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 25 伯牙绝弦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3积累中华传统经典诗文,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教学重点:理解词句的意思,读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体会文言文所表达出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教学难点:体会音乐的魅力,感悟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教学过程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复备一、说话练习二、导入三、新知探究 四、作业明确单元的学习任务和主要学习方法板书课题,指导生读准“弦”。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还记得我们以前学文言文的方法吗?(学
2、习文言文的方法很多,比如反复诵读加揣摩,联系上下文,参看书下注释,借助工具书等等。)(一) 初读课文,掌握文意1、指导学生自学:(1)正确朗读。(2)通过自学读懂这个故事的意思。(3)提出不懂的问题。2、研读交流自学中的问题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1)从题目入手:伯牙为谁绝弦?(知音钟子期)(2)从内容入手: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俞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一座
3、巍峨峻拔的泰山屹立在我眼前!”俞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了奔腾不息的江河!”俞伯牙心里想的,钟子期一定能知道他的心意。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觉得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了,就把琴摔坏,把弦拉断,一生不再弹琴。(三)、理解课文1.理解“善”的不同含义。出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结合前后的意思想想“善”的含义?出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在这里,“善”的意思?好啊小结:一个“善”字竟然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意思,可见我们的语言文字是需要仔细品味的。2.抓住“善”,深入理解善鼓琴和善听理解“哉:、兮”的含义出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哉:语气词,表示感叹兮:语气词,相当于“
4、啊”小结:文言文中,会出现一些语气词,明白了它们的意思,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的含义。引入资料,创设情境,体会泰山的雄伟和巍峨。(四)、理解知音难求1.深入思考: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问题:得之,得到的是什么? 2.思考:泰山、江河实际是什么? 是伯牙的志向,是人生的理想和追求。3.理解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你明白俞伯牙觉得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了,就把琴摔坏,把弦拉断,一生不再弹琴的原因吗?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阅读导语读课文正因注意停顿借助资料说一说本课内容的意思(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指名说一说每个地方的意思(俞伯牙弹琴时,心
5、里想到高山,钟子期说:“好啊,我仿佛看见一座巍峨峻拔的泰山屹立在我眼前!”)有感情朗读这句话。运用已有的方法,有感情朗读“洋洋兮若江河”听懂了琴声,还听懂了心声。这就是知音。有感情朗读,读出你的理解。阅读资料袋,了解高山流水、知音。板书设计25 伯牙绝弦伯牙 善鼓琴 所念 绝弦 知音难得子期 善听 必得 之死课后小结课题: 26 月光曲 (1)教学目标1.检查生字词预习和读书情况。2.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教学重点:检查生字词预习和读书情况。整体感知课文。教学难点: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教学过程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复备一、说话练习二、导入三、新知探究 四、作业月光曲是本课
6、的课题,它也是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谱写的一首钢琴曲的名字。这篇课文记叙的就是贝多芬谱写这首钢琴曲的故事。贝多芬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贝多芬是多么得热爱人民,因此,他也是一位深受人民敬仰和爱戴的伟大的音乐家。 让我们走进课文,了解这个人物的故事(一)、读通课文,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读准字词的发音以及注意其写法。(二)理清文章层次 思考1、文章的结构?理清层次。第一段(第1节):讲贝多芬曾经谱写过月光曲。第二段(第23节):讲贝多芬在茅屋外边听见琴声。第三段(第47节):讲贝多芬为盲姑
7、娘弹琴。第四段(第810节):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2、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阅读第一段课文。1、什么是传说?2、这一段最后一句话:“传说是这样谱成的。”下面应该写什么?“传说”是在民间流传的故事,不一定确有其事,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虚构的。但是,一般的民间传说都较真实地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愿望、好恶。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中,我们可以正确地认识贝多芬是怎样一位音乐家。(四) 、质疑: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的情况,然后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为深入学习课文作准备。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什么是传说?(2)贝多芬刚弹完一首曲子,盲姑娘怎么会知道他就是贝多芬呢?(3)盲姑娘眼睛是瞎
8、的,怎么能看到她从没有看到过的景象呢?(4)为什么贝多芬弹完第二首曲子,没有向兄妹俩告别,就飞奔回客店去了呢?熟读课文 完成生字词的学习说一说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谁?你对他有哪些了解指读课文把音读正确独立分析集体学习试着说一说理解词语,体会这样写的作用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中,我们可以正确地认识贝多芬是怎样一位音乐家。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板书设计26 月光曲第一段(第1节):讲贝多芬曾经谱写过月光曲。第二段(第23节):讲贝多芬在茅屋外边听见琴声。第三段(第47节):讲贝多芬为盲姑娘弹琴。第四段(第810节):讲贝多芬弹奏月光曲。课后小结课题: 26 月光曲 (2)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会到课文
9、中语言的美和月光曲音乐的美,使学生知道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2、总结全文,使学生掌握全文的思路并分清课文中实在的事物和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教学重点:学生体会到课文中语言的美和月光曲音乐的美,使学生知道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全文的思路并分清课文中实在的事物和由实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教学过程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复备一、说话练习二、导入三、新知探究 四、作业回顾课文。这节课我们深入研读课文。(一).学习28自然段。1、自学思考(1)贝多芬是在怎样的环境里散步?是什么吸引了他的注意?(2)从兄妹俩的谈话中,你能看出什么?贝多芬听了
10、兄妹俩的谈话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他会怎样想?怎样做?(3)贝多芬弹的第一首曲子是什么?一曲弹完了,为什么又弹一曲?2.月光曲的内容究竟是说什么的?是月光和大海的变化吗?(月光曲的内容是写兄妹俩的,特别是写盲姑娘的。)3.指导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仔细琢磨盲姑娘说的话,了解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听了她的话,贝多芬心里会想些什么? (二)、学习第九自然段。(1)思考:这一篇文章的题目是月光曲,可是文章并没有写月光曲,这月光曲在哪儿呢?(2)自由读第九节后交流:“月亮正从水天轻纱似的微云。”句。(这里写它的意境很美,说明它的旋律很优美。海面上很静,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慢慢升起来。月光升起来了,海面上洒满了银
11、光。)(3)指导朗读“皮鞋匠静静地听着洒满了银光”部分。“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亮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波涛汹涌的大海。”(5)月光曲的曲调在哪?旋律是什么?(“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是非常平静的,声音很轻的;然后“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是慢慢地感情加重;最后“月光照耀,波涛汹涌”应该是感情已到了极点了。所以就是声音从轻到高,这样的过程,就是月光曲的旋律。)(6)这些景象真的在茅屋外面发生了吗?(皮鞋匠和妹妹的联想。)这种联想是怎么产生的?(7)什么样的曲子,什么样的旋律才能让他们想到月亮刚刚升起,大海微波粼粼?你们想想当时的钢琴曲是什么样呢?能形容一
12、下吗?(8)播放月光曲录音带,感受旋律的变化。 (三)、理解中心,了解贝多芬思考:学到这里,你觉得这个传说有道理吗? (进一步了解贝多芬)1.故事的地点环境与月光曲一致。小镇环境幽静,茅屋里月光清幽。2.贝多芬的为人与品格的确如此。贝多芬十分憎恨专权暴政,极其蔑视封建贵族的偏狭庸俗,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他50岁时两耳失聪,仍坚持创作。课文的这个“传说”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好恶,表现了贝多芬的为人与品格。3.故事中贝多芬的心情变化与月光曲的旋律变化一致。熟读课文 完成本课练习回忆课文内容默读课文 思考问题理解乐曲的含义读读课文,想想划划,并同学交流探讨一下。思考问题自由读第九节
13、后交流结合理解“霎时间”、“ 微波粼粼”、“一缕轻纱似的”等词语。(4)指导学生把海面上的三次变化用不同的语调读出来。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月光照耀,波涛汹涌。(贝多芬面对着月光,弹起琴键来,一开始,他的琴声是柔和的、徐缓的,所以听在他们兄妹俩的耳朵里,产生了月光升起,微波粼粼的联想,接着贝多芬的旋律是有力的,快速的,兄妹俩的联想中是月亮升高,风卷巨浪,最后,贝多芬的旋律是高昂激荡的,兄妹俩的联想中是月光照耀,波涛汹涌。)板书设计 26 月光曲 听 弹 创作 记录 情景与情景的完美结合课后小结课题: 27 *蒙娜丽莎之约 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
14、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复备一、说话练习二、导入三、新知探究 四、作业在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卢浮宫中有三件宝,其中一件就是蒙娜丽莎(板书:蒙娜丽莎),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
15、表作。几百年来,这幅画一直让人们百看不厌,也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成了世界上最神秘的微笑!你们想看看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在大洋彼岸探访蒙娜丽莎吧!出示课题:蒙娜丽莎之约。 (一)、初读课文,感受名画。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反馈交流。(二)、欣赏名画,感受魅力。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2.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3.从同学们惊奇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4.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呢?.随机交流,感受名画的魅力。(1)引导学生感受画的整体。(第五自然段)这是一个鲜活的女子,我们
16、终于跟她面对面了,虽然经过了五百多年,她仍是那么恬静、淡雅,怪不得作者说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谁来读一读?(2)引导学生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 学生找到有关句子,出示: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小结并过渡:紧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耐人寻味的神秘的微笑,达·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画笔,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永恒美的象征。(3)引入资料:有关“笑” (4)看了资料,你有什么想说?(体会达·芬奇的精湛技艺和作者丰富的想象)(5)达·芬奇精湛的技艺除了体现在蒙
17、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上,还体现在哪儿?(引出第七自然段)6.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细致地向我们描述了蒙娜丽莎的美丽神韵,让我们感到蒙娜丽莎仿佛就在我们面前。作者不仅描写了自己看到的情景,而且融入了丰富的想象,你能找到这样的句段吗?(三)、回扣前文,加深感悟。1.过渡:我们从作者对蒙娜丽莎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了她的魅力,你还从哪里看出蒙娜丽莎的魅力? 3.学生自由读后全班交流: (1)从“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看出来的。 (2)这幅画从卢浮宫前来纽约,来之不易。(3)队伍移动很缓慢。(四)、总结升华,激情朗读。熟读课文说一说三件宝是什么说一说自己了
18、解到的资料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找到课文5-7自然段)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同桌交流说说感受最深的一点)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指导读“那幅画不大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 有感情朗读(围绕“舒畅温柔”“略含哀伤”“十分亲切”“几分矜持”) 第七自然段,重点指导观察蒙娜丽莎的身姿、服饰与她身后的背景。特别是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2.学生再读课文,找到1-4自然段,从人们的等待中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板书设计27 *蒙娜丽莎之约 等候 欣赏 感触 精湛的艺术 丰富的想象课后小结课题:
19、 28* 我的舞台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词语。2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3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教学重点:用比较快的速度读懂课文,感受“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体会作者学艺的艰辛以及不一般的勇气和毅力。教学难点:感受戏剧表演艺术的神奇魅力。教学过程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复备一、说话练习二、导入三、新知探究 四、作业说一说这一单元中学过的课文都让你感受到什么了?舞台艺术也有着神奇的吸引力。究竟舞台的魅力有多大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我的舞台这篇课文。(一) 简介作者:吴霜,吴祖光、新凤霞之女,著名歌唱家。剧作家。早
20、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是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后留美年习西乐。代表作品光明三部曲:别为你的相貌发愁。女人漂亮。父女惊魂。著有别问我的父母是谁。吴霜看人等作品以及电视剧新凤霞传奇等。 (二)、初读课文。1.默读课文,思考(1)课文讲了什么内容?(2)课文是围绕哪几句话写的?(开头和结尾)课文围绕舞台对我的神奇的吸引力,娓娓叙述了作者在艺术和生活舞台上的成长故事,(三)、再次快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边读边思考:作者的舞台在哪里?都有哪些经历?小结过渡: 是啊!作者的舞台无处不在,正如人所说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的观众无处不在,体现出我对艺术的指着追求和舞台对我的神奇的吸引力。从这里,我们看
21、到了一个孩子对评剧的钟爱,也不难看出她的成功离不开艺术的熏陶,家庭的影响,尤其是她的的母亲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深深地感染着她, (四)、品析重点语句 1.“每次演出,我一定要到台前去看,即使被挤在厚厚的幕布里,常憋闷的满头是汗,也兴味盎然。” 3.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一炉火,炼就了我无比的勇气和毅力。(五)、情感升华通过学习这课,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或者有什么收获? (可以运用艺术家的名言,与此有关的名言名句或俗语、谚语,也可以谈自己的感受。)完成本单元部分练习高山流水、月光曲抚慰我们的心灵,蒙娜丽莎带给我们“神秘的微笑”,这就是艺术的魅力。说一说你对作者的了解自读课文,查字典。请同
22、学们再次读课文。2.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生面团,翻过来、过去、立起来、横过去,抻、拉、压、拽,为所欲为,奶奶看不过我被整得满脸的泪水和汗水,每次都目不忍视地躲到里屋。板书设计 28* 我的舞台 总领全文 (1)事例阐述(29)追求钟爱的事业总结全文(10) 磨练坚强的意志课后小结课题: 语文园地八 (1)教学内容:口语交际教学目标让学生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同时培养口头表达、倾听的能力以及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教学重点: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教学难点:培养口头表达、倾听的能力以及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板书设计语文园地
23、八教学环节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复备一、读内容,明要求二、创设氛围,激发交流欲望三、联系生活,创设交际情景四、展示1自己读口语交际的内容2说说有什么要求?(向家大介绍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艺术品讲跟艺术有关的故事)如:张贴优秀画作,播放经典乐曲,展示泥娃娃,手工编织,剪纸作品,或者多媒体演示与艺术有关的各种场面,使整个课堂有一个良好的交际氛围,从而激发动机,学生想说的欲望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收集的资料将学生分成三组:艺术形式大观圆艺术品展览厅艺术故事大联播2把学生分好组后,引导学生交流交流形式不拘一格,或找同桌或小组或班级,也可组成一个个临时的口语交际单位,可导游介绍双人对话问答,或多人讨
24、论辩论评价等在个人陈述,同桌或小组交流展示“身边的艺术”的基础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比赛。要求:清楚,明白,最好能用上课内外积累的好词好句,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听候交流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读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有要求分成三组引导学生交流同桌或小组交流展示课后小结:课题: 语文园地八(2 、3)教学内容: 习作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将阅读中体会到的表达感受的方法运用到习作中去,初步学会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教学重点:学会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教学难点:学会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学具准备:让学生带一张自己学艺、参加艺术欣赏活动的照片,或者带一件自己喜欢的艺术品。教具准备:板书设计
25、语文园地八教学环节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复备一、画面引入二、上台介绍三、小组交流四、指导选材五、 撰写习作六、修改习作七、赏析评改课始,让学生展示充满情趣的学艺画面,并做简单的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艺术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粮食。我们班的孩子个个多才多艺,见多识广,这是平时生活中我们留下的精彩画面。我提议让照片的主人来做画面配音吧!可请学生上台介绍照片内容,细说发生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将学生引用的好词佳句一一板书,特别是感受和想象部分,要反复强调。让学生知道在叙事的时候加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能使情节展开,内容丰富,更加生动、感人。)1可以根据学生所带照片或艺术品的内容,将学生
26、分成学艺组、艺术品欣赏组、艺术欣赏活动组等。2组内交流,互相提出优点,指出不足,帮助改进。3每组推荐1名代表,全班交流,提出修改建议。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与口语交际内容的联系,选出有价值的题材,鼓励学生用笔反映生活中妙趣横生的艺术。如:回顾六·一文艺汇演的欢乐,美术课上变废为宝的喜悦以及鼓号队的威武、雄壮等。学生撰写习作,教师巡回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赏识他人习作的成功之处,审视自己习作中的不足,取长补短,修剪枝叶甚至重起炉灶。1学生修改完毕后,可以读一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请其他同学进行赏析。2教师选择少量习作展示、点评。学生上台介绍照片内容细说发生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分成学艺组组内交流
27、全班交流,提出修改建议撰写习作学生修改读读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段落,请其他同学进行赏析。习作展示、点评。课后小结:课题: 语文园地八 (4)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1、 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找出写联想和想象的句段,谈谈这样写的好处2、 跟同学交流自己学习语文的做法和经验。教学重点:跟同学交流自己学习语文的做法和经验。教学难点:跟同学交流自己学习语文的做法和经验。板书设计语文园地八教学环节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行为复备一、交流平台二、日积月累三、成语故事(一)读交流平台的内容,明白要求1在课文中找出写联想和想象的句段,谈谈这样写的好处,并结合自己的习作谈谈体会。2结合本学期的学习,跟同学交流自己学习语文的做法和经验。(二)找出课文中写联想和想象的句段,谈谈这样写的好处。1找出有关的句段,并读一读。2读后体会这些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全班交流。(1)月光曲中的联想和想象的句段把月光曲那种不断跳跃的音符所蕴涵的生命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使我们虽然没有听到贝多芬的月光曲,但已经感受到了乐曲的旋律就像大海一样由弱到强,由轻到重,起伏不定,扣人心炫,并让学生明白写文章的时候,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写具体,并恰当地加上自己的想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探地雷达系统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拍摄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基本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5经济法考核内容全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政管理语文全方位考题及答案
- 2025年卫生资格考试紧密衔接试题及答案
- 绿叶账号转让协议书
- 维修楼房漏水协议书
- 行政管理与现代科技应用的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复习中的策略应用与数据分析:试题及答案
- 秸秆买卖协议书模板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 第6单元 第6课时 解决问题(2) 课件
- 2024年延安通和电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5年中国矿山支护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新形势下如何抓好“两个经常性”工作
- 监控立杆采购合同协议
- 贴改色膜合同协议
- 公园设施维修投标方案
- 中医医院科主任科室管理通用考核表
- 《2021国标暖通图集资料》96K150-3 圆锥形风帽
- 康复治疗技术物理疗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