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油翁》教案_第1页
《卖油翁》教案_第2页
《卖油翁》教案_第3页
《卖油翁》教案_第4页
《卖油翁》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卖油翁教案有关卖油翁教案3篇卖油翁教案 篇1教学目的:一、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激励学生为实现四化勤学苦练。二、学习通过具体记事说明道理的写作方法。三、懂得文言虚词“而”的连接作用及其他用法。教学时数:两教时。教学步骤:一、检查旧课。背诵卖炭翁。二、作者介绍。1.复习欧阳修的七绝丰乐亭游春。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2.欧阳修(10CR-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人。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是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成就卓著的作家。他团结和培养了许多著名作者,领导了北宋古文运动。以往所说“唐宋八大家”,就有六大家属于这个时期的

2、这批作家里的。八大家是:唐的韩愈、柳宗元、宋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拭和苏辙。韩、苏、王的绝句我们曾学过一些。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一生写了大量散文作品。他的文章简洁明畅,说理透辟,状物抒情挥洒自如,语言精练而不奇顺,文辞婉转曲折,具有潇洒的风格和浓厚的抒情气息。下学期我们要学习他的名篇醉翁亭记,更可领略其妙处。本文仅135字,可算散文中的小品,选自归田录。该书是一部记载朝廷轶事和士大夫诙谐之言的书。请同学试答:本文主要记叙了怎样的一件事?写了哪几个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怎样一个道理?三、领读全文,注意句读,注意句中停顿。四、讲读第1节。第1节写一射一看。思考:1.故事中先出现的陈

3、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射者)2.卖油翁是在怎样场景中出现的?动作、神态如何?(静中有动)3.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逐字逐句讲解。指点:(1)把句中省略的主语补上。(2)“以”、“于”、“而”、“但”、“之”、“中”等词的词性词义辨清楚。(3)比较:举世无双,当世无双,首屈一指;正视,注视;微领,赞许,喝采。(4)射者与观者评价不一,有矛盾。4.学生读熟第1节,注意人物的语气。五、讲读第2节。写射者与看者引人深思的对话。1.先看问与答的第一个回合。(1)“问”由何引起?“微颔”、“自矜”-主观与客观评价有矛盾。“问”是逼出来的。(2)“问”是进攻性的,有火气,不服气。射:箭法。精:精良、精妙、精湛。

4、(3)答者招架,沉着回答。“无他,但手熟尔。”轻描淡写一句。这一句更有损陈的自信自矜心理,于是引出问与答的第二个回合。2.问与答的第二个回合。“问”者火冒三尺,“忿”;语气是责问“安敢”。“答”者摆事实,不仅说,而且当场表演,表演了再说,胸有成竹,从容自若。注意:“我亦”,并未因自己的绝技而自夸。3.在事实面前,康肃“笑而遣之”。由“忿”而“笑”,心中信服。4.学生对读,体会语气。(轮流)六、提问,分析。1.本文写了怎样一件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运用文中现成语句)记述了卖油翁自钱孔沥油这件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2.为何如此短的篇幅,作者未发表一点议论,就把道理说得明白生动,引人深思?这

5、是因为:(1)剪裁合理。(宾主分明,繁简得当)把生活中的素材作了合理的详略处理。主角是卖油翁,写陈的善射,只为了陪衬卖油翁的善酌。因此,写陈射技之精只作概括交代,不加渲染。主要笔墨放在酌油的现场操作,采用白描手法,细腻传神。该略,惜墨如金;该详,泼墨如水。细部清晰,动作、神态:手艺和议论,均写得精确。一段详,一段略,略中有详,详中有略,详略交叉运用,服从于突出中心的'要求。(这是由于作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对生活中现象烂熟于心。)(2)对比鲜明。课文始终把两个人对比着写。陈尧咨 卖油翁技艺: 善射(十中八九) 善酌(绝技)见地: 自矜 大巧若拙(无态度: 浮躁 从容、沉着(3)语言精炼。高

6、明的猎手一枪能击落飞鸟,语言运用也如此。炼,把细心观察所得用精确的词句表现、刻画,就可生如绘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动词、形容词等。七、作业。1.口译全文。2.练习三。3.练习四(以问答形式说明本文主题的意义)。把五句话用现代汉语连缀成一段话,题目是为文之道)要求:句与句之间稍加补充,词的解释可稍加变化。不超过二百字。4.补充练习:区别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在意义或语气上的不同。以此自矜 但手熟尔么我酌油知之 尔安敢轻吾射汝亦知射乎尔安敢轻吾射解释下面加点的词的意义善射 自矜尝 释担发矢 无他板书设计:(略) (详)技艺 善射(十中八九) 善酌(自钱扎入而钱不湿,堪称绝技)自矜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7、态度 安敢轻吾射 取,置,覆,(徐),酌,沥 -(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教后感:1.教第二段时,我说:“下面是二人精彩的对话。”学生认为用得不恰当,我立即改正,换了“引入深思”四个字作附加语。教学用语须精当,不可马虎。2.教卖油翁的“沥”油绝技时,出示了铜钱,学生情不自禁地“呀”了一声,收到了预期的效果。3.为文之道短文当堂进行了交流,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卖油翁教案 篇2教学目的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词义、句义。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重点难点1重点:(1)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2)积累文言词汇,理解

8、词义、句义。2难点: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传神。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尧咨自矜家圃睨之颔之酌油杓沥2熟读课文。3查字典,看注释试翻译课文。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这一卷是在出知毫州时作的。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录以备闲居之览也。"是一部笔记小说。欧阳修(1001072),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溢号文忠。是文坛运动领袖,唐宋八

9、大家之一。2导语这将笔记小说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三、正课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2请几个同学翻译课文,讲清重点词语的含义。第一自然段:以此:因此。尝:曾经。俄之:之,指陈尧咨射箭。而:表顺接,可不译。其:指代陈尧咨。十中八九:十箭射中八九箭。翻译: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这点本领自我炫耀。他曾经在自家的场地上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那儿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没有离开,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微微地点点头。第二自然段:尔安敢:尔,你。乃:于是。以钱覆其口:以,用。其:指葫芦。而钱而,

10、但是。因曰:因,于是。翻译:陈尧咨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技不是很出色吗?"卖油的老头说:"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陈尧咨怒气冲冲地说:"你怎么敢小看我的射技!"老头说:"凭我酌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个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把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灌进去,可是钱不沾湿。于是说:"我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是手熟罢了。"陈尧咨只好笑着打发他走了。3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讨论并归纳: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和背景。地点:陈尧咨家的空场子上。人物:陈尧咨和卖

11、油翁。背景: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因而"自矜"。4提问: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是怎么反应的?讨论并归纳:"俄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看陈尧咨射箭,放下担子,斜着眼睛看。看见他射箭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微微地对此点头。5提问: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是怎么评价的?讨论并归纳:卖油翁认为:"无他,但手熟尔。"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6提问:卖油翁凭什么这样评价陈尧咨的射箭本领?讨论并归纳:"以我酌油知之"凭我酌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7提问:卖油翁到底知道什么道理?讨论并归纳:熟

12、能生巧的道理。8提问:陈尧咨对卖油翁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讨论并归纳:(1)当卖油翁对他射箭"但做颔之"时,陈尧咨问道:"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卖油翁的反应对一个自以为了不起的武夫来说,而且是受了侮辱。因此,用一个疑问句问卖油翁你也懂得射箭吗?再用一个反问句,我的射箭本领不是很高强吗?(2)当卖油翁又说:"无他,但手熟尔。"时,陈尧咨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对陈尧咨的技艺不加赞赏,已使对方出乎意料;而且还进一步加以贬议:"无他,但手熟尔。"一向狂傲的康肃公被贬到这一步,自然是要&qu

13、ot;忿然"的。(3)最后看到卖油翁倒油表演,不得不心服口服,"笑而遣之"。四、小结本文以次要人物陈尧咨开头和结尾,衬托了主要人物卖油翁。主要内容是写卖油翁的技艺,突出熟能生巧的道理。所以重点写卖油翁的酌油,而对陈尧咨的射技只是一笔略过。五、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卖油翁教案 篇3一、导入新课。我国有句俗话:“行行出状元”。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中的能工巧匠。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但由于他们处在社会的下层,为人所轻,不仅事迹湮没无闻,连姓名也不可考。这篇课文所写的卖油翁就是其中一例。二、正音、学生试读、教师范读。三、解词。矜

14、:骄傲。问:陈尧咨为什么骄傲?(善射,当世无双。)尝:曾经。问:这句话如果译成“曾经在家里的场地练习射箭”,有什么不好?(跟上文不怎么衔接)按现代语习惯该怎么说呢?(把“曾经”改为“有一天”,意思完全相同。)提示:要注意古今的不同表达方式。圃:场地。问:字典上是怎么注释的?(菜园、:果园)提示:这里说“场地”,是将原来的意义加以扩大。释:放。成语“如释重负”的“释”,也是放下之义。睨:斜着眼看。问:口语怎么说?(斜眼看、瞟)发:即“l”,最早的意义是把箭射出去。颔:注意字典上有两个义项:下巴颏;点头。这里用第二义。“但(惟)尔”;这种句式用来表示限制的口气,相当于“只是罢了。”酌:本来的意义是

15、斟酒,这里扩大为倒(油)。四、诵读练习。具体的步骤是:(1)齐读两遍,大致了解文章的理路,达到“口熟”;(2)分段练习背诵并做诵读指导;(3)检查背诵。教师:古人写叙事小品常要借机发表一点感想或评论,本文有这样的评论吗?(最后一句)别看只有这么一句话,道理却不浅,我们暂且可以不管,首先把文中所述的故事背下来。学生齐诵。教师:故事中只有两个人物,干脆把题目改成陈尧咨和卖油翁,行吗?(不行)为什么?(事端是卖油翁引起的,他如果不“释担而立”,不露出轻视的表情,陈尧咨就不会发问;又是由他解决的以酌油技术平息了陈尧咨的愤怒情绪。)我们读这篇文章必须紧紧把握这一点:卖油翁在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

16、。分段练习背诵,方式要灵活;下面只列出指导要点:第一段指导要点问:这件事是不是发生在陈康肃公尧咨的青年时代?(目的是让学生从叙事中看出他少年气盛,也要顺便说明“康肃公”是他死后朝廷给的谥号,古人叙事中书人名常用该人后来的爵位或谥号,以示尊敬。)要用客观叙述的口气读,如讲故事。应注意长句中的停顿,如:“陈康肃公尧咨善射”“有M卖油翁释担而M立”。首句是铺垫,要读得平缓;“自矜”一语重读,为下文问卖油翁张本。,次句写情节开端,至“释担而立”可作一顿,表明卖油翁将有所为;再重读“睨”“久”二字,使听者疑团更重。末句再回到平缓语调,因为疑团已解原来卖油翁有意观射,而对陈尧咨的射技并不十分赞许。第二段指

17、导要点这段主要写陈尧咨和卖油翁的对话,读时应摹拟人物的语气:陈尧咨两问皆因骄而怒(照应上文“自矜”),声重而急;卖油翁两答皆因胸有成竹而从容自若,声轻而缓。对话而外皆作者叙事语,要读得平缓,力求再现卖油翁的从容之态。末句“笑而遣之”是故事结局,平淡中似有寄托,读时当有余韵。五、内容分析。教师:现在看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同学们说说它的大意(“此”,指卖油翁;“与”,这里是跟(人相比)的意思;“何异”,有什么不同,用反问口气,等于说没有什么不同。)请用陈述句来说。(他跟庄子说的解牛者、斫轮者是一类人)这是比拟的说法,作者内心的意思呢?(称赞卖油翁的神妙技术)是不是还有别的意思?这很难回答,要仔细想想。教师:庄子书中这两个人,都不是普通的技工,他们所追求的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事物的道理。解牛者叫庖丁,他解牛是根据牛体的结构用刀,不用眼睛看,而用精神活动去接触牛体;斫轮者叫轮扁,他制作车轮也全靠心领神会。据此,请说说作者这句话的深一层的意思。(卖油翁同样是深知事物道理的人)教师:懂得了作者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