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校本课程古诗文诵读教案上学期前士郭小学二年级赠刘景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含义。2、 体会诗人的写作动机, 感受秋天的美丽, 懂得生活总有其美好的一面,我们要积极地去面对。3、欣赏情意丰富的古诗,能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流程:一、回忆导入,明确主题1、同学们,四季更迭,秋天已然悄悄地来到我们跟前。关于“秋天” ,我们以前学过不少课文,你还记得吗?(学生背诵相关片断)2、总结自己对秋天的经验。按句式说话: “在我的印象中,秋天。 ”3、在古代大诗人苏轼的心目中,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赠刘景文 。二、初读古诗,感知诗意1、配乐范读,想象画面。2、读准、
2、读通诗句。思考讨论:诗中写出哪些景物?3、通读全诗,注意读出诗的节奏。三、赏析诗句,把握诗蕴1、 夏日荷花是什么样子的? (当学生说不清时, 可引导背诵已学课文 荷花片断,板画“荷叶”理解“擎雨盖。 )到了秋末,荷花又变成什么样了?(出示“荷尽”图,理解“尽” 。 )2、秋天的菊花在枯萎时与夏日的荷花有什么不同?(出示“菊残”图,理解“傲霜枝” )3、比较两图,读前两行诗。你体会到了什么?4、 “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花的精神,令诗人对秋天平添了一分敬畏,而秋天的果实更以她沉甸甸的收获,令诗人对秋天偏爱有加。(出示诗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读诗句,想想秋天除了“橙”和“橘” ,还有
3、哪些果实也成熟了?(学生说不出时,可引导背诵秋游景山片断“这里的果树果实累累。”)再读诗句,说说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四、诵读全诗,体味诗情【诗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注释 ( 1)擎:举,向上托。 ( 2)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 3)最:一作 “正 ” 。 译文荷叶败尽,像一把遮雨的伞似的叶子和根茎上再也不像夏天那样亭亭玉立; 菊花也已枯萎,但那傲霜挺拔的菊枝在寒风中依然显得生机勃勃。别以为一年的好景将尽,你必须记住,最美景是在初冬橙黄桔绿的时节啊!古诗山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首古诗生字“枫” ,读准“斜” ,理解词语。2、读
4、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古诗激趣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 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 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 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 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二、揭题学习山行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杜牧(唐)学生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3)交流: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深处(学生发现交流,在结合学生质疑,解读古诗词鱼。 )3、句子的理解:A、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
5、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B、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C、因为留恋这枫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车来(观赏)。D、秋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里盛开的红花还要鲜红。4、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5、联系实际,发挥想象6、介绍古诗(可用小导游、小画家、小诗人来表达古诗的意思。)7、交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在朗读熟练的基础上,体会感情。8、美读古诗形式多样,体会情感。三、作业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注释1 .山行:在山中行走。2 .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3 .径:小路。4 .白云生处: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
6、高5 .斜:此字读xi Q为伸向的意思。6 .坐:因为。译文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 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回乡偶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偶鬓衰三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大意,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时数: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据题质疑1、介绍背景。(出示课件插图)2、揭示题目:此时贺知章十分激动,于是就写下了一首古诗回乡偶书。读题回乡偶
7、书。3、据题质疑:读了题目你能说说题目的意思吗?重点理解“偶书”,这里的“偶” “书”各是什么意思?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二、自主合作,初步感知。1、师:自由读诗,读准生字新词,并边读边观察,想想你从诗中读懂了什 么?2、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再齐读生字新词。指名读诗;分组读诗;齐读古诗。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1、师:小朋友,刚才在老师的介绍中已经了解到贺知章在 10岁那年就离 开了家乡,直到82岁才回到家乡,古诗中哪个诗句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内容?2、引出并学习诗句一:(课件)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引导理解:乡音:小朋友,咱们班有乍
8、浦人、四川人,安徽人,你知道不同地方的 人讲的话一样吗?老师给大家一句话,请你们用自己家乡的话来说说。秋天到了,天气变冷了,我们要多穿点衣服。指名用家乡话说,理解“乡 音”一词指名说说诗句一的意思:贺知章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直到很老了才 回到家乡。这时,他的家乡话没有改变,但是头发白了,模样变老了。3、引出并学习诗句二:(课件图片)指导感情朗读。4、感情朗读整首古诗。5、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古诗的意思。四、故事续编。五、小结。回乡偶书其一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教学要求:能读懂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结合诗句理解“疏疏、未
9、成荫、 急走”等词语的内容意思。教学要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教具准备:投影。教学过程: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 .利用工具书理解文字,再理解词语意思,最后连接句意,理解诗意。2 .从诗意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及作者的表达方法。3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领悟诗中的意境。二、学习宿新市徐公店,理解字、词、句意板书课题。教师一边背诵,一边在黑板的左侧板书古诗。1 .指名学生读诗正音:“疏”读Shu不读Su。2 .利用工具书自学古诗(分四人组),理解诗的字、词、句意。3 .教师检查自学效果。(1)检查对字、词、句理解的情况。(2)分句解释诗意(同学们相互补充)。(3)教师小结后解题,介绍作用。
10、三、诗文结合,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1 .根据诗意学生画简笔画(指名两位学生分别在黑板和幻灯片画,其 他学生在草稿上画)。2 .师生评画。(1)评黑板上的画。同学们认为画得很美,但画中枝繁叶茂的树木固然 好看,但不符合“未成阴”的诗义。( 2)评幻灯片上的画。同学们感觉通过抽出的新芽、延伸的小路、茂盛的菜花、翻飞的蝴蝶、儿童的形态,充分展示了春天的气息。( 3)修改自己的画。四、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1师:古人咏诗有什么习惯动作生:摇头晃脑。师:为什么会摇头晃脑呢生:读出节奏,抒发感情。请一位学生用画出这首诗的节奏。(幻灯出示:“”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短, “”表示断开拖韵时间长,“ |”表示
11、断开拖韵的时间更长。 )篱落/疏疏|L径深,树头/花落|乐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兀处寻。师:哪位学生表演一下(一名学生上台摇头晃脑地背起来,其他同学也随之自由背诵,气氛活跃。 )宿新市徐公店宋 杨万里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绝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学会本课中的 5 个生字及新词。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教学重点: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
12、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教学过程:1、朗读全诗,要求读准字音。师生共同纠正字音。2、自读诗歌,要求学生找出诗歌中描写了哪些景物。3、理解上述词语的意思,逐句诗句的内容。黄鹂 也叫黄莺,一种益鸟。身体呈黄色,嘴淡红,在春天经常啼唱,声音很好听。翠柳 翠,就是新绿。翠柳就是指处春时节刚抽出嫩芽的柳枝。白鹭 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食鱼虾。青天 蔚蓝色的天空。鸣 鸣叫。句意: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飞上了蔚蓝色的天空。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千秋雪 雪存年久,因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这样相称。千秋就是千年。万里船 万里指遥远。万里船指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船。含 包含。
13、泊停泊。重点理解“含”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体会画面的意境。句意:从窗口可以看见西岭长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从遥远的东吴来的船只。 指名学生口述诗句内容,教师纠正。4、理解诗句的意思时同时用简笔画的形式加以表现,使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和体会。5、川联诗句内容,要求学生独立说出译文。6、结合图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7、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知道朗读,背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杜甫清明 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 .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2 .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习按古诗的节律吟诵。3 .了解清明节人们踏春扫墓的传统习俗。活动准备:
14、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 VCD 教材。活动过程:一.故事导入,观察讲述,引起学诗兴趣。1 教师根据古诗讲述“清明”的故事。2出示图片,提问,你在刚才的故事里,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呢?(古时候的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气怎么了?(下雨)二.观看VCD 片,观赏体验,感受古诗意境。1. 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2. 教师小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古时候, 有一位杜牧的诗人, 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3. 教师播放 VCD ,请幼儿观看。4.
15、问: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讨论。 )5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三教师朗诵,解读诗句,帮助幼儿理解。1. 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2. 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4解读其中的诗句,理解个别字词“雨纷纷”、 “欲断魂” 、 “借问” 、 “遥指” ,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四学习朗诵,表达感情,幼儿感受古诗意境。1 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慢慢跟读。2幼儿分组学念,感受古诗意境。3. 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表演, 教师在一旁
16、进行指导提醒, 注意表达合适的感 情,轮流请几批幼儿。4. 请幼儿集体朗诵 1-2 遍,进一补感受古诗意境。五延伸活动。1 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清明节来到时朗诵给爸爸妈妈等家人听2在图书区添设古诗图书,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感受古诗意境。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月下独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吟诵。2、紧扣诗题中的“独”字,理清“月”、 “影” 、 “我”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品味其中孤寂忧愁的情怀。3、领会本诗的艺术手法。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方法:诵读感悟,启发点拨教学过程:教学导入: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
17、,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如 "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客中作 ) ;如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 ;如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 、 "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把酒问月 ) ;如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 。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 而把这种酒月情结发挥到极致的, 就是这首月下独酌
18、了。二、指导诵读:自读全诗,初步领会本诗情感。诵读提示:李白的五言古诗创作的题材非常广泛,风格也是多姿多彩的,而这首 月下独酌 则完全是李白飘逸风神和浪漫诗风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充分展示。全诗一共十四句。就五言古诗这一体裁来说, 月下独酌的篇幅并不算长,但其中却饱含了一颗孤独、 寂寞心灵的追求与向往。 这首诗通篇的出场人物只有李白自己一个人, 却通过独白的方式, 在心灵的深处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感情波澜,既跌宕起伏又率性天然,历来被认为是李白诗歌的激情代表之作。三、品析鉴赏:1、再读本诗,思考:诗人是怎样紧扣“独”字来抒情写怀的?2、齐诵本诗,体会本诗的艺术手法。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19、,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写自己一人在花间对月、对影喝酒的情景。春夜喜雨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以及背诵古诗。2感受春雨的美好。3 教会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歌曲导用歌曲小雨沙沙引入古诗。二、学习古1、有一首古诗中也藏着“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 (前四句) ,感受春雨的美好。 (出示课题) 。2、指名读课题(相机正音)3、齐读课题4、比一比、赛一赛(一)比一比谁能把古诗读正确。1、学生自己练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之间可以相互
20、请教一下。2、指名读。 (相机指导读准字音,教师做及时评价给读正确的同学奖励春姑娘的礼物花朵)3、看看哪一桌读得最准确呢?(同桌读)4、让我们一起来把古诗正确地念出来。(二)比一比,谁能把古诗读流利,并且读出感情来呢?1 、先请同桌之间读一读,如果你觉得你的同桌能闯关成功了,那就在他的诵读书上打上一个五角星。2、指名读,进行小老师评价。3、欣赏范读4、和老师比一比5、小组推荐读,进行赛诗会。6、齐读齐诵三、多种形式指名诵读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劝学 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劝学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21、,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初步理解诗意。3、在识字、写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识字与写字的方法。4、认识9 个生字,会写“更、书、劝、学、首、迟、发” 7 个生字,掌握一个新部首。教学重点:1、认识 9 个要求会认的字,会写 7 个要求会写的字。学会新部首。2、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3、生字卡片。4、学生提前查阅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以及颜真卿的资料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二、朗读古诗,初步体会诗意。1、教师示范读诗,诗的节奏为:三更/ 灯火 / 五更鸡,正是/ 男儿 / 读书时。黑发 / 不知 / 勤学早,白首/方悔 / 读书迟。2、教师领读。3、学生自由读诗。4
22、、个别学生读诗,教师纠正字音。5、学生齐读古诗。6、学生自由读诗,同时找出要求会写的字。三、在文本中学习要求会写的字。1、学习“劝” : “劝”有两个意思,一是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如“劝告” ;二是鼓励,如“劝学” 。谁知道“劝”字在诗有是哪个意思?2、学习“学”:朗读诗的前两句。3、学习“更”:指导发音。4 、 学习 “书” : 前两句诗的意思是晚上要挑灯夜读, 早上鸡叫就要起订读书。5、学习“发”: “发”是多音字。6、学习“首”。7、学习“迟”:后两名诗的意思是有的人青少年时期不勤奋,等到白头时再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8、认读要求会认的字:学习“灯” “读” “勤” “悔” 。四、再
23、读古诗,感情诗意。诗的用意是勉励青少年及早努力,不虚度光阴。五、背诵古诗。六、巩固生字1、送字宝宝回家。将诗文抄在黑板上,学生将生字卡片贴到正确的位置。2、多音字练习。3、字理识字练习。出示“道”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练习讲述。七、熟练背诵古诗。赠汪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认识 6 个字 ( 赠、汪、舟、欲、踏、潭) ,会写“汪” “乘” “舟” 3 个生字。2 、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3 、感受友情的真挚,有交朋友的欲望。教学重点:古诗朗读时注意停顿、重音,启发想象用语言或图画描绘古诗的意境。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1 、 我知道咱们班的小朋友最会背古诗了, 今天我们来比赛一下好吗?我们就
24、以南北为界,南边一首,北边一首,哪边背得多那边胜,南边先来。2 、现在老师挑一首看看哪边会背。 独坐敬亭山 静夜思 望天门山二、导入新课二、初步读课文,学习生字1 、教师范读想知道李白在诗中说了什么什么吗?先听老师朗读, 听的时候要注意听老师读的节奏,听清老师是从哪儿里断开的。2 、 像老师这样自己把这首诗读一读, 读得很生的字, 借助拼音姐姐来帮忙, 多读几遍,把这一句话读通顺。3 、指名读( 2-3 人)4 、认读生字6、组词给这些字宝宝找个朋友吧,给他找的朋友越多他就越高兴。三、体会意境深情诵读1、让我们将目光定格在这动人的送别画面,你知道谁是李白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理解舟、将欲行
25、)2、汪伦在看什么?(理解踏歌)( 1)踏歌这种送别的形式是汪伦他们当地送别最要好的朋友的一种礼节,这种特殊的方式为他送行, 从这 “踏歌” 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感受汪伦与李白的情谊特别深)(2) 这深情的“踏歌”踏出了汪伦的依依不舍,这深情的“踏歌”踏出了汪伦的深情厚谊, 这样的情真是比桃花潭水都深啊, 李白听着踏歌声, 感动极了于是脱口而出: (生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真是千言万语都不能表达汪伦告别李白的深情。 试着读出李白的感动, 汪伦的深情。 (练读 - 指读- 齐读)3、你会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意思吗?给你的同桌说一说。4、那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那么深吗?这就是夸张,5
26、、李白就是用这极度的夸张表达他的强烈感情,让我们一起读出李白的真情,李白的豪迈。6、这么深的情意,可惜我们只会看到画面和文字,无法听到他们情深意切话语, 他们会说些什么呢?想一想和你的同桌一个人演李白, 一个人当汪伦, 相 互说一说。7、指1-2 组同桌说一说(板书:再见、保重、一路顺风)长歌行教学设计一 , 教学目标1,体会古诗中所告诉我们惜时的道理, 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情感.2, 朗读古诗并会背诵 .二 , 重点难点1,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 理解 " 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 的意思 .三 ,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四 , 教学过程由谜语导入, 创
27、设教学情境1. 出示谜语 :看不见 , 摸不着 , 跑得快 , 又没脚 ,一去永远不回头 ,千金万金 买不到 .2. 学生猜出后 , 老师借机板书 : 时间引导学生观察图仔细观察书中插图 , 讨论问题 :(1) 图中画的是什么地方 (2) 小男孩在干什么 ( 在亭子里小男孩在读书 )组织讨论 , 板书课题 .读古诗 , 了解大意1. 自由读一读 , 注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2. 老师关注读得不好的学生.3. 指名读 , 学生评价 .4. 纠正字音 .默读课文 , 根据上下文或查字典, 理解诗句意思 , 并记录不懂的字句 .师范读 , 学生小声跟读( 有语气 ).(1) 你理解了哪些词句 ,
28、 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朝露 : 早晨的露水.(2) 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园中绿绿的葵菜叶上, 早晨的露珠还在闪光. 可是不久就会被太阳晒干的 , 温暖的春天广布恩泽, 世间万物全都熠熠生辉. 常常害怕秋天的到来, 草木枯黄 , 花衰叶落 , 百川都奔涌向东, 流入大海 , 什么时候能往西流回来呢少壮的时候不知努力,年纪大了只能白白地伤心.(3) 提出不懂的问题 , 相机点拨 , 指导学生解决.重点解决 :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景色, 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什么学生甲 : 这首诗在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 年少之时要努力学习 , 要不然到了老了,也就后悔莫及了 .学生乙 : 这首诗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
29、时光 .(4) 你最喜欢哪些句子, 读一读 , 说说为什么喜欢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同桌两人互相讨论, 对诗意 .( 五 ) 指导背诵1 .老师抓住重点词语指导背诵 : 少壮 , 老大 ,2. 学生自由背诵 . 、深情吟诵。明日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2、能够理解整首诗的意思,从中懂得要珍惜时间。教学过程:一、复习珍惜时间名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从呱呱坠地到现在,时间过得可真快。我们知道我们要节约粮食和水电,其实我们最应珍惜的还有时间。2、齐读名言:出示课件:古书淮南子 :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明代文嘉今日歌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3、导入:虽然,
30、这些句子并非出自同一朝代,同一人物,但古人也好,今人也罢,我们不难读出他们共同的心声,你们说是什么?指名答。对,就是惜时(板书、教学“惜”字) ,当然,从古至今像这样劝慰和勉励人们惜时的句子还有很多, 这节课, 我们就从这朵朵奇葩中撷取一首 明日歌 ,细细品味。板书:明日歌二、检查预习。1、出示诗句: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 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 明日歌 。2、指名学生朗读。3、作者介绍:文嘉(15011583)明代画家、诗人。字休承,号文水,湖广衡山人,系籍长州(今江苏苏州) 。吴门派代表画家,善画山水,
31、笔法清脆。精于鉴别古书画,工石刻,为明一代之冠。传世作品有山水花卉图册 、 垂虹亭图 、 寒林钟馗图 、 江南春色图等。著有钤山堂书画记 、 和州诗 。三、朗读诗词。1、解释词意思,解释整首诗的大意;2、自由练习朗读;3、个别抽读,教师注意正音;4、全班齐读。四、合作探究。谈感受,提升朗读1、学生谈一谈对于时间飞快的感受;2、学生谈一谈如何节约时间;3、学生带着感受到的再有感情地朗读;五、拓展延伸。世界上的许多东西都能尽力争取和失而复得, 只有时间难以挽留。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时间永不回头。 诗人以通俗流畅的语言, 明白如话的句子劝勉人们要珍惜时间,勿虚度年华,莫荒废光阴。弟子规教学设计教学
32、内容: 弟子规 “入则孝”前六句教学目的:1、背诵弟子规入则孝 ,体会古文韵味,初步理解经典话语的大意。2、感受古人的孝敬,以经典话语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孝顺父母。3、学生懂得要感恩父母,如何做一个孝顺的孩子。教学重点:体会父母为家庭所付出的艰辛,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在家为父母分担家务,在校尊敬老师,好好学习。教学难点:理解“孝”的含义,明白“百善孝为先。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老师: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1 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我们的读书口号是全班同学大声回答: “诵读千古美文争当少年君子” !2、师生对古诗文:师诵上句,生对下句。3、播放“孝感动天”的故事。( 1)说一下你听后的感受?( 2)板书课题: 弟子规入则孝(节选) 齐读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弟子规入则孝部分,学习如何孝敬父母吧!二、初读经典1、听录音范读,生跟录音美美地读一读。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每个字音,读通每个句子。3、生自由读文本,师来回巡视。4、 检查自读情况。5、全班齐读。 (注意读出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商务礼仪与沟通技巧》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远程办公制度及效率提升方法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电路原理与设计》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符号互动社会心理学理论探析
- 电大人力资源管理期末复习要点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领导力与组织行为》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期末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外语学习者口语提升训练课程设计
- 生鲜电商季度运营报告
- 外科学-第三十六章-阑尾疾病
-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A4打印版】
- 防盗门订货合同范本
-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测试卷含答案(典型题)
- 《名著阅读 艾青诗选》核心素养课件1(第2课时)
- 人工智能在船舶工程中的应用展望
- 高中化学教师培训课件
- 锲而不舍成功从不言败主题班会课件
- 高血压员工免责协议范本
- 四年级上册面积单位换算题100道
- 公司商业模式的人工智能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