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二治法篇_第1页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二治法篇_第2页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二治法篇_第3页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二治法篇_第4页
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二治法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刘景源温病学讲稿(二)治法篇 1解表法治法适应症 临床表现方药疏风透热法卫外失司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银翘散解表清暑法寒邪束表暑湿内蕴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形拘急,脘痞,心烦,口渴,尿黄,舌苔薄腻而黄,脉濡数。新加香薷饮宣表化湿法外感湿热热蕴湿中证恶寒,无汗或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身重肢倦,头重如裹,表情淡漠,面色淡黄,四肢发凉,胸闷脘痞,舌苔白腻,脉潘缓等。藿朴夏苓汤疏表润燥法肺卫燥热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呛咳,痰少而粘,或咳痰带血,唇干鼻燥,咽干口渴,舌边尖红苔薄黄而干,右脉数大。桑杏汤注意服药后病中即停止用药 2清气法治法 适

2、应症 临床表现方药轻清宣气法气分初起的热郁胸膈证身热不甚,心中懊恼,坐卧不安,舌苔略黄,脉数栀子豉汤辛寒清气法里热蒸腾证壮热恶热,面赤,大汗出,渴喜冷饮,喘急鼻煽,舌红苔黄燥,脉浮洪白虎汤。苦寒直折法热灼胸膈证身热,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如焚,唇焦咽燥,口渴,或便秘,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凉膈散清气透表法卫气同病证清气中加入透表药清热宣肺法热邪壅肺证清气的同时要配伍宣肺的药物清热解毒法热毒壅结证头面部红肿,咽喉肿,甚至且不能开,痄腮两腮肿,在清气药中配伍解毒消肿之品清气生津法气热津伤之证高热消耗津液清气时配伍生津的药物注意1卫分征,不能过早使用寒凉药清气。2在湿热病中,必须在祛湿前提下清热 3和 解

3、 法治法 适应症 临床表现方药清透少阳法春温病伏热自里向外发于少阳之证寒热往来,热重寒轻,或但热不寒,口苦而渴,干呕,心烦,小便短赤,胸胁不舒或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黄芩汤加豆豉、元参、柴胡、栀子方。分消走泄法湿热流连三焦,气化失司证寒热往来,胸闷脘痞腹胀,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脉濡。温胆汤清透分消法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同病的证候。寒热往来,热重寒轻,午后身热较重,入暮尤剧,口渴,心烦,胸脘痞闷,两胁胀痛,呕恶,口苦,天明汗出,诸症稍减,但胸腹灼热不除,舌苔黄腻,脉弦滑数。蒿芩清胆汤。方中用青蒿、黄芩清透少阳;用温胆汤加减分消走泄,通利三焦开达募原法湿热伏于募原半表半里证初起先恶寒而后发热,寒

4、热往来,后但热不寒,昼夜发热,日晡益甚,身痛,有汗。手足沉重,恶心呕吐,脘腹胀满,舌苔白厚浊腻,脉不浮不沉而数。达原散、雷氏宣透膜原法注意1热重阴伤者不能单独使用和解法。2如果是气分热盛,要用清气法。 4 4祛 湿 法治法 适应症 临床表现方药辛宣芳化法邪在上焦,湿重于热恶寒,无汗或少汗,身热不扬,午后热甚,身重,肢倦,头重如裹,表情淡漠,面色淡黄,四肢发凉,胸闷脘痞,纳呆不饥,甚或呕恶,大便溏滞不爽,小便不利,舌苔白腻,脉濡缓。藿朴夏苓汤、三仁汤。辛开苦降法邪在中焦湿重于热身热不扬,脘痞腹胀,恶心呕吐,口不渴,或口干不欲饮,或喜热饮,大便溏滞不爽,小便混浊,舌苔白腻,脉濡缓。雷氏芳香化浊法。

5、湿热并重发热,汗出热减,即而复热,口渴不欲多饮,心中烦闷,胸脘痞胀,小便短赤,大便溏泄,色黄味臭,舌苔黄腻,脉濡数。辛温与苦寒药物相配,以开郁燥湿泄热。代表方剂王氏连朴饮。 淡渗利湿法下焦湿重于热的证候身热不扬,热蒸头胀,身重疼痛,恶心呕吐,神志昏迷,小便不逦,渴不欲饮或不渴,舌苔白腻,脉濡茯苓皮汤注意1选药一定要针对上焦、中焦、下焦部位不同,同时也要兼顾三焦。2要分清湿重于热、湿热并重、热重于湿这三种证候类型,湿重者要用辛温、苦温,湿热并重者要辛温、苦温与苦寒并用,热重者应以清泄热邪为主,温药应慎用。第三,湿已化燥或阴虚体质者使用祛湿法应谨慎,要防其损伤阴液。 5通下法 治法 适应症 临床表

6、现方药通腑泄热法大肠燥结,腑气不通证日晡潮热,手足溅然汗大便秘结,时有谵语,腹满痛拒按,舌苔黄燥,甚则焦燥,脉沉实有力.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导滞通下法湿热病中温热夹积阻滞胃肠证身熟,胸腹灼热,恶心呕吐,大便清滞不爽,色如黄酱,夹不消化食物,舌苔黄腻或垢腻,脉濡数。枳实导滞汤。 清热、祛湿、消食、行气,通下药合用。增液通下法腑实已成,津液损伤虚实夹杂证身热,大便秘结不通,腹满痛拒按,口干唇裂,甚至齿燥,舌苔焦燥,脉沉细。增液承气汤。通瘀破结法热入血脉,血中津液损伤,下焦蓄血证身热,少腹急结或硬满,神志如狂或发狂,舌绛紫而暗,脉沉涩桃仁承气汤注意1没有形成燥屎,就不可用通下法。2病变过程

7、中阴亏肠燥,不能纯用下法,要在滋阴的基础上攻下。3病变过程中除了大肠有燥结之外,还有兼夹症,要配合相应治法。肺有痰热,大便噪结,就要宣肺化痰与攻下腑实并用,方如宣白承气汤。4攻下不及,损伤了正气,导致气阴两伤,不能再纯用攻下,而应攻补兼施,方如新加黄龙汤。 6 6清营凉血法法 治法 适应症 临床表现方药清营养阴,透热转气法热灼营阴证身热夜甚,心烦躁扰,时有谵语,或斑点隐隐,口反不甚渴或竟不渴,舌红绛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清营汤。凉血散血法血热动血证身热灼手,躁扰不安,甚则昏狂谵妄,衄血、吐血、便血、尿血、非时经血、发斑,斑色紫黑成片。舌绛紫,脉数。犀角地黄汤。气营(血)两清法气营两番壮热,口渴,

8、烦躁不安,舌红绛苔黄燥,脉数。加减玉女煎气血两番壮热,口渴,心烦躁扰,甚则昏狂谵妄,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发斑,舌绛紫苔黄燥,脉数。化斑汤或清瘟败毒饮注意1热人营血、血中津液的消耗,用清营凉血法时往往要配合滋阴法。2热人营分、血分而出现窍闭、动风者,应配合开窍法、熄风法。 丫7 开窍法 7开窍法 治法 适应症 临床表现方药清心豁痰开窍法痰热蒙蔽心包证身熟灼手,四肢厥逆,痰壅气粗,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舌蹇,色鲜绛苔黄燥,脉细滑数。清官汤送服安官牛黄丸芳香化浊开窍法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身热不扬,午后热甚,神志呆痴,时昏时醒,昼轻夜重,昏则谵语,醒则神呆,呼之能应,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滑或濡滑数。莒

9、蒲郁金汤送服苏合香丸(湿痰重)或至宝丹(湿热并重)。注意非窍闭引起的神昏狂躁者,应该用清热法,不可用开窍法。 8 8熄风法 治法 适应症 临床表现方药凉肝熄风法热极生风的实证壮熟,四肢抽搐,两目上视,颈项强直,角弓反张,头晕胀痛,手足躁扰,甚则神昏狂乱,四肢厥逆,舌干绛无苔,脉弦数羚角钩藤汤滋阴熄风法真阴大伤,虚风内动的虚证手指蠕动,甚或瘼疚,神倦肢厥,舌干绛而痿,脉虚细。三甲复脉汤、(定风珠)补充气分无形热盛,淫及于肝而引动肝风治疗应该以清泄气热为主,佐以凉肝熄风,白虎汤加羚羊角、钩藤。气分有形热结而引动肝风,治疗应该以攻下燥结为主,佐以凉肝熄风,承气汤加羚羊角、钩藤营分热盛淫及于肝而引动肝

10、风清营汤加羚羊角、钩藤注意1小儿容易出现动风,治疗要治病求本,不可一见动风就用冻肝熄风法。2 某些散风止痉的虫类药,因其燥烈而易伤津液,一般不宜使用。3在使用滋阴熄风法时,要分清虚实,不可早用、过用填补柔腻之品。 。 9滋阴法 9滋阴法治法 适应症 临床表现方药滋养肺胃法气分证后期邪,肺胃阴液不足身热不甚或不发热,干咳,痰少而粘,口舌干燥,渴欲饮水,舌红少苔,脉细。沙参麦冬汤、益胃汤。 增液润肠法温热邪气已解,津液严重消耗,大便不通的证候大便秘结,口燥 ·咽干,舌红少苔,脉细增液汤填补真阴法温热邪气深入 ·下焦,损伤肝血肾精,导致真阴不足低热,颧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咽干口燥,唇裂,齿黑,神倦欲眠,手足瘼疯,心中儋儋大动,舌绛苔少,脉虚细结代等加减复脉汤、大定风珠注意第一,这类方剂多以滋腻药为主,必须在邪气不盛或已无邪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如果邪气仍盛,即使有津液损伤,也不能单纯用本法,要防其敛邪。第二,湿热病化燥的过程中虽有阴伤,但仍有湿邪, 必须掌握滋阴而不碍湿,祛湿而不伤阴的原则。10. 10滋阴法治法 适应症 临床表现方药益气敛阴固脱法津气欲脱虚脱证身热骤降、大汗不止,喘息气粗,精神萎靡,舌淡苔少,脉散大或微细欲绝。生脉散。 固脱回阳救逆法亡阳证虚脱的基础上又见四肢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