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1页
三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2页
三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3页
三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校外培训专项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内选文阅读。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_,江上秋风动客情。_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将古诗补充完整。2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说说下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萧萧:_      篱落:_4“动客情”在此处指的是(  )A.秋风带来的寒意引起诗人对冬日美景的向往。B.勾起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C.勾起诗人对梧桐树的怀念。2. 古诗阅读。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_,_。1把诗句补充完整。2_,_。 告诉我们

2、要珍惜时间。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3. 课内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诗人既写了_,又写了_;既有_之景,又有_之韵。( )A.湖;山;春天;夏天B.湖光;山色;晴和;雨天C.湖光;山色;温暖;凉爽(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句以绝色美人比喻_,不仅赋予西湖之美以_,而且_,情味隽永。( )A.西湖;生命;新奇别致B.美景;生命;新奇怪异C.晴天的西湖;活力;别有情趣(3)“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作者把西湖比作_,两者的相似之处是_。这两句运用了

3、_修辞手法,“淡妆”与前面“_”相照应,”浓抹”与前面“_”相照应,“相宜”与“_”、“_”相照应。( )A.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比喻;潋滟;空蒙;好;奇B.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夸张;空蒙;潋滟;好;奇C.西施;淡妆浓抹总相宜;比喻;空蒙;潋滟;好;奇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清明:   .纷纷:   .欲断魂: 借问:   .3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

4、可是诗中的“_”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_、凄凉的,再加上春雨_,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_。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_、明快。4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_5. 课内阅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写出这首诗中的两组反义词。()()()()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诗人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A. 自己没有好好看。B. 自己身在庐山

5、之中。C. 庐山太大了。4这首诗中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意思相同的诗句是_,_。6.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一天只有一次清晨号手的金喇叭已经吹起,小鸟也唱着甜美的歌儿叫你。别再贪睡了, 别再留恋着梦里。你可知道,一个美好的日子等着你。花儿露出鲜艳的面孔向日出敬礼,树上的松鼠也正欢欣地跳跃。别再贪睡了,别再留恋着梦里,你可知道,一个清新的日子等着你。请记着一一一天只有一次清晨,别让这可爱的时刻,像水消失在沙里。你,为什么不和太阳比赛早起?(1)下面的词语怎样搭配合适?用线连起来。 一轮    明亮的    

6、日子一面    鲜红的    镜子  一个    清新的    太阳(2)诗中“    ,    ”两句重复了两次,这样写的好处是   。(3)读了这首诗,你受到什么启发?7. 读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回答。(1)将诗句补充完整。饮湖上初晴后雨_,_。_,_。(2)诗中描写了西湖上的_(3)写出下面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7、。潋滟:_亦:_奇:_相宜:_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乞巧七夕今肖看碧霄,_家家乞巧望秋月:_。(1)把古诗补充完整。七夕今肖看碧霄,   家家乞巧望秋月:   。(2)七夕是指农历的   ,是传说中   鹊桥相会的日子。(3)“乞巧”是指向织女乞取   意思。这时,人间女子常会对着   用五彩线穿针。(4)如果你正在向织女乞巧,你会乞取什么呢?快来写一写!9. 课内小阅读。春日朱熹1无边光景一时新2万紫千红总是春

8、3胜日寻芳泗水滨4等闲识得东风面1请把打乱了顺序的诗句重新排列_。2词语解释:胜日: 光景: 等闲:10. 课内阅读。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画亦奇。_,_。1补充诗句2解释下列字词。潋滟:   空蒙:奇:   相宜:3饮湖上初晴后雨是 写的,诗中描绘了 的美景,作者在诗中把 比作 ,所以人们也常把西湖比作 。4诗中“水光激滟”,借近景展示西湖的 ;“山色空蒙”托远景表现西湖   。后两句借 的淡妆浓抹

9、比喻西湖 的 。5用自己的话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_11. 阅读与理解。望天门山天 门 中 断 楚 江 开,   碧 水 东 流 至 此 回。_,   _。1把古诗诗句补充完整。2望天门山中“楚江”即   ,作者是 代诗人_,被誉为“_”。3写出后两句诗句的意思:_。4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写一句你最喜欢的。答: _。12. 课内阅读。 赠刘景文宋

10、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_的。诗的前两句_,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_的萧瑟景象。后两句_,揭示赠诗的_。( )A.宋轼;写景色;秋天;议景;原因B.刘景文;写景;秋末冬初;议景;目的C.刘景文;议景;秋末冬初;写景;目的2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_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_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_和_。( )A.橘黄橙绿;松柏;高尚品格、坚持的节操B.橙黄橘绿;松柏;高尚品格、坚贞的节操C.橙黄橘绿;松柏;不畏严寒、与众不同3作者眼中的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

11、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_,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_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_、_,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A.人到老年;收获成功;乐观向上、继续努力B.人到青年;大有作为;淡泊名利、安居乐业C.人到壮年;大有作为;乐观向上、努力不懈4古人写秋景,大多气象衰飒,渗透_情绪。然此处却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_景象,显露了_,给人以昂扬之感。( )A.悲秋;丰硕;勃勃生机B.悲秋;美丽;喜人的果实C.赞秋;凄凉;悲秋13. 诵读出塞古诗,回答问题。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解释词语:但使:_2怎样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的意思?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_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_4有人推奖此诗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乃是平凡之中见妙处,而妙就妙在“秦时明月汉时关”,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_14. 课内阅读。清明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