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件(09年)_第1页
心理学课件(09年)_第2页
心理学课件(09年)_第3页
心理学课件(09年)_第4页
心理学课件(09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4-1412022-4-142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第一节 研究内容及意义w 一、研究的内容:一、研究的内容:w 1、心理的发生、发展、心理的发生、发展。2022-4-143w 2、心理现象:、心理现象:w A、心理过程、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注意、感觉、知觉、想象、记(注意、感觉、知觉、想象、记忆、思维)、忆、思维)、情感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意志过程w B、个性心理、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兴趣、需要与动机、态度、价兴趣、需要与动机、态度、价值观、理想。值观、理想。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和能力气质、性格和能力2022-4-1443、应用心理学、应用

2、心理学:4、涉及的领域:、涉及的领域: 普通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基础学普通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基础学科,其分支学科包括:科,其分支学科包括:与其它学科交叉产生的相关学科有:与其它学科交叉产生的相关学科有:2022-4-145二、心理学简史二、心理学简史w 冯特与心理学学科的建立冯特与心理学学科的建立w 近现代几个主要流派:近现代几个主要流派: 2022-4-1461、行为主义、行为主义w 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w 华生、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华生、斯金纳的强化理论:w 人的(多数)行为是被强化的结果人的(多数)行为是被强化的结果2022-4-1472、格式塔学派、格式

3、塔学派w 心理现象是完整的格式塔心理现象是完整的格式塔(完形、结构)(完形、结构)2022-4-1483、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的贡献与影响弗洛伊德的贡献与影响w 性本能与力比多;性本能与力比多;w 快乐原则、生本能与死本能;快乐原则、生本能与死本能;w 意识与潜意识;意识与潜意识;w 本我、自我与超我;本我、自我与超我;w 催眠术与梦的解释;催眠术与梦的解释;w 成年人的心理异常大都源自于儿童时期成年人的心理异常大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创伤性经验的创伤性经验2022-4-149 神奇的催眠术神奇的催眠术与潜意识对话与潜意识对话-寻找行为的源头寻找行为的源头改变潜意识:改变潜意识:暗示

4、与强化:暗示与强化:激发潜能:激发潜能: 2022-4-14104、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性本善性本善人的潜能人的潜能需要层次理论需要层次理论 2022-4-1411三、心理的实质三、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大脑的机能(皮质)、心理是大脑的机能(皮质)大脑损伤及心理功能异常大脑损伤及心理功能异常2、心理是对作用于大脑的客观事物的主、心理是对作用于大脑的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观映像w 反射形式及途径反射形式及途径 2022-4-1412第二节第二节 心理学的学科价值心理学的学科价值一、作为一门学科知识的意一、作为一门学科知识的意义:义:“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二、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基二、作

5、为教育科学的一个基础内容,其对教师的意义础内容,其对教师的意义 2022-4-1413教育科学包括哪些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2022-4-1414三、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心与人性的学科,三、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心与人性的学科,对学习者自身的意义:对学习者自身的意义:w正确地认识和评估自己正确地认识和评估自己w基于对人性的了解,进而对人与人性基于对人性的了解,进而对人与人性有更多的宽容有更多的宽容2022-4-1415第二章第二章 人与人性人与人性2022-4-1416第一节第一节 心理学家(流派)对人性心理学家(流派)对人性的看法的看法一、行为主义中的人性一、行为主义中的人性w 人生来是一片空白,

6、无所谓好坏善恶;人生来是一片空白,无所谓好坏善恶;人有巨大的可塑性人有巨大的可塑性2022-4-1417二、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性二、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性w 人是受本能冲动或本能欲望驱使的,是人是受本能冲动或本能欲望驱使的,是依据快乐的原则行事的,人与动物基本依据快乐的原则行事的,人与动物基本无异无异2022-4-1418三、人本主义的人性三、人本主义的人性w 人性本善,是发展的,自主的,具有巨人性本善,是发展的,自主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大的发展潜能w 四、后现代心理学中的人性四、后现代心理学中的人性核心:人是复杂的核心:人是复杂的 ,人与人性有多面性2022-4-1419第二节 人性的特质及其理

7、解人性的特质及其理解 “人从动物界中演变过来人从动物界中演变过来这一事实表明,人永远无法这一事实表明,人永远无法完全摆脱兽性,人性与兽性完全摆脱兽性,人性与兽性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兽性,的区别不在于有没有兽性,而在于兽性的多少而在于兽性的多少.” 2022-4-1420 作为动物的人作为动物的人-受本能驱动受本能驱动(本性、天性等)(本性、天性等)2022-4-1421作为人群中的人作为人群中的人-用理性调控用理性调控(社会性、规社会性、规范、伦理等)范、伦理等)2022-4-1422w 三、三、社会化社会化-作为特定角色的人作为特定角色的人w 老人、小孩、子女、下属、学生、男人、老人、小孩、子

8、女、下属、学生、男人、女人、父母。女人、父母。2022-4-1423人对自我的认知和对他人的认人对自我的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态度、包容性)之区别知(态度、包容性)之区别: 人经常用放大镜看待自己的人经常用放大镜看待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用缩小镜优点和别人的缺点,用缩小镜看待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看待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 2022-4-1424第三节第三节 人性与教育、管理人性与教育、管理 2022-4-1425w 第三章第三章 需要、动机与行为需要、动机与行为 w 第一节第一节 需要需要w 需要概述需要概述w 需要类型需要类型w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

9、需要、社交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 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2022-4-1426w第二节第二节 动机动机w 动机概述动机概述: 行为背后的推手。行为背后的推手。w动机水平与活动效率动机水平与活动效率: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活动效率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活动效率的提高。的提高。2022-4-1427w成就动机:成就动机: 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外在期待;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外在期待;成功体验;情景诱因;结果预期成功体验;情景诱因;结果预期w归因理论:归因理论: 如何归因直接影响到下次及今后如如何归因直接影响到下次及今后如何行为。何行为。2022-4-1428

10、 第三节第三节 需要、动机与行为需要、动机与行为 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w 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体内在的某种需的共同影响。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外在环境则为外因,引导个体趋向在环境则为外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于特定的目标。 2022-4-1429w 具体说来,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是从需要开具体说来,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是从需要开始的,在正常状态下,人的多种多样的需要始的,在正常状态下,人的多种多样的需要是以模糊的意向形成存在的;当某一种需要是以模糊的意向形成存在的;当某一种需要被人明

11、确意识到,并希望得到满足时,人的被人明确意识到,并希望得到满足时,人的身心就处于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这时,人的身心就处于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这时,人的身心就趋向紧张,就会产生一种内驱力,内身心就趋向紧张,就会产生一种内驱力,内驱力没有方向;当诱因(能满足人的需要的驱力没有方向;当诱因(能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物)出现时,内驱力有了目标指向,便对象物)出现时,内驱力有了目标指向,便会产生动机;动机产生后,便会引发、维持、会产生动机;动机产生后,便会引发、维持、导向行为,最终达成目标,使需要获得满足,导向行为,最终达成目标,使需要获得满足,内驱力就会降低,身心恢复平衡。这就是一内驱力就会降低,身心恢复平衡

12、。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个完整的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2022-4-1430w 行为的背后总是有相应的行为的背后总是有相应的原因原因行为总是指向于自己的内行为总是指向于自己的内在需要的在需要的2022-4-1431w 图形表示如下:诱因需要内驱力动机行图形表示如下:诱因需要内驱力动机行为目标或需要满足新的需要(为目标或需要满足新的需要(1、3)w 2022-4-1432w激励理论(见附录一)激励理论(见附录一)w态度与行为改变态度与行为改变形成原因形成原因改变的理论基础改变的理论基础具体方法具体方法2022-4-1433第三章第三章 认知认知第一节第一节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2022-

13、4-1434 一、注意注意w概述: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概述: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和集中。w注意的种类: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注意的种类: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w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及其应用: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及其应用: 强度、活动变化、新颖、对比强烈强度、活动变化、新颖、对比强烈w注意的特征(品质)注意的特征(品质):稳定性、广度稳定性、广度及注意的分配和转移及注意的分配和转移2022-4-1435 二、感知觉二、感知觉w感觉概述感觉概述:感觉是对作用于人脑的感觉是对作用于人脑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人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人对客观世界认识的起点和开端。对客观世界

14、认识的起点和开端。w感觉种类:感觉种类:分外部感觉和内脏感觉。分外部感觉和内脏感觉。 人们常说的五官指的就是五种外部人们常说的五官指的就是五种外部感觉器官,产生出听觉、视觉、嗅感觉器官,产生出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觉、味觉和触觉等。 直觉?第六感?直觉?第六感?2022-4-1436w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指感觉能力的大小。感觉阈限感受性是指感觉能力的大小。感觉阈限是用来标注感受性的数值。是用来标注感受性的数值。 感觉阈限和感受性成反比。感觉阈限和感受性成反比。w 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w 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

15、限2022-4-1437 几种感觉的变化几种感觉的变化w 感觉适应: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感觉适应: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感受性降低或提高的现象。下感受性降低或提高的现象。w 感觉对比感觉对比w 联觉联觉:由一种感觉引起的另一种感觉由一种感觉引起的另一种感觉w 视觉后像视觉后像w 补偿与相互作用补偿与相互作用2022-4-1438知觉概述知觉概述w 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的反映。w 知觉种类:知觉种类: 物体知觉物体知觉(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时间、(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时间、距离、方位、速度知觉等)距离、方位、速度知觉等) 和社会知觉

16、和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对他人的知觉、(自我知觉、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人际知觉)w 错觉及知觉偏差错觉及知觉偏差w 观察力及其培养观察力及其培养2022-4-1439二二 对他人的知觉对他人的知觉1、对他人的知觉过程、对他人的知觉过程 感知(初步或整体印象)感知(初步或整体印象)-判断和判断和评价评价-推论和解释(行为归因)推论和解释(行为归因)2022-4-1440 2、影响对他人的知觉的因素、影响对他人的知觉的因素 (影响对他人印象形成的因素影响对他人印象形成的因素) A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所谓所谓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或最先的印象是指最初或最先的印象(第一印象)会对

17、人的认知具有较强的影(第一印象)会对人的认知具有较强的影响响有时,首因效应会导致人们产生有时,首因效应会导致人们产生“先入先入为主为主”的认知偏差的认知偏差所谓所谓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是指最后的印象会对人的是指最后的印象会对人的认知具有较强的影响认知具有较强的影响 怎么会有前后矛盾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怎么会有前后矛盾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呢?呢?2022-4-1441有心理学家认为,当两种信息有心理学家认为,当两种信息连续出现时,首因效应明显;而当连续出现时,首因效应明显;而当两种信息断续出现时,则近因效应两种信息断续出现时,则近因效应明显明显也有心理学家认为,当与陌生也有心理学家认为,当与陌生人交

18、往时,首因效应明显;而与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明显;而与熟人交往时,则近因效应明显;人交往时,则近因效应明显;2022-4-1442B 标签作用标签作用对一个人的评价或特定信息的传递对一个人的评价或特定信息的传递会使其被贴上特定的标签,其他人对他会使其被贴上特定的标签,其他人对他的评价就会受这一标签的影响的评价就会受这一标签的影响例如:例如:2022-4-1443C 被知觉者的声望和地位的影响被知觉者的声望和地位的影响人们常常认为那些具有较高声望和人们常常认为那些具有较高声望和社会地位的人具有更多的积极特质和优社会地位的人具有更多的积极特质和优良品性良品性例如:例如:2022-4-1444D 刻

19、板印象刻板印象也叫也叫“定见定见”或或“类化原则类化原则”,是,是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或某类人的一种指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或某类人的一种概括和固定的看法概括和固定的看法例如:例如:形成刻板印象的两条途径:一是直形成刻板印象的两条途径:一是直接接触,二是间接资料或他人介绍接接触,二是间接资料或他人介绍 2022-4-1445E光环效应和人际吸引光环效应和人际吸引光环效应(或称晕轮效应)是指在光环效应(或称晕轮效应)是指在人们社会认知过程中会对人的某些特征人们社会认知过程中会对人的某些特征(优点或缺点)进行扩大和泛化。(优点或缺点)进行扩大和泛化。例如:例如:马太效应马太效应我们对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

20、人的认我们对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人的认知也是同理。知也是同理。例如:例如:2022-4-1446F非语言线索非语言线索人们会根据面部表情、手势、体态人们会根据面部表情、手势、体态等非语言线索来进行人际知觉。等非语言线索来进行人际知觉。某种表情的特定意义(某种表情的特定意义(1P7682)2022-4-1447G 过去经验、期望和心向的影响过去经验、期望和心向的影响过去的经验、对知觉对象某种特性的预过去的经验、对知觉对象某种特性的预期、知觉者的心理准备状态(心向),也影期、知觉者的心理准备状态(心向),也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知觉。响着人们的社会知觉。 H 投射作用投射作用在对他人认知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有

21、一种在对他人认知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有一种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的强烈倾向,即假定对方与自己有相同之处的强烈倾向,即所谓的所谓的“推己及人推己及人”或或“以己之心,度人之以己之心,度人之腹腹” 2022-4-1448I 仁慈效应仁慈效应也叫宽大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也叫宽大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特性进行评价时,积极的评价常多于消特性进行评价时,积极的评价常多于消极的评价。这是因为人们总是希望得到极的评价。这是因为人们总是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接受,故此别人的承认和接受,故此“推己及人推己及人”。但是,这种情形往往只见于对人的但是,这种情形往往只见于对人的评价而少见于对事和物的评价。评价而少见于对事

22、和物的评价。例如:例如:2022-4-1449三三 自我知觉自我知觉、自我知觉的概念、自我知觉的概念自我知觉具体指对自己行为的原因的自我知觉具体指对自己行为的原因的确定,以及对自己情感、态度、个性品确定,以及对自己情感、态度、个性品质等内部状态了解的过程,也称自我概质等内部状态了解的过程,也称自我概念和自我印象。念和自我印象。 自我知觉与自我意识自我知觉与自我意识2022-4-1450、关于、关于“自我自我”:w 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和社会自我;物质自我、精神自我和社会自我;w 詹姆斯(詹姆斯(James)的)的“me”和和“”的的区分;区分;w 弗洛依德的弗洛依德的“本我本我”、“自我自我”和

23、和“超超我我”;w 角色扮演及自我的多重性。角色扮演及自我的多重性。2022-4-1451、自我知觉的基本途径:、自我知觉的基本途径:“镜中我镜中我”与与社会比较社会比较关于关于“镜中我镜中我”:关于社会比较:关于社会比较:2022-4-1452、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的自我发展阶段理论(2P)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018个月个月): 信任感的获得信任感的获得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1.5岁岁-3、4岁岁): 自主感的获得自主感的获得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4、5岁):岁): 主动感的获得主动感的获得 第四阶段(第四阶段(6-11、12岁):岁): 勤奋感的获得勤奋感的获得 2022-

24、4-1453 第五阶段(第五阶段(11、1217、18岁):岁): 自我同一性的建立自我同一性的建立 第六阶段(第六阶段(17、18岁岁30岁):岁): 亲密感的建立亲密感的建立 第七阶段(中壮年期):第七阶段(中壮年期): 创造力的获得创造力的获得 第八阶段(老年期):第八阶段(老年期): 完美感的获得完美感的获得2022-4-1454、自尊及自我美化、自尊及自我美化 自尊是指对自我的评价与接受。不同自尊是指对自我的评价与接受。不同民族、性别、经济和社会地位等对自尊民族、性别、经济和社会地位等对自尊有影响。有影响。 人人都想提高自己的自尊,并常常采人人都想提高自己的自尊,并常常采取以下自我美

25、化的措施:取以下自我美化的措施: 有哪些?有哪些?2022-4-1455 人人都想提高自己的自尊,并常常采人人都想提高自己的自尊,并常常采取以下自我美化的措施:取以下自我美化的措施: A 向下的社会比较;向下的社会比较; B 选择性遗忘;选择性遗忘; C 有选择的接受反馈;有选择的接受反馈; D 缺陷补偿;缺陷补偿; E 自我照顾归因;自我照顾归因; F 自我设障。自我设障。2022-4-1456w三、记忆记忆w1、含义、含义概念概念记忆过程:记忆过程:w识记(识别、记住)识记(识别、记住)w保持保持w再认或回忆再认或回忆 2022-4-14572、记忆种类:、记忆种类:w从信息加工角度(感觉

26、、短时、长时)从信息加工角度(感觉、短时、长时)w从内容来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从内容来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形象记忆、语词逻辑记忆) w从目的性来分(有意记忆、无意记忆)从目的性来分(有意记忆、无意记忆)w识记的理解性(机械识记、意义识记)识记的理解性(机械识记、意义识记)3、记忆的发展、记忆的发展:2022-4-1458w4、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防止遗忘和提高记忆力关于防止遗忘和提高记忆力 w及时复习、掌握科学的复习间隔时间及时复习、掌握科学的复习间隔时间 记忆规律和记忆方法记忆规律和记忆方法 另:如材料位置、意义化、形象化、另

27、:如材料位置、意义化、形象化、理解记忆、类比记忆、分类与线索理解记忆、类比记忆、分类与线索(3)2022-4-1459 四、思维四、思维 概述概述:w是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况的反映。是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况的反映。具有间接性和概况性两个基本特点。具有间接性和概况性两个基本特点。w 思维与语言思维与语言w 思维的种类思维的种类 从凭借物来分(动作、形象、抽象)从凭借物来分(动作、形象、抽象) 从方向性来分从方向性来分(集中、分散)(集中、分散) 从逻辑性来分(直觉思维、分析思从逻辑性来分(直觉思维、分析思维)维)2022-4-1460思维与问题解决:思维与问题解决: 思维过程思维过程 问题表征问

28、题表征();选择操作;实施操作;选择操作;实施操作;评价评价 w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w思维品质(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敏思维品质(深刻性、广阔性、灵活敏捷性、独立性和批评性、创造性)捷性、独立性和批评性、创造性)w 思维的发展(阶段)思维的发展(阶段)2022-4-1461第四章第四章 情绪情感情绪情感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w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w主观性与客观性主观性与客观性w情绪情感与态度、需要情绪情感与态度、需要w情绪情感的类型:情绪情感的类型: 情绪:心境、热情、激情、应急情绪:心境、热情、激情、应急 情感:道德感、理

29、智感、美感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2022-4-1462第二节、情绪情感的发生发展第二节、情绪情感的发生发展w w情绪情感的分化情绪情感的分化w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特征青少年情绪情感发展特征2022-4-1463w 第三节第三节 情绪调控情绪调控 w 1、情绪反应与情绪测量、情绪反应与情绪测量 w 2、情绪与身心健康、情绪与身心健康w “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恐伤肾”w 3、情绪的控制与调节:、情绪的控制与调节:w 宣泄、转移、替代、积极暗示、有规律宣泄、转移、替代、积极暗示、有规律和充实的生活工作和充实的生活工作2022-4-1464w情商(情

30、商(EQ)与智商()与智商(IQ)2022-4-1465第五章 能力及其培养w 一、能力概述一、能力概述w 二、能力构成要素二、能力构成要素w 能力、智力(智能)、智商、技能能力、智力(智能)、智商、技能2022-4-1466智力(能力)测量智力(能力)测量w 1、智力(能力)的构成要素:、智力(能力)的构成要素:w 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维能力w 2、智力(能力)的认知或评判、智力(能力)的认知或评判w 3、智力测量、智力测量w 比耐比耐-西蒙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西蒙智力量表、韦克斯勒智力量表表智力年龄智力年龄/实际年龄实际年龄*100

31、=智商智商w 4、能力差异、能力差异2022-4-1467w 三、能力的培养三、能力的培养w 四、智商四、智商IQ和情商和情商EQw EQ包括:情绪调控能力、自我意识水包括:情绪调控能力、自我意识水平、意志力、态度兴趣和动机水平、自平、意志力、态度兴趣和动机水平、自信心、个性品质、交往沟通能力等信心、个性品质、交往沟通能力等2022-4-1468第六章 意志意志 概述概述w 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意志行动(过程)意志行动(过程)w 过程分析过程分析2022-4-1469w心理成分(期望与抱负水平、心理成分(期望与抱负水平、心理冲突、选择与决策)心理冲突、选择与决策)w意志的发展特点意志的发展特点 2022-4-1470第七章、个性(人格)第七章、个性(人格)第一节、概述第一节、概述w个性及其构成要素个性及其构成要素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性格、气质包括性格、气质和能力和能力 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包括兴趣、动机、包括兴趣、动机、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态度、理想、信念、价值观。2022-4-1471w 个性的形成与改变个性的形成与改变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气质与大脑神经活动类型气质与大脑神经活动类型 家庭因素:父母的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家庭因素:父母的个性特点和行为方 式;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和亲子式;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家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