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版含答案_第1页
吉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版含答案_第2页
吉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版含答案_第3页
吉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版含答案_第4页
吉林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9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纳兰性德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重臣明珠之子,是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的贵胄公子。B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C凡经历过这场劫难的人回首往事;痛定思痛,都感慨万分。D身为奴隶,他囚盯町面,下巴蓄着浓密的胡子,两只手被绳子捆绑在一起。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植物干细胞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他们还可以分化为其他类型的植物细胞,最终产生出新的

2、植物器官。B.博物院关注公众需求,目的是以“定位国民终身教育,改善公众服务”为宗旨,结合观众年龄层次,不断创新社会教育形式,使观众人数持续增长。C.尽管有完善的法律规定,但侵害女性员工正当权益的事件还是屡屡发生,特别是在私企民企,更是侵权行为的高发地,这类企业不应成为监管盲区。D.部分救援队员用水管、灭火拖把等工具“对抗”明火,部分队员在火势蔓延的方向将可燃物刨开阻断火势,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成功控制了山火。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时下,以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介”的风行,让“微审美”引起热议。交流渠道、生活习惯、娱乐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社交媒体的崛起,。有

3、人认为“微审美”带来了方便,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有人认为“微审美”这种网络碎片化浅阅读取代了深阅读、慢阅读,摧毁了传统的交往方式。A.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B.让我们的审美方式因此大为改变C.悄然改变了我们的审美方式D.让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完全改变、根据课内文言文,完成49题。(共18分)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A秦王购之金千斤购:购买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C君安与项伯有故故:旧交情D见陵之耻陵:侵犯、欺侮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其还也君知其难也B夜缱而出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C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箕踞以骂D行李之往来秦之遇将

4、军,可谓深矣6、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张良出,要项伯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箕踞而骂曰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手之往来,共其乏困B此臣日夜他屿拊心也C樊将军以有困来归丹D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8、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夫晋,何厌之有敢以烦执事A / / BC /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若属皆且为所虏大王来何操/ / /9、下列对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史记中本纪记述皇帝,世家记述诸侯,列传记述各方面的著名

5、人物,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称霸一时,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本纪。C战国策的作者是西汉刘向,烛之武退秦师就选自此书。D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为尊,次为南面,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北向坐,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图可以看出双方兵力的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三、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完成1014题。(共22分)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晓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

6、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曰:“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问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日:“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日:“九江王瓢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

7、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怨。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周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问,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

8、得已,强听而食。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选自史记留侯世家二十五,有删节)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葬:厚葬。B.九江王瓢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谷阳缝隙、间隙C.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啖:吃,这里是以利引诱的意思。D.不如因其解击之解:通“懈”,松懈。*11、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是(3分)()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

9、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12、下列对文中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五等爵位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低一等。B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祠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帝、太宗。C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D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的生平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良少年时就显出了不同一般的见识,因为自己家族

10、世代相韩,他就用尽家财,为韩报仇。B.张良深知“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在群臣争功的情况下,他“不敢当三万户”;刘邦对他的封赏,他极为知足。C.汉六年正月,汉高祖刘邦封功臣,张良虽未有战斗功,但因“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高帝让其择留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D.本文节选部分有详有略,主要记叙了张良在刘邦智囊团中,帮助刘邦出谋划策的事。14、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1)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2)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四、古代诗歌鉴赏(共11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516题。荆卿里清袁枚水边歌罢酒千行,

11、生戴我头入虎狼。力尽自堪酬太子,魂归何忍见田光?英雄祖饯当年泪,过客衣冠此日霜。匕首无灵公莫笑,乱山终古刺咸阳。荆轲山(其二)清尹礼豪气无论剑不疏,祗缘生劫一筹迂。图穷即断秦王首,千载应传好丈夫。15、袁诗尾联“刺”字用得非常精彩,请简要赏析。(5分)答:16、两首诗对荆轲的评价有同有异,请简要分析。(6分)五、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7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中,孔子用“,”强调时间流逝之快。(2)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共计23分)对手明人明人敲门而入。老领导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地注视着明

12、人,眸子里混杂着欣喜、探询、怜爱,或者还有一丝担忧老领导这些日子不太好受,仿佛自己又进入了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说十字路口并不为过,远比当年自己处于职场的抉择时刻更为严峻。当年自己在学院高薪聘请和机关留任两者之间,徘徊过、矛盾过,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做官。在这个国度,做官似乎是最能体现个人价值和被社会认可的职业。他从学院来机关挂职半年,就强烈感受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决定又是迅速和果断的。他一干就是二十年,最终成为这个部门的最高长官。在行将退休之前,他迟疑良久最后向组织推荐了三位他继任的候选人,天天、小涂和明人。这三位都是他一手培养的,也是他最为欣赏的。组织部门采纳了他的意见,并通知他启动考察工作时

13、,他还为之欣喜若狂,回家和老伴儿说了,还破天荒要老伴儿陪她喝了一瓶一斤半的茅台。但没过三天,他就开始烦恼了,又过三天,心里已是烦恼不堪。考察接近尾声时,他简直苦不堪言,痛不欲生了。他强烈自责,自己走了一步臭棋,三选一,这是逼迫他们仁赤膊上阵,也是自找苦吃呀!组织部已向他透了口风:三个人测评不相上下,但天天去找了老领导的领导,一个挺有威望的老前辈,小涂则无声无息,表现得镇定自若。“那明人呢?”老领导问。组织部告知:“有写他的举报信。从内容看,没什么东西,核查了,也不属实。“据分析,老领导听罢松了一口气,但随之而来的消息,又令他血压骤升了:写匿名举报的,多半是小涂老领导脑袋嗡的一声,他真有些懵了,

14、怎么在这当口,相煎何太急呢!“三个人平常关系都不错,难道就为了这个职位,钩心斗角,明枪暗箭,由朋友变成对手?”是的,对手!他心里明白,是自己的推荐,让他们仨由原本热络友好的朋友关系,变成了残酷竞争的对手!他不无悲伤地叹了一口气。今天周末,三个人不约而同地都来探望老领导了。他们应该都知道,老领导的一票至为重要,此刻是最后的拼搏。一早,天天就来了,还带来了老领导嗜爱的一套景德镇陶瓷,虽然并不值多少钱,但这是天天的一片心意。天天的细腻、用情,是老领导所赞叹的。不过,在这节骨眼上,天天的作为,令老领导并不畅快,他心里已把天天给否决了。中午是小涂来了,小涂本来话就不多,问了问老领导的身体情况,向师母(老

15、领导的太太)也问候了几句,喝着师母泡的绿茶,小坐一会儿就告辞了,这与他平素的风格颇吻合,沉稳而又不啰嗦。老领导向来偏爱这一点。倘若举报不是出自他的手,老领导一定会重点举荐他的。但这事情应该是明摆着的,老领导心有疑虑。一个下午,明人没来。老领导有些疑虑了,论人品与才能,明人都是不可比拟的,但明人有些孤傲,有些不近人情。你想这段时间,他都不找老领导,他难道不知道老领导也力荐了他吗?他相信明人一定会找自己的,这个位子有多少人觊觎呀!老领导焦虑地等待着,他心里嘀咕,如果明人出现在他面前,他就只推荐他了。夕阳西下的时候,明人敲响了他的门。老领导站起身来,迎过去,握着他的手,想与他好好聊聊。明人开口了,说

16、:“老领导,我有一事相求。”“我知道,我知道,你别担心,你尽管说。”老领导想,你终于表述自己的愿望了。明人笑着说:“谢谢老领导的抬举。我想说,就别提任我了。我与组织部也说了,我真不是什么谦虚。”“你,这是真话?”老领导注视着明人,疑惑不已。“是的,我是真话。”明人坚定地点了点头。“这么一个职位,你看不上?”老领导又问。明人又笑了,说:“不是我看不上,只能说人各有志,老领导,你信任我,就支持我别干,有的人只有不在这样是是非非的岗位上,才能做出更多成绩来,我也许就是这样的人。”明人的口吻是诚挚的。当他转身离开,并消失在老领导的视野里时,老领导忽然觉得,明人的形象在他的眼里清晰明朗起来,他咧着嘴呵呵

17、地笑了。(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5年6期)18(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第一自然段叙述明人拜访老领导的场景,接下来却讲述老领导退休、推荐继任候选人的情况,这是一种补叙的写作手法,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老领导在退休前向组织推荐他一手培养的、也是他最为欣赏的三位候选人时“迟疑良久”,说明他当时也没有想好哪一个更优秀、更适合做自己的继任者。C.老领导的心情由“欣喜若狂”到“烦恼不堪”“苦不堪言”再到“悲伤地叹了一口气”,源于三个候选人为了职位变得不择手段,由朋友变成了对手。D.天天为了争到职位找了老领导的领导,他最早来拜访老领导,

18、还带了老领导嗜爱的景德镇陶瓷,为了竞选煞费苦心,他是三人中最有头脑的竞争对手。(2)小说以“对手”为题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3)请简要概括小说中的明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6分)(4)小说塑造明人这一形象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文本和学过的作品探究这种写人手法的表达效果。(7分)七、作文(6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我愿站在高处,因为那里能听到上帝的声音。一一托尔斯泰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一一维特根斯坦这两句表达形象、寓意深刻的名言,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1、B2、A3

19、、C4A5D6、D7B8A9c10B11B12A13C18B留侯张良,他的祖先是韩国人。韩国灭亡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的弟弟死后没有厚葬,而是用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因他祖父、父亲历任韩国五代国君之相的缘故。沛公从雒阳向南穿过辕山时,张良率兵跟随沛公。沛公打算率领两万人马去攻击晓山下的秦军,张良劝说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他们的将领是屠户的儿子,买卖人容易用利益来动摇。希望沛公暂且驻留营垒,派一部分人先出发,给五万人准备粮饷,在周围的山上多张挂旗帜,作为疑兵之计,然后派郦食其带着贵重的财宝去诱惑秦将。”秦军的将领果然反叛,打算和沛公联合一齐向西袭击咸阳,沛公想

20、接受他们。张良说:“这只是他们的将领想反叛罢了,恐怕士兵们不会听从。如不听从就一定会有危险,不如趁他们懈怠时去袭击他们。”于是沛公率兵袭击秦军,大败秦军。于是到了咸阳,秦王子婴投降了沛公。汉元年正月,沛公派人请领汉中地区。项王就答应了。张良趁机劝汉王说:“大王为什么不烧断所经过的栈道,告示天下人你没有再回来的想法,用这个办法来稳住项王的心。”于是派张良回去。他一边走,一边烧断了栈道。项王因此消除了西面对汉王的忧心,而向北发兵去攻打齐国。张良逃跑了,从小路偷偷归依汉王。到了下邑,汉王下马倚着马鞍问:“我打算把函谷关以东地区捐送给别人,不知谁可以和我共建功业呢?”张良进言说:“九江王瓢布是楚军的猛

21、将,他和项王有隔阂;彭越和齐王田荣在梁地反叛,这两个人马上就可以使用。而汉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任大事,独当一面。如果打算捐弃关东之地,就送给这三个人,楚军就可以打败了。”最后击败楚军的,正是靠了这三个人的力量。张良体弱多病,不曾单独领兵,经常作为谋臣,时时跟从在汉王身边。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以后想自立为齐王,汉王非常生气。张良劝说汉王,汉王才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这年秋天,汉王追击楚军到了阳夏的南面,因战斗失利而坚守周陵,诸侯们到了约定的时间还没到。张良劝说汉王,汉王采用了他的计谋,诸侯们才都来到。汉六年正月,封赏有功之臣。高帝说:“运筹谋划于帷帐之中,决战取胜在千里之外,是子房的功劳

22、。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县会合,这是上天把我授给了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而时常料中,我希望封在留县就满足了,不敢接受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封张良为留侯。留侯身体多病,便施行道引之术,不食谷物,闭门不出一年多。恰逢高帝驾崩,吕后感激留侯的恩德,就强让他吃饭,说:“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那样短促,何必自找苦吃到如此地步啊!”留侯不得已,勉强听从吕后的话而进食。八年以后,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15、“刺”字形象地表现了“乱山”山势的陡峭、高耸;(1分)赋予“乱山”以人性,仿佛它也替荆轲抱憾,如利剑般刺向秦都;(1分)呼应了“荆轲刺秦”的故事;(1分)寄托了诗人对荆轲的深刻同情。(2分)16、相同:两首诗都赞美了荆轲精神和壮举;(2分)不同:袁诗赞美中有同情,将刺秦失败归因为“匕首无灵”;(2分)尹诗赞美中重批评,认为荆轲“生劫”秦王的想法是“迂腐”的。(2分)(1)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A.C不给分。(A,“补叙”的说法错误,小说运用的是倒叙。C,“三个候选人为了职位变得不择手段”说法错误,“明人”就不是这样。D,“他是三人中最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