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口的合理容量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 .环境人口容量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一农业时期一现代社会一工业时期B.农业时期一原始社会一工业时期一现代社会C.工业时期一原始社会一一农业时期一现代社会D.原始社会一农业时期一工业时期一现代社会读以下2013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23题。2. 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A. 西南区B.西北区C.南方区D.北方区3.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A. 北方区和南方区B.北方区和西南区C.西北区和西南区D.西北区和南方区(2012 安庆高一期末)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完成45题。
2、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亿合理人口密度/ (A/km:)热带雨林气候28. 00200亚热带季风气候9. 30100地中海气候2. 2590温带海洋性气候7. 3530温带季风气候4. 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A. 社会因素B.自然因素C.经济因素D.技术因素5. 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 密度的是()A. 亚热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热带雨林气候盛水的木桶是山许多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 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 量的“限制因素”(
3、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 或将短板加长才行。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如图,据此完成67题。6. 下列关于“木桶”的说法最正确的是()A. 根据“木桶原理”,地球的环境承载量可以无限制地扩大,因此不必担心 人口过多的问题B. 如果木桶代表环境人口容量,则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确定 性C. 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长板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D.如果桶板代表资源,则各板共同决定了环境人口容量7.日本、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气候适宜B. 本国自然资源丰富C. 大量地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源D. 人口素质较高下图为反
4、映人口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读图,完成89题。8. 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山好到差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A. I、II、III B. II、I、IIIC. III、II、I D. I、III、II9. 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面解决 环境问题的四条思路中你最赞成的是()A. 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B. 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势在必行C.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D. 地球自身有充分自我调节的能力,听其发展,顺其自然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
5、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 的人口为4. 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 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 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完成1011题。10. 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A.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 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C. 科技发展水平D. 蕴藏的资源数量11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ttih其主要意义在于)A. 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B. 规划农业主产的发展规模C. 制定科学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D. 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二、综合题12.读图,完
6、成(1)(4)题。(1)U前,我国以占世界%的耕地养活着占世界%的人口。(2)今后我国人口发展的可能趋势是,耕地发展的可能趋势是我国耕地承载量所面临的问题是H前国家对解决上述问题所釆取的政策和措施是: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3)题。材料一 表1某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人均消费量耕地/公顷森林面积/公顷淡水/m30. 10. 12 000表2某地区现有资源总量人口面积耕地森林面积年径流总量/万/km:/km'/km2/m36 20022万8万7. 5万5 105 亿材料二 根据该地区人口发展趋势,预讣20年后该地区人口将达到1亿,进 入人口高峰期。同时,现有耕地因建设用地和退耕
7、还林预计将减少133万顷,新增 荒山造林面积约533万公顷。(1) 山材料一表中数据计算该地区现有人均资源占有量分别是:耕地,森林面积,淡水O(2) 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大的因素是,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哪些?(3) 未来对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限制最小的因素是,但是在这种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参考答案1. D解析:环境人口容量的数值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提高,所以环境人口容量 从小到大的历史时期顺序是:原始社会一一农业时期一一工业时期一一现代社会。2. C 3.B解析:第2题,通过对比可知,南方区的人口、资源及经济总量较其他三个区 域的优势明显。第3题,北方区水资源总量少,难以满足
8、人口、耕地及经济发展需 求:而西南区的水资源总量则明显过剩。4.B 5.D解析:111表可知,各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与合理人口密度是因气候差异而产生 的,是山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差异决定的,两项数据中,只有热带雨林气候区是 U前世界人口稀疏地区,是由于气候过于湿热、植被茂盛且蚊虫滋生,影响人口居 住条件。6.B 7.C解析:第6题,木桶容量在木板高度一定的前提下是一定的,同样,环境人口 容量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也具有相对确定性。第7题,在一个开放系统中,资源互补 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生产能力越发达,利用系统外资源的能力 就越强。日本、荷兰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大量利用了其他国家的资
9、源,所以 具有较高的人口合理容量。8. A 9.C解析:第8题,在人类影响环境较少、人口数量低于环境人口容量的情况下, 人和自然环境之间是一种和谐的关系,随着人口的增长,当人口数量超过了环境人 口容量时,人口数量必须降低,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并且在被破坏的环境形成的较 低的环境人口容量下生存,以建立一种新的人和环境之间的和谐。第9题,环境对 人类很重要,但我们不能因此就仅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经济,应让两者和谐发展,走 可持续发展之路。10. C11. C12. (1)7 22.6(2) 不断增长不断减少(3) 承载量过大,农田生态系统有遭到破坏、失去平衡的危险(4) 实行计划生育;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
10、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解析:本题以图的形式直观地表现我国人口与耕地资源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我 国存在严重的人地矛盾,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国土(耕地)所面临的压力以及控制 人口、保护耕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第(1)题,从中图中可直接判读出来。第(2)题, 从乙图中可以读出其变化趋势。第(3)题,认识到我国土地(耕地)所面临的人口压 力及带来的后果。第(4)题,从我国的人口政策与土地政策两方面回答。13. (1)0. 001 3 km7人 0.001 2 km'/人8 234 m3/A(2) 耕地 在城市公共建设中尽量节约用地,少占耕地;积极开发宜农荒 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适当输入或进口部 分农副产品,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3) 淡水节约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赁公司年终总结汇报报告
- 福建省晋江市潘径中学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镇康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卷
- 2025年轨道车司机(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江苏省江阴市长寿中学2026届九上化学期中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山西省晋中市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柳州市重点中学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题含解析
- 租赁场地开办幼儿园合同范本(包含装修条款)
- 高层建筑空调系统销售、安装及安全运行合同
- 汽车行业售后担保合同质量保障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 2025年日语能力测试N1级试卷:真题模拟分析与预测模拟试题
- 三方委托付工程款协议书
- 学校课后延时服务费分配细则
- 2025年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考试题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中煤电力有限公司总部及所属企业招聘1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幼儿园仓库卫生管理制度
- 钾离子结合剂在慢性肾脏病患者高钾血症治疗中应用的中国专家共识重点2025
- 别墅整装交付管理办法
- 护理专业全面解析
- 【化学 云南卷】2025年云南省高考招生统一考试真题化学试卷(含答案)
- 《风景谈》课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