的秋虫,此时就蹲在檐下的月影里,或者躲在墙缝里,趴在草丛中,它们歌唱凉如水的夜色,歌唱大地的丰收,歌唱村庄的温暖。“空庭疏雨后,四壁乱蚕鸣。” “促 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看,秋夜漫漫,陪伴人打发这寂寥时光的不只是一盏昏黄的灯,还有蛐蛐缠缠绵绵的歌吟。秋夜,纺织娘“轧织,轧织”“织,织,织啊,织,织,织啊”的叫声一点儿也不比蟋蟀逊色。和蟋蟀不同的是,纺织娘似乎很少躲到村庄的屋檐下,野外的草丛才是它们最宽广最自由的舞台。纺织娘古称“
21、络纬”, 诗正义中“络纬鸣,懒妇惊。”是说纺织娘叫起来的时候,懒惰的妇人突然开始吃惊,原来她意识到秋天到了,冬天也就不远了,还没准备好过冬的棉衣,她怎能不惊呢?其实猛然吃惊的何止懒妇,李白长相思中写道:“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霜降三候为“蛰虫咸俯”,俯,蛰伏也。过了霜降,秋虫的吟唱渐渐稀疏,这时古人认为秋虫都蛰伏了,实则不然,即使养在笼中,置于炉旁,蟋蟀、蝈蝈、纺织娘也只能勉强活过春节。 虫的寿命使然,非人力所能逮也。但秋虫的一生是响亮的一生,它们认认真真活过,这是它们对生命的尊重。我庆幸和小虫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夜深人静的时候,听
22、吧,它们还醒着,还用村庄朴实的方言唱着大地的歌,生命不息,大地的歌唱也永不会停止!(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C )A.文章开头描写秋虫在月夜忘我地歌唱.主要表现出秋虫对时间、对生命的珍视,展示了它们对生命的热情。B.人们常以寒蝉来表现身世之痛、家国之思或离别之苦,这体现了王国维所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C.古人认为蟋蟀、蛔蛔、纺织娘到霜降后都蛰伏了,作者不认同这种说法,作者认为这时的秋虫大部分因为寒冷而冻死了。D.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层次条理清楚,行文自然流畅,极富文化意蕴,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表现出作者对秋虫的赞美。
23、解析 “秋虫大部分因为寒冷而冻死了”理解不当,这是因为秋虫的寿命使然。8 .文章多处引用古诗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答: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语言典雅,富有文采),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丰富了文 章的内容,使自己白见解更加深刻(突出作者的看法和情感态度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解析本题5分,答出一个要点给 3分,答出两个要点给 5分。意思对即可。9 .在作者看来,“秋虫鸣”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态度?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答:不辜负美好时光, 释放生命的热情(忘我歌唱)。面对生活中的凄苦, 虽无奈但 依然抗争。歌唱生活的美好、大地的丰收、村庄的温暖,生命不息,歌唱不止。生命虽 短
24、暂,但应尊重生命,认真地活。10 析本题6分,答出一个要点给 2分,给满6分为止。意思对即可。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晚练 10新人教版1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他闲来无事,就经常上网发一些飞短流长.的帖子,结果不仅弄得与同事邻里的关系很紧张, 甚至还惹上了官司。在文化强省战略指引下,我省动漫产业迈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去年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已经等量可观.。听到张旭东升任宁江市交通局长的消息,一帮老同学、老同事纷纷发来短信,祝贺他的乔.迁之喜,并要他赶快请客。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集天地之灵气,妙手偶得,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
25、写在袖口上的。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生。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翅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A. B. C. D.【解析】选D。飞短流长:造谣生事,搬弄是非。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句中,“我省与沿海省份动漫原创产品的产值”,表达的意思应该是数值上差不多,此处望文生义。乔迁之喜:用于祝贺别人搬到好的地方去住或官职高升。句中,“升任宁江市交通局长的消息”是升职之喜,与成语意思相符。妙手偶得: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也用来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
26、到妙语佳句。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句中, “落日的余晖” “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意思是落日下的江河很美,句中的成语望文生义。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 多指坏事情) 。句中, “感动了无数市民”,说明是好事情,所以成语感情色彩不符。2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失眠是指因睡眠时间不足、质量不佳对身体产生损害而出现的不舒服的感觉,应对失眠需要了解相关的睡眠卫生知识,进行自我调护。B.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C.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
27、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D.由于工业的底子薄, 西部地区的工厂大多技术水平低,其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解析】 选C。A项,主宾搭配不当,“失眠是感觉”改为“失眠是现象”。B项,结构混乱,改为 “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或者 “让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D 项,关联词位置不当,“不是”应放在“质量”前。3 .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6 个字。睡眠是生命的必需品, , 就会受到惩罚。保证睡眠,才符合生理科学。学习时间占用了睡眠时间,看起来是整天在念书学习,结果。 这不仅仅是科学的事,也是法律的事。我国的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要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状况调 研 报 告 显 示 : 七 成 以 上 的 中 小 学 生 , 在 6点 半 之 前 就 起 床 了 ; ,在高中生群体中尤为突出,高中生的睡眠时间不足8 小时、在6 至 8 小时之间的,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汉川市金益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考试历史试卷
- 统编版2025-2026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分布式能源网络-洞察及研究
-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五四制)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部门安全培训的意义
- 跨境数据合规分析-洞察及研究
- 2023学年八年级(下)期中学情调查语文试题及答案
- 基于区块链的脱皮仁全生命周期溯源体系构建与数据安全挑战
- 基于人工智能的甲基氯苯胺类化合物生产过程多目标动态优化模型构建
- 车辆赠与协议模板
- 中国移动通信网运行维护规程(修订版)
- 烧结岗位安全操作培训-PPT课件
- 【课件】1.2 点线传情——造型元素之点线面 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修绘画
- Q∕GDW 11445-2015 国家电网公司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基线要求
- 运动处方(课堂PPT)
- 物资储备与物流方案
- 财务报销流程培训PPT模板课件
- 关于加强铁路企业年金管理的指导意见
- 幼儿园体检结果分析评价表
- 资金筹集业务核算培训教材(共39页).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