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和答案_第1页
4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和答案_第2页
4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和答案_第3页
4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和答案_第4页
4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和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4月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和参考答案【苏教版】一、积累运用(31分)1. 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牢记老师的谆谆zn教导,铭mín记同学的深情厚谊,满怀对未来的憧chng憬,我就要辞别亲爱的母校了。啊,母校,明天年我可能成不了睿ruì智的哲人、风光的名人,但是,我一定会做一个知恩感恩的人,一个自立自强的人,一个勇于负责的人,一个纯粹chuì的人。A. B. C. D.2.以下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平安的教育和管理。B、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

2、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峰顶。C、至于我们能否在六月的决战中取得辉煌,完全取决各位的努力程度。D.张校长虽然退休了,但他无时无刻都在牵挂着那些孩子们。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荡气回肠的爱国故事,我们要重蹈覆辙,将古人的爱国精神发扬光大。B.山区的孩子们想读书却没有校舍,没有书本,他们与我们现在拥有的读书条件真是无与伦比啊!C.王老师批改作文非常认真,他常常吹毛求疵地指出我作文中的错别字。D. 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穿,了解大意。4.以下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

3、?威尼斯商人?作者莎士比亚是英国伟大的诗人、剧作家,?哈姆雷特?是他最著名的悲剧作品。B.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海明威的小说?享受生活?与?老人与海?塑造的主人公淘金者和桑提亚哥都是著名的硬汉形象。C.鲁迅先生著名的散文诗?雪?选自?野草?,文章以“南方的雨以及“南方的雪与“朔方的雪做比照,衬托出“朔方的雪的孤单与倔强。D.?曹刿论战?陈涉世家?分别选自编年体史书?左传?、纪传体史书?史记?。5.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注音填写汉子,(用正楷依次填写在田字格内,4分)窗外,无边的kuàng野上,lin冽的天宇下,朔方的雪闪闪地旋转升腾着;先生或许想起了温暖、安逸、春光无限的的故土。即便

4、在冰雪袭来时,也掩不住处子一样明媚的笑yè。故土的土地和气候,能够消róng一切的坚冰。6.默写。(每空一分,共9分)(1)受任于败军之际, 。(2)山重水复疑无路, 。(3) ,悠然见南山。(4)横眉冷对千夫指, 。(5) ,行成于思毁于随。(6) ,万钟于我何加焉?(7) ,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8)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充满坎坷,但面对人生失意,他依然对未来饱含期待,他在?将进酒?中唱出了“ , 的时代强音,给人启迪与鼓舞。7.语文综合性学习。(8分)莫言简介:莫言(1955年2月17日- ),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5、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是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我国第一位外乡作家获得此项大奖。莫言作品:著有?红高粱?(张艺谋成名电影?红高粱?原著)、?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透明的红萝卜?、?四十一炮?、?酒国?等。颁奖评价:他很好地将魔幻现实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结合在一起。(1)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与辉煌,证明中国已经是世界体育强国;我国GDP排名世界第二,说明了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又预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崛起。请

6、你用精美的语言给他发个短信表示祝贺。(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30字左右)(3分)(2)有人评析,他作品里有水浒英雄的豪爽、农村土地的淳朴、土匪强盗的野性,还有魔幻、原始甚至愚昧。请你根据文学语感选出以下句子跟莫言作品不吻合的一项:( )(2分)A.一百多亩的野高粱,风一吹,呼啦啦地响。 B.一仰脖子,咕嘟咕嘟灌下一碗烧酒。C.纤纤柳丝,轻轻抚着溪边小石桥。 D.他光着头,穿个肥厚的大裆棉裤,吃凉馒头就着大葱。(3)莫言曾到宁海广德寺游览,寺内宝塔是古建筑,夜晚明月朗照,古塔玲珑,佛光普照,游人香客,善良男女,呈现一片古典又现代的繁华景象。莫言当即为宝塔撰写一对联,上联:明月辉映玲珑塔;请你对出下

7、联: (3分)二、阅读理解(56分)(一)阅读下面三首诗,完成89题。(6分)题乌江亭 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 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乌 江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注: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为项羽兵败自刎之处。江东:指长江下游芜湖、南京以下的江南地区,是项羽起兵之地。8.这三首诗咏的都是西楚霸王项羽,作者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3分)9.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角度不同,对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请再举一例说明。(3分)历史事件

8、(人物):一般的看法:我的看法:(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6分)十二年春,亮悉群众(率领全军)由斜谷出,以流马(传说诸葛亮创造的运输工具)运,据武功五丈原(地名),与司马宣王(即司马懿)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渭水边)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安居乐业),军无私(这里是侵扰的意思)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及军退,宣王案(巡察)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

9、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增加)尺寸(微博的利益)。假设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节选自?三国志 诸葛亮传?)10.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4分)(1) 亮每患粮不继( ) (2) 是以分兵屯田( )(3) 相持百余日( ) (4) 悉仰于官( )11.以下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为久驻之基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邹忌讽齐王纳谏?)B. 敛以时服 先帝不以臣卑劣(?出师表?)C. 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 不以木为之者(?活板?)D. 亮疾病,卒于军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12.翻译以下句子。(6分)(1) 及卒

10、,如其所言。(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13.文章中诸葛亮的品质与行为有哪些令人敬佩的地方,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5分)瑕之美郭启宏徜徉于芳林之中,采红撷绿,每见枯枝败叶,却无触目萧索之感,反觉新陈代谢,生机盎然。文艺创作中也有类似情形。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因作家恰到好处地写出其外形和内心的某种“缺陷,而别具魅力。?水浒传?里,黑旋风李逵憨直忠勇,却又鲁莽得可爱;拼命三郎石秀是一个精细人,狠劲上来,其尖利歹毒,叫人刻骨铭心。?红楼梦?中,聪明、活泼的史湘云偏是个“咬舌子,把“二说成“爱;还有林黛玉的“小心眼

11、,晴雯的“使性子一个个人物无不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古往今来,大凡成功的艺术形象,恰恰由于假设隐假设现的微瑕,而显出璞玉浑金的天然荣耀。这就是美学家所称的“缺陷美。我想,“缺陷之所以为美,在于它的真实。谚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水浒传?红楼梦?的例子,正是作家基于真实的艺术的生命这一着眼点,才在“完美的面庞上点出“缺陷的痦子。即使作家主观上有某种“神化的理念,只要他尚能依据生活进行创作,最终仍不得不归于“人化的描写。?三国演义?中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作家在绝对化的描写中,也还有着被姜维识破计谋的千虑一失以及在先帝托孤时刻的惶恐心理等笔墨。“缺陷愈真实可信,就愈有生命力,于是就愈美,“美是生

12、活!“缺陷之成为美,还在于它的独特和恰如其分。外形的“缺陷是千人千般,万人万种的。美人长有痦子,或者浮现在嘴角,或者隐匿于颈后,绝不相同;内心的“缺陷更有千差万别,任何分类精密的批评家也无法归纳出几条几款,让人对号入座。这是“缺陷的独特。所谓“恰如其分,指的是“缺陷不过是缺陷而已,既非外形的丑态,也非内心的恶德。这样,“缺陷便在真实的根底上产生了特殊的韵致,使人物又各具风采,艺术魅力由此而生。正如捧心西施独特的却又风情十足的“缺陷竟使东施起而“效颦一样,憨湘云醉眠芍药茵,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都是她们各自独特的“不检点的行为,相信?红楼梦?的读者不会据此认为这样的艺术形象是丑陋的。或问,难道只要“

13、缺陷都是美,无缺陷的“完好不是美吗?无缺陷的“美好当然是美,我们能说镜中花、水中月不美吗?然而这种美却难以捉摸得到。从文艺创作来说,塑造美的人物形象,并不排斥对其“缺陷的描写。这里,还须再次说明,笔者所称的“缺陷是有条件的,即:“缺陷只是局部,而非整体。整体的美不但可以容纳而且必须包容局部的“缺陷,“爱屋及乌的成语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俗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言以蔽之,瑕不掩瑜,瑕之美,在于真实与韵致。(本文略有改动)注 瑕不掩瑜:瑕,斑点;瑜,玉上的光泽。玉的疵点掩盖不了其固有的光泽。比喻事物的毛病缺点无损其整体的完美。14.本文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3分)15.本文从两个角度论述

14、了“瑕之美:(1) (2) (4分)16.说说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17.本文写到“?水浒传?里,黑旋风李逵憨直忠勇,却又鲁莽得可爱;拼命三郎石秀是一个精细人,狠劲上来,其尖利歹毒,叫人刻骨铭心。请再以?朝花夕拾?格列佛游记?或?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为例,说说其整体之美及局部的缺陷。(4分)人物:整体之美: 局部缺陷:(二)阅读下文,完成1821题(19分)让土地休息一会儿豆春明(1) 一进冬天,村庄便闲下来。风跑进跑出,一刻不停地收集温暖。这个时候,感觉到最寒冷的,不是牲畜,也不是人,而是风。没有村庄,风也许会被冻死的。不过不要以为村庄就很了不起,如果风不来取走温暖,村庄便邂逅不了

15、冬天。村庄需要休息,而风正是一个不错的借口。(2)村庄里的树休息了。树藏起耀眼的花朵和多情的叶子,从一 年的忙碌中抽回身子。在寒风中,树站成树本来的模样。这是树以休息的名义,在一遍一遍地温习自己。人也休息了。人尽量躲在一个角落里,防止让风发现。人变得有点清心寡欲,而且很大方,第一次把广阔的 世界归还给草木、山川、流水(3)土地也该休息了。 【批注:本句承上启下,“也照应前文,村庄,树和人都休息了,“土地领起下文,土地要休息了。】(4)要说忙土地最忙,要比累土地 更累,可是很少有人心疼土地。人天天走过田野,心疼的是地里的庄稼。哪株庄稼长高了,哪棵庄稼生病了,人一清二楚。但哪块田老了,哪片地伤了,

16、人根本不去过问。人把土地折腾够了,就抛在一旁不管了。(5)只有风心疼土地。风理解土地的苦,到了冬天,风就看管好土地上的麦苗,不允许它疯长。监督地里的蛇虫,安排它去冬眠。这些东西比人听话,整个 冬天都安安静静的,不去惊扰土地。当然也有如梅花之类不懂事的,在人的煽动下硬要绽放得轰轰烈烈。风生了气一个劲儿地吹,直到把梅花吹光了事。风做的一切,是为了土地能休息一会儿。(6)在冬季的天空下,土地舒展着自己。一块田 挨着一块田,田依偎着好似在取暖。等到稍微有些暖意,风坏坏的,偷偷溜过来,又把那点温暖抢走了。田挨得更紧了。平日里,在人的干预下,田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批注: 】此刻又重新聚拢,组成一个不可分割

17、的整体。田在冬天里会不会也像人一样出趟远门,去看望一下多年未见的亲友呢?(7)每一年,风都如期出现在村庄。(8)但风显然无视了人的善变。(9)从前,人衣衫褴褛,不得不听风的话。现在,人锦帽貂裘,可以不怕风,不理睬风了。眨眼之间,人又把广阔的世界从万物手里夺过来。人想干什么就做什么。风记得昨天还同一块地说着笑话,今天就发现那块地上立着高楼。风急得围着楼转圈,想把土地找回来。住在楼里的人抱怨:风太大了。是的,够大的了,可风越来越觉得无能为力。(10)在人的带着下,花不想在冬天凋谢,草木也不肯在冬天枯萎。风不敢肯定还有谁会听自己的话。更担忧的是,这样下去,总有一天,村庄会没有冬天,世界也无冬天,土地

18、就彻彻底底无法休息了。如今,人们只在盼雪的时候才会想起风,想起冬天。有时雪真的下在村庄或者另一个叫城市的村庄里,人便兴奋地哇哇怪叫,以为发现了天地之间的大美。可是雪一停,人就把风扔了,把冬天扔了。今天的村庄,正在习惯没有冬天的日子,已经习惯不让土地休息。不知道累坏了的土地,还有没有力气留在明天的村庄?(11)自然也会有人想起那些老旧的时光。那时的冬天冷得像冬天。土地懒懒的,啥也不干。水也不去流浪,大大方方地躺在土地的怀里,清清亮亮的,似一面镜子。这种田,名叫冬水田。人走到田边,可以照一照自己的美丑。白云飘过,也能映出自己的厚薄。风吹过来,田和水有些动乱。风抚慰说:不要紧,现在是冬天,放心休息好

19、了。(12)这话听起心酸,像是一句绝唱。(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改动)18.根据全文内容,简要说说风与人分别是怎样对待土地的。(6分)19.细读第(10)段画线句,从语境看,“花不想在冬天凋谢,草木也不肯再冬天枯萎反映的是一种什么现象?为什么要特意强调“在人的带着下?(4分)20. 参考第(3)段的批注例如,对第(6)段的画线句加以品析,完成批注。(3分)21.“绝唱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具有最高水平的诗文;生前最后的歌唱。第(12)段“这话听起心酸,像是一句绝唱中“绝唱一词的理解该选哪一项?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理由。(6分)三、写作(作文60分,书写3分)22. 阅读下面

20、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燕子来了,记起了那年的春天;叶子落了,记起了曾经的苦涩;花儿开了,记起了昨日的风雨;稻谷黄了,记起了父辈的汗水;风儿翻动书页,记起了老师的教诲;默诵中考的誓词,记起了一千个日夜的奋斗与蹉跎请以“不会忘记或“又一次忆起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参考参考答案1-4 D C D B 5.旷 凛 靥 融 6.略7.(1)(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30字左右)略(2)(C )(3)上联:明月辉映玲珑塔;根本符合对联要求即可,例如:佛光普照善良人8.第一首是从兵家用兵的角度来评价的。第二首是从民心向背的角度来

21、评价的。第三首是从节操(气节)角度来评价的。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意思对即可)9.例:反清复明,一般看法是精忠报国,是民族英雄所为;我的看法逆历史潮流,将南方人民卷入长期的战火。诸葛亮,衷心报国,殚精竭虑;我的看法是愚忠,穷兵黩武。10.担忧 因此 对峙 全,都 11.A 12. 等到诸葛亮死的时候,果真像他说的一样。13.诸葛亮,机智聪明。士兵战时打仗,闲时屯田,连司马懿也称赞其“

22、奇才。提倡薄葬,为官清廉,主动如实申报财产。这对于今天的官员尤其具有教育意义。建兴十二年(西元234年)春天,诸葛亮带着所有军队从斜谷出发,用流马运送军粮,占据在武功五丈原,和司马宣王(懿)在渭水南边列阵对抗.诸葛亮常常忧虑粮食接济不上,让自己的壮志无法伸展,於是就命令士兵分别屯田,作为长久驻扎的根底.耕田的士兵混杂在渭水边的居民间,而百姓都安居乐业,军队不曾侵扰百姓.两军对峙了一百多天,这年八月,诸葛亮生重病,死在军中,享年五十四岁.等到蜀军撤退以后司马宣王(懿)去巡察诸葛亮所设的军营堡垒的处所,不禁说道:“诸葛亮真是一名天下奇才啊!诸葛亮遗命,自己要埋葬在汉中的定军山,就著这座山来盖坟地,冢墓只要能容得下棺木就好,穿当时的衣服入敛,不须要其它器物来陪葬。起初,诸葛亮自己向刘后主上表说:臣在成都拥有八百棵桑树,贫瘠的田地十五顷.我子孙们穿衣吃饭之外,尚有賸馀.至於臣在外任职当官,没有收取(聚敛)什麼财物,随身的衣物和饮食,完全由政府给予.也没有另外经营生计(理财),来增加自己微薄的利益.等到臣死的时候,不要让我家里头有多馀的币帛,外面有多馀的钱财,因而辜负了陛下.到诸葛亮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